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分别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6例,分为两组。均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别予以低分子量肝素及普通肝素,分析组间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 <0.05);观察组治疗后ACT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PCT、CRP、Hcy及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稍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分别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及普通肝素均可获得一定的临床疗效,而接受低分子量肝素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2.
秦淑辉  肖文良 《河北医药》2011,33(24):3789-3790
目前,冠脉介入治疗中抗栓的首选药物仍是普通肝素,但因其不可预料的剂量反应,需要经常检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来确定患者的抗凝血状态,以调节肝素剂量,而且普通肝素还会出现短暂高凝状态,这些都限制了普通肝素的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不但具有普通肝素的抗凝作用,  相似文献   

3.
因肝素在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抗凝时,手术中难以监测性和可能的致血小板减少症等问题,引起了医生的顾虑。近年来,低分子肝素在这类手术中的抗凝方案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综合相关文献,介绍了低分子肝素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使用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不规则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灌注不足时以血管内形成血栓为特征的.使用肝素早已被证明可阻止不规则心绞痛发展为心梗并随之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低分子量肝素(4000~7000)是将常规肝素(6000~20000)解聚、分离所得的一种新型肝素制剂,具有与常规肝素相同或更强的疗效.与常规肝素相比.低分子量肝素发生出血的机率较低,使用也更为方便,无需对凝血时间(aPTT)进行监控,为临床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本文就使用肝素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依据和低分子量肝素在治疗这一症状方面的优势及文献报道的临床试验结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与普通肝素抗凝术后疗效及安全性。低分子肝素是否能替代普通肝素发挥其抗凝作用,而不增加出血及缺血事件的风险。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等数据库,筛选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PCI术中应用低分子肝素及普通肝素的疗效指标,包括病死率、再梗发生率、死亡或再梗复合终点发生率、主要出血事件及次要出血事件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 16个试验包括15666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共有8270例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7396例患者接受普通肝素。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了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在PCI术中应用后终点事件的差别,结果示术后在心肌再梗事件、再梗或死亡复合终点事件方面,低分子肝素优于普通肝素;在主要出血事件方面,二者无统计学差别。结论低分子肝素可以取代普通肝素应用于PCI术中,可减少缺血事件、心肌梗死或死亡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而不增加主要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上的区别,从而对比得出临床治疗中效果较好的临床应用方式,提高脑血管病治疗效果。方法以近年来本院收治的56例脑血管病患作为实验对象,将这些病患均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用普通的肝素注射抗凝治疗,另一组作为实验组,注射低分子肝素。经过一定时间之后进行活化凝血时间统计,从而得出对比结果。结果经过观察测定,对照组在5min,1h以及120min时的凝血时间分别为(369±36)s、(334±36)s以及(261±34)s,而治疗组的在这些段时间内的凝血时间分别为(260±28)s、(211±26)s以及(159±35)s,治疗组活化凝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效果要优于普通肝素,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素及低分子量肝素在冠心病抗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10例,随机分成肝素组、低分子量肝素组和对照组各70例。3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肝素组患者给予肝素静脉注射,低分子量肝素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治疗。结果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心电图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肝素低分子肝素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肝素组患者(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肝素组患者(P<0.05)。而在出血情况的比较上,3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肝素相比,在冠心病抗凝治疗中,可以有效的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并且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量肝素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王军  姚远  李天发 《河北医药》2010,32(22):3171-317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术中普通肝素(UFH)的用量.方法 共入选1 011例择期完成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其中LWMH组720例,UFH组291例.LWMH组采用依诺肝素(enoxaparin),PCI术前给予4次皮下注射, 动脉穿刺成功后经鞘管给予UFH 2 000 U,PCI前按照最后一次皮下注射依诺肝素距PCI时间追加不同剂量普通肝素.UFH组动脉穿刺成功后经鞘管给予UFH 100 U/kg.结果 LMWH组中1例于PCI术中发生急性血栓形成.UFH组中1例于PCI术后发生亚急性血栓形成.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死亡、AMI和再次血管重建)在LMWH组为0.42%,UFH组中为0.69%.经股动脉途径中LMWH组穿刺部位血肿22例(6.79%),UFH组中19例(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 提示对于择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前至少给予4次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每次40 mg),CAG前即刻给予UFH 2 000 U,PCI术中减少UFH用量是安全有效的,经股动脉途径者术后可缩短留置鞘管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早期干预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效果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经产前检查诊断为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母体基础性疾病基础上,观察组早期进行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照组单纯为加强饮食营养。观察两组孕妇每周宫高和腹围、胎儿双顶径、头围、股骨长。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胎儿治疗前的羊水、生物物理评分以及S/D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新生儿胎龄、体重以及窒息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在改善胎盘循环,促进胎儿生长发育方面临床效果肯定,且对母亲和胎儿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强的松。LMWH组在强的松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用LMWH皮下注射。结果 LMWH组血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浓度明显下降,24h尿蛋白明显下降,血浆白蛋白明显上升。结论 LMWH可以明显改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延缓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低分子肝素对肾病综合征抗凝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肾病综合征的抗凝疗效。方法:3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强的松治疗,另一组在强的松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结果:使用低分子肝素组尿蛋白明显下降,血浆白蛋白上升,纤维蛋白原(FIB)下降。结论:低分子肝素可作为肾病综合征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根据不平衡指数最小分配原则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接受白蛋白、泼尼松、利尿剂以及降血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以及卡托普利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χ^2=21.133,P=0.0003)。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与氯吡格雷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各危险层的疗效。方法采用Braunwald法对UAP的危险度分级,将84例UAP患者分为I级21人,Ⅱ级23人,III级40人。各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疗程7天,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和单硝酸异山梨醇酯静脉滴注,直到控制胸痛为止。观察60天的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顽固性心绞痛)。结果对I级患者,终点事件无统计学差别,但在控制胸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上有差异(P<0.05),Ⅱ级患者在顽固性心绞痛事件上低分子肝素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低分子肝素组对于Ⅲ级患者在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顽固性心绞痛上发生率均低于氯吡格雷组(分别为P<0.01,P<0.01,P<0.001)。结论对不稳定心绞痛I级患者可以使用氯吡格雷控制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Ⅱ级、Ⅲ级患者,均需要予以低分子肝素强化治疗,以减少远期患者的急性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6.
原佩贤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637-2639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按人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心绞痛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心电图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有效5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6.7%,对照组分别为36例、24例、60.0%,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9,P〈0.05);两组治疗后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问等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有效53例、无效7例、有效率88.3%,对照组分别为39例、2l例、65.0%,两组心电图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3,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丹  朱浩佳  梁静范 《贵州医药》2001,25(5):420-42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6例起病在48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及普通治疗。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明显提高(P<0.01),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杨明康  李晓燕  钱捷  黄磊  蔡谨  徐志南 《齐鲁药事》2012,31(11):663-666
低分子量肝素是一种新型抗凝药,具有抗凝血、抗血栓、抗肿瘤等作用,与普通肝素相比具有皮下注射吸收好、半衰期长、生物利用率高等优点。本文介绍了低分子量肝素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并对低分子量肝素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LMW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机理。方法:建立假手术组(S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和LMWH治疗组(H组),比较各组死亡率、血清淀粉酶、IL-6、ET和NO水平。结果:H组死亡率、血清淀粉酶、IL-6和ET明显低于SAP组(P<0.001)。H组NO明显高于SAP组(P<0.001)。结论:LMWH可能通过降低内皮素水平,提高NO水平,从而改善胰腺血循环,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SAP的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