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毋庸置疑,镇痛镇静治疗是重症患者临床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症脑损伤患者亦不例外。然而,现实情况却表现为镇痛镇静在重症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存在争议,在不同单位中的实施也存在很大差异。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镇痛镇静药物对意识评估的影响,是临床医师在对脑损伤患者实施镇痛镇静治疗时的主要担心;其次,对于脑损伤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尤其是对远期神经系统转归的影响。在2012年7月召开的中  相似文献   

2.
<正>右美托咪定属高效、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R)激动剂,与α2-AR的亲和力是可乐定的8倍〔1〕,具有镇静和弱镇痛作用,特点是在镇静的同时能维持患者意识清醒,且无明显的呼吸抑制作用〔2〕,故适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的患者。但右美托咪定的副作用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以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多见,尤其是当应用负荷剂量时〔3〕。本研究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的安全性。1材料与方法1.1对象入选标准:(1)2012年36月在9个ICU接受机  相似文献   

3.
消化内镜操作中咪唑安定的镇静作用和安全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吴晰  陆星华 《胃肠病学》2001,6(2):122-124
欧美国家在消化内镜操作中广泛使用清醒镇静技术,其目的在于减少操作相关的不良感受,提高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及接受程度。咪唑安定具有高效、半衰期短、起效迅速等特点,已成为内镜检查中的常规用药,但由于苯二氮类药物对呼吸循环有一定影响,其安全性受到质疑,尤其是在没有麻醉科医师在场的情况下[1]。鉴于我国对清醒镇静内镜检查的经验有限,本研究对小剂量咪唑安定的镇静作用和安全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材料与方法 一、对象和分组 2000年10月~2001年2月本院192例行胃镜检查及65例行肠镜检查者纳入本研究。药物组…  相似文献   

4.
静脉麻醉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一种微创技术,但相当一部分患者仍对其操作过程难以耐受。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在ERCP中的镇静作用及其临床实用性。方法:57例接受ERCP诊治的患者分为两组:麻醉组25例,在咪达唑仑、异丙酚和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ERCP;非麻醉组32例,ERCP术前予安定镇静。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后和操作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分别以操作过程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评价操作的难易程度和患者的镇静程度。结果:麻醉组与非麻醉组的ERCP成功率无显著差异。麻醉组的操作过程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优于非麻醉组(P〈0.01)。两组术中心率和血压较术前有显著变化(P〈0.05).但手术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麻醉在ERCP操作中镇静效果显著.患者耐受性好,在治疗性ERCP中尤其有利于医师操作。  相似文献   

5.
咪达唑仑清醒镇静无痛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俊 《胃肠病学》2009,14(2):92-94
背景:目前国内多采用单独或联合使用丙泊酚或芬太尼等药物产生深度镇静或基础麻醉的方法进行无痛内镜检查,实施时必须有麻醉科医师配合,且费用昂贵。目的:总结单独应用咪达唑仑行清醒镇静无痛内镜检查的合理用量、效果、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1997年8月~2008年2月单独应用咪达唑仑行清醒镇静无痛内镜检查的患者,对其一般情况、药物用量、成功率等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28600例患者单独应用咪达唑仑行清醒镇静无痛内镜检查,其中清醒镇静胃镜检查22100例,平均用量为3.0mg;清醒镇静结肠镜检查6500例,平均用量为4.0mg。清醒镇静内镜检查的成功率为100%,98%的患者对检查过程完全遗忘,很满意和满意的比例为95%,行走恢复时间平均为(13±5)min,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单独应用咪达唑仑行清醒镇静无痛内镜检查具有无痛效果显著、恢复迅速、安全、费用低廉的优点,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6.
赖巍  康焰 《中华内科杂志》2013,52(4):289-291
 在重症医学不断发展的各种救治技术中,镇痛、镇静已逐步从早期减轻患者疼痛、焦虑、躁动的“临时性”措施,演变成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从十余年前多为“按需镇静”发展到目前已广泛接受的“系统性镇静”时代。镇静的作用也从初期消除疼痛、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单一目的更深入地向减轻机体应激、器官保护、改善免疫甚至减轻和消除重症医学科(ICU)相关心理创伤的高度与深度发展。随着镇痛、镇静在ICU的广泛运用,其相关的副作用也逐渐显现。1998年Kollef等[1]的研究发现,持续镇静会增加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故提出减少镇静有可能会缩短机械通气时间。2010年丹麦奥登赛大学在Lancet发表的研究[2]提出,“无镇静方案”治疗组在呼吸机使用时间和病死率上均优于持续镇静组,一时间“不要镇静”的观念甚嚣尘上。仔细看待这一问题发现,“短镇静”及“无镇静方案”之所以在研究中体现了有益的一面,除了对“镇静”的概念及理念有不同的理解之外(该研究所谓的“无镇静方案”在镇静实施的关键点上其实与个体化的持续镇静方案如出一辙),究其原因是由于广泛开展的镇痛、镇静中,由于镇静评估、监测方面的不完善,对镇静剂掌握的不全面,导致了镇静程度的较大波动和对呼吸、循环的较大影响。其中,过度镇静占较大的比例,镇静过度的相关副作用也显著增加,带来了对镇静治疗的忧虑与疑惑。这是镇痛、镇静广泛运用中必然出现的问题。因此,如何在临床镇痛、镇静治疗中把握恰当的镇静水平,找到简便易行的方法以避免镇静过度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分别行丙泊酚、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镇静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医院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全身麻醉术后继续行机械通气呼吸支持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层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均24例。三组患者在机械通气的同时,分别应用丙泊酚、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进行麻醉镇静。对三组患者的镇静效果、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右美托咪定组的镇静深度满意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其他两组,但统计学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随着镇静程度的加深BIS值逐渐下降,且右美托咪定组在不同镇静深度的BIS值更低于其他两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适度镇静状态下,右美托咪定组的BIS临界值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用药中,右美托咪的总体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更高,可以作为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应用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组18例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丙泊酚镇静治疗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调整镇静药物剂量,做好呼吸道和心理护理。结果 18例患者应用丙泊酚治疗后,无意外拔管和导管脱管,患者能配合治疗,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丙泊酚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安全有效,加强护理能使患者病情稳定及早脱离药物。  相似文献   

9.
 镇痛为基础的镇静是指为患者实施镇静时,优先考虑应用镇痛剂解除其疼痛与不适,必要时再补充镇静剂的策略。又称为以镇痛为先的镇静或镇痛性镇静,是区别于传统以催眠为基础的镇静策略,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重症医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患者为整体的整合医学救治模式成为目前治疗的重要方向。镇痛、镇静已成为重症患者整体治疗的重要部分。纵观国内外关于重症患者镇痛、镇静指南,多推荐轻度镇静,使得轻度镇静在临床上成为重症患者的镇静目标而广为应用[1]。毋庸置疑,轻度镇静可以维持患者对疾病的生理应激反应,减少对呼吸、循环的抑制,同时也有大量研究显示,轻度镇静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医学科(ICU)时间等[2]。但不同疾病具有不同特点,同一疾病在病情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改变,一概而论的给予一种镇静目标,势必违背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必然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重度患者的镇痛、镇静不应统一一个目标,必须结合患者病情,不同疾病、疾病不同阶段予以不同的镇静策略。以疾病为导向的镇痛、镇静策略是重症患者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11.
轻比重腰椎麻醉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循环稳定、减少体位变动引起的患者痛苦的优点[1],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患者侧卧位的体位增加了术中镇静的难度.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及催眠作用[2].本实验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轻比重腰麻中辅助镇静的麻醉效果及可行性,为高龄全髋置换术患者寻找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右美托咪定用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时镇静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对7例接受无创机械通气失败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对其进行镇静治疗,并观察血气分析指标、生命体征变化及最终治疗效果。结果6名患者在接受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后可达到理想镇静深度,其中2名患者最终避免了气管插管而治愈。结论 NIPPV时行镇静治疗可改善人机关系,而右美托咪定可能是一种较为安全且有效的镇静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在ICU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ICU接受镇静治疗的脓毒血症患者80例,以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各为40例的两组,A组给予丙泊酚镇静,B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对比两组的镇静效果及预后差异。结果镇静后72h,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均较镇静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静后24、48、72h两组的MYO、NT-pro BNP、ultra-Tn I及CK-MB水平均较镇静前显著降低,B组在镇静后24、48h ultra-Tn I、CK-MB水平,镇静后24、48、72h NT-pro BNP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平均ICU住院时间,28d死亡率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ICU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右美托咪定更具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患者对舒适化医疗要求的增加,镇痛、镇静技术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在无气管插管镇静、镇痛下完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在改善患者体验的同时,更加清楚地显示心内异常结构。本文就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中镇静、镇痛技术的使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长期饮酒对咪达唑仑在无痛气管镜检查中镇静作用的影响.方法 176例无痛气管镜检查患者根据是否有饮酒史分为非饮酒组(A组)、饮酒组(B组);B组患者依据咪达唑仑用量随机分为B1组和B2组.A组和B1组在复合麻醉中咪达唑仑的剂量为0.08 mg/kg;B2组的咪达唑仑剂量为0.1 mg/kg.对患者进行Ramsay镇静分级,观察患者声门开放情况、呛咳、心率变化、血氧饱和度变化、血压变化、术后不良记忆等.结果 各组间在Ramsay镇静分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1较A组在检查过程中声门开放更差、心率改变更大、血压变化更大、不良记忆更多;B1组较B2组在检查过程中声门开放更差、心率改变更大、血压变化更大;A组和B2组在所有的观测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饮酒可使咪达唑仑在无痛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降低;对长期饮酒患者咪达唑仑用量应增加至0.1 mg/kg.Ramsay镇静分级不适用于无痛气管镜检查中镇静状态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恩丹西酮在胃镜检查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普通胃镜检查中患者常有咽喉不适,恶心、呕吐,甚至疼痛,多数患者认为胃镜检查是一次痛苦的经历,常拒绝必要的检查或复查。随着镇静麻醉药物在内镜检查中的应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但镇静药物的副作用及麻醉下操作的并发症亦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我院近年来将恩丹西酮应用于胃镜检查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高龄患者全身麻醉后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成为临床麻醉难题之一.右美托咪啶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和镇痛作用,其引起的镇静作用类似正常睡眠[1,2],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镇静治疗.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2月,对100例高龄全身麻醉病人于气管插管后小剂量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输注时间> 10 min),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清醒镇静疗法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56例需急诊行气管插管、置管洗胃的清醒患者行咪达唑仑镇静治疗。结果气管插管、急诊置管洗胃患者成功率100%,96%患者对操作过程完全遗忘,其余患者大部分或部分遗忘,无明显不良感受。结论咪达唑仑镇静治疗用于急诊患者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9.
丙泊酚和芬太尼静脉麻醉辅助结肠镜检查1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床常规做结肠镜检查时,部分患者因腹痛、腹胀、焦虑、不能耐受而中止检查和治疗.我们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静脉麻醉辅助结肠镜检查,并观察其在肠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安全性及患者对检查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呼吸衰竭患者有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对患者血气、血浆脑钠肽含量、肺动脉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58例,患者均接受有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区分麻醉方式,根据药物禁忌症、过敏史等将58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4例接受丙泊酚麻醉,研究组34例接受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测定患者血气、血浆脑钠钛、肺动脉压指标,并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镇静时肺动脉压指标、血浆脑钠肽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6、12 h时肺动脉压指标、血浆脑钠肽含量,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p H、PaO2、PaCO_2,镇静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6、12 h时,研究组p H、PaO2指标高于对照组,PaCO_2指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研究组6.90%低于对照组27.58%,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呼吸衰竭患者有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效果明显,其镇痛、镇静作用突出,可促进肺动脉压、血浆脑钠肽、血气指标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