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失血性休克合并肺水肿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多发伤导致失血性休克合并肺水肿的患者42例,分别采用PICCO(PICCO组)和中心静脉压(CVP)监测(CVP组)指导治疗各21例,比较两组治疗48 h后的机械通气时间、氧合指数(PaO2/FiO2)、乳酸值、平均动脉压(MAP)以及APACHEⅡ评分.结果 入院时两组年龄、PaO2/FiO2、乳酸、MAP、APACHEⅡ评分比较,P均>0.05;治疗48 h后,与CVP组比较,PICCO组机械通气时间缩短、PaO2/FiO2升高、乳酸降低、MAP下降、APACHEⅡ评分减少(P均<0.01).结论 PICCO监测失血性休克合并肺水肿患者可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复苏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脓毒症休克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ScvO2指导容量复苏,观察组采用重症超声联合ScvO2指导容量复苏。观察2组患者复苏前、复苏6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LAC)、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及液体复苏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6h复苏达标率、28d死亡率。结果:复苏6h时,观察组患者血LA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复苏前比较,复苏6h时对照组患者MAP、CVP水平显著升高,LAC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患者MAP、CVP水平显著升高,HR、LAC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患者复苏液体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6h复苏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28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超声联合ScvO2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复苏可降低复苏6h血LAC水平及复苏液体量,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提高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老年脓毒症患者进行液体复苏过程中,观察每搏输出量变异指数(SVV)为复苏指标时相应的功能性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组织灌注的改善及预后. 方法 选取3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进行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在液体复苏同时予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监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标准液体复苏组(对照组).观察复苏前和6h后达标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心排指数(CI)、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乳酸清除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其后观察第3天APACHEⅡ变化、需要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例数、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 结果 两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0,P=0.624).但是在存活患者中,与对照相比较,研究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缩短(t=2.166,P=0.041;t=2.104,P=0.046),第3天APACHE Ⅱ评分降低(t=2.20,P=0.038),需要进行CRRT的例数无统计学差异.在存活患者中,研究组的CVP、ITBVI、GEDVI、CI、乳酸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759,P=0.011;t=2.146,P=0.043;t=2.199,P=0.038;t=2.654,P=0.014;t=3.362,P=0.003),EVLWI和Apache 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机械通气状态下老年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治疗中,以SVV作为复苏目标的液体复苏方案,较以CVP为指导的EGDT方案达到更好的复苏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行液体复苏及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18例根据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心指数(CI)指导液体复苏和CBP期间补液及脱水量的调整。对照组18例根据HR、MAP、CVP指导液体复苏和CBP期间补液及脱水量的调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OI)、血乳酸的变化;观察组治疗前后ITBI、CVP、ELWI变化。结果 CBP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OI有显著差异(P0.05)。CBP治疗前后观察组ITBI、ELWI各时点有显著波动(P0.05)。结论 PICCO监测指标较CVP对机体容量负荷变化的反应性更高,PICCO监测适用于指导SAP患者行液体复苏及CBP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下的液体复苏策略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SVV组和对照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脓毒性休克的常规对症治疗,SVV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SVV、中心静脉压(CVP)指导下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CVP、MAP、CI、ELWI、PaO_2/FiO_2均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SVV组复苏后6h、24h后MA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ELWI、PaO_2/FiO_2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SVV组机械通气(MV)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24h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及输液量均明显减少(P0.05)。SVV组急性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6.45%,显著低于对照组32.26%(P0.05)。结论基于SVV的液体复苏策略较CVP更为安全有效,有助于优化液体管理,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 CCO)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6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Pi CCO组(33例)和CVP组(中心静脉压监测,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液体复苏治疗,比较治疗结局及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72h后PICCO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血管活性药物评分、MAP、CI值均优于CVP组(P0.05)。PICCO组住院病死率、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低于CVP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Pi CCO监测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能够提高第一次液体复苏成功率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Vigileo监测在老年机械通气休克患者容量复苏中的应用。方法将进行机械通气的老年休克患者30例分为常规组和Vigileo组各15例,常规组根据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尿量、中心静脉压(CVP)指导容量复苏,Vigileo组根据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容量复苏。比较两组患者在复苏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复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Vigileo组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Vigileo组复苏后SVV等指标较复苏前改善(P<0.05)。复苏后两组心率、MAP、氧合指数均较复苏前下降(P<0.05);复苏后Vigileo组氧合指数升高较常规组更明显(P<0.05)。Vigileo组复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 Vigileo监测可以及时预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更快、更有效地指导容量复苏,优于传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的指导意义。 方法2011年8月至2014年7月杭州市老年病医院ICU选取46例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其中以ELWI为目标进行容量管理22例(ELWI组),以中心静脉压(CVP)结合胸部影像学为参照进行容量管理24例(CVP组),观察两组患者24 h,48 h,72 h的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血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液体出入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的变化。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血乳酸、ScVO2、液体出入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的比较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28d病死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与CVP组比较,ELWI组在24 h,48 h的APACHEⅡ评分及24 h的氧合指数、ScVO2、血乳酸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3、5.63、11.32、13.65、10.64、8.63,均P>0.05);而72 h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48 h,72 h的氧合指数、ScVO2明显升高,72 h的血乳酸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45、5.12、45.23、4.16、15.43、16.22,均P<0.05)。与CVP组比较,ELWI组24 h,48 h液体总入量及净入量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42、25.64、3.32、11.82,均P<0.05);而72 h的液体总入量及净入量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6.13、26.52,均P>0.05)。与CVP组比较,ELWI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55、22.12,均P<0.05);28 d病死率未发生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P>0.05)。 结论老年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PiCCO技术监测,根据ELWI指导液体复苏,能显著降低液体总入量,明显改善患者氧合指数,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评估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预后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78例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监测病人血乳酸及血气指标,比较不同治疗结局病人入院72h内血乳酸变化。结果入院时,存活组和死亡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心排量指数(CI)、氧耗指数(VO_2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血乳酸、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24h后,存活组和死亡组心率、CV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CI、VO_2I、SvO_2、血乳酸、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入院时至入院72h,存活组和死亡组血乳酸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乳酸水平在入院2h以后呈下降趋势,但死亡组入院48h时呈现出血乳酸水平升高的趋势。结论对于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应该密切监视病人血乳酸指标,并结合其他实验室指标,有助于对病人的预后效果进行早期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动脉血乳酸水平及早期乳酸清除率与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研究共7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根据血乳酸水平将70例患者分为乳酸正常组(血乳酸≤2.0 mmol/L)及乳酸升高组(血乳酸>2.0 mmol/L).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休克例数、MODS发生例数、APACHEⅡ评分分值、需行机械通气例数以及病死例数.计算全部患者早期乳酸清除率.根据所得早期乳酸清除率将70例患者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早期乳酸清除率≥10%)及低乳酸清除率组(早期乳酸清除率<10%).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休克例数、MODS发生例数、APACHEⅡ评分分值、需行机械通气例数以及病死例数.结果 乳酸正常组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乳酸升高组(均P<0.01),APACHEⅡ得分低于乳酸升高组(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APACHEⅡ得分、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均P<0.01).结论 动脉血乳酸可较好反应老年脓毒症患者当前机体组织灌注状态,提示预后;早期乳酸清除率可动态反应血乳酸变化趋势,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在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1—2013年收治的感染性休克并ARDS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对症处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液体管理,研究组患者根据PICCO监测结果进行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肺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心排血指数(CI)及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液体复苏相关指标〔包括液体复苏6 h液体入量及液体复苏24 h液体入量、多巴胺用量、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及血清乳酸水平〕、预后相关指标〔包括机械通气时间、入住重症医学科(ICU)时间、液体复苏6 h及24 h达标情况、液体复苏28 d死亡情况及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GEDVI、ITBVI、SVRI、CI高于对照组,EVLWI、PVRI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液体复苏6 h液体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液体复苏24 h液体入量大于对照组,多巴胺用量、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少于对照组,MAP、CVP、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血清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液体复苏6 h及24 h达标率高于对照组,液体复苏28 d病死率及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O监测技术在感染性休克并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及时恢复有效血容量、改善机体氧合状态并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还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肺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FloTrac/Vigileo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心源性休克患者复苏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9例入住ICU的心源性休克患者,采用FloTrac/Violeo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对患者进行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并指导液体复苏。观察液体容量复苏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动态变化及疾病的转归。结果:19例患者,复苏72 h后中心静脉压(CVP)均较前明显下降,CI、ScvO2明显升高(均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入院第28 d,13例患者复苏成功后转入普通病房,无严重并发症。6例患者因严重心力衰竭死亡。复苏后72 h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HR、MAP、CVP、CI、SVRI、ScvO2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存活组复苏前后比较,CVP较前明显下降,CI、ScvO2明显升高(均P0.05)。死亡组MAP、CVP较前明显下降,CI、ScvO2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FloTrac/Vigileo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能有效地通过监测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容量负荷及全身血流灌注情况,以指导临床进行液体复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预测感染性休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液体复苏前后心排指数变化率(ΔCI)分为有反应组(32例,ΔCI≥15%)和无反应组(28例,ΔCI15%)。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前后SVV、CVP、心率(heart rate, HR)、CI、MAP、ITBVI等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水平,分析液体复苏前SVV、ITBVI与ΔCI的相关性关系,并对SVV、ITBVI预测容量反应性予以ROC分析。结果有反应组患者液体复苏治疗期间液体总量与无反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反应组患者液体复苏前心率明显快于无反应组(P0.05),SVV、CI、ITBVI均明显低于无反应组(P0.05),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BVI与ΔCI呈负相关性关系(r=-0.447,P=0.032),SVV与ΔCI呈正相关性关系(r=0.771,P=0.007),SVV与ΔCI的相关性比ITBVI与ΔCI的相关性更明显;SVV、ITBVI预测感染性休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VV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及P值均好于ITBVI。结论 SVV和ITBVI在容量反应性预测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但SVV与ITBVI比较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适宜应用于感染性休克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反应性预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对脓毒血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及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回顾112例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脓毒血症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血症组(34例)、严重脓毒血症组(45例)和脓毒休克组(33例)。根据患者治疗结局分为存活组(92例)与死亡组(20例)。根据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与否分为非MODS组(68例)和MODS组(44例)。分析PCT水平在各组患者之间差异及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在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及脓毒休克组患者之间比较,PCT水平、APACHEⅡ评分差异显著(P 0. 01),其中脓毒血症组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最低,脓毒休克组最高。死亡组患者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 0. 01)。非MODS组患者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MODS组(P 0. 01)。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 735,P 0. 01)。绘制ROC曲线比较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各自及联合评价脓毒血症预后效果,在各组中,两者联合评价效果优于单独各自评价效果。结论: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可用于评价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且联合评价效果优于单一APACHEⅡ评分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研究血乳酸测定在预测心脏术后死亡率以及评估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的价值。方法:对2 447例在我院接受开胸心脏外科手术,术后转入ICU监护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这些患者入ICU即刻开始,每2~4h监测血乳酸水平,根据ICU治疗期间最高血乳酸水平分为3组,Ⅰ组(正常组,血乳酸2.2mmol/L);Ⅱ组(轻-中度高乳酸血症,血乳酸2.2~4.4mmol/L);Ⅲ组(重度高乳酸血症,血乳酸4.4mmol/L);同时记录3组患者监测乳酸的次数,使用正性肌力药物的评分平均值,记录各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ICU留置时间及死亡率。结果:Ⅰ组患者术后6h血乳酸水平可恢复正常,Ⅱ组患者术后10h血乳酸水平可恢复正常,而Ⅲ组患者术后10h后最高血乳酸水平仍4.4mmol/L,这类患者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留置时间、死亡率均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高乳酸血症在心外科术后非常常见,而术后10h后血乳酸最高值仍4.4mmol/L时往往提示患者术后正性肌力药物评分增高,机械通气时间、ICU留置时间增加,同时对术后死亡率预测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测定(Pi CCO)监测技术联合重症超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选取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5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25例采用Pi CC0监测患者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联合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复苏。实验组30例采用Pi CC0监测联合重症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变异率指导液体复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h、24h液体复苏效果、液体总入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1.与传统组比较,实验组在24 h的氧合指数、Sc VO2、血乳酸均有统计学差异(t=-2.507、3.625、-1.768 P0.05)。2.实验组6h液体总量与传统组无明显差异(t=6.039 P0.05),但24h液体总量低于传统组(t=4.785 P0.05)。3.实验组较传统组机械通气时间少,住院时间短,死亡率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行Pi 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指导液体复苏,能准确判断血容量状态,降低液体总入量,避免输液过多,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联合血乳酸清除率评估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80例老年SP患者,根据入院时,入ICU后12h、24h、48h、72h各项实验室指标最差值计算各时点APACHEⅡ评分,同时,采集动脉血测定血乳酸水平,计算对应时间血乳酸清除率。评价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清除率预测老年SP患者死亡的价值。结果以入院后28d预后为研究终点,80例患者分为存活组46例和死亡组34例。死亡组入院时,入ICU后12h、24h、48h、72h平均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平均血乳酸清除率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同时,死亡组APACHEⅡ评分与入ICU时间呈线性相关(r=0.55,P0.05),而存活组APACHEⅡ评分与入ICU时间无明显相关性(r=0.21,P0.05)。患者入ICU 24h、72h 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较大(为0.91、0.95);入ICU 12h、24h、48h、72h四个时间点血乳酸清除率ROC曲线下面积均较大(为0.93、0.92、0.90、0.95)。结论密切监测入ICU后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清除率对判断老年SP患者预后有较强的可靠性,两者联合可作为评估SP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和疗效.方法 将脓毒症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分别于0、4、12、24、48、72 h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指数(cardiac index,CI)、氧合指数(PaO2/FiO2),治疗后24 h、48 h、7 d测定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乳酸含量,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28 d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 h、48 h、7 d APACHEⅡ评分、PCT、血乳酸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各时间点APACHEⅡ评分、PCT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28 d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皮质醇浓度与28 d病死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小剂量氢化可的松能减轻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炎症反应,为原发病治疗赢得时间与机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全麻开腹结肠癌术后复苏前后SOFA评分的变化与Pcv-aCO2相关性,为临床提供指导。 方法 选取武汉第一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72例,行全麻剖腹探查+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在液体复苏开始时及液体复苏24小时目标治疗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计算ΔSOFA,分为ΔSOFA≤3与ΔSOFA>3二组,比较二组患者液体复苏前和复苏24小时后Pcv-aCO2、MAP、CVP、ScvO2 、乳酸清除率等指标的统计学差异,及与ΔSOFA的相关性。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数据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为显著差异。采用logistic多因素的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结肠癌术后液体复苏前后Pcv-aCO2、MAP、CVP、ScvO2 、乳酸清除率与ΔSOFA的关系。 结果 乳酸清除率、Pcv-aCO2与ΔSOFA显著相关(P<0.05),而MAP, CVP, ScvO2, CI,与ΔSOFA无显著相关。 结论Pcv-aCO2可指导开腹结肠癌症术后的患者进行液体复苏的容量管理,尤其当ScvO2达到70%时,其对氧供需关系的预测仍然敏感。 【关键词】 Pcv-aCO2 、SOFA评分、结肠癌术后、液体复苏  相似文献   

20.
Xie ZY  Liu DW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9):725-729
目的探讨肺动脉导管在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6年问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收治的经初步复苏后放置肺动脉导管(PAC)的7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放置PAC初始与24h后血流动力学参数、乳酸、APACHEⅡ评分及28d住院生存状况。结果70例患者中存活28例,死亡42例,28d总住院病死率为60%。初始血流动力学参数中,心率、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死亡者显著高于存活者;24h血流动力学参数中,平均动脉压(MAP)死亡者显著低于存活者,肺动脉嵌压(PAWP)、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死亡者显著高于存活者,其他指标存活者与死亡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者中有15例患者接受了超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治疗,7例接受了超剂量的多巴胺治疗。初始和24h是否达到超常氧输送、早期目标指导性血流动力学支持治疗(EGDT)目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4h MAP、24h PAWP为独立预后指标。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经初步复苏后采用PAC监测未显示出存活者与死亡者初始血流动力学特征存在差异,24h后死亡者的PAWP高于存活者。存活者与死亡者问是否存在全身血流动力学特征差异,不是应用PAC的基础,其监测价值应在于平衡高动力循环需求与心功能抑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