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晓慧  王肇瑞 《河北医药》2012,34(1):136-136
患者,女,37岁.2009年11月行胸部CT示:左肺门肿块,考虑中心型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支气管镜病理:小细胞未分化癌.遂行依托泊甙+顺铂方案化疗4周期,并行局部放疗1疗程.2010年5月患者第4周期化疗后无意中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物,彩超检查示:右侧乳腺平乳头外侧可见0.8 cm×0.4 cm低回声;左侧乳腺外上象限可见1.9 cm×1.6 cm不均质团块,边界不清,呈蟹足状,内可见穿支血流;双侧腋下可见多个低回声,左侧最大1.3 cm ×0.9 cm,右侧腋下最大2.8 cm×1.4 cm.5月27日行左乳肿物切除活检,病理为小细胞未分化癌,结合病史考虑肺癌转移.后患者逐渐出现左乳红肿胀痛,行左侧乳腺放疗及全身化疗后疼痛症状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女性,53岁。因左乳腺癌术后7年,左颈部淋巴结肿大1周入院。患者7年前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病理诊断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Ⅱ级,左腋窝淋巴结(1/18)见癌转移。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3+),Ki-67(约20%+),P53(-)。术后予TAC方案(环磷酰胺500mg/m2+吡柔比星50mg/m2+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化疗6周期,化疗结束后予他莫昔芬  相似文献   

3.
张用  程晶 《药品评价》2012,9(21):47-48
1临床资料患者,女,57岁。2009年12月因左乳肿块在当地医院行乳腺B超考虑乳腺癌可能,行胸、腹部CT未发现明显占位性病变,并在该院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侧乳腺小细胞癌,肿块大小4cm×3cm,左腋窝淋巴结,11个系膜淋巴结中有1个癌转移;免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2岁.既往身体健康,月经正常.因发现"右腋下肿物2个月余,明显增大3d伴疼痛不适"于2010年8月23日入院.查体:体温37.7℃,双乳对称,发育正常,乳房皮肤无红肿,双侧乳头平齐,无内陷及溢液,双侧乳腺各象限和副乳腺内未触及明显肿块.右腋窝可触及一大小约4.0 cm×4.0 cm ×3.0 cm肿物,表面皮肤略发红,肿物质地韧偏硬,表面光滑,边界尚清楚,可推动,压痛,无波动感.乳腺彩色超声和钼靶摄片示右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及副乳腺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腹部彩超等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示:WBC10.8×109/L,中性粒正常.初步诊断:右腋窝淋巴结炎.给予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1周,红肿疼痛缓解,但肿物未见明显缩小.与患者沟通后决定行右腋窝肿物切除活检术,术中送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报告为右腋窝淋巴结转移性浸润性导管癌,遂改全身麻醉下行右乳腺和右副乳腺切除加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报告:(右腋窝)淋巴结转移性浸润性导管癌.右乳腺内未找到癌细胞,右副乳腺内可见少量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右腋窝淋巴结见癌转移(2/16).免疫组化示:ER(++),PR(+),CerbB-2(-).术后行6周期化疗(CEF方案),未行放疗,目前正在内分泌科治疗中.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66岁。因左乳癌术后15年,右乳癌术后4年,上腹部疼痛1月于2010-03-16入院。患者1995-04发现左乳包块,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单纯癌,大小约2.5 cm×2.5 cm,腋窝淋巴结(4/12)转移。免疫组化:ER(+)、PR(+)。术后CMF方案化疗6个周期,局部放疗,口服三苯氧胺5年。2006-04发现右乳包块,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大小约2.0 cm×1.8 cm,腋窝淋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8岁。因左侧乳房发现无痛性包块1月入院。入院前经左乳穿刺细胞学检查示腺癌。检查:一般情况好,心肺腹部无异常,左乳外上象限触及一4cm×3cm包块,质硬,活动差,皮肤无桔皮样改变,无压痛,左腋窝可触及花生米大小淋巴结1枚。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2cm×2cm包块,质硬,活动差,与皮肤无粘连,右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右乳穿刺细胞学检查示慢隆乳病恶变。实验室及其它检查无异常。初步诊断为双侧乳癌。经积极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双侧乳癌改良式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左乳导管浸润癌,腋窝1/8淋巴结有癌转移,右乳部分…  相似文献   

7.
希罗达(卡培他滨)致严重手足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刘某,女性,51岁,于2000年9月行左侧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乳腺单纯癌,左侧腋窝淋巴结见转移癌(10/17),免疫组化示:ER( )、PR(-)、HER-2(-)。术后行5周期CMF方案化疗、放疗及口服佛隆片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52岁。因"左乳腺癌术后5年余,多周期化疗后20余天"入院。术前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肝功、心肺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故于2007-08-14在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 cm×1.5 cm×1.4 cm),腋窝淋巴结1/19查见转移癌。免疫组化:ER(+)、PR(+)、c-erB-2(-)。2007年10月—2008年03月于当地医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1岁。因头昏1月,恶心、呕吐1周,于2003年9月20日住入我院。患者于1998年4月在外院行“左侧乳腺癌根治术”,术中见肿块大小约1.5cm×2cm,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下淋巴结未见转移(0/15),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后,患者在该院行环磷酰胺+阿霉素+5-氟尿嘧定(CMF)方案化疗4周期。2002年2月发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并经病理证实,同时行ECT检查示胸骨柄转移,遂在该院行环磷酰胺+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CAF)方案化疗2周期,之后给予他莫昔芬治疗,2个月后因出现阴道流血而停止服用。2002年10月发现左侧胸壁转移癌,在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乳腺癌可向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还可通过前胸壁和内乳淋巴网的相互交通,向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约5%左右.此外,晚期乳腺癌尚可有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甚至对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可能.对比分析乳腺癌患者腋窝良恶性淋巴结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探讨超声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64例乳腺癌行清扫术后病理显示淋巴结受累病例的术前腋窝超声检查淋巴结情况,并与40例乳腺纤维瘤的腋窝肿大淋巴结对照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高频超声检出60例共102枚腋窝肿大淋巴结,其中54.1%表现为淋巴结皮质宽阔型,34.6%表现为缺乏淋巴门的低回声型,65.2%表现为正常淋巴结型;淋巴门部点状或短条状彩色血流信号总检出率为87.4%.而在对照组共检出36枚肿大淋巴结,其中32.7%表现为淋巴结皮质宽阔型,87.3%表现为正常淋巴结型;淋巴门部点状或短条状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为58.9%.结论 缺乏淋巴门的低回声型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早期转移的特征性,皮质宽阔型肿大淋巴结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表现,其多普勒特征为淋巴门部测及点状或短条状彩色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1.
陈伟娜  高丽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296-1296
患者,女,28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1年就诊.患者1年前发现左侧乳房上方有一肿物,约鸡蛋大小,1年以来,肿物明显生长.患者发现肿块时恰怀孕6个月,当时未对肿块进行手术.入院后体检:左侧乳腺上方皮肤未见明显异常,左乳上方可及一约6 cm ×5 cm×3 cm大小肿物,质韧,边界较清,与胸大肌及皮肤无粘连,无压痛,挤压乳头有少量乳汁分泌,双侧腋窝、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对侧乳腺无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典型乳腺癌的合理治疗对策。方法对非典型乳腺癌30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典型乳腺癌行乳癌改良根治术后,乳腺残留乳癌4例,乳腺无残留乳癌26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10例.无淋巴结转移20例。结论非典型乳腺癌可行保乳治疗,并配合放疗与化疗;腋窝淋巴结是否清扫,则依据“哨兵”淋巴结活检而定。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66岁,于7个月前发现左乳肿块。自述肿块约黄豆大小,无痛感,无明显增大。查体:双乳对称,皮肤无红肿、溃烂、橘皮样改变及酒窝征,双乳头朝向一致,左乳5点乳晕外2cm触及一肿块,大小1cm×1cm,质中,无压痛,形态较规则,边界不清晰,挤压双乳头无溢液,右乳未触及明显异常,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行乳腺钼靶检查示:左乳片状  相似文献   

14.
<正>例1男,60岁。于2007年10月因出现咳嗽、咳痰(偶有痰中带血)、伴胸闷,到外院行胸部X线、胸部CT检查提示:右肺占位。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为:右总支气管口近隆突约1 cm处可见新生物堵塞管腔,远端不能窥视,活检病理为上皮源性恶性肿瘤,考虑黏液表皮样癌,行局部放射治疗,EP方案全身化疗4周期。2008年02月发现双侧锁骨上分别可触及一约2 cm×3 cm及一约1.5 cm×3 cm的淋巴结,质硬,无压痛,活动尚好。行双侧锁骨上及腋窝彩超检查提示:①双侧锁骨上窝多发性实性包块(考虑转移癌);②右侧腋窝可见多个淋巴结图像"。复查胸部CT扫描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给予胸腔放液并灌注氟脲嘧啶(5-FU)治疗2次后胸水基本消失,随后给予TXT+5-FU方案化疗2周期(其  相似文献   

15.
1 一般资料患者,女,5 2岁,因发现左乳腺无痛性包块1月入院。患者1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乳包块增长迅速,体检:左乳腺外上限触及一约3cm×3cm×2 cm包块。质硬,边界尚可,同侧腋下可触及1枚肿大淋巴结,其他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左乳癌。行左乳癌根治术。2 病理检查左乳癌简根术标本,乳腺外上限有一约2 .5 cm×2 .5 cm×2 cm结节,质硬与周围组织粘连,切面灰红色,质细腻。镜检:肿瘤组织由弥漫密集分布的大细胞组成,瘤细胞大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图1)。胞质嗜伊红颗粒状,少部分瘤胞浆呈泡沫状。瘤细胞核明显多形性、圆形、肾形、月牙形或不规…  相似文献   

16.
谷胱甘肽(阿拓莫兰)致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5 4岁。因发现左乳肿块2月于2 0 0 3年4月2 3日收入我院外科,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体检:左乳腺外上限可触及3cm×3cm大小质硬肿块,边界欠清楚,表面结节状,无压痛,与皮肤及胸肌无明显黏连,左乳皮肤无桔皮样改变,左乳头无溢血溢液,左腋下可及一约2cm×2cm质硬尚可活动淋巴结。入院后左乳肿块穿刺证实为“左乳腺腺癌”;X线及胸部CT提示“左乳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左肺下叶基底段肿块:原发性肺癌,肺转移癌?右肝前叶动脉期异常强化灶,转移可能性大”;B超及腹部CT提示“右侧肾上腺转移癌首先考虑”;ECT检查示“左髂骨代谢活跃”。因不能…  相似文献   

17.
口服常量雷尼替丁胶囊致左乳腺增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男,62岁,病历号:10156,于1999年3月16以冠心病,心功能Ⅱ级,右胸腔积液入院,入院后,予以扩血管、利尿、降血压、防治心衰等治疗,病情逐渐好转.一周后患者出现上腹疼痛,反酸,给予雷尼替丁胶囊(哈尔滨制药厂980401)0.15 g bid口服,服用后5 d出现左侧乳房疼痛.体检:左乳内上象限可触及2 cm×2 cm肿块,局部不红,触痛明显,尤以夜间疼痛为甚,右乳正常,双腋窝未扪及肿大的淋巴结,考虑为口服雷尼替丁反应(在此之前患者未曾服过此类药),故停服雷尼替丁观察.第2天后患者自觉疼痛减轻,但仍可触及肿块.经钼靶照像诊断为男性乳腺增生症,排除乳腺癌.两周后查房,左侧乳腺肿块有减小,触及1 cm×1 cm硬结.再用乳消癖治疗,10 d后出院时,左乳疼痛完全消失,但仍可触及1 cm×1cm肿块.  相似文献   

18.
田昕  李宁 《贵州医药》2012,36(11):1006-1007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于2011年9月收治1例乳腺直肠肺三原发癌,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3岁,1997年6月因发现右乳1.5 cm×1 cm大小包块9个月入院,无红肿,轻压痛,质韧,活动可.局部包块切除活检提示:(右乳)浸润性小叶癌,部分为管内乳头状癌,血管内见癌栓.遂行右乳癌简化根治术,腋窝见一枚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右乳腺)管内乳头状癌,部分发生浸润,送检淋巴结未见转移.术后诊断:右乳浸润性小叶癌(T1N0M0,Ⅰ期).术后未行放化疗.1999年5月右胸壁切口处出现一无痛性质硬小结节,活检提示:乳腺癌复发.遂行放射治疗:平卧胸骨上窝下3 cm向下12 cm,侧卧位腋中线12 cm,两处切线野照射.  相似文献   

19.
乳腺腺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介绍患者,女,49岁。发现左侧乳腺外上象限无痛性肿物3月。查体:左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直径4 cm×3cm肿物,质硬,边界不清,活动性差,肿物表面皮肤无异常。临床诊断:左乳腺癌。手术切除左侧乳房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1)病理检查:乳腺癌改良根治标本,大小24 cm×19 cm×2.5 cm,附梭形皮肤,面积16 cm×9 cm。乳头偏心附着,无明显凹陷。皮肤表面光滑,无橘皮样外观。切开乳腺,距乳头31 cm乳腺外上象限见一质硬肿块,大小  相似文献   

20.
1例64岁女性左肺腺癌并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接受培美曲塞+卡铂方案化疗, 首次化疗后查体颈部肿块大小约5.0 cm×4.0 cm。根据基因检测结果给予埃克替尼125 mg口服、3次/d。4 d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灶迅速增大并伴红肿、疼痛, 同时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患者自行增加剂量至250 mg口服、3次/d, 2 d后, 颈部CT示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大小约7.7 cm×6.4 cm。考虑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迅速增大为埃克替尼所致肿瘤超进展。停用埃克替尼, 给予贝伐珠单抗+培美曲塞+卡铂联合化疗1个周期, 同时给予阿美替尼。治疗3 d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 9 d后颈部肿块缩小, 7周后CT示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大小约4.6 cm× 5.3 cm, 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