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病理意义。方法选择不同时段行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37例分为3组:超早期组(〈8h)12例,早期组(8—48h)15例,延期组(〉48h)10例。选取手术过程中获得的血肿周围脑组织作为实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2和MMP-9表达的变化。结果MMP-9在脑出血超早期组已有明显表达,早期组达到高峰,延期组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超早期组。MMP-2在早期组才有明显的表达,延期组持续增多,达到高峰。MMP-2表达与MMP-9表达之间无相关性(r=0.07,P〉0.05)。结论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存在MMP-2和MMP-9的表达,MMP-9在急性期参与了脑水肿、炎症反应等病理过程,而MMP-2在脑出血后期可能参与了脑组织的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MMP-2、MMP-9的动态表达及其与脑水肿形成的关系。方法:1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脑出血组,均分为(6h、24h、48h、72h、120h)5个时间点。2测定出血周边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以及MMP-2/9蛋白表达。结果:1脑出血周边组织EB含量在24h迅速增高,48h达到高峰,显著高于对照组。2大鼠脑出血6h后含水量明显增高,72h达高峰,在6~120h内脑组织含水量与EB含量呈正相关。3对照组有极少量MMP-2阳性细胞表达;出血组中6h达高峰,各时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MMP-9在对照组极少量表达;出血组48h达高峰,在6~120h其表达与脑含水量和EB含量均呈正相关。结论:大鼠脑出血后MMP-2/9的释放与激活,是脑出血后早中期脑水肿形成的主要因素,导致BBB通透性增加而形成血管源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和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发生情况之间的关系,以明确MMP-2、MMP-9对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发生凋亡的贡献作用.方法 8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出血后的时闻分成对照组和出血后6 h、12 h、1 d、2 d、3 d、6 d和10 d组,分别应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MMP-2、MMP-9的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率,同时检测脑组织的含水量并进行脑出血动物的神经缺损评分,并统计这些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MMP-9,细胞凋亡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均一致,脑出血后6 h开始升高,2 d达到高蜂,10 d与对照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MP-2则是脑出血后1 d开始升高,6 d达到高峰,10 d后开始下降,与细胞凋亡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神经细胞凋亡和脑组织含水量直接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关,而MMP-9的高表达则促进神经细胞的凋亡,脑组织含水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每组30只,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高血压脑出血模型组(M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向双肾双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入含0.4 U胶原酶(Ⅶ型)的生理盐水2μL,诱导脑出血。S组大鼠与模型大鼠手术过程相同,仅向尾状核注入2 L生理盐水。D组于制作模型前经腹腔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00μg/kg,N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C组不行任何处理。评估高血压脑出血大鼠24 h神经行为学评分,采用TUNEL染色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计算凋亡指数,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血肿周围细胞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与C组、S组比较,M组、D组和N组大鼠高血压脑出血后24 h神经行为学评分升高,1、3、5 d血肿周围脑组织凋亡细胞增加,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P<0.05);与M组比较,D组大鼠高血压脑出血后24 h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1、3、5 d血肿周围脑组织凋亡细胞减少,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P<0.05);与D组比较,N组大鼠高血压脑出血后24 h神经行为学评分升高,1、3、5 d血肿周围脑组织凋亡细胞增加,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抑制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肿周围脑组织Bcl-2表达和下调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正>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改变是血肿本身及其周围继发性脑缺血、脑水肿。脑水肿在出血后2h即可发生,24h开始明显增多,35d达到高峰。即使手术清除血肿也不能阻止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的发生[1]。脑水肿是影响脑出血患者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也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之一。近几年来,我院对大量脑  相似文献   

6.
刘波  姚鸿萍  杨晓玲 《中国药房》2014,(21):1940-1943
目的:研究他莫昔芬对高血压脑出血模型大鼠早期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取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实验(他莫昔芬10、5、2.5 mg/kg)组,每组4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高血压脑出血模型,建模后分别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每24 h给药1次。考察给药后4、8、12、24、72 h和7 d时各组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中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DD)的阳性细胞数、凋亡细胞数、脑水肿情况以及脑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的脑组织中FADD阳性细胞数、凋亡细胞数、脑水肿比例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实验组大鼠的FADD阳性细胞数(给药后24、72 h)、凋亡细胞数(给药后24、72 h和7 d)和脑组织含水量(给药后72 h)均明显减少(P<0.05),中、高剂量实验组大鼠的FADD阳性细胞数(给药后8、12、24、72 h)、凋亡细胞数(给药后12、24、72 h和7 d)和脑组织含水量(给药后12、24、72 h和7 d)均明显减少(P<0.05),各剂量实验组大鼠血肿周围组织水肿范围变小、程度减轻,炎症细胞的浸润减轻,固缩细胞减少,肿胀细胞增多,细胞周围间隙变小,且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他莫昔芬能够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高血压脑出血模型大鼠的FADD阳性细胞表达,减少脑组织细胞的凋亡,同时减轻脑出血后的脑水肿,发挥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IL-6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IL-6蛋白在脑出血患者中表达特点与脑出血时间的关系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脑出血患者出血灶周围脑组织IL-6蛋白的表达。结果:65例脑出血灶周边脑组织标本中,IL-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2.3%(60/65),10例正常脑组织中IL-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0%(1/1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后〈24h,IL-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1.5%(43/47);出血后〉24h,IL-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4.4%(17/18);出血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参与了脑出血脑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脑出血后脑水肿又导致IL-6浓度的异常变化,从而加重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脑出血(ICH)后不同时期核因子-κB(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rhEPO治疗组,制备大鼠脑出血的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出血周围脑组织NF-κB和MMP-9表达的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各时间点出血周围脑组织的NF-κB和MMP-9表达均明显增加(P<0.001);与模型组相比,经治疗后,rhEPO组出血周围脑组织NF-κB、MMP-9明显下降(P<0.001).结论 rhEPO对脑出血后脑损伤有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仁兰 △  谢鹏  王桢  刘林 《天津医药》2016,44(5):594-597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大鼠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 Mip1 的表达, 探索 Mip1 对脑水肿的保护作用。 方法 90 只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和 ICH 组(n=75), ICH 组再根据造模后脑出血时间均分为 ICH 6 h、 12 h、 1 d、 3 d 和 7 d 组。应用自体股动脉血液建立大鼠尾状核脑出血模型。于上述时点断头处死大鼠, 取血肿 周围脑组织。采用 HE 染色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 干/湿质量法测定脑含水量 (BWC), 免疫组化法检 测 Mip1 蛋白的表达。结果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区域神经元胞体明显变小, 胞浆淡染, 胞质内尼氏体明显减少, 细胞 周围出现水肿裂隙, 而假手术组脑组织神经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脑出血 6 h 后脑含水量逐渐增高, 在 3 d 时达 高峰 (均 P<0.05), 7 d 时大致恢复正常 (P>0.05)。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血肿周围有大量胞质或胞核呈棕色的 Mip1 阳性细胞分布, 脑出血 6 h 后 Mip1 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均 P<0.05), 至 7 d 时大致恢复正常(P> 0.05)。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 Mip1 高表达, 并与脑水肿进展趋势基本一致, 提示活化的 Mip1 可能参与 出血性脑水肿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用Ⅶ型胶原酶立体定位法制备大鼠尾状核出血动物模型,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血肿周围组织IL-1β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脑出血灶周围区IL-1β在出血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结果脑出血后血肿周围IL-1βmRNA和IL-1β反应阳性细胞和IL-1β浓度在发病早期(4h内)即明显升高,24h达到峰值,3d后开始下降,7d仍有少量表达,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变化趋势相一致。结论IL-1β可能参与了脑出血后的脑水肿形成以脑水肿周围组织的继发性炎性损伤,在脑出血后采取有效的抗炎性细胞因子治疗可能减轻血肿周围组织的水肿和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20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6h内、24h内、一周内、2周内作CT动态观察。结果:本组血肿扩大发生率为16.7%,继续出血发生率在24h内为65.0%。不规则血肿(45.7%)及丘脑出血(40%)多出现血肿扩大;24h内应用甘露醇组发生早期血肿扩大15例(23.8%),明显高于未用组5例(8.8%)(P<0.01)。长途搬动血肿扩大者18例(31.0%)明显高于拒搬动组2例,(3.2%)(P<0.01)。结论: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多发生在24h内;早期血肿扩大的主要原因是血肿部位、形态、早期不适当应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治疗及不适当的搬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弥漫性脑损伤大鼠脑水肿及损伤区皮层MMP-9和咬合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成年健康SD雄性大鼠1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 =60)和模型组( n =100)。应用Marmarou’s法建立弥漫性脑损伤大鼠模型。2组分别于术后3、12、24、72、144 h行干湿重法检测2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变化,行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损伤区周围皮层MMP-9和咬合蛋白表达水平。对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脑组织损伤区周围皮层MMP-9表达明显增高( P <0.05),咬合蛋白表达明显降低( P <0.05)。脑组织含水量变化与MMP-9表达变化呈正相关( P <0.05),脑组织含水量变化与咬合蛋白表达变化呈负相关( P <0.05),MMP-9蛋白表达变化与咬合蛋白表达变化呈负相关( P <0.05)。结论弥漫性脑损伤发生后损伤区皮层MMP-9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咬合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脑水肿形成。 MMP-9表达的增加,导致了咬合蛋白破坏,脑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9(MMP-9)在脑出血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分析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5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脑出血组,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ELISA方法 测定患者发病后各时间段的血清MMP-2和MMP-9含量,同时监测患者脑血肿、水肿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对预后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脑出血组患者出血后1、3、7、14 d点的MMP-2和MMP-9含量均明显增高(P<0鬃.05);发病后7 d和14 d时MMP-9的含量与脑水肿体积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79、0.220,P<0.05);脑血肿量、手术时机与脑出血患者的近期预后相关(P<0.05),手术时机与远期预后相关(P<0.05).结论 MMP-9的过表达与脑出血后的水肿形成密切相关,脑血肿体积、手术时机可作为预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性大鼠脑出血血肿量对NF-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轩  邵恩得  田世文 《河北医药》2009,31(14):1732-1734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核因子-kB(necular factor kappa B,NF—kB)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血肿量及出血时间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100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A组、脑出血B组。大鼠高血压性脑出血模型采用双侧肾动脉前支部分热凝.立体定位仪下自体血脑内注入法建立。3组在相应时间点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NF-kB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高血压性脑出血后1h后NF-kB即开始表达,24h达到高峰,持续至72h开始下降,并且血肿量大的脑出血组(脑出血B组)相应时间点NF-kB的表达较血肿量小的脑出血组(脑出血A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后早期即有NF-kB的表达,并且随血肿量的增加表达也增加,从而加重了脑出血后周围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已经广泛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然而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仍有不同的观点.主张在超早期(6h内)手术者认为最早期解除血肿占位的副效应,能有效减轻脑水肿和细胞毒性脑损害,减轻神经功能损害[1];主张早期(6~24h)手术者认为早期手术既避免了6h以内出血未止及术中再出血的危险.又抢在了脑水肿高峰形成之前[2]:而延迟手术者则认为高血压脑出血后1~3d为手术最佳时机,过早止血不牢固,易再出血或继续出血,过晚(4d后)则脑组织受压时间较长,脑组织坏死较多,术后恢复较差[3].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脂多糖致幼鼠感染性脑水肿后脑组织β1整合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方法将50只幼鼠随机分为内毒素组(40只)和对照组(10只)。建立脂多糖致幼鼠感染性脑水肿模型。于术后6、12,24、48 h处死动物,分别行脑组织含水量,血脑脊液屏障(BBB)通透率测定。干湿法测脑组织含水量,以伊文思兰含量判定血脑屏障通透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组织内β1整合素和MMP-2表达水平。结果内毒素组脑组织含水量和伊文思兰(E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脂多糖注射后6 h时,幼鼠脑组织β1整合素表达下降,且随时间延长及脑损伤的加重其表达呈持续下降趋势,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MMP-2表达明显增加,24h时达高峰,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MMP-2与脑组织含水量以及EB呈正相关;β1整合素和MMP-2表达呈负相关。结论β1整合素、MMP-2参与感染性脑水肿的发生发展,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调控。  相似文献   

17.
张亦波  张寒芳 《江苏医药》1999,25(11):833-834
目的:为了观察脑出血后,其周围脑组织的水肿和能量代谢变化情况。方法:取3天龄幼鼠新鲜未肝素化自体动脉血注入鼠尾状核,建立幼鼠脑出血模型。用干湿重法和陈克明法分别在4h、12h、24h测定出血周围脑组织水份含量和ATP含量。结果:脑出血早期(4h)有明显的脑水肿,而ATP含量到中晚期(24h)才明显下降。本研究表明,幼鼠脑出血后,出血周围组织能量代谢障碍滞后于脑组织水肿12~24h,而脑出血早期局部组织水肿在能量代谢障碍中起重要作用,脑水肿可能是能量代谢障碍进展的后果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早期脑出血周边组织AQP4mRNA、MMP-9mRNA表达及由脑出血引起的继发性脑水肿与AQP4、MMP-9的关系。方法:制做脑出血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及尼莫地平组,分别观察6h、1d、3d、5d、7d等5个时间点出血周边脑组织含水量、AQP4mRNA、MMP-9mRNA。结果:(1)脑出血组3d含水量达到高峰,第7天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尼莫地平组3d含水量达高峰,但低于脑出血组。(2)脑出血组AQP4mRNA、MMP-9mRNA的表达逐渐升高,3d达到高峰,7d明显下降,5个时间点明显高于假手术组。(3)尼莫地平组大鼠脑水肿程度、AQP4mRNA、MMP-9mRNA表达逐渐升高,3d达到高峰,明显低于脑出血组。(4)脑出血的水肿程度与AQP4mRNA、MMP-9mRNA呈正相关。结论:(1)AQP4、MMP-9参与了出血性脑水肿损伤的过程。(2)尼莫地平可以抑制AQP4、MMP-9的表达,进而减轻脑水肿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继续出血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相关因素与预后关系。方法对134例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动态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首次CT检查时间、血肿部位、血肿量及病程中的血压变化、发病前是否伴有糖尿病史和癫痫发作史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34例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有继续出血42例,发生率31.3%,其中27例(64.3%)发生于发病后24 h以内,10例(23.8%)发生于24~72 h,3例(7.1%)发生于72~168 h,2例(4.7%)发生于168 h以后;血肿量21~30 ml者继续出血的发生率最高,脑叶血肿及血肿破入脑室者易继续出血;病程中有持续性高血压、癫痫发作及发病前有糖尿病史者继续出血的发生率较高。结论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1/3有继续出血发生;首次CT检查时间在24 h内,尤其是血肿量为21~30 ml和脑叶出血者,继续出血的发生率较高;病程中有持续性高血压,伴有糖尿病史及癫痫发作史与继续出血密切相关。有继续出血及有相关并发症时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与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1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计算入院当天与入院后4 d的血肿体积、脑水肿总体积、血肿周围脑水肿体积与血肿体积的比值,Spearman 相关分析血肿周围脑水肿与血清铁蛋白等数据的关系.结果 血肿周围脑水肿体积与血肿体积的比值在入院后4 d时与血清铁蛋白成正相关(P = 0.007),而入院当天与血清铁蛋白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血清铁蛋白是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水肿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