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灵芪蠲肝液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灵芪蠲肝液三个剂量组及肝苏颗粒阳性对照组。各用药组分别给予灵芪蠲肝液、肝苏颗粒5天后,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300mg/kg,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36小时后,乙醚麻醉大鼠,心脏取血,测定肝功能、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取肝制备10%肝匀浆,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取肝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大鼠急性肝损伤时,ALT、AST、TB i、l血清NO、血浆ET、肝匀浆MDA均升高,肝匀浆SOD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灵芪蠲肝液能降低血清ALT、AST、TB i、lNO、血浆ET水平;降低肝匀浆MDA,升高肝匀浆SOD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理检查发现灵芪蠲肝液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减少炎细胞浸润。结论:灵芪蠲肝液对硫代乙酰胺引起的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平肝解毒散(其主要成分柴胡)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四氯化碳(CCL4)和硫代乙酰胺(TAA)小鼠腹腔注射造成急性肝损伤实验模型,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做肝脏病理切片分析。结果:CCL4模型组:平肝解毒散中、大剂量组(4g/kg、8g/kg)小白鼠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呈剂量依赖关系,大剂量效果最好;肝的病理切片与模型组比较肝细胞坏死程度减轻,肝细胞变性减轻。TAA模型组:平肝解毒散小剂量组小白鼠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小剂量有效;肝的病理切片与模型组比较肝细胞坏死程度减轻,肝细胞变性减轻。结论:平肝解毒散对CCL和TAA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灵芪蠲肝液对大鼠实验性急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硫代乙酰胺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40%的四氯化碳溶液复制慢性肝损伤模型,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取肝组织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硫代乙酰胺急性肝损伤及四氯化碳慢性肝损伤时,灵芪蠲肝液能使血清NO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该药物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减少炎细胞浸润及减轻肝脂肪变性、减少纤维组织增生、促进肝细胞再生.结论:灵芪蠲肝液具有减轻急慢性肝损伤的作用,可能与减少NO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CD133 细胞肝门静脉移植对猕猴肝损伤的治疗意义,为人类肝损伤治疗提供新技术。方法猕猴每日皮下注射40?L40.5ml/kg复制肝损伤模型后连续饲喂高脂饲料,经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及肝穿组织病理学观察确认肝损伤后,免疫磁珠法分离自体骨髓CD133 细胞,按3×105细胞/kg将细胞植入肝门静脉,植入后60d进行肝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连续注射CCL44d后,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球蛋白(GLOB)均显著升高,而总蛋白(TP)和白蛋白含量无变化(P>0.05),肝组织结构紊乱,部分肝细胞水肿、变性和坏死,汇管区及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第二次肝门静脉细胞移植后30d,血清AST、ALT活性和GLOB、BIL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P、ALB、LDL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组织结构清楚,而对照组有部分纤维增生和肝细胞有脂肪变性。结论自体CD133 细胞肝门静脉移植能有效促进肝损伤修复和阻止猕猴肝损伤的发展,改善猕猴肝组织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5.
秃疮花有效成分对小鼠CC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DLF对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先用DLF预防给药,再采用CCL4制作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以BDD为阳性对照。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ALP、AST和LDH的含量;联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血清SOD含量;TBA显色法测定肝匀浆中的MDA含量;肝组织常规制片,组织学观察。结果 不同剂量的DLF组血清ALT、ALP、AST、LDH和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CCL4组,血清SOD组明显高于CCL4组;镜下病理显示,DLF对由CCL4引起的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造成的肝细胞变性、坏死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 DLF对由CCL4引起的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6.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黄芪注射液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给药后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取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不同剂量组的黄芪注射液均可明显降低TAA所致大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升高,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黄芪注射液组肝组织变性、坏死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轻(P<0.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TAA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芪蛭胶囊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0.2?l4液体石蜡灌胃制作CCl4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通过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水平,探讨芪蛭胶囊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血清ALT、AST明显增高(P<0.01);芪蛭胶囊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ALT、AST、TNF-α明显降低(P<0.01)。结论芪蛭胶囊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北五味子提取物(EFSC)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马洛替脂组,100、200和400 mg/kgEFSC组,每组10只。皮下注射CCl4花生油溶液10周建立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各组大鼠给药4周后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总蛋白(TP)和一氧化氮(NO)水平,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羟脯氨酸(Hyp)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200和400 mg/kgEFSC组大鼠血清ALB水平和ALB/GLO比值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清AST、ALT活性和GLO、NO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和GSH 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Hyp和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EFSC可改善肝功能,抑制肝脏胶原纤维的生成,纠正肝纤维化引起的ALB水平低下,减轻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从而防止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贾俊清  贾俊英 《四川医学》2011,32(11):1688-168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茵栀黄注射液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给药后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取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不同剂量组的茵栀黄注射液均可明显降低TAA所致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升高,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茵栀黄注射液组肝组织变性、坏死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轻(P〈0.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对TAA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小鼠急性、亚急性、慢性肝损伤模型的差异,探讨稳定、可靠的小鼠肝损伤模型复制方法。方法:以CCl4油溶液(油为食用植物油)为材料,分别通过腹腔注射、皮下注射、灌胃等给药方式,固定给药时间,观察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及肝组织细胞形态的变化,考察肝损伤模型复制的的稳定性、可靠性。结果: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CCl4均可产生急性肝损伤,使血清ALT明显升高,但只有高剂量才能升高AST;皮下注射不同浓度的CCl4均可产生亚急性肝损伤,CCl4中剂量组不仅可使血清ALT明显升高,还能升高AST;灌胃不同浓度的CCl4均可产生慢性肝损伤,CCl4各剂量组不仅可使血清ALT明显升高,还能升高AST,作用稳定,且呈浓度依赖性。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急性、亚急性肝损伤模型肝组织坏死严重,组间没有明显区别;而慢性肝损伤模型出现肝细胞变性、部位肝组织坏死,浓度间呈现不同趋势。结论: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模型复制稳定、病理特征明显,更有利于用于考察药物的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麦芽醇在动物体内对其抗氧化能力及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每周1次对兔耳缘静脉注射700μmol/L的麦芽醇生理盐水,连续3个月。用药前后取血测定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结果:麦芽醇能显著降低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P<005)、血清过氧化脂质(P<001)和尿酸(P<001)的含量,并且对兔的肝、肾、心功能无毒性影响。结论:麦芽醇具有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过氧化氢(H2O2)对红细胞的氧化,并且在体内也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毒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邪是一类重要的致病因素,既可由外侵入,又可由内而生。具有凶猛暴烈、急骤善变、易攻脏腑、性多火热等致病特点。按传统的“三因”理论进行概括,有一定的局限性,从病因学角度对毒邪进行系统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病因理论、预防和治疗毒邪所致病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15.
作者建立了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人血清聚白蛋白(PHSA)受体的ELISA法,受体的检出率为32.02%(65/203)。用本室制备的抗-PHSA包被酶标板,用同样方法对HBV上的受体与循环中的PHSA结合情况作了初探,其结合率为6.5%(6/91)。PHSA在循环中的检出率为7.8%(13/165),初探结果说明HBV与血循环中的PHSA很少呈结合状态,PHSA可能主要与肝细胞膜上相类似的受体结合以此作为“桥梁”介导HBV吸附到肝细胞膜以启动感染。此外,作者还对该受体的其他特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RESEARCH 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umanesophagealcancer(EC)isoneofthemostcommoncancers-ItandoccursatahighfrequencyinsomeareasofChina,Iran,SouthAfrica,Uruguay,FranceandItaly-1 ThemortalityrateofesophagealcancerinChinaisthehighestamongthecancermortalityinthefivecontinents-About50%ofECo…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对10月龄正常家兔6只、30月龄6只进行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家兔副性腺由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组成,精囊腺位于膀胱后,紧贴输精管壶腹部,上方为两个单独突起(称精囊角),至前列腺前叶水平融合成精囊体,前列腺紧贴于精囊腺背侧,分为前后两叶,有共同的结缔组织囊,前叶较宽,有两条粗大导管,后叶导管较细,均开口于尿生殖窦。组织学观察证实,30月龄家兔的精囊腺、前列腺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龄性变化,表现为上皮细胞退变、萎缩、间质平滑肌增生,时见鳞化,以前叶为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