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探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在BPH和EH两种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检测BPH合并EH患者48例,BPH患者53例,男性EH患者40例和正常对照组(35名)的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应用二维超声测量肱动脉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对其血管内皮功能进行评估,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PH合并EH组、BPH组和EH组ET-1、NO、vWF和FMD水平均有差异(P<0.01);BPH组和EH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PH合并EH组分别与BPH组和E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PH合并EH、BPH、EH3组患者均出现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提示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是BPH及EH的共同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Endo-PAT2000无创血管内皮功能检测系统评估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并探讨反应性充血指数(RHI)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干部病房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EH患者169例,男95例,女74例,年龄(56.4±...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4例EH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硝苯地平,对照组口服珍菊降压片,疗程均为12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患者的肱动脉内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肱动脉内径变化,计算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和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硝苯地平可改善EH患者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功能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和冠心病之间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和冠心病(CHD)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病机制。方法 测定56例BPH患者手术前后血浆血栓素(TxA2)、前列环素(PGI2)及其比值和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其比值的动态变化,将其中伴有CHD和无CHD者分组比较。结果 BPH患者术后PGI2和NO明显下降,ET明显升高,TxA2/PGI2比值明显升高,NO/ET比值明显下降;与无CHD者相比,伴有CHD者术后不仅PGI2明显降低,且TxA2显著升高,手术后两者之间TxA2、PGI2水平及其比值和ET水平及其NO/ET比值变化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BPH患者前列腺切除术后存在着直管内皮功能障碍,以伴有CHD的患者为甚,推测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可能是CHD和BPH两种疾病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蔡高  苏跃  宋昆  刘莉  昊丹  崔喆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032-2034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普通居民中50岁以上男性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以及下尿路症状(LUTS)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1年2月开始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天津地区老年男性中剔除其他相关因素后筛选出413名受试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研究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国际前列腺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MFR)、膀胱壁厚度、残余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8个方面与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天津地区普通人群中老年男性BPH患病率为56.17%,患病年龄50~81岁,平均年龄59.7岁。统计分析显示BPH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者122例,高血压组BPH患病率(69.3%)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46.6%),BPH合并高血压组患病年龄明显高于单纯BPH组(P<0.05);BPH合并高血压组中,收缩压与患者发病年龄提前显著相关。下尿路症状方面,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及膀胱壁厚度与高血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天津地区普通中老年男性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尤其是高收缩压可能促进BPH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EH患者30例、EH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采用无创性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三组休息、反应性充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GTN)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EH及EH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EH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下降更明显(P〈0.01);舌下含服GTN后EH合并高尿酸血症组肱动脉内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EH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H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失调,高尿酸血症可加重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王琦  王辉  王岩 《心脏杂志》2005,17(6):623-623
1临床资料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56±17)岁。根据《2003年ESC/EHA高血压诊疗指南》中的危险性分层标准将EH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4组,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EH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和血管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EIDD)。EDD: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变化率(FMD)=(D1-D0)/D0;EIDD:服用GTN后内径变化率(GNT-MD)=(D2-D0)/D;组间比较采用Dunnet t检验。高血压各组与对照组比较EDD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危组、极高危组与…  相似文献   

8.
伊贝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和福辛普利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2例1个月内未服用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的老年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福辛普利组和伊贝沙坦组,治疗3个月。用药前、后分别行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DD)超声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测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DD、血浆NO、ET1和vWF水平的变化。结果(1)肱动脉超声检测两组用药后FDD较用药前均显著增加,福辛普利组分别为(640±126)%和(507±125)%,伊贝沙坦组分别为(654±137)%和(488±128)%,(P<001),其余各项指标用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血浆NO、ET1、vWF水平变化两组用药后NO水平较用药前均显著增加〔(1910±584)μmol/L和(1509±391)μmol/L、(2044±575)μmol/L和(1522±372)μmol/L,P<001〕;ET水平较用药前显著减少〔(2804±783)pmol/L和(2176±756)pmol/L、(2772±823)pmol/L和(2201±653)pmol/L,P<001〕;两组用药前、后vWF水平为(8529±971)%和(7532±791)%、(8629±982)%和(7494±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伊贝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且与福辛普利相  相似文献   

9.
缬沙坦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缬沙坦80 mg,1次/d.治疗8周前后,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测定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即脂质过氧化物(LPO)浓度.选择26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前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弱P<0.01,治疗后明显改善P<0.01.服用缬沙坦前与正常对照组的NO水平比较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具有明显的提高P<0.01.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SOD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MDA活性明显增高(P<0.01),经缬沙坦治疗后SOD活性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MDA活性明显降低(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进行缬沙坦治疗后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的变化与NO水平呈线性正相关P<0.01,r=0.798.结论 缬沙坦可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少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0.
缬沙坦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缬沙坦80mg,1次/d。治疗8周前后,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测定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即脂质过氧化物(LPO)浓度。选择26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弱P<0.01,治疗后明显改善P<0.01。服用缬沙坦前与正常对照组的NO水平比较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具有明显的提高P<0.01。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SOD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MDA活性明显增高(P<0.01),经缬沙坦治疗后SOD活性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MDA活性明显降低(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进行缬沙坦治疗后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的变化与NO水平呈线性正相关P<0.01,r=0.798。结论缬沙坦可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少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的影响。方法将9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设为治疗组,给予福辛普利控制血压,治疗周期为3个月,治疗前后监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30名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完成上述指标的监测。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清N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VEGF、ET-1、hs-CRP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经福辛普利治疗3个月后,血浆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VEGF、ET-1、hs-CRP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但NO水平仍低于对照组(P<0.01),VEGF、hs-CRP、IL-6、ET-1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福辛普利具有良好降压效果,能明显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且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樊民  丁茹  任雨笙  黄佐 《心脏杂志》2008,20(4):432-435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PP)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平均脉压大小分为PP≥60mmHg组(27例)、PP<60mmHg组(29例),分别予以氯沙坦50100mg/d口服治疗24周,采用高分辨率超声系统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评价血管内皮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脉压、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PP≥60mmHg组患者FMD受损程度较PP<60mmHg组更为显著(P<0.05);氯沙坦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脉压均有所降低(P<0.01)、FMD均有所改善(P<0.01),而较之PP<60mmHg组,PP≥60mmHg组患者脉压的降低及FMD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脉压增大可能加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氯沙坦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可以降低脉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脉压大的患者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隐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动态血压和诊室偶测血压将研究对象分为隐性高血压组(n=32)、原发性高血压(EH)组(n=30)和正常血压组(n=30)。所有入选者均通过超声测定肱动脉FMD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 MT),并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隐性高血压组(6.3±3.5)%和EH组的FMD(6.1±2.8)%均低于正常血压组(8.4±4.8)%(均P<0.05),但隐性高血压组和EH组患者FMD无显著性差异(P>0.05);隐性高血压组、EH组和正常血压组的I MT分别为(0.58±0.12)、(0.62±0.12)和(0.42±0.09)mm,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隐性高血压组和EH组I MT无显著性差异(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隐性高血压组患者FMD与I MT具有直线负相关(r=-0.5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OR=4.3,95%CI1.01~18.08)、hsCRP(OR=4.1,95%CI1.02~16.2)和白昼平均收缩压(dSB...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1] ,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 ,而内皮功能不全又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始动因素和发展过程的关键因素 ,因而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不全 ,对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苯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ACEI) ,文献报道[2 ] ,ACEI可促进内皮细胞保持完整的功能。本研究主要了解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1 病例选择1 .1 选择职工干部体检 ,坐位右臂舒张压 90~1 1 0 mm Hg,( 1 mm Hg=0 .1 3 3 kpa) ,收缩压 1 40~1 80 mm Hg的 6 1例做观察组。根据 1 999年世界卫生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 采用超声诊断仪测定、计算加压前后血管内径变化值占基础测值的百分比 ( FMD%) ,以此代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比较 2 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及 2 5例正常人测定结果。结果  2 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FDM%为 ( 6 .5 4± 8.6 6 ) %,正常人为 ( 11.13± 10 .6 6 ) %,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 P<0 .0 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未见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16.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 将90例冠心病患者分组:52例为合并高血压病组,其中老年组(A组)35例及非老年组(B组)17例;38例为非高血压组,其中老年组(C组)25例及非老年组(D组)13例。测定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等,测肱动脉血压SBP、DBP,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肱动脉基础动脉内径(D0)、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D)。结果 A组与B组、C组与D组、A组与C组、B组与D组的FMD、ET、NO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各组D0、NID无显著性差异(P〉0.05)。FMD与NO呈正相关(P〈0.01);FMD与ET、SBP、DBP、TC、LDL呈负相关(P〈0.01);SBP、DBP与ET呈正相关(P〈0.01);SBP、DBP与NO呈负相关(P〈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显著的内皮功能障碍,高血压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内皮功能障碍,FMD与NO、ET可作为反映冠心病和高血压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无创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动脉血压升高损害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本研究观察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降压的同时给与他汀调脂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110例未经治疗的轻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不考虑基线LDL-C水平,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随机分为降压单药治疗组(氯沙坦50 mg/d,55例)和降压降脂联合治疗组(氯沙坦50 mg/d和匹伐他汀2 mg/d,55例),治疗周期共12周,在治疗前后所有受试者均行Endo-PAT2000无创内皮功能检测仪检测反应性充血指数(reactive hyperemia index,RHI),观察血压、血脂和RHI变化,并检测肝功能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 110例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49.3±12.8)岁,其中男性54例(49.1%),基线LDL-C为(3.13±0.80)mmol/L。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基线血压无差异(收缩压145.2 ± 14.6 mmHg 和 144.6 ± 16.1 mmHg,舒张压84.7 ± 10.4 mmHg 和 84.3 ± 11.0 mmHg),在12周的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收缩压(136.5 ± 15.8 mmHg 和135.2 ± 14.9 mmHg)及舒张压(80.8 ± 9.5 mmHg和79.6 ± 10.2 mmHg)水平两组间比较均无差异。单药治疗组TC、LDL-C、HDL-C、TG水平均无明显改变,联合治疗组TC、TG和LDL-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22.5%、32.9%和31.4%(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TC、TG和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单药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P<0.05)。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治疗前RHI无差异,分别为1.63(1.22-3.54)和1.60(1.19-3.47),在12周的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RHI分别为2.48(1.76-4.93)和2.16(1.52-4.28),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RHI水平要优于单药治疗组治疗后RHI水平(P<0.05)。两组之间基线以及治疗后ALT、AST水平无差异。结论 在降压基础上联合降脂治疗可进一步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前列腺良性增生(BPH)的关系.方法 选择145例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前列腺及颅外段颈动脉,分为BPH和非BPH组(NBPH),比较两组的颈动脉斑块指数(PI)及颈总动脉(CCA)狭窄率.结果 BPH组114例,NBPH组31例.两组CCA的内-中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H组CCA狭窄率及颈动脉PI,BPH组[35.1%、(6.11±2.26)分]高于NBPH组[12.9%、(5.06±1.73)分,P<0.05].年龄、高尿酸血症、BPH均与CCA狭窄独立相关(P<0.05);CCA狭窄患者并存BPH的发生率是非CCA狭窄患者的4.279倍(95%CI 1.214~15.084,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硬化与BPH可能具有相关性,BPH可能是高血压病的靶器官损害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应用非那雄胺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4例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的ISH合并BPH老年患者,依据给药方案不同分为:非那雄胺组(44例);常规治疗组(40例,行常规治疗不使用非那雄胺)。疗程均为半年,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急性尿潴留发生率、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PRV)、前列腺体积(PV)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非那雄胺组的 IPSS 评分[(13.2±2.4)分比(9.4±1.1)分]、PRV [(21.4±4.6)ml比(9.0±2.3)ml]、PV [(36.8±3.8)ml比(29.5±3.0)ml]、PSA [(2.45±0.74)μg/L比(1.26±0.48)μg/L]及急性尿潴留发生率(17.50%比9.09%)显著降低(P<0.05或<0.01),而 Qmax [(10.2±2.4)ml比(13.7±3.8)ml]及 QOL评分[(3.1±1.0)分比(4.7±1.5)分]则显著升高(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均>0.05)。结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老年患者应用非那雄胺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未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测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探讨糖尿病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逼尿肌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 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成2组,36例为伴发糖尿病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糖尿病组),44例为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尿流动力学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膀胱初始尿意容量,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时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增高,逼尿肌不稳定及膀胱出口梗阻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加重了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尿动力学检查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是否行手术治疗及预测术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