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由于抑制性T淋巴细胞不仅具有CD8抗原,而且还具有组胺H2受体[1],为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CD8+细胞对造血的影响及其组胺H2受体在红系造血抑制中的作用,我们观察了再障患者CD8+细胞对正常红系爆式集落(BFUE)生长的作用以及组胺H2受体阻滞剂甲氰咪胍对此种作用的影响,现报道如下。病例和方法1 病例 再障患者13例。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16~61岁;重型再障(SAA)Ⅰ型3例,SAAⅡ型2例,慢性再障8例,诊断均符合文献[2]标准。2 试剂 甲氰咪胍系美国Sigma公司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CD8+细胞的组胺H2受体在造血抑制中的作用。方法:在17例正常人粒-巨噬细胞集落(CFU-GM)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17例再障患者外周血CD8+细胞,再障患者外周血CD8+细胞+甲氰咪胍和单加甲氰咪胍。结果:再障患者外周血CD8+细胞在体外能抑制正常人骨髓细胞CFU-GM的生长,0.5×10-5mol/L和1.0×10-5mol/L的甲氰咪胍均能解除这种抑制作用。1.0×10-5mol/L甲氰咪胍本身可使正常人骨髓细胞CFU-GM的产率有所下降,但0.5×10-5mol/L甲氰咪胍对正常人骨髓细胞CFU-GM的生长无抑制作用。结论:组胺H2受体阻滞剂甲氰咪胍在体外能解除再障患者CD8+细胞对正常CFU-GM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CD8+细胞的组胺H2受体在造血抑制中的作用。方法:在17例正常人粒-巨噬细胞集落(CFU-GM)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17例再障患者外周血CD8+细胞,再患者外周血CD8+细胞+甲氰咪胍和单加甲氰咪胍。结果:再障患者外周血CD8+体外能抑制正常人骨髓细胞CFU-GM的生长,0.5×10^-5mol/L和1.0×10^-5mol/L的甲氰咪胍有解除帝种抑制作用。1.  相似文献   

7.
组胺H_2受体阻滞剂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FU-TL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观察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CD8~ 细胞对其自身T淋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TL)的影响。实验表明:再障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FU-TL形成率较低,去除CD8~ 细胞后,其CFU-TL产率明显增高(P<0.01);在培养体系中加入1×10~(-5)mol/L的甲氰咪胍后,其CFU-TL产率也显著提高(P<0.01);甲氰咪胍组与去除CD8~ 细胞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提示:再障患者的CD8~ 细胞可抑制自身CFU-TL的生长,而这种抑制作用可以被组胺H_2受体阻滞剂甲氰咪胍所阻断。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组胺H2受体阻滞剂对免疫介导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发生有无阻断作用。方法 通过给全身亚致死量照射的BALB/c小鼠转输H-2相同、MLS不同的DBA/2小鼠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诱导小鼠再障发生,实验组每天腹腔注射1次甲氰咪胍,共8次,于照射后第14天,观察股骨骨髓增生程度。结果 腹腔注射0.50,1.00,2.00mg.(10g体重)^-1,d^ -1甲氰咪胍的小鼠的股骨平均骨髓造  相似文献   

10.
AT1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患者室性早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介素—2及其受体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2.
《中国输血杂志》2003,16(2):71-73
目的探讨人骨髓基质细胞(hBMSC)协同以干细胞因子和FL为主的细胞因子对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脐血CD34+细胞,以SCF+IL-3+IL-6+FL+EPO组合高效扩增CD34+细胞[1],并结合该细胞因子组合接种到预先照射(20Gy)的hBMSC上,d10结束培养,收获细胞分别作细胞计数、集落培养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细胞数.结果本法获得的脐血CD34+细胞纯度较高(92±0.04)%,在hBMSC组培养的d2,造血细胞几乎都粘附到hBMSC上,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CD34+细胞比例不断下降.hBMSC组与无hBMSC组相比,除细胞总数扩增倍数外,CFU-GM、BFU-E、CD34+细胞扩增倍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①脐血来源的CD34+细胞粘附于滋养层上形成造血灶,且10d后造血细胞仍具有体外集落形成能力,表明骨髓基质细胞可支持并维系体外造血;②hBMSC协同外源性细胞因子可能是扩增造血干/祖细胞的较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魏学礼  周永明 《临床荟萃》2007,22(3):203-204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经免疫抑制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外周血象改善;许多实验研究也证实免疫因素是导致AA造血衰竭的病理机制之一.本研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基因扫描方法,着重从T细胞受体Vβ家族基因(TCR Vβ基因)表达角度探讨AA的免疫发病机制以及环孢素(别名:环孢菌素,CsA)的疗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为了探讨雄激素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疗效的影响和小剂量ATG治疗再障的疗效。作者前瞻随机性用ATG100mg/kg,同时加用或不加Ⅰ-甲雄烯醇酮(Methenolone)3mg/kg治疗30例再障(其中18例重型再障),15例有效。接受ATG+雄激素治疗的15例中11例有效(73%),其中8例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单用ATG治疗15例中仅4例有效(31%),其中2例CR,2例PR,两组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文病例总的生存率为64%,ATG+雄激素组生存率是87%,单用ATG组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组胺H2 受体阻滞剂甲氰咪胍在阻断免疫介导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的发生中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我们采用ELISA法检测了实验小鼠血清IFN γ、TNF α和IL 2等的水平 ,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 实验动物 近交系BALB/c小鼠 (H 2 d,MLSb,8~ 12周龄 ) ;DBA/ 2小鼠 (H 2 d,MLSa,6~ 14周龄 ) ,雌雄均有 ,由中山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2 试剂 甲氰咪胍注射液为广东三水小榄制药厂产品 ,批号 980 10 3。3 小鼠TNF和IFN酶联免疫试剂盒由法国Diaclone公司出品 ,小鼠IL 2酶联免疫试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CD8α真核表达载体,为构建膜型细胞因子提供重要工具。方法采取RT-PCR从磁珠分选的CD8α+T细胞中得到CD8α的cDNA基因,将其克隆入表达载体pVITRO。经测序后转染SP2/0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D8α分子在SP2/0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构建的pVITRO/CD8α载体测序后,Genebank比对证实为CD8α的cD-NA分子,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均说明CD8α在SP2/0细胞的细胞膜上得到表达。结论 CD8α在真核细胞膜上能成功表达,为进一步构建膜表达型细胞因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抗高血压药钙拮抗剂、β1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53例高血压病Ⅰ级、Ⅱ级患者,随机接受尼群地平或倍他乐克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经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表达率并比较治疗前后变化.结果尼群地平组治疗后GPⅡb/Ⅲa受体表达率显著降低,而倍他乐克组治疗前后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表达率无显著变化.结论尼群地平有拮抗血小板功能作用,倍他乐克则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CD34+细胞bcl-2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cl 2是调节细胞凋亡的原癌基因 ,可抑制细胞凋亡 ,延长细胞寿命。我们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和图像分析技术 ,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患者及正常骨髓CD3 4 细胞中bcl 2蛋白的表达 ,以期从bcl 2的表达情况了解再障的发生。病例和方法1 临床资料  30例再障患者 (再障组 )均为我院附属医院1997~ 1999年住院患者 ,诊断均符合 1987年第四届全国再障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8~ 6 4岁 ,平均年龄 36岁。初治 9例 ,复治 2 1例 ;原发 2 2例 ,继发 8例 ;慢性再障 2 4例 ,病程 3~ 2 2 0个月 ,平均 36个月…  相似文献   

20.
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近年来 ,由于抗 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 (Mc Ab)的问世 ,对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的免疫紊乱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我们应用 OKT系列抗人 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 (OKT3、OKT4 、OKT8;简称 T3、T4 、T8) ,通过间接葡萄球菌蛋白 A (SPA )花环对 2 0例再障患者外周血 T细胞亚群的变化进行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正常对照组 2 4例 ,年龄 2 1~ 4 5岁 ,平均年龄 2 8岁 ,均系健康献血者。再障组患者 2 0例 ,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13~ 5 7岁 ,平均年龄 30例 ;所有病例均经临床、血象、骨髓象检查 ,符合 198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