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免疫应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动物体的免疫系统是—个重要因素,抗原本身的性质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抗原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是否需要T细胞的辅助,可分为胸腺依赖性抗原和非胸腺依赖性抗原。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被认为是胸腺依赖性抗原,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如缺乏T细胞的辅助作用,此种类毒素就不能激活B细胞,从而不能产生抗体。本试验用T细胞缺陷型动物模型,证实了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在免疫过程中对T细胞的依赖性,说明T细胞和B细胞在免疫过程中的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雷公藤对胸腺依赖性(TD)抗原和非胸腺依赖性(TI)抗原诱导的抗体反应的不同影响。雷公藤抑制小鼠对TD抗原诱导的定量溶血分光光度计测定(QHS)反应和溶血空斑形成细胞(PFC)反应,但对TI抗原诱导的QHS反应、PFC反应和脂多糖(LPS)诱导的B细胞增殖反应不发生明显的影响。结合另文报道雷公藤对小鼠脾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功能的抑制作用,说明雷公藤对B细胞功能没有明显的直接抑制效应。其对体液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是通过T抑制辅助性细胞功能而间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第八章免疫过程中细胞的相互作用一、抗体形成过程中T 细胞作用某些直链抗原,有适当间隔多次重复的抗原决定簇,如肺炎球菌多糖、内毒素、D—氨基酸聚合体、聚乙烯吡咯酮等称为非胸腺依存性抗原,是不需要T 细胞作用,而能直接刺激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利用新生普系小鼠24h内去胸腺的方法或用注射抗淋巴细胞血清的方法制成“B”小鼠模型,造成其体内缺乏成熟的T细胞,使它无法进行与T细胞有关的B细胞产生抗体的反应,来研究腺病毒对B淋巴细胞的激活途径,从而确定腺病毒抗原为胸腺依赖性抗原。  相似文献   

5.
上皮细胞并不属于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可是在鼠类和人的皮肤中最普通的角质细胞,目前被认为可释放一种能刺激胸腺细胞和淋巴细胞增殖的物质,该激素样物质称为"上皮细胞衍生的胸腺细胞活化因子"(ETAF).ETAF除能增加一些淋巴细胞依赖性免疫活性如抗体产生外,还有一些非免疫方面的作用,如导致发热,帮助伤口愈合,并在许多慢性皮肤病的发病上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初Carrel等企图用体外培养体系研究免疫反应机制。60年代后期用小鼠,人淋巴细胞体外致敏相继获得成功。近年来用体外致敏方法产生了针对某些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但未见用细胞为抗原进行体外致敏的系统报道。本文以肝癌细胞系(PLC/PRF/5)为抗原于体外致敏小鼠脾细胞使之产生抗体及建立检测微量抗体产生的方法。对胸腺细胞、腹腔细胞、脾脏贴壁细胞在致敏过程中的作用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我们与其他课题组曾经报道,抗CD3抗体在体内诱导小鼠胸腺中未成熟T细胞凋亡,而此种诱导凋亡的效应能被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RU486部分阻断。依此现象进而观察CD3抗体的F(ab′)2和Fc片段在引起凋亡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其可能机制。方法 胃蛋白酶消化经过纯化、浓缩和鉴定得到高纯度的抗CD3抗体F(ab′)2片段。利用TUNEL原位凋亡检测4h胸腺细胞早期凋亡;利用胸腺称重、胸腺细胞计数、抗CD4/CD8荧光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20h胸腺细胞晚期凋亡。结果 抗CD3抗体F(ab′)2片段单独不能引起小鼠胸腺细胞凋亡,而F(ab′)2辅以抗F(ab′)2二抗则可以显著的引起未成熟BALB/c小鼠胸腺细胞凋亡,且凋亡作用可以被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滞剂RU486部分抑制。结论 抗CD3抗体桥梁联接了小鼠胸腺细胞与胸腺上皮细胞,引发胸腺上皮细胞释放的糖皮质激素诱导邻近的胸腺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CD4为病毒HIV的受体,与免疫球蛋白融合称为CD4免疫吸附素。它不仅具有可溶性重组CD4能结合gp120并封闭HIV的特性,还具有IgG的某些特性,如血浆半衰期较长,能与Fc受体结合,CD4免疫吸附素对HIV感染细胞产生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作用,但对已与可溶性  相似文献   

9.
能识别自己与非己的高等动物的免疫应答具特异性并能被调节。骨髓制造的B细胞能针对外来抗原产生抗体。T细胞由胸腺细胞产生,其功能之一是帮助B细胞对抗原的应答。Shinohara等在Nature杂志(336卷11月1日出版)481页上发表的文章中报道了他们对参与免疫系统调节的T细胞性质及其作用方式的研究结果。作者认为细胞毒性T细胞能杀伤感染的细胞或非己T淋巴细胞,也能杀伤抗原特异性B细胞,因而介导着抑制特异B细胞的免疫应答。识别自己与非己的能力是T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时被选择而介导的:那些与自身抗原产生高度亲和性反应的T细胞则被清除。在进入血  相似文献   

10.
淋巴细胞与免疫淋巴细胞来源于干细胞,在骨髓中的小淋巴细胞并无免疫活性。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分为两类。骨髓中的小淋巴细胞经胸腺分化、诱导后,通过胸导管而至血循环,称为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T淋巴细胞(或T细胞),具有细胞免疫作用。另一类具有体液免疫作用的淋巴细胞,起源于鸟类的腔上囊,在哺乳动物则来自骨髓,称为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B淋巴细胞(或B细胞)。T细胞和B细胞在淋巴组织中的分布不同,前者主要分布在淋巴结皮质深层、淋巴小结间的弥散淋巴组织和脾小动脉周围的淋巴鞘中,以及迴肠集合淋巴结的深层周围,后者  相似文献   

11.
在恶性肿瘤的进行性生长过程中,宿主的胸腺发生急性萎缩,胸腺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和DNA合成速度下降,导致外周循环中的T淋巴细胞减少,使宿主呈现一种T细胞部分耗竭(depletion)的状态。文献报道,T细胞耗竭的动物,如新生期去胸腺小鼠、先天性无胸腺裸鼠及重建型“B”小鼠对某些抗原不能产生抗体反应,这种依赖于胸腺的T淋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制备的Ab3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卵巢癌抗原内影像型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6B11和1H12代替肿瘤抗原,诱导动物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经ELLSA检测证明,由抗独特型抗体(Ab2)刺激产生的抗-抗独特型抗体(Ab3)能与卵巢癌组织抗原OC166-9特异性结合。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证明Ab3与Ab1的抗原结合特性相同。Ab3血清还可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特异性杀伤卵巢癌SKOV3细胞,表明其与  相似文献   

13.
现已确认,胸腺摘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MG)尤其是全身型MG的方法。但此方法缺乏控制性,且无摘除胸腺何以有效的理论根据。故在治疗MG时必须注意阐明胸腺、胸腺瘤对MG作用的研究。一、胸腺在质上在细胞和正选择、髓质树枝状细胞和负选择分子遗传学等新方法对有关胸腺的T细胞分化、选择作用提出了许多新见解。一个T细胞具有一种T细胞抗原受体(TCR)。TCR和抗原结合与抗体和抗原结合不同,TCR的特征是与其它细胞(如巨噬细  相似文献   

14.
一、发病机制现今认为重症肌无力(MG)是随意肌的自体免疫性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AchR)病。即由于血中的抗 AchR 抗体对受体的封闭使它不能与 Ach 有效的结合;抗体与受体结合的复合物在补体 C_3参与之下可以溶解受体;杀伤 T 细胞及淋巴因子可以直接破坏受体,这样使受体的数目减少,使突触后膜的形态改变。辅助 T 细胞可以促进 B 细胞合成抗 AchR 抗体。这种抗体不仅在胸腺外合成,而且可在胸腺内合成。现今已发现 T 淋巴细胞之所以能被致敏,是因为患者的胸腺内存有抗原(带有 AchR 的肌样细胞)。此外  相似文献   

15.
以流式细胞仪 (FCM)分析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及细胞形态学改变为指标 ,研究单核细胞增多型李氏忒菌 (LM)感染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发现 ,LM能诱导小鼠胸腺细胞产生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 ;FCM分析显示特征性的凋亡峰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显示胸腺细胞出现典型的DNA“梯状带” ;胸腺细胞凋亡于LM(5× 10 5CFU)感染后 8h出现 ,48h达高峰 ;胸腺萎缩于LM感染后 16h出现 ,48h达最低水平 ;胸腺细胞凋亡百分率随LM感染剂量增加而增高。提示 ,LM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免疫性流产口服耐受疗法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抗人滋养细胞单克隆抗体纯化滋养细胞抗原 ,通过口服该抗原诱导小鼠产生免疫耐受 ,利用 EL ISA法检测血清中抗滋养细胞 Ig G抗体水平。结果 :口服不同剂量滋养细胞特异性抗原 ,4次免疫后小鼠血清中抗滋养细胞 Ig G抗体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小鼠血清中抗体水平 ,其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5 ) ,而且小鼠血清中抗滋养细胞 Ig G抗体水平随着抗原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小鼠血清中抗滋养细胞Ig G抗体水平随着口服耐受诱导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口服纯化的滋养细胞抗原可特异性抑制血清中抗滋养细胞 Ig G抗体的产生 ,这种疗法可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特异性预防或治疗免疫性流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巨噬细胞(mφ)的功能与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关系,不久前还仅认为是抗体依赖性吞噬作用。自Mosier指出小鼠对羊红细胞的诱导所致的抗体反应需要吸附细胞(adherent cells)以来,现已表明在抗体产生和细胞介导免疫过程中,mφ对各种T细胞亚群的诱导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虽然mφ如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和淋巴因子激活mφ的其它一些功能也是重要的,而我将讨论并介绍一些主要是我们在研究mφ在诱导和活化T淋巴细胞方面的一些材料。  相似文献   

18.
Ⅲ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SSS—Ⅲ)刺激机体引起的抗体应答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非T细胞依赖性的。这种观点主要是基于SSS—Ⅲ引起的抗体应答的程度在新生期摘除胸腺的小鼠或无胸腺裸鼠与有胸腺小鼠相似这一实验基础而考虑的。但自七十年代初,认为SSS—Ⅲ引起的抗体应答受不同T细胞亚群调节,并有既往的和新的实验依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徐改香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5):2138-2139
抗核抗体(ANA)是所有核抗原的相应抗体的总称:我们重点介绍抗核可溶性成分的抗体,也就是ENA抗体,包括抗Sm-抗RNP、抗SSA、抗SSB等。其中四种抗体在临床上的重要性和简单的操作过程。抗RNP和Sm抗体被公认为非常重要的ENA抗体,已证实:RNP含有u1RNASm除含u1RNA外,还有u2u4u5u6RNA(u3在核仁内),这六种u1~u6RNA均由多聚酶11制造,称为SnRNA(SmaLLnucLearRNAs)占所有细胞RNA的0.1%~1%,存在于核糖核蛋白颗粒之中,亦即抗RNP抗体与u1SnRNP起作用,而抗Sm抗体同SnRNPs(u1u2u4u5u6)起作用,所以RNP抗原和Sm抗原是同一分子复…  相似文献   

20.
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是在机体免疫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抗原侵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应答,是这些细胞间相互作用及其作用结果所诱导的。具有调节T、B细胞增殖和向效应细胞分化的物质称为细胞因子或白细胞介素。侵入机体内的抗原,首先被巨噬细胞吞噬并降解,抗原的肽碎片与MHC的Ⅱ类基因产物(Ⅰa抗原)形成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