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昱 《中国医药指南》2012,(29):125-126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和在β细胞功能保护方面有无优势。方法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依照空腹血糖(FBG)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目标FBG控制在5.5~7.0mmo/L之间,治疗时间24周,观察治疗后空腹(FBG)及餐后2h血糖(2hPBG)水平、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重指数(BMI)、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MBC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MBCI)治疗后均升高,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有较好疗效,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并能改善胰岛细胞功能,比较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2.
李祖宙 《海峡药学》2010,22(9):109-11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10mmol.L-1〕随机分为诺和灵30R治疗组20例(A组),甘精胰岛素治疗组20例(B组),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组20例(C组)。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目标值FBG〈7.0mmol.L-1,治疗时间12周。观察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各组水平(P〈0.01),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30R治疗组(P〈0.05),低于甘精胰岛素治疗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且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治疗后水平(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能较好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且低血糖发生率低,胰岛素抵抗改善明显,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方便、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格列美脲联合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75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10 mmol/L)],按治疗方法分为诺和灵治疗组(A组)35例,格列美脲联合中效胰岛素治疗组(B组)40例,在服用格列美脲晚间一次合用中效胰岛素治疗,依照空腹血糖(FBG)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目标值FBG<7.0 mmol/L,治疗时间1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及体质指数(BMI)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各组水平(P<0.05);加用单次NPH后的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得到明显控制,HbA1c显著下降.格列美脲联合中效胰岛素治疗前后BMI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格列美脲联合中效胰岛素能较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对患者体质量影响小,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是2型糖尿病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组,B组为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NPH)联合格列美脲组。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hB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二者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降糖效果好,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5.
赵向晖 《中国当代医药》2012,(4):75+77-75,77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58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组,B组为诺和灵30R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及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能较好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基础胰岛素门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糖尿病门诊口服降糖药治疗不佳的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服用格列美脲,观察组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对照组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治疗周期为6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FBG、2hPBG、HbA1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FBG明显的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2hPBG、HbA1c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胰岛素用量明显的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或地特胰岛素治疗均能有效控制血糖,安全性好,后者胰岛素用量更少。  相似文献   

7.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8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和瑞格列奈联合治疗,观察治疗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C肽(PCP)含量变化和低血糖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FBG、2hPG、HbA1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FCP、PCP均升高。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刘香 《海峡药学》2020,32(1):174-176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片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30例患者单纯使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对照组),另外30例患者甘精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用格列美脲治疗(实验组)。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时间为12周。观察以上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研究结束时,所有受试者的HbA1c水平<7.0%,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均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降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使用甘精胰岛素基础上联合应用格列美脲片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且低血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联合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的一年间收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阿卡波糖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空腹C肽、餐后2h C肽水平、胰岛素相关指标变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FPG、2hPG、HbA1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2h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空腹C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餐后2h C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HOMA-β高于对照组,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2组低血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可有效调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状态,稳定血糖水平,同时使胰岛β细胞功能提高,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和门冬胰岛素30组,每组各18例,甘精胰岛素组每晚10时注射甘精胰岛素(来得时)一次,门冬胰岛素30组每日三餐前分别注射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两组均联合二甲双胍口服(格华止,0.5,3次/d),根据空腹血糖(FBG)的水平,每周调整胰岛素剂量,胰岛素的调整原则是将空腹血糖(FBG)控制在5.5mmol/L以内。共治疗12周。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HbA1c、FBG和餐后2h血糖(2hPB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事件明显低于门冬胰岛素30组。甘精胰岛素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门冬胰岛素30组。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可以良好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患者治疗满意度高,适合初诊2型糖尿病的起始治疗。  相似文献   

11.
李颖 《中国基层医药》2014,(15):2310-2311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1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在甘精胰岛素不改变用量前提下,给药时间由22:00调整到18:00前后,比较时间调整前后3 d患者空腹血糖( FBG)、早中晚餐后2 h血糖(2hPG)和午餐前血糖的变化情况、门冬胰岛素的用量及午餐前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甘精胰岛素调整用药时间后,患者午餐前血糖调整至理想水平,FBG(7.28±2.13)mmol/L比(8.33±2.20)mmol/L、午餐后2hPG下降显著(8.61±2.59)mmol/L 比(9.70±1.75)mmol/L(U=2.425、3.034,均 P<0.05),早餐后2hPG (8.27±2.02)mmol/L比(8.56±2.33)mmol/L和晚餐后2hPG(9.54±1.55)mmol/L比(9.61±1.75)mmol/L变化均不明显(均P>0.05);门冬胰岛素早餐前用量减少,午餐前和晚餐前用量增加;午餐前低血糖事件显著减少(χ2=4.105、5.005,均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在不改变甘精胰岛素用量情况下,给药时间由22:00调整为18:00,可平稳降低空腹血糖,减少午餐前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与单用药组各48例,联合用药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单用药组单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低血糖不良事件发生率、体重变化及胰岛素用量.结果 联合用药组胰岛素日用量为(18.2±4.3) IU,明显少于单用药组的(21.7±5.6) I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2、24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BMI指数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药组患者的MBI指数治疗12、24周后较治疗前上升(P<0.05);联合用药组低血糖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明显低于单用药组发生率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可很好地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下降,胰岛素用量及体重增加机会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3.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金红  邓红玲 《河北医药》2012,34(3):333-334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8例,采用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治疗组42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治疗12周,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胰岛素每天用量等指标.结果 2组经过12周治疗后,FBG、2 hBG、HbA1c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FBG、2 hBG、HbA1c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胰岛素每天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改善血糖,降低血糖发生率低,且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不同时间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内分泌科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者35例,应用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在甘精胰岛素不改变用量前提下,给药时间由22:00调整到18:00前后,比较时间调整前后3d患者空腹血糖(FBG)、早中晚餐后2h血糖(2hPG)和午餐前血糖的变化情况、门冬胰岛素的用量及午餐前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甘精胰岛素调整用药时间后,患者午餐前血糖调整至理想水平,FBG、午餐后2hPG下降显著(P<0.05),早餐后2hPG和晚餐后2hPG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门冬胰岛素早餐前用量减少,午餐前和晚餐前用量增加;午餐前低血糖事件显著减少(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在不改变甘精胰岛素用量情况下,给药时间由22:00调整为18:00,可平稳降低空腹血糖,减少午餐前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与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 T2DM)对血糖控制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4例 T2DM 患者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16例和利拉鲁肽组18例,西格列汀组给予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利拉鲁肽组给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治疗1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6周后两组 BMI、FBG 及2 h PBG、HbA1c 较治疗前均降低,且利拉鲁肽组 BMI 和 FBG 较西格列汀组明显降低(P〈0.05,P〈0.01)。两组均无低血糖发生,利拉鲁肽组发生胃肠道反应3例,西格列汀组发生1例,均自行缓解。结论西格列汀或利拉鲁肽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均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 BMI及血糖,但利拉鲁肽能更加明显的降低FBG及 BMI。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19例予艾塞那肽治疗。治疗前后比较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体质量、空腹C肽及餐后2h C肽水平,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患者HbA1c、FBG、2h PG、TG、TC和体质量均显著下降(P<0.01),空腹C肽、餐后2h C肽均显著增加(P<0.01)。其中出现恶心等轻度胃肠道反应5例,低血糖发生率为5.3%。结论艾塞那肽可持续有效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降低患者体质量,改善B细胞功能,且低血糖风险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达到临床缓解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住院初诊为2型糖尿痛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口服药联合长效胰岛素组28例、速效联合长效胰岛素组20例、预混胰岛素组36例、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组12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以空腹血糖(FPG)〈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hPG)〈8.0mmol/L出院。出院后坚持原治疗方案治疗3个月,3个月后停止所用治疗并连续监测1个月血糖,每周测3次FPG、2hPG,如1个月内有3次或以上FPG≥7.0mmol/L或2hPG≥10.0mmol/L视为治疗失败,否则视为治疗成功。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在入院后第2天和3个月随访期结束时空腹测患者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抽血查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e)、三酰甘油(TG)、空腹C肽(FCP)、C.反应蛋白(CRP),口服75g葡萄糖粉后2h抽血查2hPG.餐后2小时C肽。统计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功缓解率并分析影响成功的因素。结果治疗后总成功率为73.9%。口服药联合长效胰岛素组成功率为82.1%(23/28);速效联合长效胰岛素组为80.O%(16/20);预混胰岛素组为61.1%(22/36);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组为83.3%(10/12)。口服药联合长效胰岛素组、速效联合长效胰岛素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组成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与预混胰岛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FPG、2hPG、HbAle、TG、CR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FCP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与失败组年龄,治疗前BMI、FPG、FCP、TG、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2.98±4.68)、(56.79±7.65)岁,(25.03±2.46)、(28.16±2.09)kg/m2,(11.89±2.61)、(14.75±2.75)mm01/L,(1.85±0.70)、(0.88±0.54)ng/mL,(1.05±0.68)、(2.41±0.84)mm01/L,(8.19±0.74)、(10.62±1.19)mg/L,P〈O.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进行胰岛素治疗有较高的·临床缓解率。1;/服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或速效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3个月、胰岛素泵2周强化治疗较预混胰岛素治疗3个月的缓解率高。患者年龄、BMI、FPG、FCP、TG、CRP可能成为胰岛素治疗能否成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张萍  陈蝉  蓝海云  吴世凤  梁慧  陈奇盛 《中国药师》2010,13(10):1492-1494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胰岛B细胞功能及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86例初诊T2DM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tid,疗程12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胰岛B细胞分泌指数(HOMA-B)、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的情况。结果: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12周后,患者FPG、PBG、GHbA1ciHOMA-IR、CRP值均显著下降(P〈0.05),Fins、FCP、HOMA—β值显著升高(P〈0.05),血清CRP水平与病程、FBG、PBG、GHbA1c及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结论: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强化治疗初诊12DM患者可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显著降低血浆CRP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