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地佐辛防治硬膜外麻醉下阑尾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急诊拟于麦氏点切口行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地佐辛5mg组(D1组)、地佐辛10mg组(D2组)和地佐辛15mg组(D3组),每组25例。麻醉平面固定后三组患者分别经静脉推注地佐辛5mg、10mg、15mg。记录患者用药前(T0)、用药后10min(T1)、牵拉阑尾时(T2)的MAP、HR及SpO2;记录患者对牵拉阑尾的反应;观察术中相关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SpO2〈90%)、恶心、呕吐、嗜睡、头晕等。结果三组患者用药后都有预防阑尾牵拉反应的效果,与D1组比较,D3组牵拉反应的发生率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后10min,D3组SpO2下降明显,与D1组及D2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3组3组有11例嗜睡,7例发生呼吸抑制,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地佐辛对硬膜外麻醉下实施阑尾切除术时的牵拉反应的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剂量为10mg时不良反应最小,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芬太尼在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硬膜外阻滞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地佐辛组、芬太尼组,每组各45例。硬膜外效果确切夹皮肤不痛开始手术,两组均在切皮后分别立即静注地佐辛0.1mg/kg,芬太尼1μg/kg。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切皮时、切开腹膜、探查牵拉阑尾时、手术结束时监测记录的SBP、DBP、HR和SpO:的变化,并对内脏牵拉反应患者自觉状况进行评估。结果切开牵拉腹膜时、探查牵拉阑尾时,地佐辛和芬太尼组患者SBP、DBP、HR等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变化,呕吐评分芬太尼组大于地佐辛组,镇静评分地佐辛组大于芬太尼组。结论地佐辛用于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系数大。  相似文献   

3.
殷萍 《海峡药学》2012,24(3):164-165
目的 探讨地佐辛在预防硬膜外麻醉下阑尾手术内脏牵拉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拟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90例,年龄18~55岁,体重43~80Kg.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30),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Ⅰ组),于切皮前静注生理盐水(NS)2mL;芬氟合剂组(Ⅱ组),于切皮前静注芬氟合剂(芬太尼0.1mg/2mL,氟哌利多5mg/2mL) 2mL;地佐辛与咪唑安定组(Ⅲ组),采用地佐辛注射液0.1mg·kg-1及咪唑安定0.04mg·kg-1于切皮前静注.观察3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内脏牵拉反应情况及术中MAP、HR、RR、SpO2,手术结束时的清醒程度及手术后的遗忘情况评分.结果 预防阑尾手术内脏牵拉反应优良率: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Ⅲ组与Ⅰ组、Ⅱ组比明显减少,Ⅲ组患者对手术遗忘优于Ⅱ组和Ⅰ组.结论 地佐辛与咪唑安定能安全有效地预防阑尾手术内脏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4.
殷欣  邓林  汤伟 《中国医药》2011,6(10):1212-1213
目的 观察地佐辛在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下拟行阑尾切除术患者80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硬膜外阻滞效果确切后开始手术,研究组于切开腹膜时先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然后持续泵注地佐辛1.5~2 μg/(kg·nin)至关腹,对照组于切开腹膜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分别于手术前、切皮时、切开腹膜时、牵拉阑尾时、手术结束时监测并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并对内脏牵拉反应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切开腹膜、牵拉阑尾时,研究组患者SBP、DBP、心率无明显改变,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SBP、DBP、心率[切开腹膜时与牵拉阑尾时分别为(125±15)、(101±12)mm Hg,(97±12)次/min;( 150±14)、(99±13)mm Hg,(95±13)次/min]较术前[分别为(135 ±13)、(84±12) mm Hg,(80±12)次/min]明显增高,研究组分别为[(134±14)、(85±12)mm Hg,(84±13)次/min;( 132±13)、(84±14)mm Hg,(82±12)次/mi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中发生0、Ⅱ、Ⅱ、Ⅲ级阑尾牵拉反应分别为29、6、3、0例,分别占72.5%、15.0%、7.5%、0%;对照组分别为0、3、14、21例,分别占0%、7.5%、35.0%、52.5%。2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地佐辛于术前10min静脉注射施行超前镇痛对硬膜外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60例妇科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患者于硬膜外麻醉后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30)于术前1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mg;Ⅱ组(n=30)未用药作对照组.观察术中麻醉效果、术后镇痛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的硬膜外麻醉效果优于Ⅱ组(P<0.05),Ⅰ组的术后镇痛质量显著优于Ⅱ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1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施行超前镇痛,可有效增强硬膜外麻醉效果,延长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佐辛与芬太尼预防阑尾切除术牵拉反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硬膜外阻滞下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均采用常规硬膜外阻滞麻醉,地佐辛组切皮前静注地佐辛0.1mg·kg-1,微泵维持至术毕,维持剂量1.5~2μg·kg-1·min-1,芬太尼组切皮前静注芬太尼1μg·kg-1,微泵维持至手术结束,维持剂量0.2~0.3μg·kg-1·min-1。观察并比较手术前(T0)、切皮时(T1)、牵拉阑尾时(T2)及手术结束时(T3)两组患者生命体征(SBP、DBP、HR、Sp O2)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牵拉反应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地佐辛组T1、T2、T3时HR、SBP、DBP、Sp O2与T0时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芬太尼组T1、T2、T3时HR、SBP、DBP较T0时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Sp O2明显降低(P<0.05或P<0.01)。芬太尼组T1、T2、T3时HR、SBP、DBP均较地佐辛组升高(P<0.05或P<0.01),而Sp O2较地佐辛组降低(P<0.05或P<0.01)。地佐辛组术中牵拉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下阑尾切除术术中辅助使用地佐辛能取得较芬太尼更佳的疗效,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牵拉反应和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7.
李德科  王世英 《中国医药》2013,8(6):840-841,844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地佐辛对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90例择期准备硬膜外麻醉后行下腹部、下肢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曲马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于硬膜外麻醉注药前5 min,地佐辛组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曲马多组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对照组不用药.观察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寒战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地佐辛组和曲马多组寒战发生率均为3.3% (1/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 (9/30) (P <0.05);地佐辛组用药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马多组在用药10 min时MAP以及HR均较用药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11)mmHg(1 mm Hg=0.133 kPa)比(87±14) mm Hg,(89±13)次/min比(83±14)次/min,均P<0.05];SpO2在用药10、20 min时均较用药前有明显降低[(94.5±1.2)%、(90.3±1.3)%比(99.4±0.9)%,均P<0.05].地佐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 (6/30),明显低于曲马多组的46.7%(14/30)(P<0.05).结论 静脉注射地佐辛有助于预防低位硬膜外麻醉后寒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氯胺酮预防硬膜外阻滞下儿童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将儿童阑尾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于切皮进腹前静脉注射氯胺酮0.5—1mg/kg。对照组不使用氯胺酮。监测并记录患儿收缩压(S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对内脏牵拉反应状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儿均在硬膜外阻滞下完成手术。术中牵拉反应分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血管反应强烈,牵拉阑尾时有痛苦表情并伴有不同程度体动反应;观察组除1例诉上腹部隐痛、恶心外,其余均较安静。结论氯胺酮静脉注射显效快,小剂量应用对呼吸、循环影响较轻,辅助硬膜外麻醉,可有效抑制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尤适于儿童。  相似文献   

9.
布托非诺用于防治阑尾切除术牵拉反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荣  唐岩峰  郭献阳 《海峡药学》2009,21(6):145-147
目的观察布托非诺对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的牵拉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硬膜外组(E组)、静脉组(V组)和静脉联合硬膜外组(EV组),记录患者用药前(T0)、用药后5min(T1)、牵拉阑尾时(T2)的MAP、HR及SpCh;患者牵拉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和结论布托非诺通过3种给药方式均可防治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宋的牵拉反应.尤其静脉联合硬膜外注射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最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苏醒期拔管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81例.两组患者在手术中均采用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方法,手术结束前20min,两组患者均给予地佐辛,用量为0.2mg·kg-1.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观察组患者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时、苏醒后1h、苏醒后2h的VAS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苏醒后1h、苏醒后2h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进行地佐辛给药,在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苏醒期拔管与镇痛中,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海军 《北方药学》2005,2(6):31-31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复合氟芬合剂辅助硬膜外麻醉对抗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药物效果.方法:149例ASAI-Ⅱ级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2组,给药组在开腹前缓慢静注咪唑安定和氟芬合剂2毫升.对照组给予安定注射液10毫克.结果:给药组对抗牵拉反应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咪唑安定复合氟芬合剂辅助硬膜外麻醉基本消除牵拉反应,对呼吸循环无明显抑制,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组Ⅰ切皮前15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5mg/kg,组Ⅱ开始缝皮时静脉注射地佐辛0.15mg/kg。结果术后30min、1h、2h、6h组Ⅱ总体镇痛、镇静效果皆优于组Ⅰ(P<0.05),术后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腹腔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镇痛、镇静效果佳,不良反应少,相对于切皮前给药,开始缝皮时给药是更理想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对瑞芬太尼负荷麻醉术后苏醒期拔管和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地佐辛麻醉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肌注组与静脉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术后1 h镇痛评分和镇静评分。结果相比静脉注射患者,肌内注射患者所需要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均相对较短,同时肌内注射患者在术后1 h的针痛评分与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静脉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佐辛能够有效缓解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手术患者术中出现的疼痛、躁动和不安等情绪,同时采用肌注方式效果更佳,还能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人工流产患者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单纯用丙泊酚3.0mg/kg静脉注射麻醉;B组使用地佐辛2.5 mg加丙泊酚2.0 mg/kg静脉注射麻醉.结果 两组间患者术中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麻醉起效和清醒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麻醉效果和术后10 min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B组丙泊酚总量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人工流产麻醉,不仅减少了丙泊酚的总用药量,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且不影响清醒质量,更利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  相似文献   

15.
张望  周宇峰  周冠华 《河北医药》2012,34(12):1799-1800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应用于阑尾切除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对照组给予氟芬合剂进行辅助麻醉;比较2组术中镇静程度、牵拉反应、遗忘程度、不良反应及术后满意度.结果 给药后5 min、15 min、30 min和60 min时,观察组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抑制内脏牵拉反应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给药后60 min、120 min,观察组所有患者对手术过程均无记忆,而对照组18例患者(占45%)能回忆手术时情景(P<0.05);2组术中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总体处于平稳状态,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作为辅助用药应用于阑尾切除术麻醉,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和遗忘作用,并能有效抑制内脏牵拉反应,从而提高麻醉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地佐辛不同给药方法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剖宫产术产妇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施行腰硬联合麻醉。在胎儿娩出后,观察组硬膜外一次性给药地佐辛5mg,而后给予地佐辛10mg+氟比洛芬酯100mg+托烷司琼4mg,PCIA。对照组给予地佐辛l5 m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 mg+托烷司琼4 mg,PCI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对两组产妇术后2h、4h、8h、24h和48h进行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2h疼痛评分和对照组术后2h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h、8h、24h和48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硬膜外一次性给药联合PCIA持续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单纯术后地佐辛PCIA镇痛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股骨颈骨折手术椎管内麻醉体位摆放时应用地佐辛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85例股骨颈骨折行椎管内麻醉患者分为两组,均在体位摆放前10 min给药,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氯化钠溶液,观察组给予注射地佐辛注射液,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和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体位摆放时和麻醉成功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略微低于对照组4.76%,P>0.05.结论 地佐辛缓解股骨颈骨折手术椎管内麻醉体位摆放时疼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杨智 《北方药学》2013,(3):29-29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在阑尾切除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择阑尾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及对照组(B组)。A组: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B组:芬太尼和氟哌利多。①两组患者均采用警觉/镇静观察评分法:给药后5分钟、15分钟、30分钟和60分钟的镇静情况;②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内脏牵拉反应的程度;③观察给药后60分钟、120分钟时两组患者对手术过程的记忆情况;④设计麻醉满意程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麻醉的满意情况。结果:A组给药后5分钟、15分钟、30分钟和60分钟镇静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术中牵拉反应优良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遗忘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对麻醉满意率高于B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在阑尾切除术麻醉中的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右侧卧位重比重布卡因腰麻下在阑尾手术对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拟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135例.随机分为三组.ZY组,0.5%重比重布比卡因患者右侧卧位组;DY组,等比重布比卡因患者右侧卧位组;EA组,1%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单纯硬膜外组.观察记录麻醉前3min(T1),麻醉后切皮(T2),切腹膜(T3),入腹腔探查(T4),阑尾系膜分离及切除(T5),关腹膜(T6),手术结束(T7)时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各组在时间段内麻醉效果及阑尾牵拉反应,根据病人的牵拉反应辅助给药或改变麻醉方式等情况,判断麻醉的效果.结果HT6K 观察中ZY组与DY、EA两组比较,麻醉中各时间段(T2-T6)无论麻醉镇病效果,肌松度及牵拉反应都明显更强(P<0.05).结论 右侧卧位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提高了镇痛效果,无牵拉反应或轻微反应,术中无需做辅助处理或少处理,便于外科手术操作,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是阑尾手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ASA分级I~Ⅱ级80例行全麻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注射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比较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和术后的VRS评分情况。结果术后10min,观察组的无痛患者高达80%,轻微疼痛患者占15%,中度疼痛患者为5%,无严重疼痛和剧烈疼痛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能在瑞芬太尼镇痛作用消失前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作用时间较长,能有效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的痛觉过敏,提高麻醉恢复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