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深入研究维吾尔族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特征,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新疆15个地州的3817名维吾尔族警察进行测试。结果维吾尔族警察在SCL-90的总均分上与全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t=15.207,P0.01),其它各因子得分,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低于全国常模外,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t=19.08,P0.01)、偏执、精神病性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t=7.212,25.72,13.02,4.993,19.04,9.51,19.08,13.90,19.10;P均0.01);男性维吾尔族警察在16PF各因子上的得分与全国成人(男性)常模相比,除有恒性因子没有差异外,其中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自律性、紧张性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t=7.682,6.133,10.245,15.43,25.57,8.453,27.45,10.65,25.02,-9.930,2.64,21.22;P0.01);聪慧性(t=-66.71,P0.01)、怀疑性(t=-37.078,P0.01)、独立性(t=-63.06,P0.01)3个因子的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t=-66.71,-37.078,-63.06;P0.01);女性维吾尔族警察与中国成人(女性)常模相比:女性维吾尔族警察在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世故性、忧虑性7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t=8.441,6.691,4.531,4.041,10.916,2.767,3.577;P0.01);在聪慧性、怀疑性、独立性3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全国常模(t=-17.32,-7.17,-11.62;P0.01);结论维吾尔族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男、女维吾尔族警察在人格特征上均表现出高乐群性、高稳定性、高恃强性、高兴奋性、高敢为性、高世故性、高忧虑性、低聪慧性、低怀疑性、低独立性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舰艇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为舰艇部队人员选拨、训练与心理服务保障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579名舰艇官兵进行心理评估,并分析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结果①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军人常模(t=-32.377,-31.509,-32.626,-35.432,-38.177,-26.640,-44.847,-43.346,-35.545;P0.001);②16种人格因素中乐群性A、聪慧性B、稳定性C、恃强性E、兴奋性F、有恒性G、敢为性H、世故性N、独立性Q2和自律性Q3得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t=4.406,8.393,5.278,5.984,6.176,4.355,6.326,6.874,5.082,6.215;P0.001);敏感性I、怀疑性L、忧虑性O、实验性Q1和紧张性Q4得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t=-4.706,-8.688,-15.486,-5.353,-9.681;P0.001)。4个次级因素中内向与外向型(X2)和感情用事与安详型(X3)显著高于军人常模(t=12.119,8.235;P0.001);适应与焦虑型(X1)和懦弱与果断型(X4)显著低于军人常模(t=-12.909,-7.128;P0.001)。4项应用预测个性因素中心理健康Y1与专业成就Y2显著高于军人常模(t=13.242,5.745;P0.001);创造能力Y3与成长能力Y4显著低于军人常模(t=-34.747,-22.717;P0.001)。结论舰艇官兵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为从事海勤职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某军校毕业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构建综合评估模型。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调查某军校男性本科毕业学员657名,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MMPI 10个临床量表进行综合,构建出综合评估模型,并检验了模型的应用价值。结果除Hy量表外,其他量表与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K量表(t=15.303,P0.01)和Ma量表(t=4.33,P0.01)得分高于常模,其他量表如Q量表、L量表、F量表、Hs量表、D量表、Pd量表、Mf量表、Pa量表、Pt量表、Sc量表、Si量表均低于常模(t=-71.17~-4.95,P0.01)。最后根据10个临床量表构建的综合评估模型为:T=0.3159Hs+0.2839D+0.4706Hy+0.2234Pd+0.5824Mf+0.2922Pa+0.0904Pt+0.0738Sc+0.0056Ma+0.0093Si+8.7469。此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52%和83.62%,正确率为82.19%。结论此军校毕业学员心理健康水平较好,综合评估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排除心理异常者的参考和研究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分析武警女干部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状况,为武警女干部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和卡特尔人格测试(16PF)对340名武警女干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武警女干部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军人常模,也高于全国常模,并且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几个维度上与军人常模差异显著(t=-3.12,3.21,4.02,3.31,4.23,4.12;P<0.01);应对方式6个因素与全国军人常模相比,差异显著(t=16.81,14.57,7.21,8.41,9.49,9.31;P<0.01);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自律性高于全国常模(t=9.92,8.31,20.14,22.53,21.60,11.78;P<0.01),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则明显低于全国常模(t=-10.67,-34.15,-33.42,-8.53,-13.83,-12.01;P<0.05或0.01);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与SCL-90总分相关显著(r=-0.640,0.381,-0.482,0.069,0.341,-0.09;P<0.01);16PF各因子分与SCL-90总分相关显著(P<0.01),16PF次级人格因素和预测心理因素与SCL-90各因子分相关显著(P<0.01),回归分析表明,适应与焦虑型(X1)、内向与外向型(X2)、怯懦与果断型(X4)、心理健康因素(Y1)、新环境成长能力因素(Y4)是应对方式的有效预测因子。结论武警女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个性外向、乐群,良好的人格特征和成熟的应对方式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分析武警官兵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为增进官兵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武警某部1343名官兵为点查对象,采用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评工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人格特质中,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自律性高于全国常模,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则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也高于全国军人常模;SCL-90各因子均分与16PF次级人格因素心理健康及内外向均呈显著负相关,与16PF次级人格因素心理适应呈正相关。结论武警官兵的个性特点与其任务相适应,有其特殊性。官兵个性特点影响着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某警卫部队新兵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常模,评估其心理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 某警卫部队集训期新兵1350人,采用SCL- 90进行测量,回收有效问卷1333份.结果 调查对象SCL- 90的各因子得分、阳性项目均显著低于军人常模(μ=48.3,P<0.01)、武警新兵、心理干预后官兵,好于驻京部队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特征以及二者关系。方法对139名精神科护理人员实施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测试。结果①精神科护理人员SCL-90中除躯体化因子外,总分和其余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水平(t=-8.297~-3.560,P0.01);②男护士16PF中F(兴奋性)、因素Q3(自律性)的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因素L(怀疑性)、因素Q4(紧张性)的得分显著低于常模(t=-2.288,-2.295;P0.05);③女护士因素A(乐群性)、因素C(稳定性)、因素F(兴奋性)、因素G(有恒性)、因素M(幻想性)、因素N(世故性)、因素Q3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t=2.197~5.917,P0.05),在因素L、因素O(忧虑性)、因素Q1(实验性)、因素Q2(独立性)、因素Q4的得分显著低于常模,(t=-9.277~-2.596,P0.05);④护理人员16PF中L、O、Q4、X1(适应与焦虑型)因素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成显著正相关(r=0.358~0.517,P0.01);C、E(恃强性)、F、H、Q3、X3(安详机警型)、Y1(心理健康因素)、Y2(专业而有成就者)因素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成显著负相关(r=-0.521~-0.248,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良好,共同人格特征为情绪稳定,对人对事热情而富有感情,有自信,易与人相处、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保守、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等。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专科医院中层管理者的人格特征,并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精神专科医院中71名中层管理者进行测查,然后对测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精神专科医院男中层管理者群体中,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世故性、自律性得分显著高于中国成人常模得分(t=8.794,P0.001;t=2.215,P0.05;t=18.099,11.183,4.888,7.352;P0.001;t=2.362,P0.05;t=7.070,P0.001);怀疑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得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得分(t=-11.020,-8.775;P0.001;t=-2.169,P0.05;t=-4.790,-12.121;P0.001)。女中层管理者群体中,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得分(t=6.905,P0.001;t=3.027,P0.01;t=10.001,8.469,3.956,9.519,5.522;P0.001);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得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得分(t=-9.010,-12.746,-3.668,-10.763;P0.001)。SCL-90各因子的得分都显著低于中国常模得分(P0.001)。11个人格因素与SCL-90因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精神专科医院中层管理者中,中层管理者普遍具有外向、热情、富有才识、稳定成熟、轻松兴奋、做事有恒、尽职尽责、冒险敢为、果断、机灵能干、自律严谨、随和自信等优秀的人格特征。中层管理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而言较高。在一些优秀的人格特征基础上,中层管理者们能够进行相对有效地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了解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帮助计划。方法对184名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员工实施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测试。结果①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员工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都显著低于中国常模水平(t=-5.380~-14.086,P<0.01);②睡眠总分平均值:(3.91±2.93);③16PF中因素C(稳定性)、F(兴奋性)、H(敢为性)、Q3(自律性)得分高于中国常模(t=2.027~5.369,P<0.05或<0.01);因素I(敏感性)、Q1(实验性)、Q2(独立性)、Q4(紧张性)得分低于中国常模(t=-2.297~-4.363,P<0.05或<0.01);④员工16PF中L(怀疑性)、O(忧虑性)、Q4、X1(适应与焦虑型)因素与睡眠总分、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成显著正相关(r=0.204~0.649,P<0.01);C、E(恃强性)、F、H、Q3、X3(安详机警型)、Y1(心理健康因素)、Y2(专业而有成就者)因素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成显著负相关(r=-0.163~-0.608,P<0.05或<0.01)。结论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睡眠质量良好,共同人格特征为情绪稳定,对人对事热情而富有感情,有自信,易与人相处、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保守、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学员旅学贝在“基础教育合训”阶段的人格特质状况,为军校大学生的心理研究提供基本资料。方法采用16PF人格因素量表以团体方式封832名学员进行测试。结果学员旅学月在乐群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紧张性等测试项上均高于普通大学生常模值,在怀疑性、忧虑性等测试项上均低于普通大学生常模值。学院旅学员的个性特点、创造能力随着年级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结论为了更好地优化学员个性,应切实了解学员的内在需要,建立新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课对减轻心理压力、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兰州市二十七中学504名学生(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2名),对实验组进行为期6周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照组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最后用自编《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504名中学生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学生在考试压力(t=-11.67,P0.01)、师生关系(t=-12.86,P0.01)、亲子关系(t=-12.61,P0.01)、同学关系(t=-12.21,P0.01)、学习压力感(t=-3.13,P0.01)以及适应不良(t=-4.02,P0.01)等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健康课对缓解压力、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上起了良好的作用,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课教育,以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离退休老干部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为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包头市4个干休所老年人共238人,分为两组,采用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调查.结果 实验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心理健康讲座后,与对照组相比,在偏执、焦虑、精神病因素、抑郁、强迫、敌对、人际关系和其他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95,-2.249,-3.218,-1.836,-3.547,-2.267,-2.258,-2.133;P<0.05),但在躯体化扣恐怖因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低于对照组(t=-2.176,P<0.05),而积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对照组(t=1.793,P<0.05);干预后,实验组积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呈现正相关(r=0.337,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呈现负相关(r=-0.302,P<0.05).结论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可以有效改善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15.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成就动机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考察教师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SCL-90以及成就动机量表对302名高中教师进行了测查。结果:除了人际敏感、精神病性量表之外,被试在各个分量表上因子分≥3的人数比例均高于5%;教师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不显著,担任行政工作,教授毕业班的教师在部分量表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意、精神病性六个量表,与追求成功的水平和回避失败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人际敏感,恐怖、睡眠、饮食状况量表与追求成功或者回避失败存在着显著相关:在人际、强迫、抑郁三个分量表上,不同成就动机水平的被试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结论: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普通人群;高度追求成功,高度回避失败的倾向,对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目的对出租车司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以及分析地域、年龄、工资的差异与心理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SPSS统计软件,对出租车司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出租车司机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福建、辽宁、陕西出租车司机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躯体(F=4.72,P=0.028)、强迫(F=7.86,P=0.005)、人际交往(F=4.54,P=0.008)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出租车司机的年龄与其强迫(r=-0.161,P=0.031)、人际交往(r=-0.26,P=0.009)、焦虑(r=-0.27,P=0.003)、抑郁(r=-0.16,P=0.029)和偏执(r=-0.17,P=0.023)等因子有显著负相关。结论出租车司机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且心理健康状况与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