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8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我院2004年12月~2008年3月新生儿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8例101次血培养阳性标本中,革兰阳性球菌95例占94.1%,革兰阴性菌6例占5.9%;革兰阳性球菌中松鼠葡萄球菌35例占34.7%,表皮葡萄球菌23例占22.8%,模仿葡萄球菌21例占20.8%,均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对青霉素全部耐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红霉素耐药率70%以上,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分离的革兰阴性菌有大肠埃希菌2例、阴沟肠杆菌1例、坂崎肠杆菌1例、干燥棒状杆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抗菌活性较好的药物是亚安培南、第三代头孢、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结论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全面了解和掌握细菌种类和耐药性变化对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操晓莉  陈梅俐 《安徽医药》2013,17(6):1015-1016
目的了解该院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特点及耐药状况。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科住院的84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及血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4例均为单一菌种生长,其中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88.1%,革兰阳性杆菌占2.4%,革兰阴性杆菌占9.5%;革兰阳性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其中居前3位的分别为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耐药率在90%以上,主要敏感药物有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结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感染为本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其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普遍耐药。血培养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对指导治疗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院目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血培养阳性率及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情况,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选择抗生素。方法对100例确诊为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进行血培养的监测。血培养阳性的标本继续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结果分析。结果阳性标本为23例,占23%。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肠球菌1例,肺炎克雷伯菌2例。其感染中以阳性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其次是利奈唑胺、亚胺培南。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多数耐药。结论败血症是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对病理性黄疸患儿应进行常规性血培养检测。而葡萄球菌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医师应根据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以合理地选择抗生素。方法无菌抽取临床怀疑为败血症的新生儿血液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 310份血培养分离出病原菌65株,其中G+球菌49株,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G-杆菌16株。G+球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等敏感率较低,G-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及第二、三代头孢等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茵及肠杆菌属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所有细菌对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杨春芳  王健  陆达林 《淮海医药》2001,19(5):387-388
目的 探讨近年来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变化以及细菌对抗生素的药敏情况。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对培养出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培养出细菌20种共53株,霉菌1株、L型细菌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7.1%,表皮葡萄球菌占12.9%,腐生葡萄球菌占6.45%。L型细菌中L型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及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9.17%和78.95%,头孢唑啉的耐药率为21.05%,丁胺卡那的耐药率仅为7.69%。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丁胺卡那及头孢唑啉是葡萄球菌较为有效的抗生素。L型细菌培养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儿童53例败血症病原学分析及细菌耐药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近年儿童败血症的病原学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0年11月53例儿童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属检出率最高,占47.2%,其中金葡球菌占13.2%,表皮葡萄球菌占22.6%,革兰氏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占检出菌的9.4%、7.5%、7.5%。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达96.0%,其中金葡球菌高达100.0%,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达80.0%,绝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对环丙沙星及万古霉素敏感,已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表皮葡萄球菌菌株。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环丙沙星、亚胺培南敏感。结论:重视儿科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对其耐药性监测是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细胞耐药现象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生儿葡萄球菌败血症感染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用全自动血培养仪检测血标本,并对检出的细菌种类和药敏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2月—2007年4月共收治经血培养确诊的败血症患者108例,其中G+葡萄球菌82例(占76%)。在82例葡萄球菌败血症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63例(77%),其中MRCNS39例(61.9%),金黄色葡萄球菌19例(23%),其中MRSA9例(47.3%)。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中葡萄球菌为首位致病菌;新生儿葡萄球菌败血症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MRSA、MRCNS耐药较严重,多数菌株耐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提示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细菌耐药性产生,同时要提高围产期的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年来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状况。方法对2001-2006年的我科458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血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本组新生儿败血症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3.65%,血培养阳性率为3.65%。2.早发性败血症占30.34%,症状重,常有并发症;晚发性败血症占69.65%,症状不典型。3.败血症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占67.46%,其他依次为肠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微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变形杆菌。4.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抗菌活性较好的药物是万古霉素及克林霉素;对革兰氏阴性菌抗菌活性较好的药物是亚胺培南和环丙沙星。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危重症,有较多并发症。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是葡萄球菌,病原菌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亚胺培南敏感。青霉素及苯唑西林、氨苄西林耐药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儿童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南阳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儿童医院三个病区的住院儿童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316份儿童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83株,其中革兰阳性(G+)菌47株,占56.6%,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其次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中间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对常用的一线抗生素如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无耐药;革兰阴性(G-)菌29株,占35.0%,检出率较高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脑膜败血性黄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对第一、二代头孢等敏感率很低,大多数几乎完全耐药,对三代头孢耐药率较低,亚胺培南无耐药;真菌7株,占8.4%。结论儿童败血症感染的细菌以G+球菌为主,全面了解和掌握细菌种类和耐药性变化,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耐药性的发生,加强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0.
477例新生儿血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血培养致病菌种类及药敏情况。方法用BACT/ALERT3D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477份新生儿血培养进行检测,阳性血培养转种血平板,分离所得菌株用ATB半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种类及药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77份血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43株,阳性率为9.0%,G+球菌25,株占58.1%,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占检出菌株的48.8%。G-杆菌16株,占37.2%。药敏结果显示大多数细菌对常用药耐药率很高。结论败血症临床死亡率较高,临床医师应加强血液感染患者血液中病原菌的检测,以利于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以及血培养病原菌的构成和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回顾分析医院近4年中326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感染菌株及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度。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感染菌株革兰阳性为89%,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居多,表皮葡萄球菌为首位(44.9%)。革兰阴性为11%,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33.3%)。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1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100%)。结论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细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CNS为主要病原菌,临床应根据血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015年1-12月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经血培养证实阳性的314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081份新生儿血培养标本中培养阳性314份(占10.2%),其中革兰阳性菌151株、革兰阴性菌145株、真菌18株。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占21.6%)、粪肠球菌(占15.7%)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2%)为主,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性高,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耐药性较高;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占35.7%)、大肠埃希菌(占7.6%)及阴沟肠杆菌(占1.0%)为主,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性高,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是敏感的。结论临床应根据血培养药敏结果制定合理的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方法,对于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提高医疗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危松青  王曼知  聂英 《中南药学》2012,10(2):152-154
目的 分析近年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87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血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前3位检出的菌种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5株,51.7%)、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24.1%)、大肠埃希菌(12株,13.8%);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全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依诺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全敏感.结论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根据血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有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214例新生儿败血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血培养菌株和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208例均为单一菌种生长,6例为两种菌种生长,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占总分离率的60.5%,余为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G群链球菌、革兰阳性短状杆菌等。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均在55%以上,敏感药物有万古霉素、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菌素类耐药率平均为55.6%,敏感药物有亚胺培南、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可疑败血症患儿应及早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并根据病原菌特点和药敏结果合理地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1501例血液菌株培养结果与临床用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院血培养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BD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及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1501份血培养标本中共检出细菌199株,血培养阳性率为13.26%。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102株(51.25%),革兰氏阳性杆菌13株(6.53%),革兰氏阴性杆菌77株(38.69%),真菌7株(3.52%)。血培养位居前九位的细菌依次为溶血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表皮葡萄球菌、食神鞘氨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人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等。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细菌加上真菌的种类有29种之多。产ESBLs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s菌,碳青霉烯类对产ESBLs菌株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结论我院血培养阳性标本中葡萄球菌是极为重要的致病菌,但革兰氏阴性杆菌所引起的感染也不容忽视。血培养阳性标本检出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率高,临床医生应加强对疑似败血症患者血液中病原菌的检测,以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2002年血液标本分离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的耐药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估血液标本分离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的耐药性。方法 血液标本分离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用WHONET5软件分析试验数据。不同地区耐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的差异采用X^2检验。结果 (1)革兰氏阳性细菌导致的菌血症所占的比例为51.1%,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不包括厌氧球菌)占革兰氏阳性菌的86、9%;(2)血液标本分离的MRSA占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39.6%,北京地区的分离率最高,并且近5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血液标本分离的耐苯唑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74.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3)草绿色链球菌、β-溶血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耐药株所占的比例小于37.5%;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的检出率为4.5%。结论血液标本中分离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非常高,对临床经验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需要加强监测。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所致的重症感染建议首选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及耐药性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2例血培养阳性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22株,以葡萄球菌居多,约占95.1%;青霉素100.0%耐药,苯唑西林93.4%耐药,氨苄西林92.6%耐药,红霉素91.8%耐药,头孢曲松钠97.8%敏感,哌拉西林95.9%敏感,头孢唑林、头孢噻肟钠/3代100%敏感。结论治疗笔者所在地区新生儿败血症需要研究该地区细菌感染存在的种类差异,并对笔者所在地区病原菌和耐药性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致病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治疗策略,为初始经验性治疗药物的选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新生儿ICU新生儿败血症患者81例临床资料,分析血菌培养及其药敏结果。结果:81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血液样本中分离出81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2株占14.81%和革兰阳性菌69株占85.1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度敏感;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性为100.00%,而对青霉素类、红霉素均显著耐药;在迟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61株病原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29.63%。结论:迟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检出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建议可经验性选用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治疗。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洋 《青岛医药卫生》2010,42(4):262-263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耐药情况,以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对8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标本进行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29例(36.3%),表皮葡萄球菌14例(17.5%),大肠埃希菌12例(15.0%),腐生葡萄球菌4例(5.0%),D群链球菌2例(2.5%),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19例(23.7%)。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对青霉素和红霉素普遍耐药,对苯唑青霉素的敏感性仅达16.4%和14.8%,对头孢唑啉、丁胺卡那霉素及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较敏感,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等3代头孢菌素及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对庆大霉素、头孢唑啉等仍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对氨苄青霉素的敏感率仅为29.7%。结论葡萄球菌仍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万古霉素、3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仍为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金小兰  段颖卿 《江西医药》2011,46(10):930-932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流行分布和耐药情况,控制医院感染,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统计分析2010年1-12月在本院住院新生儿54例血培养阳性及药敏结果。结果血培养病原菌检出率15.47%(58人次/375),其中G+球菌13株,占22.4%,G-杆菌41株,占70.6%,合并白色念珠菌4株,占7%。共检出病原菌11种,58株,肺炎克雷伯杆菌是我院新生儿败血症最主要病原菌。结论血培养监测及耐药性分析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