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我国居民的膳食中,水果一般是作为“零食”和“甜品”的。很多人,特别是成年男性,普遍把水果当成“零食”,平时很少吃。还有人把水果当成“甜品”,认为它是造成肥胖和糖尿病的祸首,敬而远之。这样的观念影响了他们对水果健康价值的正确认识,减少了他们摄取水果的积极性,导致膳食中的水果摄入量不够。其实,水果不是可有可无的零食,对我们的健康和疾病预防具有很大的作用,应该每天必吃,而且要按照量去吃,这是保证健康的基本数量。  相似文献   

2.
彭迎春 《科学健身》2010,(10):134-135
零食,既让人沉浸在它带来有滋有味的生活中,又让人担心它给自己身体带来的热量和灌入的大量色素、香精。减肥的朋友更是提起零食如同谈虎色变,可谓爱也零食,恨也零食。本店为特色零食专售,专为向往苗条身形,立志减肥,却苦恼管不住嘴的朋友所开设。下面就给大家逐一介绍本店特色零食。  相似文献   

3.
《大众健康》2007,(11):67-71
零食,我们童年美好的记忆。一颗最普通的话梅糖、一袋小米锅巴都会让我们异常兴奋。为了得到它,孩子们会变得听话、懂事。拥有零食的孩子还会获得同龄孩子羡慕的目光。然而,孩子们的零食常常挤占了正餐的地位,因此被父母严格控制,“蛀牙“、“肥胖”是他们为贪吃付出的代价。[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2~3岁的幼儿龋齿很常见。现在的孩子有吃不完的零食,孩子年龄小,吃完零食后不会认真刷牙漱口,所以口腔卫生差,这是造成“虫”牙的主要原因。但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乳牙坏了不要紧,反正它早晚又得换掉,以后长出恒牙来再仔细保护它也不迟。  相似文献   

5.
在能否给孩子吃零食的问题上家长们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有些人说应该给孩子吃零食,因为零食是饮食中的一部分;另一些人则主张不要给孩子零食吃,零食会影响主食。其实,不给孩子吃零食是不现实的。大人们在茶余饭后还经常嗑瓜子、吃个水果或品尝些小食品什么的,何况小孩...  相似文献   

6.
<正>"零食"是指在正餐之外吃的小食品。有的人用它来补充能量,这对于孩子很重要。不过更多的人是用它来解馋。不过无论如何,"好吃"总是对零食的首要要求。零食———"酥脆"、"绵软"的口感暗藏玄机在传统意义上,零食也是以"好吃"作为目标。对于多数人来说,  相似文献   

7.
陈大夫:我前些日子被诊断为2型糖尿痛,我以前特别爱吃零食,如今是不是要与零食彻底说再见了?王先生:得了糖尿病,并不等于要跟零食说再见了,关键要了解所吃的零食。并掌握一定的量。聪明的病人既能控制病情,也能享受吃零食的乐趣。所谓“零食”。其实包括很多种食品,对于蔬菜类零食,比如黄瓜、西红柿,是不需要限量的;  相似文献   

8.
正零食是所有小朋友们的最爱,但一些小零食却暗藏着危害孩子健康成长的隐患,不合理地吃零食会发生肥胖、龋齿等问题,影响孩子茁壮成长。那么零食到底该怎么吃?如何让孩子健康地吃零食?新版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正式发布,它是由专家撰写的指导孩子吃零食的最新科学依据。下面针对新版《指南》进行解读。一日三餐之外吃的所有食物和饮料都是零食说起零食,你可以想到薯片、糖果、冰淇淋、巧克力、爆米花……这里  相似文献   

9.
受国家卫生部的委托,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以下简称《零食指南》)于9月份正式公布。《零食指南》将零食定义为“非正常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食物或者饮料(不包缺括水)”,并从儿童青少年的年龄和零食等级两个方面作出了指导。零食被分成三个等级,包括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  相似文献   

10.
何秋剑 《健康博览》2008,(10):49-50
零食,非正餐时间食用的食物。 大部分人对零食既爱又恨,特别是那些想拥有苗条身材的女性朋友,更是一面咽着口水,一面竭力抑制心中对零食的欲望。其实零食并不是都像传说中说的那么可怕,只要我们吃得科学,也能让我们既能够补充必需的营养物质,又能够瘦身。  相似文献   

11.
合肥市部分幼儿零食行为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零食行为普遍存在于学龄前儿童,为了解合肥市幼儿零食行为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控制和合理利用零食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1999年10-11月对合肥市部分幼儿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安宁 《健康向导》2010,16(5):38-38
<正>零食,在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它除了能在饥肠辘辘时"哄哄肚子",还能安抚情绪,增加生活情趣。但作为一种食物,它的营养到底如何呢?你知道哪些零食看似健康,其实暗藏大量脂肪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南京市大学生零食消费现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739名大学生,采用零食消费问卷获取信息。结果100.0%的大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不同性别、生源地及生活费大学生零食消费频率不同(P〈O.05)。大学生最常在晚餐后和休息日、休假日吃零食,看电视、游玩、聚会时吃零食也比较多。吃零食主要是因为饥饿和口渴,其次是无聊。选择零食时主要考虑口味。谷类、果蔬类、奶类和饮料类零食每周吃3次以上的人分别占68.1%、63.1%、50.4%和55.1%;糖果类零食每周吃1次及以上的占49.O%;坚果类零食每周吃不足1次的占68.3%。结论应针对大学生的零食消费特征,采取多种方法开展营养教育,使其学会合理选择零食。  相似文献   

14.
吴志 《大众健康》2011,(10):97-97
每块1元的“德芙”巧克力、张袋漏水的果冻、过期一年的小白兔奶糖、甚至会添加剧毒农药甲胺磷的零食……目前,在山东一些贫困农村发现“问题食品”。事实上,零食事件并非离我们很遥远,在许多地方的学校门口,都能看到学生们在购买各种各样包装简陋,且价格低廉的零食。至于零食是否过期、添加了什么,小学生多是不管不顾。  相似文献   

15.
胡旋 《大众健康》2011,(7):104-105
没事就吃阿胶枣,减肥用龟苓膏代替晚餐,想喝水就来杯凉茶……随着大家对保健养生的关注,买中药类零食也成为大家追捧的时尚方式。不少人都认为,中药类零食也是“食补”的一种,比零食健康,比中药稳妥。  相似文献   

16.
<正>怎么给宝宝选购零食小米妈妈零食让家长又爱又恨,躲也躲不开,断也断不掉。超市里的零食琳琅满目,怎么为小宝贝选购健康的品种呢?欧阳医生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是2~5岁,在这一阶段,三顿丰富的正餐与两次适量的加餐是获得全面营养的保障。在这个年龄段添加零食是可以的,  相似文献   

17.
《健康大视野》2010,(3):54-56
这不但与现代快速的工作节奏有关,据调查,常备零食的办公室人员的心理负担也低于远离零食的人群。  相似文献   

18.
营养学家近年来通过对一些零食的研究,发现零食不仅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而且对养生健美还有一定的功效。爱上零食的N个理由零食对人有种种诱惑,可是你又不想发胖,于是吃零食就成了你的一种心理负担,该怎么办呢?其实合理地吃零食,不仅可以补充你正餐营养中的不足,有时也会让你  相似文献   

19.
台北小学生喜食高油脂、高热量食品台北市卫生部门日前公布了一份小学生所购零食营养成分的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小学生喜爱吃的零食多属高油脂、高钠及高热量食品,长期食用将导致肥胖,容易产生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调查发现,台北小学生购买的零食,除含糖饮料、泡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10—2012年中国成年居民零食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的膳食回顾数据,对18岁及以上的中国居民零食消费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年中国成年居民零食消费率为35.3%,其中女性是38.5%,男性是32.2%。每天吃一次零食的居民为41.7%,每天零食消费量最高前五位的是奶及制品(121.38 g)、水果类(111.03 g)、饮料(104.44 g)、谷薯类(100.45 g)和蔬菜类(72.27 g)。文化程度、收入水平、饮酒及静坐时间均为零食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零食已经成为中国成年居民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居民健康,应当对零食消费给予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