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雨  刁宗礼  刘文虎 《当代医学》2022,(10):190-194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需进行肾替代治疗,DKD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外泌体(exosomes)是由各种细胞分泌的内含RNA、DNA、蛋白及脂类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囊泡。外泌体参与DKD的发生发展。本文旨在对外泌体在D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患者进展到终末期肾病(ESRD)的相关危险因素,筛查进展到ESRD的高风险人群,以早期预防。【方法】收集本院231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3年,据是否出现ESRD分为未进展到ESRD(133例)、ESRD组(98例)。使用分类树模型分析进展到ESRD相关危险因素,通过节点增益分析筛选进展到ESRD的高风险人群。【结果】从预测变量中筛选到4个重要解释变量:载脂蛋B(ApoB)、性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收缩压;ApoB升高是DKD进展的重要的危险因素;ApoB>1.14mmol/L的慢性肾脏病(CKD)3~4期DKD患者,3年进展到ESRD的概率是75.0%,如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79.7%的概率进展到ESRD。【结论】分类树模型能有效筛选并分析进展到ESRD危险因素,并识别高风险人群特征,有利于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DKD是肾功能不全患者(包括透析和肾移植患者)的主要病因,DKD引发的终末期肾衰竭(包括透析和肾移植患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要病因。DKD的预警、早期诊断和评估疾病进展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白蛋白排泄率(AER)是DKD的主要诊断依据,但灵敏度和特异度存在不足。近年来,DKD新型生物标志物的价值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对近年来DKD新型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迅速增加及糖尿病患者存活时问的延长,糖尿病导致的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也在逐年增加。目前认为胰岛素代谢障碍导致的长期高血糖是DKD发生的最关键原因。糖尿病为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首位原因,是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死因,2型糖尿病继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死因。因此,DKD的早期临床诊断是否及时、准确,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愈后。  相似文献   

6.
<正>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s,ESRD)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糖尿病出现肾损害不一定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可能是糖尿病合并其他肾脏疾病,二者的治疗和转归不同。现将我科收治的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例1,女性,72岁,因"口干、多饮、多尿10余年,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约1/3糖尿病患者可发展至DKD。典型DKD临床早期表现为微量蛋白尿,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大量蛋白尿并伴随肾功能减退。一般认为DKD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后病情逆转可能性降低,最终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此外,DKD典型病理变化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K-W结节及晚期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然而,临床上某些DKD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合并DKD患者临床表现可呈多样性,疾病进展与转归不同,表现为非经典型DKD类型,如正常白蛋白尿型、蛋白尿缓解型、肾功能快速下降型。此外,肾活检还可见新月体形成这一特殊病理改变。但目前临床医师对此认识尚不足,故值得重视。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及本课题组既往研究结果,对非经典DKD临床表型与病理变化进行初步介绍,以期进一步加强临床医生对非经典DKD表型与病理变化的认识,提高我国DKD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慢性肾脏疾病及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因,其发病隐匿且预后不佳,治疗费用极为昂贵.提高对DKD的早期认识,对GFR进行合理性评估,早期采取有力干预手段能预防疾病恶化....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护理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亦是目前美国和欧洲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最常见的单一病因。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肾脏代替疗法,在晚期肾功能衰竭时应采用透析疗法且开始透析要早,透析指征是血清肌酐〉530μmol/L,Ccr〈15~20ml/min[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我院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糖尿病肾脏疾病(DKD)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4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2007年美国肾脏疾病基金会的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疾病临床诊断治疗指南,将研究对象分为非糖尿病肾脏疾病(NDRD)组、糖尿病肾病(DKD)组,无肾病组(NCKD)组.结果 143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784例,女654例,平均年龄(62.5±9.2)岁,糖尿病肾病患者219例,发生率15.2%,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245例,发生率为17.0%.DKD组患者糖尿病病程、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24h尿白蛋白量显著高于NDRD组和NCKD组(P<0.05),NDRD组患者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24h尿白蛋白量显著高于NCKD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肾功能损害,临床治疗应严格控制患者血糖、血脂、胆固醇水平和血压,这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DKD)是我国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给社会公共卫生和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最近颁布的多项指南更新了有关DKD治疗与管理的建议,新型降糖药物为DKD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医药干预DKD历史悠久,相关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和增加,中医药干预DKD在缓解患者乏力、水肿、腰酸等症状,减少尿蛋白水平和保护肾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生风险,改善疾病长期预后等方面的疗效逐渐被认可和重视。本文就近年来中西医有关DKD的治疗进展和优势进行总结及分析。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发生的重要因素。DKD主要临床表现为白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中药成分、药对、中药复方3个方面对近年来中药治疗DKD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广大研究者实验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侯兵 《新疆医学》2007,37(4):152-153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美国肾脏数据库统计,糖尿病终末期肾病(DNESRD)人数占终末期肾病(ESRD)的27.3%,发病率为33.6%。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日趋增高,为6%~7%,DNESRD数量也在增加。本作者对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住院糖尿病肾病患者6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据估计,10%~40%的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0%~40%会发展为DKD[1].发达国家DKD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KD)的主要原因,约占所有ESKD病例的50%[2...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脏病(CKD)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CKD总患病率达10.8%,患者人数预计近1.2亿。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导致CKD的重要病因,中国成年人群的糖尿病总体发病率估计为11.6%,糖尿病的全世界流行导致了CKD的发生率也持续增长。最新的美国肾脏病数据显示,糖尿病和DKD患者患病率分别为10.2%和37.7%。糖尿病及肾病医疗费用对医疗体系产生巨大的经济负担,在美国,占2010年总额数的24.6%,是1993年的14倍。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中的慢性肾脏病(CKD)包括糖尿病肾病(DKD)、非DKD(NDKD)或NDKD和DKD的组合。1型糖尿病中的DKD在临床和肾组织病理表现上均与2型糖尿病的DKD有所不同,肾穿刺组织病理学是鉴别DKD和NDKD的金标准。然而基于同样的病理诊断,DKD患者仍然可以因为分子生物学机制的个体化差异,导致病程的进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炎症发生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常见的继发性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以及引起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DKD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研究显示,炎症反应在DKD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相...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DKD)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以微血管损伤为特征的肾功能损害,是导致终末期肾脏衰竭的首位病因,但其具体发生发展机制复杂。临床和流行病学表明,DKD在不同种族群体中存在家族聚集性,表明遗传因素参与了疾病的进展。全外显子测序(WES)包括对人类基因组中所有外显子的捕获、测序和分析。本文旨在总结WES在DKD中的最新进展,期待为未来的临床诊治开发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清白介素6(IL-6)与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第-医院肾内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10例糖尿病(DM)患者,其中65例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Iμg/min设置为无早期。肾损伤组,即DM组,其余45例糖尿病患者UAER20~200μg/min设置为糖尿病肾脏疾病组,即DKD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CysC、IL-6水平。结果DKD组患者CysC、IL-6、CRP水平显著高于DM组(P〈0.05)。DKD组患者CysC、IL-6单项检测阳性率为60.0%、75.6%,双项阳性率为84.4%,而DM组阳性率分别为27.7%、36.9%、44.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ysC、IL-6单项检测阳性率显著低于CysC、IL-6双项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IL-6与CysC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肾脏疾病检测阳性率,是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确诊的重要方法之-。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主要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DKD治疗难度大,其防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新型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除降血糖作用外,还有保护肾脏的作用,其可能的机制包含改善机体能量代谢、降低血糖、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抑制肾脏炎症及纤维化、减轻氧化应激、控制血压、减轻体重。本文就SGLT-2i对肾脏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将为其在DKD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