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几年来 ,两院共行电子肠镜检查 10 2 8例 ,检出大肠息肉198例 ,其中 35岁以下青少年 6 6例 ,占全部大肠息肉的33.3%。本文对青少年大肠息肉肠镜及病理特点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 6 6例 ,其中男性 36例 ,女性 30例 ;年龄13~ 35岁 ,平均 2 4.5岁。主要症状为腹泻、便秘、腹痛、腹部不适、便血等。2 肠镜检查结果2 .1 大肠息肉数量、大小及蒂部情况 :单发 44例占 6 6 .7% ;多发 2 2例占 33.3%。≤ 0 .5 cm 10例占 15 .2 % ,0 .6~ 1.0 cm 19例占 2 8.8% ,1.1~ 2 .0 cm 19例占 2 8.8% ,>2 .1cm 17例占2 5 .8%。有蒂 46例占 6 9.7% ;…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我院结肠镜检查4624例结果,比较老年组(≥60岁)和中青年组(〈60岁)大肠息肉的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申丽娟  冯毓正 《云南医药》1995,16(4):267-268
533例大肠息肉中绒毛状腺瘤5.8%,管状腺瘤45.8%,管状绒毛状腺瘤1.1%。炎性息肉37.7%,幼年性息肉4.3%,多发性腺瘤病3.9%,增生性息肉0.9%,Peutz-Jeghers氏综合征0.4%。总癌变率为6.4%。认为腺瘤和多发性腺瘤病,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是重要的癌前病变。大肠腺瘤的癌变潜能与组织类型,不典型增生程度、腺瘤大小和年龄有关。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无癌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电凝电切术对大肠息肉的治疗价值。方法对大肠镜检查发现的38例大肠息肉行高频电凝电切术。结果一次完全切除息肉35例,三次完全切除息肉3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其方法安全、有效、简便、适应范围广,对阻断大肠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84~2003年用成人型纤维结肠镜及电子结肠镜共检查小儿137人,检出大肠疾病99例,其中诊断大肠息肉64例,共计息肉83颗。在肠镜下治疗息肉45例,共摘除息肉54颗,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肠息肉597例内镜诊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勋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1):1026-1026
1995年9月~2003年10月,我科应用奥林巴斯电子肠镜检查3448例,检出大肠息肉597例,并切除息肉1015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洛长伟  高淑兰  王仪  辛凯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165-2165
内镜下切除息肉是一个可行的措施,在国内外已实施多年.但对于巨大息肉的内镜下切除,由于难度大,易出现并发症.人们仍存在争议。本组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内镜下切除巨大息肉的可行性、有效性,对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并分析了病理类型,仍然证实腺瘤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已成为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息肉被认为是大肠癌的癌前状态.研究老年人大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关系,对老年人大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人大肠息肉和大肠癌的特点及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万玲 《云南医药》2001,22(6):479-480
我院 3年间应用成人纤维结肠镜对 5 0例具有反复便血、腹泻、腹痛原因不明的患儿进行全结肠镜检查 ,诊断大肠息肉 34例 ,现就其某些发病情况、病理诊断等结合有关文献分析 ,以提高对本地区小儿大肠息肉某些发病特点的认识。临床资料 我院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间 ,应用OlympusCF -P2 0 1型纤维结肠镜对 5 0例患儿进行全结肠镜检查 ,经内镜及病理诊断大肠息肉 34例 ,其中男 18例 ,女 16例 ,男∶女为 1 2∶1,年龄 2~ 14岁 ,平均年龄 5 4岁 ,其中傣族 2 6例76 5 % ) ,汉族 8例 (2 3 5 % ) ,病程最短 2周 ,最长4年 ,便血 …  相似文献   

10.
266例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癌变的相关因素,对大肠腺瘤的癌变风险进行分层,以决定随访方案,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66例大肠息肉的内镜下表现,临床病理特点及癌变的相关因素,对部分患者进行了内镜下治疗及随访。结果266例大肠息肉中,腺瘤性息肉164例,其中高危性腺瘤112例,癌变8例,低危性腺瘤52例,无癌变病例,高危性腺瘤的癌变率高于低危性腺瘤(P〈0.05)。有蒂腺瘤、亚蒂腺瘤及无蒂腺瘤的癌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息肉38例、炎性息肉64例,均未发现癌变病例。结论高危性腺瘤的癌变率较高,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内镜下治疗及随访,低危性的癌变率较低,可根据肠镜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随访,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可不常规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患者伴发结肠息肉的发生规律,探讨临床对结直肠癌伴发息肉的早期诊断及处理的策略。方法对6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例结直肠癌中有7例为复发性结直肠癌,于35例患者中检出息肉共95枚,其中22例有多发息肉;24例经组织病理活检,其中19例为腺瘤性息肉,1例出现癌变。结论结直肠癌伴发结肠息肉的比例较高,且多数为腺瘤性息肉,重视结直肠癌伴发息肉的处理是降低结直肠癌复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与癌变的关系及其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196例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症状、息肉的分布、大小、病理结果及治疗情况。结果结肠息肉检出率20.50%,临床症状中腹痛多见(23.75%),直径为1.1—2cm息肉恶变率达22.58%,68枚左半结肠息肉癌变,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多见(906枚),其中11枚伴重度不典型增生,90枚癌变。结论结肠镜下摘除结肠息肉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大肠早期癌和腺瘤样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方法行大肠镜检查的90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子肠镜常规检查组(A组)和电子肠镜联合染色检查组(B)。A组进行常规电子肠镜检查,B组常规检查后加喷洒0.3%靛胭脂染色检查.记录发现息肉数目、大小、形状及息肉表面结构形态,对息肉进行瘤性、非瘤性分类并与活检病理结果比较。结果A、B两组的息肉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0.9%及16.7%,色素肠镜检查对大肠息肉性病变的检测率明显优于单独高清晰度肠镜(在7。1。P〈0.05)。常规肠镜及色素肠镜对结肠息肉病变的瘤性和非瘤性分类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3.8%、72.0%、73.1%及86.1%、80.8%、84.0%。色素肠镜对息肉的分类准确度较佳。结论色素肠镜能提高大肠息肉病变的检出率.同时对息肉的瘤性和非瘤性分类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肠癌病理分型及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了306例大肠癌病理资料,对大肠癌的病理分型分期及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进行分析。结果: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和淋巴结转移度较高分化腺癌高;大肠癌浸润肠壁全层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较仅浸润黏膜层的高。结论:大肠癌分化程度、病变深度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及大肠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72例胃及大肠息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6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手段进行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93%(χ^2=15.73,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67%(χ^2=31.65,P<0.05)。结论对于胃及大肠息肉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不仅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亦较低。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结直肠息肉1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会俭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3):3542-3543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中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例无法用肠镜切除的结直肠息肉患者联合应用腹腔镜结肠镜治疗.结果:1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均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200 min,平均80 min;术中出血10~80mL,平均30 mL.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术中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直肠高危腺瘤患者的发病特点。方法根据高危腺瘤诊断标准选择88例结直肠腺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症状和发病部位。结果结直肠高危腺瘤发病人数最多的年龄段是45~59岁,占47.73%。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性状及习惯改变和血便,其中腹痛或腹部不适最常见,占95.45%;青年组和中年组腹痛或腹部不适临床表现较明显,老年组大便性状及习惯改变和血便临床表现最明显。88例患者中检测出111个病灶,其中直肠42个病灶,占37.84%;结直肠高危腺瘤的好发部位主要集中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分别占腺瘤患者总数的42.05%和32.95%。结论直肠和乙状结肠是结直肠高危腺瘤的主要发病部位,结直肠腺瘤是结直肠肿瘤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结肠镜下分块分期高频电凝电切巨大肠息肉的护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结肠镜下分块分期高频电凝电切巨大肠息肉手术前后的护理及术中配合的有关问题.方法采用结肠镜下对74例巨大肠息肉患者进行分块分期高频电凝电切术.护士在术前做好病人和物品的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操作及术后的护理.结果74例巨大肠息肉患者中71例分块一次成功切除,3例分期切除,全部病例无出现大出血和肠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结肠镜检查是发现息肉的最好方法,也是治疗息肉的最佳手段.采用肠镜下切除巨大肠息肉具有效果好、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使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器(氩气刀)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型内镜专用氩离子凝固器对经病理证实的消化道息肉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180例患者,共324例息肉,其中230枚扁平广基息肉经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有94枚有蒂息肉在内镜圈套治疗时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器配合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疗效确切、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不同年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及内镜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及内镜特点,以提高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方法结直肠癌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5岁)、中年组(36~59岁)、老年组(≥60岁),比较不同年龄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表现、内镜表现、病理资料。结果结直肠癌以中、老年人多见(占全部结直肠癌的89.8%),临床首发症状均为便血,青年组腹痛比中、老年组常见(P〈0.05);各组均以左半结肠癌多见,共占76%,右半结肠癌占24%:中、老年组结直肠癌合并息肉的发生率高于青年组;青年组低分化腺癌较中、老年组多见。结论结直肠癌以中、老年多见,左半结肠癌较右半结肠癌多见,青年人结直肠癌低分化腺癌多见,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