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①目的明确临床上可疑慢性淋病病人的病原学诊断。②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76例可疑慢性淋病病人的尿道分泌物进行了淋病奈瑟菌检测,并与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法的敏感性进行了比较。③结果聚合酶链反应测出阳性标本22份(28.9%),分离培养法测出阳性标本8份(10.5%)。两种方法敏感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2.07,P<0.01)。④结论与细菌培养法相比PCR敏感而快速,是明确慢性淋病病原学诊断和指导治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作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诊断女性淋病50例,并将PCR与淋菌分离培养比较,结果50例宫颈分泌物PCR检测获得阳性35例,其中20例与常规分离培养法一致,另外15例PCR阳性而分离培养为阴性,此15例临床诊断为淋病,在检测中未见培养阳性而PCR检测阴性者,用PCR全部实验过程可在5h内完成,较目前分离培养法鉴定淋球菌在时间上明显缩短,所以作者认为PCR检测淋菌优于淋菌分离培养,具有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3.
邹强  刘建栋 《浙江医学》1998,20(10):586-587
为探讨慢性淋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27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作奈瑟氏淋病双球菌检测,同时以45例无前列腺炎者作对照,结果实验组淋病双球菌阳性率为18.9%,对照组均为阴性(P〈0.01),检测结果表明淋病双球菌已成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新病原体。PCR检测前列腺液为慢性淋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提供了特异性方法和使用抗生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342病人进行随机抽样,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分泌物培养两种方法检测淋球菌。PCR阳性110例,阳性率为32.16%;淋球菌培养阳性12例,阳性率为3.51%。PCR阳性率明显高于培养,说明PCR技术对淋病奈瑟菌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陈元栋  曹留斌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11):1173-1173,1188
对61例拟诊为结核病和10例正常胎儿肺组织的石蜡包埋组织分别进行组织化学方法(抗酸染色)和PCR检测结果,结核组61例中,抗酸染色阳性28例,阳性率为45.9%,PCR检测阳性40例,阳性率为65.6%。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显著(P〈0.005)。对照组10例,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PCR检测石蜡组织中的结核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PCR和抗体检测对结核性体腔液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106例结核性体抗腔液中结核菌DNA,并与BA-ELISA培养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PCR,BA-ELISA,培养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0.8%,57.5%,47.2%,PCR阳性率明显高于抗体检测和培养法(P〈0.01),且所需时间仅为7小时,提示PCR是临床早期快速诊断体腔液结核感染最敏感的技术,具有的推广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676例肺炎患儿MP的感染,其中139例同时采用支原体培养进行检测;112例做间接血凝试验(IHA)。结果:PCR法对MP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法(P〈0.01),双份血清IHA的检测率和PCR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份血清IHA的检出率明显低于PCR法(P〈0.01)。结论:PCR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47份结核病患者的各种临床标本,并与传统细菌学检测结果比较。结果:PCR检测阳性率为57.45%(27/47),明显高于传统细菌学检测者(17.02%,8/47)(P〈0.005)。其中,PCR检测胸膜结核性胸水与脑膜结核性脑脊液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传统学检测者(P〈0.05)。PCR检测的假阳性率为5.13%(4/78),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培养法检测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进行比较。方法 用上述二种方法同时检测116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拭子。结果 PCR检测阳性46例,培养阳性45例,培养阳性的45例中PCR阳性42例。若以培养法为对照,PCR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94.4%。PCR和增减法检测Uu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CR检测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与  相似文献   

10.
檀卫平  麦贤弟 《广东医学》1996,17(4):218-220
本文对14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痰MP-DNA-PCR,抗MP-IgM及冷凝集试验检查。其中MP-DNA-PCR阳性52例,抗MP-IgM阳性19例,冷凝集试验阳性7例。结合临床诊断为MP感染60例。结果显示痰MP-DNA-PCR检查明显优于特异性血清抗MP-IgM抗体检测(P〈0.001),而抗MP-IgM抗体检测又较传统冷凝集试验敏感(P〈0.05)。本资料提示应用痰MP-DNA-PCR检测  相似文献   

11.
涂片与培养及PCR/RLB检测淋病奈瑟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以16SrRNA为靶基因的PCR-反向线点杂交技术(RLB)检测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并与涂片法及培养法比较。方法:选择NG16SrRNA基因设计一对PCR引物,生物素标记下游引物扩增NGDNA,然后与固定在尼龙膜上的特异性寡核苷核探针杂交。并对115例性病高危人群标本进行检测,然后与涂片法与培养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PCR扩增NGDNA的片段长度分别为414bp。通过对115例临床标本的检测,PCR/RLB的阳性率为31.3%,而涂片法和培养法的阳性率分别为15.7%和21.7%。结论:PCR/RLB是一种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对NG感染的实验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淋病奈瑟菌PCR检测的临床效果,建立了对标准淋病奈瑟菌的DNAPCR检测技术。结果显示,NG PCR技术的灵敏度约为3个菌的基因组拷贝。对8种菌株进行NG PCR,只有标准淋病奈瑟菌显示阳性,其余7株非淋球菌菌株均阴性,说明有很好的特异性。对49例淋病患者同时进行涂片镜检法、细菌培养法和PCR法检测的比较,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6%、52.2%和95.9%。提示NG PCR方法比涂片和培养法更为敏感,且特异性强,在淋病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淋球菌快速诊断法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淋球菌快速诊断法与涂片染色法。结果:患者共计154例,其中男性113例,女性41例,使用快速法阳性率为23.38%,涂片法为12.34%,两种方法检查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X~2值为6.4)差异非常显著。结论:淋球菌快速诊断法优于涂片法,建议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3种不同方法对淋球菌检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直接涂片法、分离培养法、聚合酶链反应对淋球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上述3种方法同时对258例急、慢性淋病患者进行淋球菌检测。结果 直接涂片、分离培养、PCR的阳性率分别为71.71%(185/258)、70.16%(181/258)、99.22%(256/258),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男性患者为84.71%(133/157)、70.70%(111/157)、100%(157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直接涂片法、细菌培养法、PCR检测法在淋病奈瑟氏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慢性病防治站2011年9月~20I3年9月收治的100例确诊或疑为淋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100例患者的分泌物,分别使用直接涂片法、细菌培养法、PCFL检测法进行检测,对比、分析3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PCE检测的NC-阳性率为81.0%,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法(61.0%)及直接涂片法(43o%)(χ2=9.71、χ2=30.6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直接涂片法相比,细菌培养法的NC-阳性率更高(χ2=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接涂片法、细菌培养法、PCE检测法3种检测法中,PCR检测法的灵敏度最高、特异性最强,是临床检测淋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拟似肺结核初次发病(初发)和初发肺结核患者,不同性质的痰标本的结核分枝杆菌涂片阳性分布(涂阳)对结果的影响,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1262例拟似肺结核初发患者,其中927例最终排除了肺结核。335例确诊为初发肺结核的患者。比较了3751份痰液标本的性状、结核分枝杆菌数量分级,确诊患者的涂片和培养阳性率。结果初发结核患者中,涂片阳性占75.2%,培养阳性占83.9%。分别为涂片培养双阳性60.30%,单涂片阳性15.52%,单培养阳性24.18%,培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P〈0.05)。不同痰标本的涂片阳性率分别是:血样痰42.70%;干乳样痰40.10%;较黏液痰32.60%;气管镜痰液27.50%;水样痰1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数量分级分布为:干乳样痰、血样菌痰、黏液样痰4级多见;水样痰、气管镜1级多见。结论初发病人痰培养与痰涂片二者都应重视,可增加涂片次数。不同性状的痰分级可以观察到排菌量的不同,重视干乳样、黏液样痰检查,水样痰检查不能忽视,不能过分依赖血样痰作诊断。  相似文献   

17.
聚合酶链反应诊断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5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PCR) 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快速诊断的临床标准。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0例临床脑脊液标本中的新型隐球菌,同时用直接涂片墨汁复杂、真菌培养进行对比检测。结果 在50例患者临床脑脊液标本中,PCR检测阳性11例;直接涂片墨汁复染阳性7例阳性;真菌培养阳性9例。结论 用PCR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敏感的特点,从脑脊液标本中直接检测新型隐球菌,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对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本地区结核病的耐药情况,为制定和完善结核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所诊断的涂阳结核病患者均作痰抗酸杆菌培养,培养阳性的均作H、R、E、S药敏试验。结果初治涂阳患者的任一耐药率为32.4%,复治涂阳患者的任一耐药率为48.6%,P<0.05;初治涂阳患者耐药率是S>H>R>E,复治患者耐药率是H>S>R>E;初治涂阳患者耐多药率为5.3%,复治涂阳患者耐多药率为26.6%,P<0.05;在复治涂阳患者中,中断治疗2次的耐多药率为55.3%,中断治疗1次的耐多药率为12.4%,P<0.05。复治涂阳耐多药患者中,药物性肝损害者的构成比高达54.7%。结论应加强对初治患者的督导管理,避免患者中断治疗,从而避免和减少耐多药病例的产生。应加强培训,提高医生对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能力,尤其是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已知淋球菌隐蔽性质粒的cppB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聚合酶链反应引物,对21株淋球菌进行扩增均获得390bp片段,6株其它奈瑟氏菌及9株共生菌未能扩增出任何片段。该390bp片段能被限制性内切酶MspI降解为250bp,140bp两个片段。经过35个PCR循环可检测出400cfu淋球菌。用PCR法检测82份临床标本,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0%,91.3%及1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淋病奈瑟菌多重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K-B法检测临床分离到的40株淋病奈瑟菌对8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用煮沸法提取细菌的DNA,用PCR法检测随机抽取其中20株分离株的TEM、tetM、ermF和mefA基因。结果:淋病奈瑟菌的多重耐药现象明显,对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高达92.5%;TEM、tetM基因的检出率均为75.0%,ermF和mefA基因未检出;本组菌株对青霉素的耐药表型与TEM基因密切相关(Kappa=0.733,P<0.01)。结论:淋病奈瑟菌的多重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