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后囊破损情况及无后囊者,研究设计出不同手术方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取得满意效果。适应症如下:(1)因外伤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致晶体后囊破损直径小于5mm,如玻璃体脱出者行玻璃体切除后,仍可常规植入后房型 相似文献
2.
晶体后囊完整是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基本条件无晶体眼后囊缺损.多见于穿孔性外伤性白内障和其它类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时发生后囊破裂此类患者人工晶体植入虽然难度较大,但对恢复视功能至关重要1993—1995年,我们选择部分此类患者施行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3—18个月,效果比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3例(33眼),男24例,女9例;年龄8—72岁,平均48岁.其中角膜穿孔伤19例,老年性白内障术后14例术前散瞳均可见到后囊不同程度的破裂后囊破口最小3X3mm,最大超过后囊面积的1/2.多数残留的后囊为白色半透明环状… 相似文献
3.
儿童无晶体后囊支撑的后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无晶体后囊支撑的后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彭广华,赵雪琴,孔令训我们利用巩膜瓣下经睫状沟缝线,对儿童无晶体后囊支撑的眼行后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27例(27只眼),年龄4-13岁,≤7岁者10例,... 相似文献
4.
报告无晶体后囊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经31例手术,认为我们的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经1年半至3年9个月的随访观察,31例的结果均同术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6.
7.
郝燕生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0,(Z2)
一名56岁男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左眼接受了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PB11型)植入术。术后瞳孔圆,视力1.0。术后3个月,患者突然视力下降。检查发现,视力为眼前指数,房水红细胞 ,角膜后表面下半部有红色沉降物,无血平面,眼压正常。经给予白药、安络血、地塞米松治疗,3天后,出血吸收,视力1.0。三面镜检查见人工晶体支撑袢位于9及3点位睫状沟内,房角、虹膜表面及眼底未见出血点,晶体后囊完整。随访20个月,视力1.2,未再发生前房出血。 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后迟发性 相似文献
8.
沈泽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3,(9)
晶体后囊完整是后房型人工晶体(以下简称IOL)植入的基本条件,穿孔性外伤常致角膜、虹膜、晶体贯穿,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亦偶可损伤后囊膜,此类患者IOL 植入虽然难度大但对恢复视功能至关重要。一年来,作者对18例后囊破损者行常规IOL 植入,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采取2种不同的手术方法行后房人工晶体植入194例(211眼)。其中睫状沟植入组106例(114眼),囊袋内植入组88例(97眼)。术后观察睫状沟植入组后囊混浊37眼(32.5%),囊袋内植入组后囊混浊9眼(9.3%)。经统计学处理,2组后囊混浊有显著性差异(X~2=15.8;P<0.01)。文中对手术方法及后囊混浊的发生机理进行了讨论,认为后囊混浊与手术方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无晶体后囊的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报告30例30眼无晶体后囊的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随访6~22个月的结果。矫正视力≥0.6者占80%,人工晶体无明显的偏心与倾斜。分别论述了选择性二期植入人工晶体,计划囊外摘除术中后囊破损一期植入人工晶体和人工晶体脱位于玻璃体腔的再固定之适应征、手术方法及作者的体会。结果表明,无晶体后囊的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本组共110例114只眼,男性57例58只眼,女性53例56只眼,年龄最小15岁,最大81岁。老年性白内障97只眼,并发性白内障10只眼,外伤性6只眼,先天性1只眼。单眼植入110只眼,双眼植入4只眼,随访时间1~2年,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达到0.5以上者94只眼(82%)。 1.2 材料来源:部分人工晶体为四川蜀光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GNy515型弹性硅凝胶双襻后房型,大部分为美国AICON公司C118型后房型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13.
兔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后眼前段组织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后眼前段组织病理变化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眼科杨方耀,刘业滋,林云朝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李绍珍为了探讨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体表面细胞反应及前膜形成的发病机理,我们制作了兔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模型,并进行了眼前段组织病理观察,现将...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前,对单眼外伤性白内障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恢复双眼单视机能的最佳选择。1986~1989年我院资料完整的计42例(42眼),其中男30例,女12例;右眼18例,左眼24例,年令最小7岁,最大55岁,平均25岁。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法:(1)瞳孔基本正圆,囊膜完整的病例,施常规现代囊外摘除术后植入PHHA后房型人工晶体.(2)有虹膜前后粘连者先行分离术,然后截囊。(3)晶状体皮质已部分吸收中央区前后囊粘合者先沿粘合处周围截开前囊,再谨慎钩开前后囊;如已形成机化膜无法分开时,为防止后囊破裂,可先植入人工晶体,待行二期截囊。(4)后囊已破玻璃体突入前房,只要后囊膜残残留边缘,可以托住人工晶体两袢,仍可植入人工晶 相似文献
17.
无晶体囊支持的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白内障囊内摘出术后的无晶体眼、或囊外摘出术中出现并发症的眼、或需要更换前房型人工晶体的眼,以及后房型人工晶体脱位,近年内已发展了一种无晶体囊支持的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其中主要是穿透巩膜的睫状沟固定术。研究证实睫状沟的定位在角巩膜缘后界不到1mm;应用聚丙烯缝线,结扎在晶体袢的最大直径部位,线头宜埋藏于巩膜辦之下,2根缝线即可达到良好的固定。已有的临床资料表明此技术安全、有效,矫正视力好,无特殊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流行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晶体前囊切除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一种精细的手术操作。本文选择了追踪5年以上和术后的150例患者,对这种手术可引起的各种麻烦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本文讨论了晶体囊袋内或睫状体沟内或囊内的人工晶体植人,包括在植人人工晶体之前或之后施行晶状体囊内切除术,或由于术后情况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或YAG(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时的优缺点。本文主要为青年外科医生而作,目的是对此项专题作一评论性综述。作者讨论了个人的看法,并涉及一些特殊的手术情况。 相似文献
19.
对107例(133眼)置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访检查,平均裸眼视力0.4,矫正视力0.7。散光、后囊混浊、人工晶体倾斜或偏移是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本文就此分析了原因,指出提高手术技巧、加强术后随访是增进视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玉平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0,24(1):5-7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矫正中度和高度近视或远视的一项新技术,它具有矫正效率高,效果好,预测笥好,可逆性,保留功能和对角膜内皮损伤小的特点。随着人工晶体的改良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手术并发症也在逐渐减少。本文对该手术的人工设计,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术前准备,手术技术,并发症及其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