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晨  景在平 《临床外科杂志》2008,16(12):851-852
血管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exclusion,EVE)是一种微创而安全的介入治疗技术,应用这一技术可对多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尤其适用于伴有高危因素而不宜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隔绝术(EVE)成功的因素。方法6例患者行EVE治疗,5例用普通内支架置入术,1例应用肱股导丝牵张技术。结果6例EVE治疗过程顺利。6例近期疗效显著,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精确测量相关参数,选择大小及类型适当的支架及肱股导丝牵张技术是EVE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我院采用辅助性右-左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旁路,并通过旁路人工血管,置刻度导管至左颈总动脉精确定位腔内修复(ednovascular repoia EVR)主动脉弓夹层动脉瘤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髂动脉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腹主动脉瘤(AAA)行腔内隔绝术时髂动脉的处理方式。方法:2004年7月至2010年11月共对43例瘤体累及单侧或双侧髂动脉分叉的AAA行腔内隔绝术,其中单侧髂动脉分叉受累27例,双侧髂动脉分叉受累16例。根据髂动脉病变情况,分别采取髂内动脉单纯覆盖、髂内动脉栓塞后覆盖、髂动脉外环结扎、一侧髂内动脉重建等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所有病例均操作成功,手术结束时无Ⅰ型内漏存在。术后出现臀部间歇性跛行6例(14.0%),便血1例(2.3%),无病例发生臀部或会阴部皮肤坏死、肠坏死及死亡。结论:术中避免同时封闭双侧髂内动脉,尽量保留一侧髂内动脉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肾下型腹主动脉瘤(IAAA)行腔内隔绝术后,盆腔直肠缺血的防治经验。方法:1997年3月至2006年7月共对72例瘤体延及单侧及双侧髂动脉分叉的IAAA实施了腔内隔绝术,其中包括单侧髂动脉分叉受累者32例,双侧髂动脉分叉受累者40例。针对髂总动脉不同的病变情况,采取保留健侧髂内动脉、一侧髂内动脉重建、髂总动脉外绑扎等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即时操作成功71例(98.6%),手术结束时无Ⅰ型内漏存在。术后出现臀、股部疼痛5例(6.9%),便血3例(4.2%),未发生臀、股部和结、直肠坏死。结论:术中应尽可能保留一侧髂内动脉,避免同时封闭双侧髂内动脉,是避免臀部、直肠缺血坏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腹主动脉-腔静脉瘘属于特殊类型的腹主动脉瘤破裂,由于腹主动脉破裂后直接分流到腔静脉,多数腹主动脉-腔静脉瘘的患者在入院时不会表现出腹主动脉瘤破裂后大量失血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快速动静脉分流和继发性静脉高压,包括腹部杂音、少尿、心动过速、低血压和右心衰竭 [1-2],然而也存在少数病例不出现上述症状.腹主动脉-腔静脉瘘治疗...  相似文献   

8.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最常见的动脉瘤,大多数与动脉硬化有关,但以动脉硬化为主要病因的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相对较少。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相继报道腔内修复术治疗以来,以其微创,并发症少、病死率低、恢复迅速,使一部分高龄、高危患者得到了治疗机会。近期,我院用腔内修复术成功救治1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急慢性期主动脉夹层行腔内隔绝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2002年5月到2006年12月由于B型主动脉夹层住院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处于急性期的23例,处于慢性期的27例。经股动脉置入覆膜支架封堵胸主动脉破裂口,分析其临床特点、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与慢性主动脉夹层组相比,急性主动脉夹层组胸腔积液(17.4%vs0,P=0.04),肢体或内脏缺血(26.1%vs3.7%,P=0.04)发生率较高。急性主动脉夹层近期并发症发生率较慢性主动脉夹层组高(43.5%vs14.8%,P=0.02)。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平均17±16个月的随访,与慢性主动脉夹层组相比,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6.1%vs3.8%,P=0.04)。急性主动脉夹层组在随访期间死亡率有高于慢性主动脉夹层组的趋势(8.7%vs3.8%)。两组随访期内生存率无差别(91.3%vs.96.2%;LogRank,P=0.42),其中急性主动脉夹层组4年生存率为86.4%,慢性主动脉夹层组4年生存率为92.3%。在随访期间慢性主动脉夹层组无事件生存率显著高于急性主动脉夹层组(73.9%vs96.2%;LogRank,P=0.02)。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其并发症与就诊时病情急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腔内隔绝术治疗动脉瘤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腔内隔绝术治疗动脉瘤为近年来新开展的手术,因其外科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病人恢复快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这类手术要求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室这一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加之病人本身多伴有其他重要脏器的疾病及术中潜在的血流动力学波动等,都对麻醉医师...  相似文献   

11.
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1例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嵘  杨华 《护理学杂志》2001,16(12):739-74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平均寿命的延长 ,以动脉硬化为病因的腹主动脉瘤 (abdominal aorticaneurysm,AAA)逐年增加。传统的手术方式为瘤体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 ,其手术时间长、创伤大、病死率高。近年来在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基础上又发展了腔内隔绝术治疗 AAA。我院 2 0 0 1年 3月 3 1日完成西北地区首例 AAA腔内隔绝术 ,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男 ,71岁。因发现腹部搏动性肿块 1年余入院。入院诊断腹主动脉瘤。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 ,血压 1 3 5 /75~ 1 5 0 /98mm Hg(1 mm Hg=0 .1 3 3 k Pa) ;吸烟史近 5 0年。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男,68岁,体检发现腹主动脉瘤,左肾动脉狭窄9个月。查体:脐周偏右可触及搏动性包块,呈橄榄型,约5cm×13cm。腹主动脉CTA:动脉粥样硬化,腹主动脉瘤(肾下型)伴附壁血栓形成,左肾动脉起始部中度狭窄伴局限性混合斑块(图1)。入院后全麻行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主体支架24mm×12mm×170mm,右髂支16 mm×12 mm×100mm。先用4.5 mm×12.0mm球囊预扩张左肾动脉狭窄处,在其内保留导丝;释放主动  相似文献   

13.
腔内支架血管隔绝术是近10年开展的治疗主动脉瘤的新技术。与传统的开放式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重建术相比,这种手术不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和致死率低等优点,而且使一些老年和合并全身严重并存疾病的病人有了新的救治机会。近年我院用介人性胸主动脉腔内支架血管隔绝术成功治疗了5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68岁,2年前因中上腹疼痛行腹部核磁示:腹腔动脉、肝动脉瘤样扩张,直径3 cm,未行治疗。2年来反复出现左心衰,1个月前因心衰再次入院,复查腹部CT示:腹腔动脉、肝动脉瘤,瘤径3.9 cm,动脉期肝静脉显影,肝内动静脉普遍扩张。提示同时存在肝内动静脉瘘(图1),2006年4月22日入我院治疗,既往:高血压病、支气管炎20年;慢性心衰3年;糖尿病5年。术前生化检查正常,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5.
胸、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美国主动脉瘤列疾病死亡的第十三位,在老龄人口中,主动脉瘤破裂是更为常见的死亡原因,在死于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患者中,83%年龄大于65岁.胸、腹主动脉瘤在西方国家发病率高于我国,但随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胸、腹主动脉瘤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胸、腹主动脉瘤一旦形成,其自然病程是瘤体逐渐增大直到破裂,除非患者在瘤体破裂前因其它原因死亡.Bickerstaff等报道,胸主动脉瘤(thoracic aortic aneurysm,TAA)诊断后的5年生存率为13%,其中动脉瘤破裂致死者占70%.Estes报道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诊断后的5年生存率为19%,10年生存率为0,其中63%的患者死于动脉瘤破裂.外科手术是预防胸、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唯一有效方法.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经胸或经腹行主动脉瘤切开或切除,人工血管主动脉重建术.手术指征动脉瘤横径大于5cm或每年直径增加0.5cm以上,以及有压迫周围脏器等伴随症  相似文献   

16.
无症状主动脉夹层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症状主动脉夹层的诊治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例无症状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例资料,并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2例行开放手术治疗的A型夹层及6例接受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B型夹层效果良好,住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至今生存良好。2例接受保守治疗的B型夹层患者1例尚健在,1例随访期间发生猝死,考虑死于主动脉破裂。结论无症状主动脉夹层发病隐匿,极易发生漏诊及误诊,临床上应保持高度警惕。无症状主动脉夹层同样易发生再夹层及瘤样扩张,同样有破裂危险,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覆膜支架腔内修补是治疗B型无症状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低死亡率和低并发症率等特点,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普及,并且随着腔内技术和腔内器具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主动脉疾病得到了腔内微创治疗,在技术上经历了经典的腔内隔绝术、杂交手术阶段,再到复杂腔内隔绝术阶段.从国内外临床资料来看,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术后中长期随访效果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随着对主动脉疾病的不断认识,为了更好地适应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的需要,我们也提出了新的"3N3V"分型法.目前,累及分支动脉的主动脉疾病腔内隔绝术无疑是这个领域的热点及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   总被引:109,自引:3,他引:109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腔内隔绝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操作要点和存在的问题。方法1例高龄男性和多病并存的AAA患者在全麻和选择性动脉造影动态监控下,用11.0cm×2.6cm的内支撑-涤纶血管复合体,对AAA进行了腔内隔绝术。结果术后1周和20天分别行彩超和螺旋CT复查显示:复合体内径为2.2~2.4cm,通畅,无移位和扭曲。复合体壁外原AAA腔内充满血栓,未探及通畅的腰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AAA外径无变化。复合体近端与AAA颈前壁之间有一微裂隙,但对AAA体影响不大。随访6个月,患者腹部搏动性肿块及左下肢间歇性跛行消失。结论AAA腔内隔绝术避免了传统AAA手术的各种缺点,而具简便、微创和疗效确实的优点,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科2003年6月至12月应用微创人造血管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EVGE)治疗肾下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AAA)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后受累内脏动脉血供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绵阳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3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5例,年龄45~82(62.5±10.0)岁。35例共140支腹部主要内脏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中79支血流受影响,其中完全真腔供血但狭窄36支,真假腔供血18支,假腔供血18支,无供血7支。分析腹部主要内脏动脉供血情况的改变情况。结果全组手术均成功,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97.8(68~147)min,住ICU时间12~34 h,住院时间10~21 d。术后无脑梗塞、急性肾功能衰竭、夹层破裂、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受累血管血流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能成功封堵夹层破口,改善腹部主要内脏动脉血供情况,杜绝或有效减少动脉血运减少和内脏缺血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