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腔镜卵巢畸胎瘤剥除术术中瘤体破裂的相关因素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3月141例腹腔镜畸胎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瘤体是否破裂分为瘤体破裂组和瘤体未破裂组,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肿瘤情况、手术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141例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28例行畸胎瘤剥除术,13例行附件切除术,共切除瘤体157个,瘤体直径为3~10cm。术中瘤体破裂42例,均在行剥除术时发生,其中1例双侧瘤体均破裂,共破裂瘤体43个,32个(74.4%)瘤体破口位于靠近卵巢门侧的半个瘤体,11个(25.6%)瘤体破口位于远离卵巢门侧的半个瘤体;瘤体破裂组与未破裂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间肿瘤大小和位置也无明显差异,但瘤体破裂组瘤体周围粘连比例明显高于瘤体未破裂组(P<0.01);瘤体破裂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瘤体未破裂组(P<0.05);两组间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术后恢复情况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畸胎瘤切除术术中瘤体破裂主要在行瘤体剥除术处理卵巢门时发生,其次是瘤体与周围有粘连所致,瘤体破裂后经正确处理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保凌 《职业与健康》2000,16(8):131-131
恶性肿瘤的扩散、种植是恶性肿瘤播散的一种方式,术中如对瘤体处理不当或器械、敷料消毒隔离不严,都会造成肿瘤的种植,也是医源性传播的一种方式。术中强调无瘤技术操作,不但能防止和避免癌细胞扩散和种植转移,而且可显著提高恶性肿瘤术后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因此,每位参加手术人员都应有无瘤观念和无瘤操作技术,防止和减少恶性肿瘤的医源性扩散和转移。1 提高对无瘤护理的认识 首先要求参加手术人员要有无瘤观念和无瘤操作技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道德水准。手术护士不仅本人按“无瘤原则”  相似文献   

3.
当今多使用磁共振诊断腰椎转移瘤(MRI),本文将针对84例腰椎转移瘤的病例做出分析和探讨,并在使用腰椎转移瘤磁共振(MRI)的情况下对下病灶部位邢台信号强度做出总结性考察和研究。下文将从腰椎转移瘤磁共振的病例材料分析、腰椎转移瘤磁共振的诊断数据分析和腰椎转移瘤磁共振的使用意义分析三个方面对我院42例腰椎转移瘤患者的病情检测和诊断情况做出论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房黏液瘤的诊治及疗效。方法17例心房黏液瘤,包括16例左房黏液瘤和1例右房黏液瘤,均在体外循环下行黏液瘤摘除。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心房黏液瘤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注意把握手术时机,避免肿瘤脱落引起拴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胃肠道间质瘤的CT特征观察,分析CT对间质瘤的诊断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4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观察其CT影像资料,并与其大体病理加以对照。结果:4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胃间质瘤患者24例,食管间质瘤患者3例,回肠间质瘤3例,空肠间质瘤2例,十二指肠间质瘤5例,腹腔内肠道外间质瘤3例;良性患者9例,潜在恶性患者12例,恶性患者19例。通过CT诊断治疗,良性和潜在恶性肿瘤的实质部分得到了有效的强化,静脉其也得到加强。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表现具有一定特征,CT诊断对显示肿瘤位置、大小与形态等有重要的作用,对有效诊断肿瘤和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价值,值得大力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其他常见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和诊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进行妇科检查的856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宫颈和阴道分泌物,检测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其他常见病原体,并对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24.6%;细菌感染中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34.4%;滴虫感染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29.3%;其他病原体感染中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43.4%;细菌感染与其他菌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次性生活年龄、妊娠次数均是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预防生殖道假丝酵母菌和滴虫感染对于预防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阴道上皮内瘤变是少见的女性生殖道鳞状细胞癌癌前病变。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相同,阴道上皮内瘤变的主要病因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性感染所致。随着阴道细胞学检查及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广泛开展应用,诊断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认为手术治疗是疗效最好的方法。对阴道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进行定期规范的随访是降低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脑转移瘤是临床上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之一,本文体会MR平扫和增强诊断脑转移瘤中的价值,对临床怀疑脑转移瘤的病人进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9.
宫颈高度上皮内瘤变术后HPV清除相关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高频电刀环切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清除的近期效果及其相关因素,以期指导高频电刀环切术切除的范围.方法 139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妇女通过高频电刀环切术锥切治疗后,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人乳头瘤病毒DNA测试和薄层液基细胞学随访,随访期限为18个月,随访期间预测人乳头瘤病毒清除的因素,依临床病理和生物学数据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人乳头瘤病毒持续阳性病例和阴转病例中切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残留病变分别为57.9%(11/19)和17.5%(21/120)(χ2=12.833,P=0.000),切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残留对人乳头瘤病毒持续阳性的危险度为3.308.随访结束时人乳头瘤病毒持续阳性19例,其中切缘存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改变19例,占100.0%;人乳头瘤病毒转阴120例,其中切缘存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改变75例,占62.5%(χ2=10.536,P=0.001),相对危险度为1.6.Kaplan-Meier分析中最终病理诊断的级别、切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残留和切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改变、病变是否向宫颈管内延伸及高频电刀环切术刀的半径均为人乳头瘤病毒清除有意义的预测因素.在χ2检验中除以上因素外,年龄也是有意义的预测因素.多参数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中人乳头瘤病毒清除的独立预后因素有最终病理诊断级别和切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改变.结论 高频电刀环切术是女性生殖道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清除的有效治疗方法 ;病变的级别、切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改变是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清除的独立预后因素.这些因素对指导高频电刀环切术的范围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神经鞘瘤的流行病学和不同部位分布情况,为防治这一临床常见软组织肿瘤提供参考资料。方法统计本院2002年1月-2012年6月住院手术并经过病理学证实的459例神经鞘瘤患者的流行病学和治疗学资料,按照流行病学、各部位发病率等进行分别统计。结果神经鞘瘤男女比例为1:1.20,颅神经鞘瘤发病率占全身发病率的53.59%,颅神经发病中桥小脑角占86.99%。椎管内神经鞘瘤排第2位。占神经鞘瘤全身发病率的40.52%,颈椎、胸椎和腰椎为56:49:58,即发病顺序为颈椎〉腰椎〉胸椎〉其他。病理上可见多种改变。如坏死、囊变、液化和细胞丰富等。结论神经鞘瘤是一种常见的住院治疗疾病.通过流行病学的统计可对神经鞘瘤的发病率和分布情况进行了解,同时认为颅神经鞘瘤最为常见,其次为颈椎神经并以颈椎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和CT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胃肠道间质瘤的MRI和CT诊断。结果13例胃肠道间质瘤发生于胃8例,小肠5例,其中十二指肠1例,空肠2例,回肠2例;瘤体位于消化道腔外8例,腔内外混合生长3例,腔内2例。MRI和CT表现为肿块密度及信号多不均匀,可有包膜、囊变、坏死、出血、转移灶等。结论胃肠间质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二者结合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提示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吸烟是致瘤性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研究证实,吸烟为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但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混杂作用并不明确.因此,研究采用基于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吸烟作为宫颈上皮瘤2+和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的作用.根据吸烟情况,研究者将3187名妇女组成的队列分为3组:从不吸烟组、以往吸烟组和现吸烟组.研究者通过对854名妇女的前瞻性随访来分析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上皮瘤、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和细胞学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这3组在主要指标或危险性行为(性行为史)混杂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现吸烟组中,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不明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细胞学或宫颈上皮瘤1+/宫颈上皮瘤2+/宫颈上皮瘤3+没有改变.仅有少数的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和宫颈上皮瘤2+的混杂因素在3组中较常见,这表明吸烟状况为强干扰因素.3组中宫颈癌或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不存在差别.在多变量模式分析中,现时吸烟者是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5个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除年龄因素外,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是宫颈上皮瘤2+唯一的独立危险因子.这些数据显示,吸烟并不是宫颈上皮瘤2+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所增加的危险其实是由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所介导的,由于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的作用,现吸烟在多变量模型中成为独立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宫颈活检组织中上皮内瘤变(CIN)及其旁组织中hTERC基因的表达情况,对比分析其阳性率的变化,试图找到基因水平上CIN手术治疗范围。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63例宫颈活检标本中hTERC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区、瘤变边缘≤1 mm、1 mm〈瘤变边缘≤2 mm、2 mm〈瘤变边缘≤3 mm以及3 mm〈瘤变边缘≤4 mm的hTERC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92.31%、87.18%、64.10%和30.77%,其中,HSIL与瘤变边缘2 mm以内范围各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IL与瘤变边缘2 mm以外范围各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SIL)区、瘤变边缘≤1 mm范围、1 mm〈瘤变边缘≤2 mm、2 mm〈瘤变边缘≤3 mm以及3 mm〈瘤变边缘≤4 mm的hTERC基因阳性率分别为41.67%、25.00%、4.17%、4.17%和4.17%,其中, LSIL与瘤变边缘1 mm以内范围各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SIL与瘤变边缘1 mm以外范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检标本中,随着距瘤变区范围的增加,hTERC基因的阳性率明显下降,其中,距瘤变边缘〉2 mm和〉1 mm或许可以分别作为HSIL和LSIL基因水平上(更精确意义上的)CIN的手术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14.
昆明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昆明女性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现状以及子宫颈癌和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病率.方法 采集昆明市1 499例女性子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及第2代杂交捕获检测,并用亚能基因芯片技术进行人乳头瘤病毒DNA的分型,对于人乳头瘤病毒阳性和/或液基细胞学检查≥未明确诊断意义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的妇女进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 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 第2代杂交捕获检测人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总检出率为17.21%;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人群中感染最多的型别分别是16、52、58型,各年龄段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24,P<0.05).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随子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呈趋势性增加(P=0.040),宫颈癌和高度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的发病率为2.20%.结论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52、58型为昆明地区妇女最常见的3种亚型.昆明地区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较高,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病率处于中发水平,防癌的重点在于筛查早期癌和上皮内瘤样病变,预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时合理治疗上皮内瘤样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脏黏液瘤的超声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5例心脏黏液瘤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外科治疗.结果 1例栓塞死亡,其余术后恢复良好,随访3 a,未见瘤体复发和远处种植转移.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脏黏液瘤的有效方法,但存在误诊可能,心脏黏液瘤外科手术效果佳.  相似文献   

16.
心脏粘液瘤临床少见,早期缺乏特异性的症状,易误诊和漏诊,部分患者瘤体可脱落形成瘤栓并转移,少数患者术后复发并有恶变倾向,影响其生活质量,重者危及生命。近年对该病临床及病理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取得进展。本文就心脏粘液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扶正抑瘤汤对裸鼠卵巢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及作用机制。方法 40只裸鼠接种人卵巢癌细胞A2780,复制荷瘤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和扶正抑瘤汤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扶正抑瘤汤(30 g/kg、20 g/kg、10 g/kg)灌胃,连续3W。停药第2天测量各组裸鼠肿瘤体积后,处死裸鼠,剥离肿瘤称重。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组织的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的PCNA和VEGF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裸鼠外周血IL-2和INF-γ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裸鼠的肿瘤体积和重量均明显降低(P0.05);随着扶正抑瘤汤剂量的增大,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更明显(P0.01)。随着药物剂量加大,肿瘤组织G1期细胞随之增多,而S期+G2细胞则随之减少(P0.01)。扶正抑瘤汤可明显下调肿瘤组织的PCNA和VEGF蛋白表达、上调外周血IL-2和INF-γ的水平,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扶正抑瘤汤能抑制卵巢癌荷瘤鼠瘤组织的生长,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作用机制可能与扶正抑瘤汤对瘤组织细胞周期的调控、下调瘤组织PCNA、VEGF表达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瘤样钙化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瘤样钙化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对6例患者进行X线、CT扫描检查,并对病变进行了手术切除和病理学检查。结果:6例病例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均符合瘤样钙化症的特点,其手术切除的大体标本及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瘤样钙化症。结论:瘤样钙化症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确诊要依靠病理学诊断。通过对瘤样钙化的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及影像学特点的总结,加深了对该病的认识,提高了瘤样钙化的影像学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无锡地区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基因类型和分布特点。方法利用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芯片对148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23种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检测。结果 148例尖锐湿疣患者中,HPV-DNA检测阳性率高达95.27%,共检测出15种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其中低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6、11和43型出现频率分别为44.59%、51.35%和2.70%,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31、33、45、51、52、56、58、59、66、68型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3.51%、2.03%、1.35%、1.35%、0.68%、0.68%、3.38%、2.70%、1.35%、0.68%、4.05%、0.68%;单一感染占68.24%,高危型/低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交叉感染占27.03%。结论无锡地区尖锐湿疣以单一型别及低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1、6型感染为主,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以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为主。  相似文献   

20.
<正>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最常见的消化道非上皮细胞性肿瘤,由Mazur和Clark[1]于1983年首先提出,是一类非定向分化的间叶肿瘤,起源于胃肠道固有肌层和粘膜肌层,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约占该部位原发性肿瘤的1.2%。研究证明,以往诊断的胃肠道平滑肌瘤及神经鞘瘤大多属于间质瘤,间质瘤比平滑肌瘤多见。胃是消化道间质瘤的最好发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