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主疏泄拾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疏泄是肝的生理功能之一。作者提出,所谓疏泄除了司气机、资运化、调冲任、协情志外,尚有协理水湿、清内御邪和调节血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阮诗玮教授辨治络病的思想与临床经验。方法 从学术思想入手,归纳出阮诗玮教授对络病的三个观点,即新病久病均可入络,表里脏腑皆有所络,络病积滞沉久缠绵,总结阮诗玮教授辨治络病的治法方药,并列举医案参佐。结果与结论 传播阮诗玮教授的学术经验,探讨中医药在治疗络病的优势与方向,推广中医治疗的精髓,进而发展中医药事业。  相似文献   

3.
王洪图教授情志病辨证施治拾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图教授情志病辨证施治拾遗杜纪鸣,李爱华济宁市中医院(272137)王洪图教授毕生致力于《内经》研究,临证之时,善用《内经》理论指导临床,尤对情志病有独到之处,每获良效。有幸侍诊左右,获益颇多,现举数则,以飨读者。1喜笑不控治在心王×,女,22岁。...  相似文献   

4.
5.
漫谈三阴交     
前言"三阴交"是针灸医师临床上常用的穴位,大家都熟知的.现在,这个穴位,在临床上应用得很广泛,对这个穴的效用有了新的发现,丰富了本穴的治病范围.本穴属足太阴脾经,因为它在下肢的阴面,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阴经之交会,故名三阴交,别名承命、太阴、下三里等.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三阴交虽为脾经、肝经、肾经三阴经之交点,但有两点须进行考察:三阴经是在一点上交叉呢,还是以不同的深度立体交叉呢? 为证实上述问题,试以各种不同深度针刺三阴交,并用热感测定器测量三经之井穴。经实验观察,三经测定值由于针刺深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先师蒋御天是江苏名老中医(1914~1987),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后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从事临床和带教50余载。蒋老每用宫中十三味疗妊娠之疾获效,吾将其遗稿僭肆删述,以飨同道。宫中十三味是流传江浙一带的民间验方,经考证出自《傅青主·产后编上卷》名治产秘验良方。方中当归、川芎各5克,芥穗炒黑、炙黄芪各2.6克,炒艾叶、炒厚朴、红花各2.3克,炒枳壳2克,炒菟丝子4.5克,羌活、甘草各1.7克,川贝母3.3克,炒白芍4克,姜3片为引。与保产神效方、神效保产无忧散、保  相似文献   

8.
正三阴交位于足内踝上三寸处,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处。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归属于脾经。中医学认为,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肝血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依赖肝血的不断补充,肝血与肾精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精与血都化源于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故称"精血同源",这也是三阴交穴  相似文献   

9.
舌尖主病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诊历史悠久,是中医诊断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诊断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舌尖望诊,是舌诊必不可少的部分。首先论述了舌尖的脏腑分部,然后探讨了舌尖望诊的临床意义,最后指出舌尖望诊既要注重舌尖局部的舌象特征改变,也要和整个舌体的舌象特征改变结合起来分析。认为对舌尖主病的研究,既要有文献整理和临床观察的研究方法,又要有现代临床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探讨舌尖主病,对深入研究舌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阴交,位于“内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甲乙经》)为足太阴、厥阴、少阴经之交会穴。古人说:“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太阴脾经循内踝上直行,厥阴循内踝前交入太阴之后,少阴肾经循内踝后,交出太阴之前,故谓之三阴交。脾主中,肾肝主下,中  相似文献   

11.
临床拾遗     
临床上,我们通过对患者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来归纳分析诊断,并给予及时的科学治疗,将对患者的预后及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不断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回顾近年来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汇报如下,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2.
秦军 《针刺研究》1998,23(3):181-182
三有交穴是足太明脾经穴位,在针灸临床上的作用十分重要,具有健脾和胃,养肝益肾之功,应用极为广泛。为治疗消化、生殖、泌尿系统疾病的要穴,亦为下肢病症的常用穴。笔者就三阴交穴的临床应用谈一点粗浅的认识。针刺方法直刺:主要用于治疗阴虚阳亢的高血压及脾胃疾病。针尖与皮肤垂直进针,得气后施捻转提插手法。针尖略向上斜刺:主要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针尖沿经向上,让针感沿足太明经脉上行。针尖略向下斜刺:主要治疗足内踝测局部病证。针尖逆经向下,让针感下行。泄泻徐XX,男,40岁,工人,1993年6月21日初诊。素来脾虚,昨…  相似文献   

13.
中医脉学著作甚多,而仲景脉法因其脉证并重、切合实际,故为医家所推崇.以浮脉为例,当今中医诊断学教科书只言浮脉主表主虚,而仲景在其所著《伤寒论》和《金匱要略》中,论浮脉达一百处之多,认为其主病最为复杂.系统地分析、归纳仲景论浮脉主病规律,对指导临床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少阳病是外感病邪不解,由太阳传经而来,或少阳本经自感所致;也有从厥阴转出少阳而成。少阳位于太阳阳明之中,少阳为枢机。《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少阳为枢”少阳病的主证为: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如《伤寒论》原文264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98条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少阳病的口苦咽干既有别于太阳病的口中和,又有别于阳明病的口燥渴。太阳病的口中和是邪在肤表,未入里化燥伤阴之征,而阳明病的口燥渴是热盛于里,灼伤津液之见,然少阳病的口苦咽干是由于胆火上炎,热迫清窍所致,邪入  相似文献   

15.
在中医学丰富的诊法中,脉诊是其中重要内容,自古以来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伏脉代表自然界在冬季不能把太阳辐射的能量封存在水系统之中,或能量物质不能正常释放而造成的病态现象,伏脉代表了气内实,即热深与痰闭,又代表了气内虚,阳气不升,阴气内闭。临床上见伏脉多与沉、数、迟、弦脉相兼出现,均以有力无力、脉诊合参,判断实证与虚证。笔者通过临证16年,对伏脉的脉象和机理、主病辨析、现代研究与临床意义进行了总结,凡得伏脉,随着时间、空间的推移转化,易患急危重症及疑难病,应高度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新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0):445-446
合谷、三阴交两穴为临床常用的调理气血的对穴.两穴作不同的补泻,可以起不同的治疗作用.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艾灸三阴交治疗眼睑下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灸三阴交治疗眼睑下垂张永臣(山东中医学院济南250014)关键词眼睑下垂,艾灸疗法,三阴交笔者自1989年以来,以艾灸三阴交穴治疗眼睑下垂35例,疗效颇满意,现介绍如下:1艾灸方法正确取双侧三阴交穴。笔墨点之,坐点坐炙,卧点卧灸。将艾条一端点燃,艾...  相似文献   

18.
三阴交常规消毒。用橡皮膏分成1cm×1cm 2块,将掀针放于橡皮膏中心,将橡皮膏针尖对正三阴交穴位,用手指一掀刺入皮肤,同时足底如电麻样。5分钟左右,足底灼热消除。留针3~5天。患者,女,65岁。形胖,纳强,每晚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诊为胃阴不足。患者,女,48岁,教师,形瘦,纳少,天冷每夜两足底灼热,不能忍受,将两足放于被窠外。经某处治疗无效。诊为肾虚。  相似文献   

19.
不孕症主要由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内分泌失调等引起。在使用其他疗法无效的情况下,采用三阴交埋线配合中药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疗效。治疗方法:用硬膜外麻醉针,抽出针芯2cm,将0号羊肠线(德国产)2cm从针端插入,然后三阴交局部消毒,再用1%普鲁卡因局部麻醉,将针尖直刺三阴交穴,刺入约1~2cm,推针芯将羊肠线埋入其  相似文献   

20.
关于至阳穴的主病,《针灸大成》集明以前之经验,归纳为“主腰脊痛,胃中寒气,不能食,胁支满,身赢瘦,背中气上下行,腹中鸣,寒热解(?),淫泺胫痠,四肢重痛,少气难言,卒疰忤,攻心胸。”但自清代以降,针灸文献对该穴主病之发挥则已少见。我于临证中发现,至阳穴尚可治疗更多的病证,凡见有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