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口腔颌面部处伤是临床常见的急诊病例.由于颌面部是人体较突出的部位,也是较易受伤的部位.从而使外伤成为口腔颌面的常见多发病。口腔颌面部外伤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面部外形和咀嚼功能.正确处理颌面外伤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本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颌面部外伤患者421例,临床急救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硬组织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口腔颌面部硬组织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外伤的性别、原因、部位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损伤男女比例为3.62:1,病因以交通意外伤占第1位,损伤部位以下颌骨骨折居多,6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达96.7%.结论:在患者各项生命征平稳后,应早期进行骨折复位,以恢复患者的外形和功能.微型钛板钛钉坚固内固定+颌间牵引固定术是一种良好的治疗颌骨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口腔颌面部是人体的暴露部分,易遭受损伤.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发病率呈稳步上升的趋势.由于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特殊,生理功能复杂,与容貌的美观密切相关,因此,在处理口腔颌面部损伤时,尽可能减少口腔颌面部畸形和维护生理功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院自1994年10月至2003年10月,共收治口腔颌面部损伤216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216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颌面部为人体暴露部位,极易受伤。它不但起着重要的消化、呼吸功能,而且行使着重要的语言、表情、社会交往等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故其损伤后形态与功能的恢复程度,对医患双方的要求均很高。因此对患者痊愈后重新回到社会,良好的社会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重新建立,均有重要的影响。笔者总结本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216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病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病例男154例(71.3%),女62例(28.7%);年龄3~71岁,20~40岁组最多,有121例(56%)。1.2致病原因:交通事故117例(54.… 相似文献
10.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67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运用描述性的统计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因、伴发基础疾病、住院日、感染间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致病菌、治疗要点、疾病发展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67例,14例伴DM(20.9%),住院病程平均(9.4±6.3)天,最长33天。牙源性感染30例(44.8%),多间隙感染23例(34.3%)。患者入院后均立即予以抗感染+基础疾病治疗。切开引流52例,单纯抗感染治疗14例。脓液培养示31例有菌生长,链球菌17株(25.3%)。随访2例死于基础疾病,其余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方法是切开引流+抗感染治疗,及时诊断及治疗是治愈的关键,注意全身及局部治疗相结合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颌面部外伤引起骨折的发生率有不断上升趋势犤1,2犦。主要表现为复合性与多发性。X线摄片、平面CT、三微CT成像及微型金属小夹板等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中起了较大的作用。现将本院从1994年1月到2002年1月,收治的178例颌面部外伤引起骨折的病因、发病率及治疗等,进行临床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1994年1月到2002年1月,本院共收治了178例由不同外伤引起的颌面部骨折的病人。其中男132例,女46例,男女比例2.87∶1。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65岁,其中20~40岁年龄段者最多,共123例,占69.10%。1.2致伤原因:交通事… 相似文献
12.
口腔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及并发症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的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多种合并症存在,有些合并伤可导致一些重要器官的损伤,如果延误诊断或处理不当,易造成生命危险和遗留面部畸形及机能障碍。本组对60例严重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及并发症的治疗,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60例中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龄8~59岁,平均33.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8例,打击伤10例,坠落伤8例,爆炸伤2例,其他2例。受伤情况:开放性骨折36例,闭合性骨折24例。两处骨折34例,3处以上骨折26例。骨折部位有下颌骨… 相似文献
13.
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重建--1 97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组织瓣修复方式的对比研究。方法 2001年1月~2004年6月,收集修复重建患者共1973例,分别对其年龄、性别、病种、缺损部位和修复类型的分布情况,游离组织瓣危象的发生率及成功率进行分类统计。采用SAS6.12医用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中年(〉45~≤60岁)患者764例,占38.72%;老年(〉60岁)527例,占26.71%;青壮年(〉28~≤45岁)450例,占22.81%;青年(〉14≤28岁)187例,占9.48%,儿童(≤14岁)45例,占2.28%。男1193例,女780例,男、女之比为1.5:1。良、恶性病变之比为1:1.94。缺损部位依次为舌20.63%、下颌骨17.38%、腮腺13.74%、颊12.72%、上颌骨8.16%、口咽7.60%、口底5.68%、其他占14.09%。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904例,占45.82%;带蒂组织瓣753例,占38.17%;随意(皮)瓣201例,占10.19%;非血管化骨移植30例,占1.52%;其它方法85例,占4.30%。其中游离前臂皮瓣594例,腓骨肌(皮)瓣143例,带蒂胸大肌(皮)瓣369例,3种组织瓣共1106例,占修复重建总例数的56.06%。游离组织瓣共940个,发生术后危象47个(5.20%),抢救成功30个(63.83%),游离组织瓣总成功率为98.19%。结论 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患者以中老年、男性、恶性肿瘤为主;舌的缺损修复约占1/5;游离组织瓣的成功率高,是主要的修复方式;前臂皮瓣、腓骨肌(皮)瓣、带蒂胸大肌(皮)瓣成为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的常用组织瓣。 相似文献
14.
儿童口腔颌面部外伤3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口腔颌面部外伤是儿童常见的损伤,但由于儿童处于心理、生理的成长发育期,颌面部外伤的病因、致伤机制及损伤后果都与成人有显著差异,在救治及预后方面较成人亦有一定差别。现将本院近3年门急诊及住院的320例儿童口腔颌面部外伤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及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198 9年 5月~ 1998年 7月 ,我院共收治“X”形食管金属异物 15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5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7~ 2 9岁。就诊时间分别为吞咽异物后 4h~ 11d。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胸痛、呕血、低热 ,4例有黑便。X线检查示食管内“X”型金属异物 ,6例表现为纵隔增宽。金属异物位置在颈段食管 2例 ,中段食管 11例 ,下段食管 2例。致伤物均为用胶皮筋将 2根长 4~ 6cm钢丝捆成“X”形。1.2 治疗方法确诊后立即禁食、禁水 ,12例行手术治疗。颈部切口 2例 ,左胸切口 10例。确定异物位置后将食管切开 2~ 3cm ,剪开固定… 相似文献
17.
口腔颌面部手术病人全麻恢复期的并发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口腔颌面部手术由于病变区都在口腔内和颌面部的特点,手术以后常影响呼吸道的畅通,处理不及时危及病人的生命,为保证安全所有病人经监测观察完全清醒后送回病房。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颌面部全麻病人共13 400例,其中肿瘤4 600例、各种创伤骨折1 680例、唇腭裂3 1 相似文献
18.
19.
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发病率约占全身血管瘤病的60%。多发生于面颈部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部位。以海绵状血管瘤较多。因其部位解剖关系复杂,功能特殊。治疗时较为棘手。我们于1995年8月至2002年10月,采用平阳霉素(ping yang mycin,PYM)与地塞米松(dexame thasone,DXM)联合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9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异物在胸外科为少见的疾病 ,所以长期以来未引起医生的重视 ,加之相当一部分病例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 ,以至造成病人的长期误诊而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我院胸心外科1992年至 2 0 0 1年间共收治支气管异物 9例 ,其中 4例的病程长达数年。现将其在我科的诊治过程做一临床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男性 6例 ,女性 3例 ;儿童 6例 (5~ 12岁 ) ,40岁以上成人 3例。 4例的异物为塑料制品 ,3例为金属 ,2例为骨性物。 3例患者第 1次被误诊 ,其余患者都是及时确诊 (详见表 1)。二、治疗情况 :5例为直接切开支气管后缝合 ;3例肺叶切除 ,1例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