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同时接受8周的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疗效;采用MOS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结果:经8周护理干预,研究组HAMD、SAS及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出院后6个月,以研究组SF-36各项评分(除躯体疼痛评分显著低于人院时外)均显著高于人院时(P〈0.05或P〈0.01);两组间比较,以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及总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不仅能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症状,而且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焦虑症和抑郁性神经症临床症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焦虑症和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症状特征。方法:按CCMD-2-R诊断标准收集门诊焦虑症45例(A组)、抑郁性神经症41例(D组),对两组病例均用病史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进行调查评定。结果:优势心境及相关症状频率与SAS、SDS、SCL-90躯体化评定分析,两组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临床学特征支持焦虑症和抑郁性神经症是两种不同神经症类型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司来吉兰添加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司来吉兰添加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在复方多巴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国产司来吉兰治疗40例帕金森病患,分为司来吉兰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疗程8周。采用改良的Webster评分量表评估药物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司来吉兰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Webster评分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安慰剂对照组于治疗后第4,6周差异有显性意义(P<0.05或P<0.01),司来吉兰组疗效优于安慰剂组(P<0.01),司来吉兰组患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与安慰剂组(40%)比较差异有显性意义(P<0.01)。司来吉兰组患药物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司来吉兰是一种安全有效 的抗帕金森病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4.
精神科三班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精神科三班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100名三班护士,其中精神科70人,非精神科30人(包括精神科门诊),将两组评分进行相互比较,并分别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结果:精神科三班护士与常模比较,所有指标都差于常模,除阳性症状均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两指标为显性差异(0.05>P>0.01)外,其余统计指标均有高度显性差异(P<0.01),与非精神科三班护士比较,全部指标都差于非精神科三班护士,有高度显性差异(P<0.01),45.71%的精神科三班护士有心理问题,万以抑郁,强迫症状,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为突出,结论:精神科三班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应对她们加强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努力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癫痫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进行自我管理训练效果评估。方法将112例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健康教育,研究组进行自我管理训练,内容包括:建立健康档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制定自我管理教育处方;学习采用集体授课方式。两组患者出院1年末进行治疗效果比较;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训练前后情绪障碍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及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癫痫患者存在较高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自我管理训练可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短程认知行为治疗对自杀未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将130例自杀未遂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认知行为治疗组66例(实际完成63例)和对照组64例(实际完成59例),治疗12周并随访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和随访6个月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WHO健康量表(WHOQOL—BREF)、生命质量量表(QOLS)的评定。结果:两组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和随访6个月,两组再次自杀率比较,以对照组高于治疗组(x2=4.366,x2=5.779;P〈0.05)。治疗12周和随访6个月,QOLS总分(t=2.34,3.49)、SDS总分(t=2.12,2.65)、WHOQOL—BREF总分(t=2.06,2.4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SSR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0.25;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改善自杀未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降低再次自杀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94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佐匹克隆组和阿普唑仑组。疗程4周。采用睡眠状况问卷自评量表(SRSS)于治疗前后评定临床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有显著疗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R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TESS评分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是治疗失眠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个性、社会心理因素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个性特点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肠易激综合征病人和正常人进行评定。结果 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的EPQ中E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N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负性生活事件的频度及其刺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生活事件总刺激量较对照组高(P<0.05);SCL-90评定显示肠易激综合征病人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精神症诸因子及阳性项目数与正常对照组存在差异(P<0.01-0.05)。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病人在个性方面存在差异,社会心理因素对发病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综合治疗对伴有负性情绪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对伴有负性情绪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30例,采用格列吡嗪7.5~15mg/d),干预组(30例,采用格列吡嗪7.5~15mg/d和心理干预)和综合组(30例,采用格列吡嗪7.5~15mg/d合并西酞普兰20~40mg/d和心理干预)。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2、4周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并同时测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PBG)。结果 SAS和SDS评分以综合组和干预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且综合治疗对负性情绪改善更快。FBG和2PBG下降以综合组和干预组优于常规组,综合组和干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综合治疗能更有效的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团体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4例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患者按照入组到开始治疗的时间分为3个基线组,每组进行为期8周的归因训练团体治疗,采用多基线实验设计,每隔2周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前后评定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强迫症组加测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结果:所有被试者治疗前后HAMD、HAMA、SDS、SAS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41,19.85,6.33,6.97,P〈0.01);强迫症组治疗前后Y-BOC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P〈0.001);所有被试治疗前后社会功能改善显著(Z=-6.41,P〈0.001)。结论:团体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患者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对5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负性情绪比较,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的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和总刺激量得分均显著较高(P均〈0.01);而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及支持利用度分均显著较低(P均〈0.01)。糖尿病组SCL-90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6个因子分与SDS、S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负性情绪,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能对其防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老年失眠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老年失眠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 74 )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 ,对 78例老年失眠患者进行评定 ,并与 70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结果 老年失眠患者在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均差于对照组 ,且二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在SCL 90的总分、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惧等因子分及SAS、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老年失眠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不如健康组 ,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等 ,故在对老年失眠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应注重心理治疗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心理治疗合并万拉法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将6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单用万拉法新治疗(对照组)、心理治疗合并万拉法新(研究组),共6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进行评定,副作用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 治疗6周后,研究组HAMD、CGI—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治疗合并万拉法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曲唑酮与地西泮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曲唑酮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临床症疗效副反应。方法 对56例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应用曲唑酮(28例),地西泮(28例)进行对照治疗,疗程4周。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曲唑酮与地西泮的疗效相似(P>0.05)。治疗第4周末SAS,HAMA以及HAMA因子的减分率两组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副反应两药相似,曲唑酮的主要副反应为困倦和嗜睡。结论 曲唑酮治疗焦虑性神经症有效,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5.
用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研制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氢溴酸加兰他敏胶囊治疗老年及老年前期记忆障碍者96例,66例与脑复康的双盲对照者(各33例),另外30例为开放组。以韦氏记忆量表、简明精神状况检查表、长谷川氏痴呆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率30.3%,有效率81.8%,MQ治疗前后分别为76.18±7.69及89.21±7.97(P<0.01);对照组显效率24.2%,有效率78.8%。MQ治疗前后分别为76.19±8.03及81.15±8.63(P<0.01);开放组显效率26.7%,有效率83.3%,MQ治疗前后分别为70.37±8.26及84.27±8.63(P<0.01)。其中MQ值的提高,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副作用发生率18.1%,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眉山市东坡区精神病医院就诊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研究组给予奥氮平联合团体心理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后,两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奥氮平联合团体心理治疗与单用奥氮平均能改善急性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但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伴抑郁症状的临床特点及相关问题,方法:对60例病人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同时,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相匹配的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结果,脑卒中病人3种量表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脑卒中病人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 ,特别是抑郁情绪,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很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64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坦度螺酮(32例),氯硝西泮组(32例)进行治疗,疗程6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坦度螺酮与氯硝西泮对广泛性焦虑症均有显著疗效。2组间疗效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坦度螺酮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氯硝西泮(P〈0.01)。结论 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矿工的焦虑、抑郁现状,探讨其焦虑、抑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678名矿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矿工的SAS、SDS得分(43.41±9.60)和(47.51±11.50)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37.23±12.59)和(41.88±1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49,12.757;P〈0.01);男性矿工的SAS得分显著高于女性(P〈0.05),农村来源的矿工SDS得分显著高于城市来源的矿工(P〈0.05),井下矿工的SAS、SDS得分均显著高于地面矿工和管理人员(P〈0.01)。在应对方式上,男性矿工多采用解决问题和自责(P〈0.05),农村来源的矿工多采用自责和幻想(P〈0.01),井下矿工多采用自责、幻想、合理化(P〈0.01)。矿工的SAS得分与应对方式各因子(除解决问题外)显著相关(P〈0.01),SDS得分与应对方式各因子均显著相关(P〈0.01)。消极应对方式对矿工的焦虑、抑郁水平均影响显著(P〈0.05)。结论矿工的焦虑、抑郁水平较高,消极应对方式不利于矿工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不明原因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心理障碍情况,并探讨心理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将50例不明原因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患者组)分为心理治疗组和非心理治疗组,各25例。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测量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与30名对照者比较。结果治疗前患者组SCL-90各因子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心理治疗组SCL-90总分为64.12±19.16,低于治疗前(78.14±21.68;P<0.05),室性早搏数亦随之减少(P<0.01)。非心理治疗组治疗前后SCL-90评分差异尤显著性。结论对有心理障碍的不明原因频发室性早搏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有利于减少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