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牙垫及带孔弹力带在洗胃患者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次序随机分为A、B、C 3组,A组(对照组)使用一次性牙垫及胶布固定,B组(对照组)使用胃镜牙垫及胶布固定,C组(试验组)使用改良牙垫及带孔弹力带固定。对3组间的插管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40例采用此改良牙垫及带孔弹力带固定洗胃管,在插管一次性成功率、减轻口腔黏膜或牙齿损伤、节约人力资源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牙垫和带孔弹力带固定洗胃管后,在插管成功率、减轻口腔黏膜或牙齿损伤、减少洗胃过程中胃管脱落、增加患者舒适度、节约人力等方面都优于胃镜牙垫和一次性牙垫固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口含嘴固定法在急性服毒患者洗胃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急诊科抢救需立即洗胃的服毒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洗胃专用的一次性咬口置入口腔,胃管从咬口的中心孔置入。试验组采用改良口含嘴置入口腔,胃管经改良口含嘴中心孔置入。结果试验组胃管脱落、被咬瘪发生率、口腔黏膜、牙齿损伤的发生率、洗胃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口含嘴固定法能有效降低急性服毒患者洗胃术中洗胃管脱落和被咬瘪的发生率,减少了口腔黏膜、牙齿损伤的发生,缩短了洗胃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临床上常见的3种急诊洗胃胃管固定方法优劣。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300例急诊洗胃患者随机抽签分为A组(100例)注射器固定胃管,B组(100例)一次性口垫固定胃管,C组(100例)气管导管固定器固定。3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3组洗胃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置管时间、洗胃时间。结果 3组患者在口腔内相关损伤和胃管脱落、咬闭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误吸方面,A组与B、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留置胃管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洗胃时间上,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导管固定器固定胃管的方法在洗胃不良反应方面优于一次性口垫固定法及注射器固定法,并可以缩短洗胃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固定器在急诊洗胃中固定洗胃管的效果。方法将52例中毒需急诊洗胃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加长胃镜咬口和助手,观察组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胃管。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误吸发生率、胃管脱落或被咬瘪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唇舌口腔黏膜损伤显著少于对照组,洗胃所需时间及置入胃管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降低了误吸的发生率(P<0.01)。结论应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胃管,可缩短置入胃管时间及洗胃全过程时间,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共情共赢护理模式在急诊服毒洗胃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0月于本院行急诊洗胃的服毒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洗胃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共情共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急诊服毒洗胃病例干预后的置胃管配合度优良率、一次性置胃管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置胃管耗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共情共赢护理模式对急诊服毒洗胃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置胃管配合度、一次性置管成功,缩短置胃管耗时,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孙玉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113-8113
目的探讨适合婴幼儿置胃管的方法。方法将100例误服药物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应用自制牙垫,温奶浸泡一次性硅胶胃管经口置胃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由鼻置胃管法。结果两组患儿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恶心呕吐、黏膜充血、呛咳等不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使用自制牙垫、温奶浸泡置胃管法,减轻患儿不适反应,提高了一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牙垫长度对减轻清醒插管患者口咽不适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至12月入住我院EICU 20例清醒插管1d的患者使用4 cm牙垫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入住我院ICU 24例清醒插管1d的患者使用6 cm牙垫为对照组.比较1d内4个时段患者因牙垫造成的不适次数.结果 试验组6例(30%)发生不适,对照组15例(62.5%)发生不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4,P<0.05).结论 使用4 cm牙垫固定气管导管,对患者口咽部刺激小,可减轻患者口咽不适感,能增强清醒患者对气管插管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牙垫在胃管的置入和固定中的使用在临床工作中早已为大家所熟知和应用,但作者在临床急诊洗胃过程中发现,由于大多数患者的不配合及置管所致的不适,往往造成胃管深浅长度改变或脱落,同时由于口腔黏液或洗胃液污染后粘贴度降低,造成胃管和牙垫移位,稳固性很差,必须增加人员来固定牙垫和胃管,常常顾此失彼,造成牙垫或胃管的脱出或咬瘪,使洗胃时间延长,不利于对患者的救治.作者通过临床实际探索,将胃管和牙垫在胃管置入和固定过程中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从而增加了插管的成功率,达到了有效的固定,防止胃管和牙垫脱出的可能性,缩短洗胃时间,提高了护理急救的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自制洗胃管固定器,并探讨其在中毒洗胃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月32例洗胃的药物中毒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2016年6月—9月30例洗胃的药物中毒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自制固定器固定洗胃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牙垫固定。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率、独立插管率、插管时间和洗胃时间、不适反应、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差异。 结果 实验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6.88%,独立插管率为68.75%,患者不适反应发生率为18.75%,非计划性拔管率为3.12%;对照组洗胃方法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80.00%,独立插管率为3.33%,患者不适反应发生率为53.33%,非计划性拔管率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洗胃时间及插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自制洗胃管固定器能提高护士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和独立插管率,减少患者不适反应和非计划性拔管率,缩短洗胃时间及插管时间。  相似文献   

10.
胃镜牙垫在急诊洗胃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镜牙垫在急诊洗胃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急性中毒需洗胃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使用传统金属开口器组70例,使用胃镜牙垫组70例。结果两组在插管所需时间、插管首次成功率及插管洗胃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胃镜牙垫组在插管所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低于传统开口器组,而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传统开口器组。结论应用胃镜牙垫行急诊洗胃插管,提高了插胃管首次成功率,缩短了插胃管所需时间,减少了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了病人痛苦,节省人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诊洗胃时牙垫+胶布组合固定法和气管导管固定器固定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本院自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诊洗胃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人。其中对照组采用牙垫+胶布组合固定法固定胃管,观察组采用气管导管固定器固定法固定胃管。比较两组采用不同胃管固定方法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洗胃需配合人数以及洗胃时间差异。结果 口腔内相关损伤和胃管移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均P<0.05)。误吸发生率方面,观察组(5.00%)显著低于对照组(12.00%),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洗胃需配合人数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洗胃时间上,对照组用时多于观察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采用的气管导管固定器固定胃管法能显著降低洗胃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洗胃需配合人数,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进的洗胃管路固定装置在急诊科中毒患者洗胃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改进的洗胃管路固定装置包括螺旋母滑栓、面颊固定带、防误吸侧口、唇齿保护层和咬口器主体.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沈阳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中毒洗胃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试验组采用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将110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插入胃管55~60cm,25~38℃清水单次洗胃,甘露醇导泻。实验组采用左侧头低脚高位,插入胃管长度70 cm,25~30℃生理盐水重复洗胃,清洗口腔和食管,生大黄煎剂导泻。结果: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抢救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洗胃法能缩短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应用改良注射器固定经口腔气管插管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应用改良一次性注射器空筒固定经口腔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经口腔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新改良一次性注射器空筒固定)与对照组(采用传统法),比较两组病人插管后口腔舒适度、口腔黏膜及牙龈损伤、口腔分泌物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口腔黏膜及牙龈损伤、口腔分泌物增加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新改良一次性注射器空筒固定经口腔气管插管能最大限度减少病人口腔不适,同时提高气管插管固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温生理盐水洗胃在胃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胃潴留需要行洗胃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将生理盐水加热至35 ~ 38℃经胃管洗胃,对照组采用常温下生理盐水直接进行洗胃,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心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情况及心率改变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适当加温的生理盐水进行洗胃治疗能有效减少恶心、呕吐、心率改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口服中毒患者洗胃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以寻求有效降低洗胃并发症的护理方法,确保洗胃效果及患者安全。方法:选取2012年1~10月急诊口服中毒洗胃患者154例为对照组,2013年1~10月急诊口服中毒洗胃患者15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洗胃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按QCC活动步骤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洗胃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洗胃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显著降低口服中毒患者洗胃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洗胃对酒精中毒患者应用纳洛酮加速尿治疗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洗胃与不洗胃对急性酒精中毒应用纳洛酮和速尿抢救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纳洛酮催醒、速尿促排泄、补液及对症支持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对照组除采用上述抢救护理措施外,还按中毒常规方法给予洗胃。观察2组患者清醒时间和酒后症状持续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和速尿抢救急性酒精中毒免去洗胃不影响催醒效果,而且减少了患者痛苦及护理工作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按摩推压方法对预防和减少洗胃液反流误吸的效果。方法选取300例口服中毒冼胃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均采用洗胃机常规洗胃。试验组患者在洗胃过程中及结束时,对其腹部施以手按摩推压,以助胃残留液的排除。结果2组患者胃内反流液导致误吸的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洗胃操作辅以手按摩推压技术能有效预防洗胃导致的误吸。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采用全自动洗胃机对急性中毒患者进行洗胃时延长胃管插入长度对洗胃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传统的胃管插入长度,即插入胃管45~55 cm;观察组(30例),采取在传统胃管长度基础上延长插入10~15 cm,即胃管插入长度为55~70cm,观察两组的洗胃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洗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洗出的液体中出现血性液体、腹痛、胃内容物自口鼻涌出等,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全自动洗胃机洗胃时延长胃管插入的长度,可达到洗胃速度快、洗胃液引流通畅、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洗胃彻底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次性胃管在高龄老年粪便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生命征平稳的粪便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使用一次性胃管进行保留灌肠,对照组使用一次性肠道冲洗器进行保留灌肠,比较其疗效。结果:试验组药液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耐受性及排便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胃管在高龄老年人粪便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灌肠中应用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