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门诊输液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状况,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50例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应用于临床。结果:门诊输液反应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护理密切相关,通过改善护理可以明显降低门诊输液反应的发生率。结论:引起门诊患者输液反应的护理因素多数属于可控制性的,采用适当的措施可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本院门诊注射室输液发热反应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门诊85例输液发热反应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结果:输液发热反应主要原因有药物因素(235%)、输液器材因素(17.6%)、操作不当、输液速度、输液环境因素、个体因素等方面。结论:只有严格的科学管理,高度的责任心,规范的操作流程,精湛的护理技能,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发生率才能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临床静脉输液所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应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 2003年 1月~2009年9月发生输液反应的396例患者从人群结构、药物因素、输液器材的质量、输液操作因素、患者及气候因素等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输液反应发生与性别因素无关,各年龄段以 55岁以上发生率最高;联合用药越多,输液反应发生率越高;加入抗生素粉针剂或中草药制剂输液反应发生率增加;引发因素以不溶性微粒超标最多;高发因素还包括内毒素阳性、输液器材不合格、输液操作因素等.结论 分析不良反应的原因,认真执行三查七对,防止差错,药物、液体及器具在配制使用前认真检查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神经外科输液反应原因分析及处理、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引起神经外科静脉输液反应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对策及处理措施,降低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率、降低输液反应对患者损害。方法对89例发生输液反应患者年龄、配伍药物、季节环境等项目进行调查和整理,分析影响输液反应的各种因素。结果输液反应原因复杂,主要与药物、气候、患者年龄、所患疾病、过敏史等因素有关。结论输液反应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针对其影响因素,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临床输液安全防范措施,有利于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小儿静脉输液不良反应调查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鑫磊 《吉林医学》2009,30(14):1460-1461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方法:从患儿体质,季节因素,药物因素,输液操作因素,输液器材的质量等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患儿体质弱、有过敏性病史患儿发生率高;输液反应在三季度发生率高;联合用药越多,输液反应发生率越高;中草药制剂不纯输液反应发生率高。另外,不溶性微粒超标,输液器材不合格、输液操作因素等均为诱因。结论:增强患儿体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治疗室空气消毒,液体及器具在配制使用前认真检查、核对,注意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与控制全肠外营养液(TPN)输液反应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20个临床科室报告的31例TPN输液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主要有药物、患者体质、环境等因素。结论合理用药,注意配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规范静脉输液的监控和管理,改善临床输液调配环境等是减少输液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引起输液反应的各种因素,供临床参考,以期更好地防范。方法分析90例输液反应的特点,找出产生输液反应的原因。结果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病情因素、体质因素、气候因素、输液操作因素等。结论要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必须加强监控和管理,改进输液和配药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李文娟 《大家健康》2016,(11):24-25
随着静脉输液患者的逐渐增多,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输液反应是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因输液引起的各种非治疗效应。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很多,通过对接受输液治疗的14例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输液不但用以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而且作为重要的给药途径,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和危重病人的抢救。而临床输液反应是输液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引起输液反应发生的因素繁杂,从单一因素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降低输液反应发生率是很难做到的。本文引入系统概念,建立临床输液反应系统,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控制输液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临床发生的输液反应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探讨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2012年发生的31例输液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结果:输液反应的发生有药源性、操作不当、患者因素及气候等原因.结论:严格控制药品质量,医生要合理用药,护士要严格操作规程,严把操作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的意义。方法在我院门诊的17761例病患中50例出现了输液反应,分析引起病患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结果分析发现引起输液反应的主要因素,针对以上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研究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病患的满意度,值得广泛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对临床输液反应的认识,寻求防范措施,分析115例输液反应的特点及发生原因。结果,引起输液反应的主要因素有药物因素、气候因素、患者个体因素等。提示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复杂,要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必须加强防范意识,规范静脉输液的监控和管理,改进输液和配药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临床输液反应原因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蕾  白林  陆路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6):1492-1493
目的分析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从而减少其发生率,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51个临床科室送检的156例输液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有液体种类、联合用药的数量和液体中加入药物的种类。结论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合理用药,注意配伍等是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白林  杨帆  陆璐  高翠萍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9):2162-2163
目的 分析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从而减少其发生率,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分对我院3年来51个临床科室送检的196例输液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分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主要有药物、患者的体质、环境因素等.结论 分合理用药,注意配伍,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规范静脉输液的监控和管理,改善临床输液调配环境等是减少输液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了解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输液反应因素很多,药物因素、操作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患者本身体质等.结论:加强管理措施,增强无菌观念,严格操作程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但其并发症并不少见,探讨输液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输液反应是我科临床护士在治疗操作中常遇到的问题,现将引起输液反应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临床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2年8月~2008年8月共发生的26例输液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输液反应的发生主要与药物、操作、输液器具、患者、季节等因素有关。结论: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注意药物配伍禁忌,严格控制液体滴速,是降低输液反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临床常见输液反应发生原因及如何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收集各科室发生的89例输液反应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资料报道,综合分析导致其发生的各种原因并对输液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分析属药物因素37例(41.6%),属操作因素35例(39.3%),属输液器具因素9例(10.1%),属患者因素8例(9.0%),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主要与个体差异、药品质量、输液时的环境因素、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热原量累加等因素有关。结论严把药品及输液器的质量关,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减少和杜绝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田玲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0):1270-1271
目的:探讨小儿输液发热反应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防范对策。结果:使我院小儿输液发热反应逐年下降。结论:针对小儿输液发热反应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能有效地降低小儿输液发热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引起静脉输液反应的各种因素,尽量减少其发生率.方法 机体因素、药物因素、输液规程等方面分析原因.结果 患儿有药物过敏史发生率高;用中草药制剂发生率高;联合用药越多,发生率越高;操作不当发生率少见.结论 输液前详细询问过敏史,药液及器具在配置前认真检查、核对,注意配伍禁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