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p感染是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病因之一,Hp感染可引起胃粘膜的炎症及特异的血清学改变,本研究旨在探讨Hp定植密度与胃粘膜慢性炎症程度及血清抗Hp抗体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着级量关系。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与消化性溃痔、胃癌的发生有关。通常在慢性胃炎的胃粘膜标本中Hp的检出率可达50%-80%,而消化性溃疡检出率可达90%以上.内镜活检胃粘膜取材组织学观察和Hp检测.不仅是诊断该菌感染的金标准,而且能同时评价炎症程度和活动度。由于仅有活动性炎症的慢性胃炎伴Hp感染时才倡导抗菌治疗,因此Hp组织学评价在临床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诊治,  相似文献   

3.
根除Hp前后胃窦粘膜COX-2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检测胃窦粘膜在根除Hp前后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COX-2表达与急、慢性炎症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9.6-2000.3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胃粘膜活组织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均证实Hp阳性的14例住院病人,在根除Hp前后取胃粘膜活检组织,HE染色显示组织结构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显示COX-2表达情况.结果感染区域的胃窦上皮细胞和相应的壁细胞、单核细胞均可检测到COX-2的阳性表达,与根除Hp后比较,COX-2的表达明显减少而不完全消失(P<0.005),COX-2阳性表达率与胃粘膜的急性炎症程度无关,而与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密切相关(r=0.74 P<0.05).结论COX-2的高表达可能是Hp相关性胃炎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探讨了Hp定植与慢性胃炎、胃粘膜萎缩的关系,但是对于胃息肉与Hp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较少。胃癌的发生是胃粘膜上皮异常增生的结果,胃息肉是以上皮细胞的增生为特征。探讨Hp感染与胃粘膜上皮增生的相关性对阐明胃癌的发生可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我们对93例胃息肉进行分析,探讨Hp感染与胃息肉发生类型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自从1982年Warren和Marshall从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的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之后,Hp与上消化道疾病之间的关系受到消化界学的广泛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Hp感染和上消化道疾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目前,有关Hp感染与慢性胃病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虽有一些研究,但各家报道结果不一,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的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IL-8、TNF-α在Hp感染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肠疾病时胃粘膜组织IL-8、TNF-α的活性水平及其病理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夹心法检测胃粘膜组织中IL-8、TNF-α的水平,并观察IL-8、TNF-α水平与胃粘膜炎症活动的关系。结果 1、Hp感染的胃粘膜组织中,IL-8或TNF-α的浓度明显高于非Hp感染患者。2、IL-8、TNF=α在Hp相关性胃与十二指肠球溃怕患者胃粘膜组织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3、在Hp感染患者中,有炎症活动的患者其胃粘膜组织中IL-8、TNF-α的表达明显高于无炎症活动的患者。4、Hp感染患者胃粘膜组织中IL-8的表达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炎性细胞因子IL-8、TNF-α在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7.
萎缩性胃炎(Atmphic Gastritis,AG)是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炎症、粘膜腺体萎缩和胃功能损害。最近研究表明Hp与这一过程密切相关。我们此项研究目的是评价清菌治疗对于伴Hp感染的萎缩性胃炎胃粘膜组织的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了解20年前Hp有无感染以及感染率和感染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再结合20年后感染情况的比较,为进一步研究Hp与胃粘膜病变提供依据。方法:将1973年563例胃镜活检材料与同期1992年500例胃镜活检材料进行回顾性病理切片的阅读,记录Hp感染情况及胃粘膜病变,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973年胃粘膜活检中Hp感染率为71.0%,1992年为67.2 %,两者几乎相等。说明在1986年以后才认识到的Hp感染早在20年前已普遍存在。进一步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溃疡、胃癌5种主要胃粘膜病变中Hp感染率20年前后比较亦无大的变化。结论:胃粘膜感染Hp是一个历史长久的问题,可能会追溯到古代,因此,对Hp与胃粘膜病变的内在关系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只凭短期内的材料就做出Hp与胃炎、胃癌有关的结论应取慎重态度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内镜检查对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症因诊断价值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OlympasGIF-Q10型纤维内缓、GIF-rQ230型电子内镜对61例有反复上腹痛、消化不良及黑便等症状的患儿行内镜检查,对其中30例慢性残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患儿进行胃粘膜活检作病理学Hp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61例患儿内镜及清理检查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33例.胃溃疡1例,复合性溃疡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例,十二指肠球部息肉1例,慢性残表性胃炎伴食管下段炎、贲门炎2例,胃粘膜脱垂并胃炎3例,食管异物1例,球部蛔虫1例.11例消化性溃疡患儿病理切片查见Hp及尿素酶试验均为阳性,19例慢性残表性胃炎胃粘膜病理切片查见Hp及尿素酶试验均为阳性,19例慢性发表性胃炎胃粘膜病理切片查见Hp16例,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17例,平均Hp感染率为90%,所有有Hp感染的患儿均经快速抗Hp等治愈.结论小儿内镜检查安全、方便,是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病因诊断最准确的方法.有反复上腹痛、消化不良等上消化道症状者.提示Hp感染达90%,快速抗Hp治疗可收良效  相似文献   

10.
Hp能够在胃的弱酸性环境下生存。它能产生高活力的尿素酶和氧化酶,二均为致病因素。尿素酶分解尿素,有利于Hp寄居于胃粘膜表面.同时破坏胃粘膜上皮细胞周围的环境.而发挥其致病作用。在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过程中的Hp根除治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措施。我们对1989年至1996年的652例患进行Hp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炎的关系,方法:对204例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进行观察分析,并测定其中137例Hp阳性患者血清C A-Hp抗体IgG水平,与组织学对照,结果:慢 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血清CagA抗体IgG明显高于对照组IP<0.01),其他类型胃炎患者血清CagA抗体IgG水平无明显增高(P>0.05),续集:CagA-Hp可能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因素之一,对这类患者应;密切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粘膜肥大细胞(MC)及其脱颗粒与幽门螺杆菌(Hp)致病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120例患者胃粘膜中MC计数及脱颗粒细胞所占比例。结果:1.Hp阳性患者胃粘膜MC计数及脱颗粒比显著高于Hp阴性患者(P<0.01);2.不同Hp感染胃病患者之间胃粘膜MC计数及脱颗粒比也有差异,消化性溃疡(PU)和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患者胃粘膜MC计数及脱颗粒比显著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P<0.01)。结论:胃粘膜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参与了Hp致病而导致胃粘膜受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Hp长期感染对胃粘膜病变的转归的影响.方法随防了62例10年前Hp感染患者,并分析对比10年前后Hp感染情况、胃镜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①63例患者16例(25.4%)Hp转阴,47例(74.6%)Hp持续阳性.②Hp持续阴性者10年前后消化性溃疡(PU)的发生率分别为29.78%和53.19%(P<0.05),Hp转阴者10年前后消化性溃疡(PU)的发生率分别为68.8%和12.5%(P<0.05)③Hp持续阳性者10年前后慢性炎症严重程度积分分别为1.77±0.43和2.13±0.34(P<0.01),肠上皮化生(IM)严重程度积分分别为1.13±0.35和1.63±0.52(P<0.05);Hp转阴者10年前后慢性炎症严重程度积分分别为1.81±0.40和1.31±0.48(P<0.01),肠上皮化生(IM)严重程度积分分别为1.6±0.55和1.4±0.59(P<0.05);Hp持续阳性者10年前后胃粘膜糜烂的发生分别为17.02%和38.29%(P<0.05),IM的发生分别为17.02%和44.68%(P<0.01);Hp转阴者10年前后IM的发生均为31.25%,胃粘膜糜烂10年后完全消失.结论根除Hp不仅能减轻胃粘膜的炎症程度,而且能阻止肠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COPD患者口腔及胃Hp感染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口腔及胃Hp感染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统计47例COPD患者入院时及口腔专科治疗后4周口腔及胃Hp阳性率,并与47例非COPD患者同期资料比较分析。结果COPD患者口腔及胃Hp阳性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口腔专科治疗可降低COPD患者Hp感染,有助于提高该组患者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CG)及消化性溃疡(PU)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T)及P物质(SP)均和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如胃酸分泌,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胃肠道运动及胃肠粘膜血管舒缩相当密切。Hp感染引起的胃肠激素含量变化,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胃肠激素和Hp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时胃粘膜内-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与细胞凋亡改变的意义。方法选择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27例,其中 Hp 阳性者15例,Hp 阴性者12例;正常对照组10例。应用生物化学方法和切口末端标记法(Tunnel)检测胃粘膜组织中一氧化氮产物 NO_2~-水平、NOS 活性及细胞调亡指数。结果 Hp 感染时,胃粘膜 NOS 活性、NO_2~-水平及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较Hp 阴性组差异显著(P<0.01),胃炎积分数与胃粘膜组织中 NOS 活性和 NO_2~-水平呈明显正相关(γ=0.66和0.84,P<0.01)。当根除 Hp 后,胃粘膜组织 NOS 活性,NO_2~-水平及细胞凋亡指数则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指数与 NOS 活性和 NO_2~-水平呈明显正相关(γ=0.68和0.79,P<0.01)。结论 Hp 感染时可引起胃粘膜组织 NOS 活化,NO 过量产生,细胞凋亡增加,这从又一方面说明 Hp 感染在胃腺癌发病机制中作用。  相似文献   

17.
儿童与成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病理特征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和成人各个年龄段人群感染Hp后的胃粘膜病理变化特点及探索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40例儿童和45例成人Hp相关性胃炎病人的病理变化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Hp相关性胃炎的病理变化以浅表炎症为主,而在成人年龄越大,萎缩性胃炎的比例越高,两者比较差异显著(x~2=11.93,P<0.005)。成人组胃粘膜炎症中中性粒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儿童组,两者比较差异显著(x~2=31.17,P<0.005)。成人组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和肠上皮化生也明显高于儿童组(分别为x~2=11.93,P<0.005,x~2=11.84,P<0.005)。而儿童组淋巴滤泡形成明显高于成人组,两者比较差异显著(x~2=5.89,P<0.025)。结论:各年龄段人群感染Hp后在胃粘膜病理变化上存在着差异,随着年龄增大,急性炎症越明显,胃粘膜萎缩及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亦越高。提示Hp感染存在某种与年龄相关的宿主方面反应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 Hp)是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病因之一, Hp感染引起胃粘膜的炎症及特异的血清学改变,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粘膜 Hp定植密度与粘膜慢性炎症程度及血清抗 Hp抗体( Hp-IgG)水平是否存在着量级关系。   一、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对象均为初次就诊的门诊或住院患者,有较长时间的消化道症状史。本次就诊前无较长时间的应用抗菌药物史、无免疫方面的疾病。本组 46例,男 35例,女 11例;年龄 21~ 69岁。   2.胃镜检查及血清学检查:采用 Olympus 240内镜,每例检查前均严格消毒(镜身在 1%戊二醛溶液中浸泡 5 min…  相似文献   

19.
自从1983年Warren和Mashall发现并成功培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下同)以及揭示其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以来,有关Hp感染与中医病证的关系,已逐渐引起重视。自1999年1月~2000年6月,我院对慢性胃病患206例,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有关内容进行辨证,结合Hp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根除Hp可使胃炎缓解和溃疡愈合,并可防止溃疡复发。因此,治疗Hp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