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位颈群脉球是中耳内的异常血管征象。自1914年由rase首次报告以来,耳科医师熟知于鼓膜切开或耳部手术时会引起大量出血。典型的高位颈南脉球病例很容易透过鼓膜观察到搏动的暗兰色团块,临床表现为耳鸣或传导性聋。因此多数学者强调中耳手术时必须小心操作。据颧骨解剖研究表明高位颈静脉球并不少见,发现鼓室腔与颈静脉之间的骨壁缺损出现率约为0.3~6.7%,这个数字常不被耳科医师所重视,但临床上确实存在透过鼓膜觉察不到的突出的高位颈静脉球。为此,该文报告3例不典型高位颈静脉球,并提出颈流脉加压试验的诊断意义。这些病人的…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告一例发生于鼓膜的胆固醇肉芽肿患儿女性,11岁。主诉右耳痛。先曾因右耳急性中耳炎行鼓膜切开术,数日后穿孔闭合;以后鼓膜切开部稍膨隆并渐增大,数周后在鼓膜上形成一黄褐色球形肿物,患耳呈传导性聋,听力平均损失25分贝。X 线检查双侧乳突气房发育良好。沿肿物周边切开鼓膜摘除肿物,20天后鼓膜缺损闭合,听力改善。后因鼓室积液而放置中耳通气管,5个月后通气管自脱,鼓膜外观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道一例十岁患儿,因高位颈静脉球与砧骨接触引起传导性聋。异常的高位颈静脉球早已为耳鼻喉科学者们熟知,Page's在1914年报道了二例由于高位颈静脉球而影响了听骨链活动的病例,该病可以在静脉造影中得到证实。法国文献曾有过一例报道:在颈静脉造影中偶尔发现了一个扩大的颈静脉孔,这就表明左侧颈静脉的疏导系统发育不全时可形成对侧代偿性扩大。但该文作者并未说明患者是否存在听力障碍。  相似文献   

4.
镫骨切除的并发症,在耳科文献中已有详细的记载和讨论,迄未有并发浆液性中耳炎的报道。作者们在近3年来施行186次镫骨切除术中,有3例并发本病。患者术前除传音性聋外,均未有过其他耳病史;咽鼓管通畅,鼓膜及鼓室粘膜正常。术式均取外耳道后壁进路,在切除底板后以静脉瓣覆盖,用Robinson活塞修复。术后气骨导差距消失,听力明显提高。但患者分别于术后6周、2月、3月半后并发浆液性中耳炎,经鼓膜穿刺、切开插入通气管后,2例治愈。1例因通气管反  相似文献   

5.
作者应用装有纤维光导探针的光电系统首次成功地测量了中耳、鼻粘膜纤毛拍击频率(CBFHz)。Sad(?)在1979年通过测定惰性粒子的清除率研究人中耳纤毛的转运功能,认为粘液纤毛系统是中耳重要的防御机制。作者报告1例4岁女孩(全内脏转位)患者,因复发性中耳炎、扁桃体炎入院。家庭中父、母系内均有挛生姐妹,母系内有右位心者。局部检查双测鼓膜运动不良,传导性聋(听力损失35~40dB)以及扁桃体肥大。经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腺样体刮除术及双鼓膜切开并置通气管。经鼓膜切开处向下延长  相似文献   

6.
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开置管术的并发症(附115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开置管术后的并发症.方法:应用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15耳,术后随访其并发症.结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依次为耳漏(10.1%),鼓室硬化症(8%),鼓膜穿孔(3.4%)、耳鸣(1.7%),感音神经性聋(0.8%).结论:应用小型鼓膜通气管可显著减少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颅脑外伤后听力损失与前庭功能障碍的随诊结果。作者给395例颅脑外伤患者于伤后1—7天内进行听力检查,发现有听力损失者88例(22.5%),其中传导性聋14例,感音性聋74例。传导性聋患者中12例有血鼓室与鼓膜裂伤,听力:21—30dB12例、31—40dB2例;感音性聋的听力是:21—30dB21例、31—40dB35例、40dB以上18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同期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听力变化、复发率及并发症等.方法 对80例(132耳)病史超过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的4~12岁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两组,A组42例(72耳)采用在耳内镜下同期行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B组38例(60耳)则仅在耳内镜下行鼓膜置管而不行腺样体切除术.结果 A、B组术后纯音听力均提高.A组术后中耳积液平均时间为(8.5±1.2)天,通气管脱落或取出后3个月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率为8.3%,并发中耳感染率为2.7%;B组积液时间为(10.3±1.4)天,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率为21.7%,中耳感染率为11,7%.结论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可改善听力,能缩短中耳积液时间,减少复发率及继发中耳感染的发生率.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伴有腺样体肥大的患者施行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是最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儿童鼓膜切开置管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儿童鼓膜切开置管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83耳)应用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结果 术后随访半年至5年,83耳中76耳语频听力提高15-35dB,7耳听力无明显改善,与鼓膜穿孔和内陷有关。手术治愈率达91.56%(76/83)。术后并发症:耳漏6耳经治疗后干耳,转归为穿孔;通气管坠入中耳腔1耳,扩大切口取出,转归为穿孔;通气管阻塞4耳;通气管脱出3耳;鼓室硬化4耳;鼓膜内陷5耳。并发症发生率是27.71%(23/83)。结论 儿童鼓膜切开置管术的并发症与诸多因素有关,可影响少数患儿远期的听力恢复,应积极防治,以提高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患儿 ,男 ,11岁。因右耳听力下降 1年在院外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无效而转本院。患者 1年来右耳听力逐渐下降 ,无耳溢脓及头痛 ,无眩晕及面瘫。 1年来右耳前瘘管口不断有黄白色分泌物排出。曾有“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病史 ,已愈。入院查体 :双耳前瘘管 ,右耳鼓膜增厚 ,活动差 ,左鼓膜正常。声导抗示 :右耳鼓室导抗图B型 ,左耳A型。纯音测听示 :右耳传导性聋 ,平均气导听阈 40dB ,左耳听力正常。入院诊断 :1 右分泌性中耳炎。 2 双侧先天性耳前瘘管。遂拟全麻下行右鼓膜切开置管 双侧耳前瘘管切除术。术中见右耳前瘘管延伸至鼓窦外…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48岁,因左耳持续性耳鸣、耳漏、听力下降伴头晕5年入院.入院查体:全身状况良好.左侧外道内粉红色光滑肿物,肿物质软,不易出血,看不到鼓膜,耳道内未见分泌物,乳突无压痛.纯音测听示左耳传导性聋,语言频率平均骨气导差(听力级)38 dB.中耳CT示左侧中耳鼓室及乳突内充满软组织影,肿物累及颈静脉球,周围骨壁无缺损.MRI示左侧乳突气房内大量异常信号影充盈.肿物曾在外院取活检,病理报告为"颈静脉鼓室球瘤(副神经节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总结77例(82耳)鼓膜完整的传导性聋患者的临床表现、听力学特点及耳内镜听骨链重建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收治并行耳内镜听骨链重建术的77例(82耳)鼓膜完整的传导性聋患者的资料.总结分析其病史、临床表现、听力学评估、术中探查及耳内镜听力重建疗效.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比较鼓膜穿刺、鼓膜置管和圆窗置管微泵灌注地塞米松3种方法治疗难治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的疗效。方法55例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突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圆窗置管微泵灌注用药治疗21例(置管组),每次2.5mg/0.5ml,维持1小时,每天两次,连续给药7天,总剂量35mg;鼓膜穿刺注药23例(穿刺组),首次剂量为2.5mg,此后,每2天重复注药1次(每次2.5mg),共4次,总剂量10mg;鼓膜切开置管滴药11例(滴药组),首次剂量为0.5%地塞米松0.5ml,经通气管滴入鼓室,每天重复滴药2次(每次2.5mg),共7天,总剂量32.5mg。同期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32例突聋患者,且拒绝鼓室用药者随访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各组听力恢复及并发症情况。4组治疗前听力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治疗完成后1月纯音测听检查:置管组、穿刺组和滴药组平均PTA分别提高9dB、8.6dB和1.7dB,前2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4dB(P<0.05),置管组8例(38.1%)听力改善约15~56dB,无效13例;穿刺组8例(34.8%)听力改善约16~54dB,无效15例;滴药组1例(9.1%)听力改善约26dB,无效10例;对照组3例(9.4%)听力改善约15~36dB,无效29例。结论鼓室灌注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突聋方法安全有效,为用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突聋患者,提供了再次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腺样体肥大对儿童听力的影响及手术后儿童听力的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研究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儿140例,术前行声导抗和纯音听阈检测,术后1周复查听力学检查,分析肥大腺样体对患儿听力的影响以及手术后的听力康复情况.结果 全组病例中,主诉有听力下降者93例,其内20例(21.51%)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聋;声导抗检查88例(165耳)为B型曲线,5例(9耳)为C型曲线.47例无自觉听力下降,但听力学检查结果显示29例(53.19%)存在单耳或者双耳听力下降;声导抗检查30例(63.83%)存在声导抗鼓室曲线的异常,B型曲线22例,C型曲线8例.腺样体切除并行鼓膜置管术后,所有患儿听力均明显提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样体肥大可引起传导性听力下降,部分还表现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能有效恢复患儿听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将鼓膜通气管置于鼓膜紧张部前下象限及后下象限时其疗效有无差别。方法 选取双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40例,每例均随机选取一侧在鼓膜紧张部前下象限置管,对侧在鼓膜紧张部后下象限置管。术后1周,1、6、12个月分别行门诊复查。术后1周复查纯音听力测试,其余每次复查均记录通气管是否脱落。统计分析两个位置 的疗效有无差异。结果 术后1周前下象限组与后下象限组气导听阈平均值配对t 检验,P =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下象限组均值10.4575,后下象限组均值10.2300,后下象限组气导平均听阈较前下象限组低。术后12个月两组间脱管率两独立样本率比较的卡方检验,P =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下象限组较后下象限组脱管率高。结论 将通气管放置于鼓膜紧张部后下象限较将其放置于前下象限对听力的改善程度更大,且操作更方便,术后更稳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颈静脉球瘤临床特点,总结手术疗效,提高该病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或术后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式及随访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单耳发病,其中男2例,女8例。表现为单侧搏动性耳鸣6例,听力下降8例,耳痛及眩晕3例,耳流脓性或脓血性分泌物4例,因体检发现耳道肿物就诊1例。6例因肿物突入外耳道,鼓膜不能窥及,4例可透过鼓膜看见鼓室内红色搏动,鼓膜稍向外膨隆。纯音测听示传导性聋4例,混合性聋5例,感音神经性聋1例。所有患者均行颞骨CT及MRI检查,鼓室球瘤可见鼓室、外耳道内充填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颈静脉球体瘤可见颈静脉孔区软组织密度影,周围呈“蚕蚀样”骨质破坏,肿物突向鼓室及外耳道,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3例颈静脉球体瘤行DSA检查可见颈静脉孔区浓密肿瘤染色,2例由咽升动脉供血,1例由咽升动脉和枕动脉供血。6例鼓室球瘤患者均行耳道乳突径路鼓室球瘤切除术,3例颈静脉球体瘤患者行颞下窝A型径路颈静脉球体瘤切除术,1例颈静脉球体瘤患者行伽玛刀治疗。所有病例随访10个月至5.5年,均无复发,未出现影响生活的严重并发症。结论颈静脉球瘤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以单侧搏动性耳鸣和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最为多见,结合仔细的专科查体和完善的影响学检查不难诊断。鼓室球瘤患者通过中耳显微手术能达到良好疗效,颈静脉球体瘤患者因解剖位置特殊,对术者及围手术期的规范化处理要求较高,并且要求诊疗团队具有侧颅底外科手术的知识及经验,否则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60岁。因双耳闷胀感伴疼痛及听力下降1年,左耳痛加重伴眩晕半个月就诊,颞骨CT示双侧中耳腔、鼓窦软组织影,左耳外半规管破坏(图1),门诊以“双侧慢性中耳乳突炎”于2004年12月15日收入院。1年前曾诊断为“双侧分泌性中耳炎”行“双鼓膜切开置管术”,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入院前半个月出现左耳深部剧痛伴眩晕,疼痛以夜间为重,在外院抗炎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后入院,全身检查无异常发现。专科检查:右鼓膜完整,标志清楚,左鼓膜中耳通气管在位,管腔通畅,无自发性眼震,听力测定左耳中度混合性聋。各项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于2004年12月17…  相似文献   

18.
95例镫骨畸形及耳硬化症的手术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鼓膜完整、咽鼓管通畅的传导性聋患者之镫骨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鼓膜 完整、咽鼓管通畅的传导性聋的镫骨手术资料,比较耳硬化症、单纯中耳畸形、外耳道狭窄畸形之镫骨 卵圆窗外 科治疗的效果。结果:术后4周听阈均值显示:利用砧骨的卵圆窗开窗术优于砧骨 镫骨底板连接术(P<0.05); 3组中外耳道狭窄畸形优于耳硬化症及单纯中耳畸形组(P<0.05);生理性镫骨底板切除术与利用砧骨的卵圆 窗开窗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3年,除镫骨撼动术(8/14)的听阈均值又同于术前水平外,其余均保持术 后近期听力水平。结论:镫骨手术应用于镫骨 卵圆窗畸形病例时有别于耳硬化症而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儿童或少年患传导性聋而鼓膜完整可以活动者,可能为先天性听骨链问题、耳硬化症、先天性胆脂瘤或少见之内耳传导性听力损害。作者们回顾了34名此种患者的记录。  相似文献   

20.
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前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 (SOM )在鼓膜置管前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的变化。方法 :选择鼓室图为B型 ,纯音测听骨导听阈 <30dB ,呈传导性聋的患者 2 6例 (2 9耳 ) (SOM组 ) ,以SmartOAE 4 .2 4型耳声发射仪对患者置管前及置管后即刻、置管后 2周进行DPOAE测试 ,并与正常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DPOAE在置管前测出率与幅值均较低 ,置管后即有提高 ,110 5、15 6 0、2 2 11、4 4 16Hz出现显著升高。置管 2周后DPOAE幅值进一步升高 ,差异更为显著。结论 :中耳积液、鼓膜穿孔、鼓膜通气管等均可影响DPOAE的幅值 ,鼓膜穿刺并置管后DPOAE会有逐步的提高 ,但仍难达到正常人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