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作为城市医疗服务的窗口--院前医疗急救,已成为一个城市医疗服务和文明程度的标志.建设现代化城市一定要建设现代化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这个机构就是以120呼叫电话为媒介,面向市民的医疗急救中心.……  相似文献   

2.
<正>20世纪90年代,美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医疗救护员(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EMT)经过无数次的科学实践而被社会真正认可,约50%以上的美国公民接受过EMT提供的急救医疗服务。EMT已经成为美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石。在急诊现场,EMT首先要做的是处理威胁生命的情况,如急性呼吸道梗阻、心跳呼吸骤停和大出血等,当这些威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急救培训的现状以及参与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意愿,探讨促进大学生参与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意义与方法,为《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建立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志愿组织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北京市部分高校859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非概率抽样方式中的滚雪球抽样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市大学生急救培训与急救医疗服务的参与意愿较高,50.3%的人已经参加过医疗急救培训,93.2%的人表示愿意学习医疗急救知识和技能,86.5%的人愿意到急救车上参与院前医疗急救辅助工作,主要的参与动机是学习到的急救技能得到实际的锻炼等,而主要的顾虑是参加急救服务造成的法律风险等。结论大学生群体是值得统筹利用的急救服务人力资源,重视对在校大学生的医疗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急救医疗服务中,对提高我国现场急救水平和全民健康素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急救医疗服务的空间可及性特征,为有限急救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四川省内2017年所有提供急救医疗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为供方,四川省内所有人口为需方。采用最短路径法计算所有需求点到最近急救医疗服务设施点的最短就医时间。结果总体而言,四川省的急救医疗服务的空间可及性较好,但四川省内急救医疗服务可及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与四川省东部地区相比,位于川西地区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急救医疗服务可及性稍差。结论医疗资源多较集中地分布在人口密度较大、经济发展较好、自然条件等较优越的地方。通过最短就医时间分析,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医疗资源的空间配置状况。对于急救医疗资源空间可及性较差的地区,除了新建/增设急救医疗机构外,可以通过增强居民自救技能等综合的策略改善急救医疗服务可及性,弥补由于有限条件导致的急救医疗服务空间可及性差的情况,有助于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5.
《职业卫生与病伤》2006,21(3):F0002-F0002
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原系芙蓉矿务局职工总医院,始建于1966年,是宜宾市红十字矿山急救医院、四川省职业病诊治机构,四川省职业健康体检机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芙蓉分中心;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二级乙等医院。  相似文献   

6.
随着目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新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成为一个新课题。《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在公布的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医疗机构"按照有关规定收取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费用,不得因为费用问题拒绝或者延误急救",有关"先救人还是先收费"的问题再次引发讨论。"金钱与生命"权衡成为医改的新动向。"先住院后付费"作为新的医疗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从新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更好地实施新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急救医疗服务现状分析及发展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急救系统分为四大职能子系统,即急救医疗系统、急救运送监护系统、急救信息系统、急救指挥系统,并按四大子系统对武汉市急救医疗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武汉市急救医疗服务的设想:1.划区建立急救中心,缩短急救半径,完善急救医疗网络;2.建立急救系统功能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近年来兴起的家庭医疗、急救医疗等医院外医疗服务正在逐步扩大。家庭医疗服务主要是派遣护理人员到病人家中进行康复指导、一般治疗等护理服务,主要服务对象是长期卧床或处于疗养期的病人。提供家庭医疗服务的组织,以政府机关、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医疗急救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医疗急救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原有急救模式加以改进,研制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远程医疗急救系统,通过RFID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有效结合实现了适合现代医疗急救的合理、有效、快速的急救服务。  相似文献   

10.
1970~1980年10年间俄罗斯婴儿死亡率下降了3%.婴儿死亡率水平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共和国加强了儿童急救医疗服务.加强儿童急救医疗服务主要分以下4个阶段:第一阶段 医疗前服务阶段,主要是加  相似文献   

11.
为变革军队医院平时医疗急救的方式及遂行多样化军事保障任务时卫勤保障的手段,研究并利用物联网技术,再造医疗急救业务流程,设计构建军地一体医疗急救系统,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医疗急救服务模式,提升基地医院医疗急救服务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2.
潍坊市自2008年开始承担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试点工作,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划分为"基本卫生服务包"和"基本医疗服务包",分级分层推进。将急诊急救作为基本医疗服务包Ⅰ级包的内容优先向居民提供,急救实行先救治后付费,并提高补偿比例,提高了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我国院前医疗急救标准现状,为推进院前医疗急救标准化、同质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从各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检索我国院前医疗急救相关标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词云图分析。结果 1975年-2022年我国发布院前医疗急救相关标准57项,标准牵头起草单位40家,参与起草单位307家。院前医疗急救相关标准的重点逐渐由急救车辆、急救设备等转为对伤病员的服务规范、信息化、急救机构建设等。结论 我国院前医疗急救相关标准总量较少,内容覆盖面窄,且未形成标准体系。需抓住院前医疗急救发展新机遇,优化院前医疗急救标准框架体系,及时进行标准制修订工作,并持续做好培训、宣贯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了美国医疗设计杰出奖(MDEA)设立15年来的获奖产品情况,具体分析了危重症护理和急救医疗类获奖产品的类别及特点,为我国危重症护理和急救医疗类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后,上海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的建设历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指挥调度、统一管理考核,提升一体化管理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严格按照急救网络发展与布局要求,填补空白区域,使急救分站布局更加合理,急救资源的可及性和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普及公众培训,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打造品牌,建立规模最大的城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院前急救医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立法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院前急救医疗体系中尚存在急救组织性质与管理体制不明确、急救网络缺乏统一规划、急救模式混乱、急救系统缺乏统一指挥调度、院前急救机构与人员缺乏统一的资质要求、院前急救与院内的衔接机制不明确、对急救对象缺乏分类管理、公民的急救责任和义务没有明确规定等同题,影响到急救医疗服务功能的发挥,必须以法规的方式予以规范。发达国家和国内部分城市的急救立法经验值得借鉴。通过制定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急救医疗法规体系,规范急救医疗服务行为,实现我国急救医疗服务的法制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院前医疗急救系统(即120急救系统)是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市民的日常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援、举行各类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的医疗保障以及高级干部的医疗保健任务等,为市民的健康和城市安全提供基础保障.经过近60年的发展,上海已形成了由专业从事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市、区(县)急救中心共11家医疗机构组成的、日趋完善的独立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南京世界青年奥运会医疗急救服务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是大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之一,需要科学设计、精心打造和顺畅执行。医疗急救指挥管理系统、场馆医疗急救服务系统及城市涉奥医疗服务系统是构成体系的三大系统,须通过科学运行发挥最大效能,才能圆满完成医疗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19.
急诊医学概况、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诊医学是近廿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 ,是医疗卫生事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一个地区及国家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1] 。经过多年的发展 ,急诊医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热门学科。1 国外急诊医学概况和特点美国在 70年代前 ,尽管有不少医师、护士转入急诊室工作 ,196 8年成立了美国急救医师协会 ,但真正承认急诊医学为一独立专业是在 1979年。此后急诊医学发展方兴未艾 ,其特点是 :1·1 成立全国性急救组织体系 美、英、法、德、意、日等均有全国性急救组织 ,有整套的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ergencymedicals…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利用.net开发平台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软件各功能模块,设计出一种有利于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的社区医疗急救服务系统,完成了社区医疗急救服务系统的开发,并已成功实施在华南理工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系统操作方便,实时性强,界面友好,对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医疗管理的信息化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