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黄芪与红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价值。方法: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150 mm×4.4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2∶68);流速1 ml/min;柱温:25℃。分别对黄芪与红芪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2.024~10.120μg范围内,黄芪甲苷的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具有准确、稳定、可重复的特点。黄芪中明显含有黄芪甲苷,而红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十分微少,可提供此法鉴别黄芪与红芪。  相似文献   

2.
超微粉碎对芪蛭真武汤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超微粉碎法与常规水煎煮法对芪蛭真武汤中黄芪甲苷的提取效果.方法采用锯齿形反射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用超微粉碎法提取的黄芪甲苷较常规水煎煮法提取的含量更高.结论用超微粉碎法提取黄芪甲苷比用水煎煮法提取率高,充分利用了药材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甘肃不同产地黄芪和红芪药材中总皂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比较不同产地黄芪和红芪总皂苷含量。方法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检测波长为540 nm,测定甘肃5县1区28批黄芪和28批红芪样品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黄芪甲苷对照品质量在0.0498~0.1638 mg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3),黄芪和红芪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87%和98.9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0%和2.86%(n=6)。甘肃各地区黄芪样品中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宕昌5.10%、武都4.41%、陇西等3地4.21%;红芪样品中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宕昌3.41%、武都4.15%、陇西等4地3.0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黄芪和红芪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甘肃地区黄芪和红芪中总皂苷含量测定及其对比研究。甘肃不同产地黄芪和红芪药材中总皂苷含量存在差异,宕昌黄芪总皂苷含量最高,武都红芪总皂苷含量最高,且同一地区黄芪总皂苷含量高于红芪总皂苷。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定量测定红芪药材中总皂苷含量的方法。方法对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差示比色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该法于检测波长528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黄芪甲苷在0.080 2~0.320 8m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2.637 4m-0.000 8(r=0.999 3,n=7),回收率为101.93%,RSD为0.68%。结论差示比色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可用于红芪药材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判定甘肃红芪是否含有黄芪甲苷;测定甘肃不同产地二年生红芪和黄芪总黄酮总皂苷含量,对比分析一年生、二年生红芪和黄芪总黄酮总皂苷含量。方法: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采用HPLC-MS联用法检测红芪和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为对照品,检测波长为260 nm,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芪和黄芪中总黄酮的含量;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检测波长为540 nm,可见分光光度法测总皂苷的含量。结果:测定样品中,甘肃红芪中黄芪甲苷的质量分数为0.055 5μg·g-1,黄芪中黄芪甲苷的质量分数为37.9μg·g-1;二年生红芪总黄酮质量分数,陇西等地为0.449%,宕昌为0.370%,武都为0.394%,全省平均为0.402%;黄芪总黄酮质量分数,陇西等地为0.374%,宕昌为0.542%,武都为0.424%,全省平均为0.452%;二年生红芪总皂苷质量分数,陇西等地为3.68%,宕昌为3.89%,武都为4.24%,全省平均为3.95%,黄芪总皂苷质量分数,陇西等地为4.63%,宕昌为5.11%,武都为4.80%,全省平均为4.86%。结论:甘肃红芪中含有黄芪甲苷,红芪含有的黄芪甲苷仅为黄芪的1/682;甘肃不同产地一年生、二年生红芪总黄酮、总皂苷含量均低于黄芪。二年生红芪和黄芪中总黄酮、总皂苷含量均高于一年生。一年生、二年生红芪中总黄酮、总皂苷含量均为武都优于宕昌,一年生、二年生黄芪总黄酮、总皂苷含量均为宕昌优于武都。红芪为武都地区二年生质量最优,黄芪为宕昌地区二年生质量最优。黄芪甲苷、总皂苷、总黄酮含量差异明显,二者不适合替代使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5,(6)
目的:明确黄芪商品等级药材的化学成分差异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0批不同商品等级黄芪中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总多糖的含量,并运用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对药材等级和有效成分含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黄芪药材等级与生长方式和生长年限密切相关;相同等级的传统芪和栽培芪的有效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传统芪的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明显高于栽培芪;传统芪黄芪甲苷含量与等级(直径)呈负相关;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总多糖含量与等级变化的规律性不强。结论:黄芪药材商品等级划分除应考虑外观性状外,还应综合考虑黄芪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从而科学制订更加全面合理的黄芪商品等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芪参地黄颗粒(QSDH)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QSDH中黄芪、党参、枸杞子、狗脊、当归、陈皮、葛根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QSDH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 TLC色谱图斑点颜色很清楚且阴性无影响;黄芪甲苷在其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黄芪甲苷平均回收率为98.26%,RSD=0.73%(n=6).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芪参地黄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杨翠玲  郭爱华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3):1720-1721
目的:作者以黄芪甲苷和硒元素做为黄芪质量标准评价的2个指标,探讨各成分的含量是否与现有黄芪等级划分相关.方法:黄芪甲苷的提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得到,即用15倍量70%乙醇超声提取40min;含量测定方法采用ELSD-HPLC.硒元素采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四级浑源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最高,一、二、三级无明显差异;一、二、三级浑源黄芪中硒元素随等级降低而明显增高,四级却明显偏低.结论:实验结果显示黄芪甲苷与硒元素的含量与黄芪现行的等级划分不成正向相关关系或不相关.建议等级划分在考虑药材外观性状直径、长短时,应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结合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甘肃红芪和黄芪药材中4种异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比较甘肃不同产地一年生、二年生红芪和黄芪中4种异黄酮类成分含量。方法:以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为对照品,采用HPLC法,Agilent Eclipse-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在254 nm处检测。结果:毛蕊异黄酮苷在2.25~0.005 625μg(r=0.999 7),芒柄花苷在2.22~0.111μg(r=0.999 4),毛蕊异黄酮在0.112~0.001 12μg(r=0.999 9),芒柄花素在1.68~0.001 68μg(r=0.999 8)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红芪和黄芪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5%~105%,RSD均3%(n=6)。结论:该研究建立的红芪和黄芪中4种异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甘肃地区红芪和黄芪中4种异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及其对比研究。从4种异黄酮类成分含量分析,一年生、二年生红芪质量相当,一年生黄芪优于二年生,且黄芪质量优于红芪。红芪最佳产区为武都,黄芪最佳产区为宕昌。甘肃地区红芪芒柄花素含量高于黄芪,黄芪毛蕊异黄酮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含量高于红芪。在开发和利用甘肃红芪和黄芪时,应根据二者异黄酮含量各自优势有所选择,二者不适合替代使用。  相似文献   

10.
HPLC测定黄芪甲苷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莲珠 《中成药》2005,27(5):587-589
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是中药黄芪中的特征性成分,目前黄芪药材以及含黄芪的单方及复方中药制剂大多以黄芪甲苷为质量评价指标,由于黄芪甲苷只在紫外末端有吸收,以往文献报道以薄层扫描方法居多,近年来,通过HPLC方法测定黄芪甲苷以其在准确性、重现性、灵敏度等方面的优势而逐渐为人们广泛使用,本文对近五年来HPLC法测定黄芪药材及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前处理方法及色谱条件两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天芪气血口含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天芪气血口含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天芪气血口含片中的红景天、黄芪、当归进行鉴别;采用苯酚—硫酸显色法和HPLC法对制剂中的总多糖及红景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红景天和黄芪供试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相应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葡萄糖在检测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高效液相色谱中,红景天苷在0.8304~8.3040μg范围内相关性良好,回收率为97.7%。结论:通过TLC实验可对制剂中红景天、黄芪进行鉴别,该方法专属性强;苯酚硫酸法对制剂中总多糖进行测定并控制其它药效成分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专属成分红景天苷进行测定,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通过测定87批不同产地及不同等级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对不同产地黄芪甲苷含量限度采用ROC曲线分析,同时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不同等级黄芪甲苷含量进行比较。采用HPLC-ELSD测定,使用Vensil MP C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流速1 m L·min-1,柱温25℃,ELSD参数:气体流速2. 5 L·min-1,漂移管加热温度105℃,增益值4. 0。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在样品前处理中不仅避免了耗材质量不稳定导致回收率不高问题,而且测定值高于药典方法,具有节省时间、重复性好等特点。ROC曲线分析表明山西仿野生芪特等、一等黄芪甲苷含量与甘肃移栽芪无明显差异,二等、三等、四等黄芪甲苷含量显著高于甘肃移栽芪。等级比较结果表明山西仿野生芪黄芪甲苷含量与等级呈显著负相关,而甘肃移栽芪无相关性。该研究为黄芪质量等级标准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胰复康胶囊中黄芪甲苷含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对复方制剂胰复康胶囊中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和结论: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平均为0.0443mg/粒。HPLC法可以用于复方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芪黄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芪黄胶囊中女贞子、匙羹藤叶、青风藤、大黄进行定性鉴别,HPLC-ELSD法对制剂中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黄芪甲苷线性范围为1.56~13.00 μg(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8%,RSD为2.68%.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进行芪黄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薄层扫描法测定珍芪降糖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珍芪降糖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用薄层扫描测定珍芪降糖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黄芪甲苷线性范围为0.458~2.748μg,平均回收率为96.110%,RSD=1.909%;测得三批珍芪降糖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平均含量为0.130mg/粒.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6.
HPLC测定红芪药材中红芪多糖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红芪药材中红芪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HPLC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红芪多糖的含量。结果:红芪多糖I、Ⅱ、Ⅲ、Ⅳ组成均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多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34%、24.23%、15.08%、17.24%。结论:用HPLC法可以测定红芪药材中红芪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不同提取方法对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潘宏林  张坦  赵元元 《中药材》2004,27(10):774-775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方法对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大孔树脂法和KOH回流提取法材制备供试品,点样于硅胶G板上,展开、显色,再用反射法双波长锯齿扫描(λS515nm、λR675nm),以外标两点法回归计算黄芪甲苷含量.结果:大孔树脂法测得黄芪甲苷平均含量为0.07971%,而KOH回流提取法测得黄芪甲苷平均含量为0.1888%;平均回收率为97.14%,RSD=2.32%.结论:KOH回流提取法处理黄芪药材后,其中黄芪甲苷含量较大孔树脂法处理的黄芪药材高,且二者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8.
碱水解法提高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碱水解法提高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收率的最佳工艺.方法 以黄芪甲苷的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对黄芪甲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考察NaOH浓度、水解时间及料液比对黄芪甲苷收率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测定其含量.结果 NaOH溶液的浓度对黄芪甲苷的收率起主要作用,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溶液的浓度为0.100 mol·L-1,室温静置水解2 h,黄芪药材与碱溶液的料液配比为1:12,黄芪甲苷的含量约是未经碱水解组的16.4倍.结论 碱水解法可显著提高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 简便易行,实用价值高,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简化样品前处理方法,确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比较《中国药典》和《香港中药材标准》(港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港标方法测定黄芪甲苷对照品浓度在20.56~411.20 μg/mL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7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14%,RSD为3.1%.采用SPSS 13.0软件对两种分析方法测得的3批药材黄芪甲苷含量作统计分析,T检验结果P=0.951>0.05.采用港标方法对购自清平药材市场19批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含量在0.15 ~ 0.84 mg/g之间.结论 港标方法重现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且样品前处理方法简便,测得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与中国药典方法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20.
蒙古黄芪不同种质黄芪甲苷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原产地药材和种植1年后药材中的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判定影响黄芪甲苷含量的主要因素.方法:收集山西、内蒙古和甘肃主要产地的种质,收集同一份种质的原产地药材和种子,将种子种在北京和山西2个试验地,采集生长1年以后的药材,用药典规定的HPLC-ELSD方法测定药材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和结论:①原产地药材的黄芪甲苷含量均大于0.05%,符合药典标准,其中山西和内蒙古的药材略好于甘肃的药材;②种植在山西试验地的种质黄芪甲苷含量略高于种植于北京试验地,表明山西道地产区的气候和环境条件相对比较适合蒙古黄芪生长;③比较同一采集种植1年后药材和原产地药材黄芪甲苷含量,相关性不强,说明黄芪甲苷的积累与环境的关系可能大于种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