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的表型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头孢西丁三相试验,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及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对临床标本分离出的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50株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进行AmpC酶的检测,并加以比较。[结果] 三维试验显示50株肠杆菌中高产AmpC酶的菌株有9株,检出率为18%。三相试验结果有17株高产AmpC酶,检出率为34%。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结果有13株高产AmpC酶,检出率为26%。三相试验结果与三维试验结果的符合率为62.3%,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结果与三维试验结果的符合率为89.5%。[结论] 与三维试验相比,头孢西丁三相试验检测AmpC酶较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特异性差,假阳性较多而双纸片氯唑西林试验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宜在普通实验室推广。  相似文献   

2.
评价三种检测AmpC酶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mpC酶是一类既可由染色体介导 ,又可由质粒介导的头孢菌素酶 ,它与质粒介导的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是导致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的最重要的两类酶。ESBLs的检测方法有多种[1] ,并日趋成熟 ,而检测AmpC酶缺乏足够的流行病学资料 ,尚无统一标准的方法。本研究采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头孢西丁三相试验及氯唑西林双纸片协同法同时检测阴沟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AmpC酶 ,并加以比较 ,以找出一种适合临床常规应用的检测AmpC酶的方法。同时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菌株AmpC酶的流行情况。一、材料与方法1.菌株 :75株阴沟肠杆菌和 5 5株鲍曼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简便的高产AmpC酶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含头孢西丁(6.5μmol/L)的M-H琼脂检测粗酶液中AmpC酶,以稀释的粗酶液比较头孢西丁琼脂试验与三维试验敏感性,氯唑西林抑制试验鉴别AmpC酶;同时检测了42株临床分离的耐头孢西丁肠杆菌科菌产AmpC酶情况。结果头孢西丁琼脂试验比三维试验检测AmpC粗酶液灵敏度高4倍。42株临床分离菌2种方法各检出29株和23株产AmpC酶,其中均有相同的7株单纯高产AmpC酶。结论头孢西丁琼脂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结果灵敏,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4.
三种AmpC酶表型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侯伟伟  蒋燕群 《检验医学》2010,25(2):122-125
目的对革兰阴性菌产AmpC酶的检测方法进行评价,并寻找一种适合临床常规应用的AmpC酶检测方法。方法对39株耐头孢西丁的革兰阴性菌同时进行改良Hodge试验、三维试验、氯唑西林(CLO)双纸片协同试验和ampC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比较4种方法的结果。结果39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改良Hodge试验、三维试验和CLO双纸片协同试验检出产AmpC酶的阳性率分别为38.5%、43.6%和28.2%,3种方法AmpC酶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CR结果比较,改良Hodge试验特异性为87%,敏感性为75%;三维试验的特异性为78%,敏感性为75%;CLO双纸片协同试验特异性为87%,敏感性为50%。PCR显示ampC基因阳性率为41%(16/39),对16株阳性菌进行ampC基因测序,测序结果与基因数据库内相应的ampC核酸序列比对发现,同源性均在98%~100%之间。结论改良Hodge试验可作为一种操作快速、简便的筛选试验检测革兰阴性菌产AmpC酶的情况,而CLO双纸片协同试验可作为一种操作简便的排除产AmpC酶试验应用于实验室,但在准确性上低于改良Hodge试验。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简便、快速、准确的AmpC酶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表型筛选法、双纸片协同试验和三维试验同时对39株阴沟肠杆菌进行AmpC酶的检测,将前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分别与三维试验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三维试验结果显示39株阴沟肠杆菌中高产AmpC酶的菌株共有10株。表型筛选法特异性为69.0%,灵敏度为90.0%。 其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三维试验(P<0.05);双纸片协同试验特异性为93.1%,灵敏度为80.0%。其阳性检出率与三维试验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双纸片协同试验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可以替代三维试验在各级医院常规应用。表型筛选法敏度高,容易操作,可以在基层医院用于产AmpC酶菌株的筛选。  相似文献   

6.
头孢西丁纸片筛选产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头孢西丁纸片筛选产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的可靠性。方法头孢西丁纸片抑菌圈直径<18mm为可疑产AmpC酶株,采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作为确证实验。结果头孢西丁纸片检测的57株产AmpC酶株中,有27株为非产酶株假阳性率为49.1%(27/57)。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假阳性分别为60%(15/25)、33.3%(6/18)和50%(7/14)。有1株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漏检。结论头孢西丁纸片筛选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特异性差,检测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株尚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头孢西丁纸片筛选产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的可靠性.方法头孢西丁纸片抑菌圈直径<18mm为可疑产AmpC酶株,采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作为确证实验.结果头孢西丁纸片检测的57株产AmpC酶株中,有27株为非产酶株假阳性率为49.1%(27/57).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假阳性分别为60%(15/25)、33.3%(6/18)和50%(7/14).有1株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漏检.结论头孢西丁纸片筛选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特异性差,检测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株尚可.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革兰阴性菌产AmpC酶的检测方法进行评价,并寻找一种适合临床常规应用的AmpC酶检测方法。方法对39株耐头孢西丁的革兰阴性菌同时进行改良Hodge试验、三维试验、氯唑西林(CLO)双纸片协同试验和ampC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比较4种方法的结果。结果39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改良Hodge试验、三维试验和CLO双纸片协同试验检出产AmpC酶的阳性率分别为38.5%、43.6%和28.2%,3种方法AmpC酶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CR结果比较,改良Hodge试验特异性为87%,敏感性为75%;三维试验的特异性为78%,敏感性为75%;CLO双纸片协同试验特异性为87%,敏感性为50%。PCR显示ampC基因阳性率为41%(16/39),对16株阳性菌进行ampC基因测序,测序结果与基因数据库内相应的ampC核酸序列比对发现,同源性均在98%~100%之间。结论改良Hodge试验可作为一种操作快速、简便的筛选试验检测革兰阴性菌产AmpC酶的情况,而CLO双纸片协同试验可作为一种操作简便的排除产AmpC酶试验应用于实验室,但在准确性上低于改良Hodge试验。  相似文献   

9.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了解临床下呼吸道感染标本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分离株中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情况。方法:通过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单产AmpC酶、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表型筛选和确认试验检测单产ESBLs菌株。结果:从临床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对第一、二代及一种以上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226株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分别检出单产AmpC酶、同时产AmpC酶和ESBLs及单产ESBLs细菌34株、15株、109株,总检出率分别为15.0%、6.6%、48.2%。AmpC酶检出率在阴沟肠杆菌中最高,为57.9%;ESBLs检出率以肺炎克雷伯菌最高,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分别为78.5%、77.8%。结论:下呼吸道产AmpC酶和ESBLs细胞感染常见,前以阴沟肠杆菌为主,后多见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抑制剂扩散协同法(double inhibitors diffuse synergr test,DIDST)检测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氯唑西林作为AmpC酶的抑制剂,而克拉维酸作为ESBLs的抑制剂,采用DIDST同时检测56株革兰阴性杆菌的AmpC酶和ESBLs,并以改良酶提取物三维试验和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分别作为AmpC酶和ESBLs的确证试验。结果DIDST检出单产AmpC酶菌株16株(28.6%),单产ESBLs菌株20株(35.7%),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5株(8.9%)与改良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符合率为100%,而与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ESBLs的符合率均为96.4%。结论DIDST可同时检测AmpC酶和ESBLs,方法准确、简便,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染色体头孢菌素酶(AmpC)的分布及分离率。方法准确鉴定菌株,采用底物为头孢噻肟的三维试验,测定菌株中ESBLs及AmpC酶。结果临床分离175株革兰阴性杆菌中产ESBLs 49株,阳性率28.0%,包括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弗劳地枸橼酸菌。产AmpC酶22株,阳性率12.6%,包括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酸克雷伯菌。其中阴沟肠杆菌产ESBLs及AmpC酶分离率均居首位(分别为55.6%、33.3%)。3株铜绿假单胞菌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结论我院产ESBLs菌以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产AmpC酶以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s)菌株在医院有流行。  相似文献   

12.
三维试验检测革兰阴性杆菌ESBLs及AmpC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灵  王应芳  张润玲 《检验医学》2007,22(4):496-498
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染色体头孢菌素酶(AmpC)的分布及分离率。方法准确鉴定菌株,采用底物为头孢噻肟的三维试验,测定菌株中ESBLs及AmpC酶。结果临床分离175株革兰阴性杆菌中产ESBLs 49株,阳性率28.0%,包括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弗劳地枸橼酸菌。产AmpC酶22株,阳性率12.6%,包括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酸克雷伯菌。其中阴沟肠杆菌产ESBLs及AmpC酶分离率均居首位(分别为55.6%、33.3%)。3株铜绿假单胞菌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结论我院产ESBLs菌以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产AmpC酶以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s)菌株在医院有流行。  相似文献   

13.
革兰阴性杆菌AmpC酶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分析产AmpC β-内酰胺酶(简称AmpC酶)的革兰阴性杆菌检测方法,并探讨影响初筛与确诊符合率的因素。方法 采用头孢西丁初筛试验筛选出符合AmpC酶表型筛选条件的菌株,再用三维试验确认产AmpC酶菌株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1801株革兰阴性杆菌中,筛选出327株产AmpC酶菌株,三维试验阳性菌株161株,总检出率9.0%(161/1801),其中阴沟肠杆菌检出最多(71株),且头孢西丁和头孢吡肟抑菌圈直径中位数(P50)分别为6.7和20.4mm。结论 产AmpC酶菌株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且以阴沟肠杆菌为主;确认产AmpC酶菌株中,头孢西丁抑菌圈直径越小,头孢吡肟越敏感,初筛与确诊符合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AmpC酶菌在医院内的分布情况,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头孢西丁初筛试验筛选出符合AmpC酶表型筛选条件的菌株共245株,再用三维确诊试验确证产AmpC酶菌株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1437株革兰阴性杆菌中,筛选出产AmpC酶菌株118株,经三维试验确证阳性检出率为812%(118/1437)。其中阴沟肠杆菌检出最多为65株,占总确证菌株的55.1%(65/118);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3株(11.0%)。经医院内分布情况分析,检出率高的为ICU、外科、血液科,分别为19.5%、14.4%、14.4%。标本种类分析检出率最高为痰液57.6%。结论:产AmpC酶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且以阴沟肠杆菌为主,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率高的ICU、外科、血液科分布最广,以下呼吸道最易感染,临床医师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 lactamases,ESBLs)及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特征.方法 选择49株阴沟肠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的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阳性菌株;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初步筛选产AmpC酶阳性菌株,采用PCR检测AmpC酶基因.结果 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西丁、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氨曲南的耐药率均达79.6%以上,对美罗培南敏感率较高,达91.8%.49株阴沟肠杆菌中对头孢西丁耐药的菌株46株(93.9%);产ESBLs菌株29株(59.2%),PCR 扩增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36株(73.5%),同时产两种酶的菌株为13株(26.5%).结论 产ESBLs 及AmpC酶阴沟肠杆菌普遍且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适用于普通临床微生物室的AmpC酶表型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三维实验检测244株试验菌中产AmpC酶的情况。结果三维实验检测244株试验菌中,产AmpC酶的有67株,产酶率为27.45%(67/244),其中阴沟肠杆菌46.67%(21/45),铜绿假单胞菌35.09%(20/57),嗜麦芽寡养假单胞菌33.33%(2/6),鲁民不动杆菌20.0%(1/5),鲍曼不动杆菌26.83%(11/41),产气肠杆菌28.6%(4/14),大肠埃希菌10.0%(5/50),肺炎克雷伯菌11.54%(3/26)。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产酶率24.59%(60/244),经统计学处理得出两者检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纸片琼脂扩散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AmpC酶表型检测方法,易在普通实验室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瑞安市人民医院临床标本分离出的的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瑞安市人民医院2006年1~12月临床标本分离到的96株阴沟肠杆菌,用纸片扩散法对14种抗菌药物进行了药敏试验,用改良三维试验进行持续高产AmpC酶和ESBLs的双重检测。结果96株阴沟肠杆菌中11株(11.5%)高产AmpC酶;2株(2.1%)既持续高产AmpC酶又产ESBLs;40株(41.6%)只产ESBLs;其余43株(44.8%)未发现持续高产AmpC酶或ESBLs。结论使用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可同时检测高产AmpC酶和ESBLs菌株,应根据阴沟肠杆菌产生不同的ESBLs来选择性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用双纸片增效、双纸片协同试验评价3-硝基苯硼酸纸片抑制法检测AmpC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探讨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酶的常规检测方法.方法 以酶提取物三维试验为对照,用双纸片增效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临床分离的103株革兰阴性杆菌AmpC酶产生的情况.结果 在103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双纸片增效试验和双纸片协同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鲍曼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检测;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检测AmpC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鲍曼不动杆菌染色体DNA的ampC基因进行扩增。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ICU病房最多,其次是呼吸内科。分离标本痰最多,其次是血液和尿液。239株鲍曼不动杆菌有16产株ESBLs;有44株细菌在AmpC酶三维试验中呈阳性;细菌DNA的PCR扩增,有65株菌为阳性,产酶菌对头孢菌素类高度耐药,但对亚胺培南较敏感。结论不动杆菌产AmpC酶检出率高于ESBLs,产AmpC酶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AmpC酶的检测及其感染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三维试验方法对阴沟肠杆菌、枸橼酸杆菌、沙雷菌、摩根摩根菌进行AmPC酶的检测,并对ampD基因突变与持续高产AmpC酶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对53株细菌用三维试验方法检测AmPC酶,并对阳性菌株进行等电点测定和ampD基因扩增,部分菌株测定并分析核苷酸序列。结果:32株阴沟肠杆菌检出AmpC酶9株,检出率为28%,12株构播酸杆菌检出AmpC酶3株,检出率为25%,其余细菌没有检出。等电点测定及能被邻氯西林抑制的条带主要有7.96、8.7、8.8和8.9。有两株amPD基因扩增阴性。对两株亚胺培南中介其余抗生素耐药细菌ampD基因测序结果,突变主要发生在C’-末端。阴沟肠杆菌主要在101、149、155、166位氮基酸发生改变,构播酸杆菌主要在95、158、164位氮基酸发生改变。结论:amPD基因突变可导致AmpDC’一端发生氮基酸突变,从而使AmpC酶去阻遏持续高产,并导致细菌对?一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因此有必要在临床常规检验中推广AmpC酶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