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4月~2011年4月间收治的150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75例。分别给予标准比值下华法林和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甲组患者无死亡病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缺血性脑卒中1例,外周动脉栓塞1例;乙组患者死亡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例,缺血性脑卒中7例,外周动脉栓塞4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患者,甲组皮肤、牙龈出血各2例,乙组患者皮肤出血1例,牙龈出血2例,两组患者出血症状停药后自然消失。结论标准比值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老年心房颤动的华法林抗凝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实践中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具体情况。方法:每日晚饭后服华法林,起始剂量3.0mg/d,每5~7天测量1次INP,使INR在2.0~2.5。INP〈2.0时,华法林剂量每3-5天增加0.5mg,直至达标,当INP〉2.5时,当日起药物剂量减0.5mg,直至达标。结果:维持剂量为(2.35±0.44)mg,最高3.5mg,最低1.5mg,其中87.5%患者维持用量为2.0~3.0mg。达标时间为(10.5±3.4)d,最高21d,最低5d,其中74.5%在14d内达标。结论:当前基层医院房颤抗凝治疗率极低,应提高广大医务人员与患者对房颤并发栓塞的危险性的认识,减少房颤患者栓塞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华法林用于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效果。方法将心房颤动患者248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128例和阿司匹林组120例,比较2组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华法林组血栓栓塞发生率为3.91%低于阿司匹林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安全可靠,注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检测,随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可有效避免血栓栓塞发生、防止出血不良反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评价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脏病中抗凝的作用。入选从2011年2012年在我院诊断为永久性房颤且无瓣膜性病变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一组为对照组,常规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g、1次/天,早餐后服用治疗;另一组为治疗组,给予华法林口服治疗,根据INR值及变化趋势调整华法林用量。观察所有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出血事件、死亡事件的发生情况从而评价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脏病中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平均随访12个月。华法林能使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华法林用于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效果.方法:将心房颤动患者248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128例和阿司匹林组120例,比较2组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华法林组血栓栓塞发生率为3.91%低于阿司匹林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安全可靠,注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检测,随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可有效避免血栓栓塞发生、防止出血不良反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房颤)主要危害之一是血栓栓塞,脑栓塞是房颤引起的最主要的栓塞事件,也是房颤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最高的并发症。我国部分地区房颤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资料中,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患病率为17.5%[1]。北京协和医院单中心研究发现,未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年发生率为4.1%,且半数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2]。因此,国内外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房颤)主要危害之一是血栓栓塞,脑栓塞是房颤引起的最主要的栓塞事件,也是房颤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最高的并发症.我国部分地区房颤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资料中,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患病率为17.5%[1].北京协和医院单中心研究发现,未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年发生率为4.1%,且半数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2].因此,国内外建议与共识[3,4]均高度强调了房颤防栓的重要性,建议除孤立性房颤和有禁忌证外,所有房颤患者应当抗栓治疗.房颤血栓栓塞预防试验的荟萃分析提示,华法林使脑卒中的相对危险降低68%[5].目前临床上公认的首选抗栓药物仍是华法林.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致心悸、胸闷、头昏等症,还易引起房内血栓形成,部分血栓脱落可致体循环动脉栓塞,临床以脑栓塞最常见,常导致死亡或病残。本文通过对使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的房颤患者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对虚证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口服华法林的中医辨证分型属虚证的患者,随机分为4个组,即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0、1.50~1.99、2.00~2.49、2.50~2.99组,每组20人,统计4组栓塞及出血事件。结果 INR〈1.50组栓塞事件较其他3组明显增多(P〈0.05),2.50~2.99组出血事件较其他3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口服华法林的虚证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将INR控制在1.50~2.49之间,能降低栓塞的发生率,同时不增加出血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8年1—6月收治39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抗凝治疗分为非抗凝组(169例)和抗凝组(221例).比较2组患者的男性比例、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付费方式、入住心血...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存在的临床问题。方法:分析2006~2008年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内科67例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随诊临床资料。结果:10例不能定期门诊随诊监测INR,4例发生出血而停药,2例发生血栓及栓塞,3例出现皮疹及皮肤瘙痒而停药,INR未达标率24.1%。结论: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存在依从性差,达标率低,受当地医疗条件限制,部分医师和患者对房颤的危险及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与分析华法林应用于慢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具有血栓栓塞高风险的心房颤动患者,采取不同剂量的华法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普通剂量组较小剂量组相比, INR首次达标时间与INR稳定值的时间明显缩短,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普通剂量的华法林应用于具有血栓高风险的患者中,显著降低了诱发栓塞出现的风险,且在治疗过程中不易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华法林抗凝治疗强度治疗冠心病并非瓣膜性房颤(NVAF)的效果.方法 238例冠心病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低强度组(58例)、标准强度组(65例)、高强度组(56例).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抗凝治疗,低强度组采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2.0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标准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定华法林在非瓣膜性房颤中抗凝治疗的标准方案及处方审核细则。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房颤诊疗指南、华法林说明书、临床路径和专业文献,并结合专家调研意见及临床用药经验,从适应证、用法用量、特殊人群、相互作用、监护要点、出血事件等16个方面梳理华法林处方审核细则,在临床药学实践中加以修订。结果:华法林处方审核细则信息全面、便捷高效,明显提高了处方审核的权威性及规范性。结论:华法林处方审核细则可为药师开展处方审核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贺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634-635
目的调查房颤患者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护理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可操作性。方法选取房颤患者87例,按照依从性量表内容进行调查,与进行护理干预后再次进行的依从性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结论在不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定期检查INR、每日摄入相对稳定量的食物等方面依从性差,但与护理干预后的得分差异明显,依从性明显提高,护理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18.
郎琢琳 《河北医药》2009,31(18):2410-2411
目的观察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对非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非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观察2组血栓栓塞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华法林组血栓发生率为5.0%,阿司匹林组为20.0%,2组差异显著(P〈0.01)。2组病例80%不良反应为出血,但无1例严重出血。两组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华法林较阿司匹林抗凝治疗可以明显降低非瓣膜病心房纤颤患者血栓发生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脑卒中风险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华法林治疗(1.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对照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在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血栓栓塞发生情况,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出血情况。对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INR监测情况。结果在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中出现脑血栓共3例,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发生脑血栓共12例,脑血栓发生率为40.0%。两组患者随访期间脑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除了出血并发症较为常见外,其他的并发症患者能够耐受,疗程均持续完成。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有助于防止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发生,防治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用药指导和护理体会。方法对3865例口服华法林的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强化健康教育,并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及其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观察其抗凝效果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经过规范的抗凝治疗和护理,全部患者PT及INR可控制在适宜范围内。结论对使用华法林抗凝的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要确保准时服药,定期监测PT及INR,密切观察并指导患者学会发现早期出血的征象,加强相关的健康教育,以达到既有效抗凝,又不产生明显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