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自1976年Gatti RA等应用同种骨髓移植(BMT)治疗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获得成功后,到1986年底,BMT总数已超过9000例,并以每年约2500例的数目递增,疗效也逐渐提高。但BMT疗效和应用上仍受制于HLA相合同胞供体、移植排斥、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原发病(如白血病)复发和感染等。近年来,由于去除供者骨髓中T淋巴细胞(T细胞去除、TCD)技术的应用和单克隆抗体(McAb)的体内输注,不仅在预防GVHD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而且为克服移植排斥指出了方向。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指标与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 我院收治的RA患者(RA组)126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81例。比较两组血清二胺氧化酶(DAO)、细菌内毒素、D-乳酸、sIgA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分析淋巴细胞亚群与DAO、D-乳酸、细菌内毒素及sIgA的关系。结果 RA组DAO、细菌内毒素、D-乳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RA组总T淋巴细胞CD3+、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4+、抑制/杀伤T淋巴细胞CD8+及NK淋巴细胞CD16+CD56+绝对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淋巴细胞CD19+绝对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4+与血清DAO、细菌内毒素、D-乳酸水平呈负相关,与sIgA呈正相关(P<0...  相似文献   

3.
赵侗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11):1559-1561
目的 探讨EB病毒感染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500例2019年10-12月该院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00例作为对照组,整理与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外周血细胞[淋巴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WBC)、单核细胞]变化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及不同病毒载量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WB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外周血CD3+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在初诊肾细胞癌(RC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于该院初诊的42例RCC患者(RCC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4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PD-1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CC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CD4+/CD8+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RCC组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水平明显升高(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PD-1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肿瘤最大径、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均无关(P>0.05),而与组织中Ki-67水平有关,Ki-67水平≥10%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PD-1水平高于Ki-67水平<10%的患者(P<0.05)。结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去除或者保留宫颈管黏液对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 628个胚胎移植周期随机分为试验组(n=320)和对照组(n=308),试验组在胚胎移植前用无菌医用细棉签蘸除宫颈管黏液,对照组采用移植管内芯模拟试验组去除宫颈管黏液动作,实际上没有去除宫颈管黏液.比较两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用量、获卵数、受精率、移植胚胎数、胚胎移植插管时间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两组患者Gn天数[(9.87±2.73)d vs (10.25±3.94)d]、Gn用量[(32.23 ±10.35)支 vs.(30.12±110.96)支]、获卵数[(11.29±3.35)枚 vs.(10.81±3.64)枚]、受精率(84.3%vs.83.2%)、移植胚胎数[(2.16±0.59)枚vs.(2.14±0.56)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1.9%vs.42.9%)(P<0.05),而插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18.24)s vs.(40.68±22.46)s,P<0.05].结论 胚胎移植前常规去除宫颈管黏液可以缩短插管时间,有助于改善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观察应用免疫毒素部分去除T细胞(TCD)的方法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混合淋巴细胞培养(HLA/MLC)不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采用蓖麻免疫毒素部分去T细胞对1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行HLA-MLC配型不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慢性髓性白血病(CP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R1 1例,CR2 1例,复发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CR1 2例,CR2 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成急性髓性白血病M4型(CR1)1例。结果表明:13例患者中8例成功植入,其中2例发生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2例发生Ⅲ-Ⅳ度aGVHD。随访8-90个月,2例发生Ⅲ-Ⅳ度aGvHD患者早期死亡,另有1例患者死于迟发感染,其余5例均无病存活至今。5例未植活的患者中4例回输同一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后3例未植入,1例植活,但死于移植相关合并症;1例再次行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并无病存活至今。结论:采用蓖麻免疫毒素部分去T细胞的方法行HLA/MLC配型不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减少重度aGVHD的发生,但移植早期排斥率(HVG)较高,临床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2例确诊皮肤疾病患者[包括31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恶性皮肤病组)、21例炎症性皮肤病(良性皮肤病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并进行形态学检查。比较良性和恶性皮肤病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表型特点及其外周血形态学特点。结果恶性皮肤病组CD4/CD8双阴性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良性皮肤病组(P0.05),而恶性皮肤病组B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良性皮肤病组(P0.05)。恶性皮肤病组中Sézary综合征亚组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以及CD4/CD8双阴性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其他恶性皮肤病亚组以及良性皮肤病组(P0.05),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恶性皮肤病组中有14例(45.1%)免疫表型异常,有15例(48.4%)外周血淋巴细胞形态异常;良性皮肤病组中有5例(23.8%)免疫表型异常,有6例(28.6%)外周血淋巴细胞形态异常。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可为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诊断提供佐证,有助其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EB病毒(EBV)-DNA载量与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0例IM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白细胞计数、EBV-DNA载量阳性率、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EBV-DNA载量与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EBV-DNA载量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D3+T淋巴细胞水平、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患儿EBV-DNA载量与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CD3+T淋巴细胞水平、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呈正相关(r=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4~+ T淋巴细胞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检测(Immuknow ATP)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早期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移植前的CD4~+ T淋巴细胞ATP含量,获得恶性血液病移植前基数值;检测allo-HSCT后3个月时CD4~+ T淋巴细胞的ATP含量,据此进行免疫功能分组,进而分析不同组的临床特征。结果:1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移植前CD4~+ T淋巴细胞ATP含量平均值为203.98±112.72(56.21-435.71)ng/ml。4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CD4~+ T淋巴细胞的ATP含量为1.69-333.09 ng/ml,中位值41.96 ng/ml。以91.26 ng/ml和316.70 ng/ml为界值,将46例患者分成免疫功能低下组36例(78.3%),中间组8例(17.4%)和增强组2例(4.3%)。免疫功能减低组的感染率显著高于中间组(86.1%vs 50.0%)(P=0.022),也显著高于增强组(86.1%vs 0%)(P=0.002),重症感染发生率在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功能增强组的Ⅱ度以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esease,a GVHD)发生率明显高于减低组(100%vs 13.9%)(P=0.002),免疫性器官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减低组和中间组(100%vs 0%vs 0%)(P=0.000;P=0.002)。白血病复发率在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高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 A,CsA)谷浓度的患者比例在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720)。结论:Allo-HSCT后早期检测CD4~+ T淋巴细胞ATP含量对预测感染、a GVHD严重程度和免疫性器官损伤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外周血CD3+、CD4+、CD8+ T淋巴细胞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5例MODS患者(MODS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3+、CD4+、CD8+ 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MODS患者CD3+、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两组CD8+ 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MODS组CD4+/CD8+ T淋巴细胞计数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MO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变化,提示免疫失衡是MODS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用全身照射(TBI)和环磷酰胺(C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的供者淋巴细胞,为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探索新的手段。以(BALB/c×C57BL/6)F1雌性小鼠(H-2d/b)为受鼠,于第0天接受亚致死量的60Co-γ射线全身照射,总剂量为4Gy,第1天接种P388D1白血病细胞,第2天输注由C57BL/6雄性小鼠(H-2b)为供鼠提供的MHC不匹配的供者脾淋巴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第6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200mg/kg或再次TBI9G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供者淋巴细胞,第7天输注(BALB/c×C57BL/6)F1雄性小鼠(H-2d/b)提供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结果显示:以CY和TBI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供者淋巴细胞组的小鼠无白血病和GVHD的发生,生存期超过了210天,于移植后第21天出现完全供者嵌合,然后嵌合率下降,第90天表现为混合嵌合体(MC)。对照组的小鼠出现了白血病和GVHD,出血、感染明显,生存期短,为20-36天(P<0.01)。结论:同基因骨髓移植前输注不相匹配的供者脾细胞诱导GVL效应,然后再通过TBI和C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的供者淋巴细胞来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1年内患者体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并分析移植患者年龄、HLA相合情况、移植物抗宿主病、感染并发症等对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36例2013年3月~2016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allo-HSCT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在移植前、移植后第1月、3月、6月、12月时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值,观察各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包括CD3^(+)、CD4^(+)、CD8^(+)、CD19^(+)、CD16^(+)CD56^(+)(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移植后变化情况,分析患者年龄、HLA相合情况、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PGVHD)、感染并发症等对移植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结果:CD3^(+)T与CD4^(+)T淋巴细胞亚群移植后第1月明显下降,第3月以后逐渐恢复。CD8^(+)T淋巴细胞亚群移植后1个月下降,第3月后CD8^(+)T淋巴细胞数明显恢复并超过移植前水平。CD4^(+)/CD8^(+)比值在移植后呈持续倒置状态。CD19^(+)B淋巴细胞在移植后1个月明显下降,第3月开始缓慢恢复。NK细胞在移植后1月无明显变化,移植后3月逐渐上升并超过移植前水平。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移植后1月轻微下降,后缓慢上升,到6月达移植前水平。年龄大于等于40岁及小于40岁组、感染和非感染组各阶段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无统计学差异。HLA全相合移植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恢复快于单倍体移植组。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患者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亚群、CD19^(+)B淋巴细胞、NK细胞计数均低于0-I度急性GVHD患者组。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体内各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恢复都有一定的规律,提示淋巴细胞重建有望成为一项评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状态、预后评估的实用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硫唑嘌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狼疮性肾炎(LN)对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红细胞沉降率(ESR)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3例狼疮性肾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接受厄贝沙坦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接受厄贝沙坦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β2-MG、ESR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β2-MG、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硫唑嘌呤治疗LN患者,能够降低血清β2-MG、ESR水平,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减少肾损伤,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联合淋巴细胞去除术 (LymphoplasmaExchange)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疗效。方法 应用CS 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 ,采取血浆置换淋巴细胞去除程序治疗 30例重症SLE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部分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  30例重症SLE经过血浆淋巴细胞去除术治疗后 2 8例病情明显好转。结论 应用血浆淋巴细胞去除术是治疗重症SLE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及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DLI)过程中 ,常常遇到供者与患者ABO血型不合 ,直接输注可引起急性溶血及严重输血反应 ,因此 ,对供受者ABO血型不合者 ,有必要在输注前进行有效处理。我们报道应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 (商品名佳乐施 )加速沉淀去除红细胞的方法 ,处理 7例ABO主要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及 4 3例次单采供者淋巴细胞液。病例和方法1 病例 本院 1996年以来 7例ABO主要血型不合的HSCT患者 (DLI 17例次 ) ,其中 3例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 (包括 1例非血缘性BM…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改良法血小板去除术与传统法血小板去除术在治疗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以60例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采用改良法行血小板去除术治疗(改良组),30例采用传统血小板去除术治疗(传统组),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去除前后血细胞的变化、比较两组去除时间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去除血小板,传统组去除时间[(118±21)min]短于改良组[(185±1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去除量为(487±25.2)ml,传统组为(450.8±23.0)ml,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法血小板去除术去除血小板的效果与传统方法相当,去除过程中低血钙、低血容量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缺乏与COBE Spectra型血细胞分离机相匹配的血小板专用管道时期,可获得良好的替代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T细胞亚群恢复特点及其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血液科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9例SA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移植前、移植后d 14、21、30、60、90和120的CD3+T、CD4+T、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以及CD4+T/CD8+T比值,并比较无a GVHD发生组、发生Ⅰ-Ⅱ及Ⅲ-Ⅳ度a GVHD组的T淋巴细胞计数情况。结果:27例患者移植后14、21 d所有T细胞计数均远低于正常水平,但存在明显异质性,且T细胞免疫恢复与预处理方案、年龄、移植前免疫抑制剂治疗有一定的关系。CD3+T细胞计数在移植后30、60、90和120 d呈稳定上升趋势,移植后120 d恢复至正常水平;较快的CD4+T细胞恢复与a GVHD密切相关,其在移植后30、60、90、120 d呈缓慢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应用人工肝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型变化情况。方法连续性收治38例ACLF患者,其中18例接受人工肝支持治疗(ALSS)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20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检测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型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28d生存率为66.6%(12/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28d存活的8例患者中,可见CD4+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上升,而CD8+T淋巴细胞水平下降,CD4+/CD8+比值上升(P0.05)。而在治疗组存活的12例患者中,这种变化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素以及国际化标准比值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型水平可以了解ACLF患者免疫功能情况,有助于评价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干扰素α1b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嗜酸性粒细胞(Eos)支气管炎(EB)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反应、外周血FOXP3 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郑州瑞祥医院收治的128例EB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干扰素α1b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外周血Eos计数、诱导痰Eos分类,治疗前后外周血FOXP3 mRNA水平、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s)、脂质过氧化氢(LHP)]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 T淋巴细胞百分比、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比值)。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31%)高于对照组(7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咳痰、喘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多发性硬化(MS)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前后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毒性T细胞(Tc)亚型的变化,及其在AHSCT后诱导MS缓解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患者移植前1周及移植后1月外周血中Th、Tc细胞亚型,及其分别占CD3+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结果MS患者外周血Th1和Tc1细胞百分比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及P<0.05),移植后Th1和Tc1显著低于移植前及对照组(P<0.01)。移植前MS患者Th2细胞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Tc2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前后相比,移植前组Th2细胞下降(P<0.05),而Tc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S患者体内存在高水平的Th1和Tc1。AHSCT可使其逆转,从而有利于MS病情的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