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贯煎是清代医家魏玉横所订,清·王孟英将其辑入《柳州医话》。本方可治胁痛、吞酸、吐酸、症瘕和肝病. 处方组成与方义方药:生地15~30克枸杞子12~18克北沙参12~24克当归9~15克麦冬12克川楝子6~9克水煎服。方中以生地、杞子滋养肝肾阴血为主;麦冬、沙参清补肺胃阴液为辅;选当归入肝补血养肝,川楝子疏郁清热。生地、麦冬、栀子易腻膈,配以当归、川楝子疏郁通络,则解其弊。阴虚肝郁火盛之病,常影响肾、肺、脾、胃的正常功能,临床所表现的证候复  相似文献   

2.
一贯煎     
<正>一贯煎原载于清代医家魏之秀所著的《柳州医话》,是治疗阴虚气滞而致脘胁疼痛的代表方剂。方剂组成北沙参、麦冬、当归身各9克,生地黄30克,枸杞子18克,川楝子4.5克,水煎服。本方具有滋阴疏肝功能,主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证,如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并治疝气瘕聚。中医认为,肝脏体阴而用阳,其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肾阴亏,肝失所养,疏泄失  相似文献   

3.
一贯煎为清代名医魏之王秀所创,见于《续名医类案》,药用北沙参、麦冬、生地黄、当归、川楝子、枸杞子六味,出入加减,可统治胁痛、吞酸、吐酸、疝瘕等一切肝病,临床证明本方对肝肾阴虚、阴虚血燥、肝气横逆之胸脘胁肋疼痛等确有良效,本文欲从脏腑制化关系对一贯煎组...  相似文献   

4.
一贯煎出自清·魏云秀《柳州医话》,由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杞果、川楝子组成,具有滋养肝肾,疏肝理气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肝气不舒所致之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等症。笔者在临床中,凡辨证为阴虚血燥之病症,应用本方加减治之,每获...  相似文献   

5.
四物汤是一首补血调血的基本方。本方由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的“胶艾汤”衍化而来,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全方由当归10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川芎6克组成,药仅四味,故名“四物”。方中以熟地滋肾补血为君药,当归补血和血为臣药,白芍敛阴养血为佐药,  相似文献   

6.
妇人经孕产乳屡耗其血,阴血常亏;易为七情所伤,每多气滞,故阴虚证与气滞证在妇科易于常见,且能相互影响而为害。一贯煎出自魏之琇《柳州医话》,由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川栋六味组成,该方凉润柔肝,功能滋阴解郁,用之妇科,常获良效,实为妇科一良方。兹举数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这里所论的龙胆泻肝汤,为《医宗金鉴》所载。本方由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各9克,木通、车前子、泽泻、当归、甘草各6克组成。方中龙胆草泻肝胆,去湿热;黄芩、栀子助其清热去湿之力;木通、车前子、泽泻清利湿热,诸邪从小便而出:为了防止火邪、湿热和苦燥淡利之药伤阴,故以生地、当归滋养阴血以柔肝;肝胆性喜条  相似文献   

8.
一贯煎系清代名医魏之琇所创,首见于〈续名医类案·心胃痛门〉,魏氏认为本方“可统治肋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方由北沙参、麦门冬、干地黄、当归、枸杞子、川楝子六味药组成。具有滋阴疏肝之功效。现代已广泛应用本方治疗具有阴虚肝郁的多种疾病。现就近年来本方的临床应用及药理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四物汤的治疗作用与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物汤是中医治疗血病的名方,由酒蒸熟地10克、酒炒当归10克、川芎6克、白芍10克组成。(以上为一般常用量)。方中熟地滋阴补血,当归和血生血,白芍敛阴益血,以芎调和气血、行气化淤,四药配合成为调血养血之良方。我们测定了该方中的Cu、Zn、Fe、Mn、Ni、Cd,P。、C,八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意在探索本方的治疗作用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和剂局方》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组成,主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疠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等证。它是以《金匮要略》治妇人漏下的胶艾汤化裁而来的,是调经的基础方剂。「主病之谓君」,四物汤中能针对营血虚的病机和冲任不调诸证的药物,惟当归而已。《韩氏医通》云:「血药不容舍当归,故古方四物汤以为君,芍药为臣,地黄为佐,芎(艹穷)为使也」。这是对本方组成的正确分析。主药当归在该方中的意义是: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肝炎具有病程缠绵、肝功能反复波动、不易治愈等特点,极其严重地危害人民的健康。现将临床运用“一贯煎”治疗慢性肝炎的点滴体会介绍于下,供同道们参考。“一贯煎”(柳州医话方)组成:北沙参、麦冬、当归身各9g,生地黄18~45g,甘杞子9~18g,川楝子4.5g。方义:方中重用生地、枸杞滋养肝肾之阴,为主药;沙参、麦冬养肺胃之阴,胃液  相似文献   

12.
一贯煎出自清代医家魏之所作《续名医类案》,由北沙参、麦冬、生地黄、当归、枸杞子、川楝子组成,为滋养肝肾、疏肝理气代表方剂。徐丽梅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载,擅用此方,辨证论治,加减灵活,每获良效。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颇深,现将徐  相似文献   

13.
一贯煎异病同治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贯煎出自《柳州医话》,由北沙参、麦冬、当归身、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组成 ,原为肝肾阴虚之“胁痛”所设。笔者根据中医“异病同治”,临诊用于治疗咳血、痉证、消渴、胸痛等疾病 ,疗效满意 ,介绍如下。1 病例资料1 .1 咳 血 (支扩咯血 ) 王某某 ,女 ,78岁。因反复咯血 1 0余年 ,加重 5天就诊。患者 1 0余年前出现咯血 ,多次肺部 CT检查 ,确诊为左中、下肺支气管扩张。病初起为间隙性咳血 ,近两年病情加重 ,每日均有咯血 ,少则 1~ 2口 /日 ,多则 5~ 6口 /日 ,严重时每次咯血 1 0 0~ 2 0 0 m1。多种西药治疗不能完全止血。无咳嗽…  相似文献   

14.
当归六黄汤     
<正>药方:当归,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熟地黄各6克,黄芪12克。用法:上药为粗末,每服15克,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前服,小儿减半服之。功效:滋阴泻火,固表止汗。方解:本方为治阴虚火旺的盗汗而设。因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则心火偏亢,阴虚则火愈旺,火旺则阴液不守,蒸越外出,故见以盗汗为主的诸种阴虚火旺表现。治宜滋阴清热,固表止汗。方中当归、生地、熟地入肝肾而滋阴养血,阴血充则水能制火,为方中君药。盗汗因火旺迫阴,水不济火,故臣以黄连、黄芩、黄柏,三黄以泻  相似文献   

15.
一贯煎由地黄、当归、枸杞子、麦冬、北沙参、川楝子组成。《续名医类案卷十八·心胃痛》门,谓其“统治胁痛、吞酸、疝痕及一切肝病。”本方药仅六味,精纯简练,配伍严谨,功效甚捷。笔者临证,认为凡肝肾阴虚,津液枯涸,血燥气乱,而变生诸症者,均可用本方治之。只要谨守病机,掌握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象虚弦等辨证要点,自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现举例如下。例一、室性早搏吴某,女,32岁,已婚,教师。1985年2月20日初诊。患者于1月前,因心悸、胸闷、失眠、纳差等不适,曾住院治疗。当时西医诊断为“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用西药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药物疗效是临床值得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引药归经法不失为一良法。前贤张元素继承和发扬前人经验,在遣药制方上创引经报使之大法,开引药归经法之源。之后此法虽为历代医家所习用,但均系零散的经验,未有系统论述。笔者不揣冒昧,辍成此方,以期发扬祖国医学此一瑰宝。 下面就引药归经的三种方法作一阐述。 1.内引法 1.1.引经报使法 系张元素所创,并依其临床经验总结出十二经引经报使药。后世医家深受其影响,在遣方用药时多加导使之药。如《柳洲医话》一贯煎治疗肝阴血虚,用当归、熟地、沙参、枸杞子、麦冬等滋养阴血,又少佐川楝子以引药入肝。若方中去川楝子,就无法称其为治肝阴血虚亏的一贯煎了。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经”字不应该仅指脏腑或经络,还应该包括更准确的解剖定位,如同在咽喉部,属肺系者用桔  相似文献   

17.
活血润燥生津散,二冬熟地兼瓜蒌。桃仁红花及归芍,利秘通幽普泽枯。本方用当归、白芍、熟地黄各一钱(3克),天冬、麦冬、瓜蒌根各八分(2.5克),桃仁(研)、红花各五分(1.5克),水煎服。有生津活血润燥的作用,所以取用这样的方名。当归、白芍、熟地黄滋阴养血,天冬、麦冬、瓜蒌根生津润燥,又因血虚生热而到内脏干燥的程度,血的流通必然滞涩不利,所以再加桃仁、红花活血养血,使血行通畅,内脏很快地得到滋润。因此,本方对于血液枯少、内脏干燥的便秘不通和皮肤枯槁的病症,有通利和润泽的效果。活血润燥生津散  相似文献   

18.
高放  杨蕊琳 《中外医疗》2009,28(32):100-100
炙甘草汤为《伤寒论》治疗"伤寒,心动悸,脉结代"之方,又名复脉汤,由炙甘草、桂枝、姜、人参、阿胶、大枣、麻仁、麦冬、生地黄等加清酒和水共煎而成。具有通阳复脉,滋阴养血之功效。方中炙甘草甘温补中,既可温通阳气、畅行经脉而复脉,又可益气温阳进而生化阴血以养心止动悸,一药而能兼顾两方面病机症候,故为君药;人参益气,桂枝通阳,生地、阿胶、麦冬、麻仁滋阴补血,又以大枣生姜调和营卫,借清酒辛热更行气血,诸药合用,则气血通畅,阴阳调和,故有补虚复脉之用。重用滋阴养血药,少用益气通阳药,是因为阴药非重用,仓促间无能生血养阴,但阴本主静,无力自动,必借阳药主动者以推之,使结代之脉去,动悸之症止。  相似文献   

19.
程桂真  呼军明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1):3078-3079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在《伤寒论》四逆散的基础上演化而成。本方由当归、芍药、柴胡、茯苓、白术、甘草、生姜、薄荷组成。原为散剂,现在临床多为煎剂或制成丸剂服用。本方中的当归养血活血补肝,白芍敛肝柔肝缓急解痉而止痛,二者均能养血滋肝;“木郁达之”,取柴胡升发以舒肝助肝之疏泄,与白芍相合和肝泄热;白术健脾生血、统血以助肝之藏血旺盛疏泄正常,茯苓淡渗利湿以健脾;甘以缓之,炙甘草补中缓中调和诸药;薄荷舒肝和营,煨生姜助脾运化以升清,二者辛散舒郁和中。诸药共同舒肝健脾,调和气血的功能。笔者用本方加减运用,治疗以…  相似文献   

20.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一个重要方剂.主要治疗胸中血府血瘀之症.近年来不少资料介绍,用本方治疗瘀血所引起的肋间神经痛、下肢疼痛、慢性肝炎、肝脾肿大、溃疡病、腹痛、风心病、冠心病、脑震荡后遗症、妇科疾病等,均获得一定疗效. 方药组成当归10克生地10克赤芍6克红花9克川芎9克桃仁12克牛膝10克柴胡3克枳壳6克桔梗6克甘草2克.方中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