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1例过敏性紫癜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过敏性紫癜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患儿多表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7/11,63.6%)。全身应用皮质激素对于大部分过敏性紫癜和哮喘的症状控制均不理想;常规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能有效缓解喘息发作,吸入皮质激素能较好控制哮喘发作。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支气管哮喘具有临床特殊性,应及早诊断,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确诊HS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7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莫替丁治疗儿童HS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加硝苯地平治疗过敏性紫癜(HSP)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和硝苯地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1.1%,且治疗组紫癜性。肾炎发生率(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3.3%),均P〈0.05。结论:西咪替丁加硝苯地平能提高HSP患儿疗效,减少肾脏损害,促进患儿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37%,对照组有效率为43.33%,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症状及特点。方法对收治的56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SP好发于秋冬季节,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年,6岁以上占多数,发病前有明显诱因。临床表现:出现典型的紫癜,有血管神经性水肿,有71.43%的患儿出现轻重不等的消化道症状,48.21%的患儿出现轻重程度不同关节症状,19例患儿表现出肾脏受累。经过治疗,患儿的痊愈率达91.07%。结论充分认识HSP患儿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将有助于HSP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方法,为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检测3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20例正常儿童肾门处肾主动脉、肾锥体两侧缘叶间动脉的收缩期最大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并计算阻力指数。同时检测尿常规,尿微量蛋白及肾功能。结果:3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30例肾血流检测异常(83.3%),21例尿微量蛋白异常(58.3%),11例尿常规异常(30.5%),无1例肾功能异常。过敏性紫癜组肾血流频谱表现为高速高阻型。结论:多普勒肾血流检测能敏感地反映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害情况,可作为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小儿过敏性紫癜56例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和护理体会。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确诊的56例过敏性紫癜小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56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未发生并发症,46例痊愈出院,10例好转出院。结论:对患儿在心理、饮食、症状、生活等方面给予正确的护理和指导,该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AP)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和预防。方法:对临床诊断明确的152例儿童A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予以讨论。结果:伴有神经症状者20例(13.2%)。治疗后9例(45%)痊愈,好转3例(15%),死亡1例(5%)。结论:伴神经系统损害的AP患者多见于较大龄儿童,这种损害既有脑内小血管病变的因素,也有非血管因素,神经系统和肾脏损害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10—08—2011-08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3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家长的治疗意愿将患儿分为对照组18例与治疗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连续使用3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在治疗宣症过敏性紫癫症状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应用于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  相似文献   

10.
儿童过敏性紫癜2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临床医学》2006,26(3):14-15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AP)的临床特点及肾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53例AP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肾损害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3例AP患儿年龄〉7岁158例(62、45%),乡村患儿169例(66.80%),春冬季发病168例(66.40%),感染为诱因126例(49.80%)。AP首发症状主要为单纯紫癜164例(64.82%),单纯关节痛30例(11.86%)。肾损害发生率男性(43.97%)高于女性(26.79%),紫癜复发者(56.36%)高于初发者(30.81%)(P〈0.01)。表现单纯紫癜、紫癜加关节症状、紫癜加消化道症状、紫癜加消化道加关节症状者肾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7.71%、30.56%、59.02%、70.80%。结论 AP发病以学龄儿童、乡村患儿、春冬季较多,感染为第一位诱因。男性和复发患儿肾损害发生率较高;AP早期出现较多肾外症状,尤其是消化道症状者,易发生肾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HSP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HSP好发年龄以学龄前儿童居多,年龄(6.7±2.8)岁;冬春季节发病率占全年发病的75.1%(130/173);感染是HSP的主要诱因,占42.2%(73/173),95例检测过敏原,阳性35例(36.8%),其中食品占71.1%(13/95);皮疹为临床症状的首位,占83.8%,其次为消化道症状占11.0%,其中伴有消化道出血表现占57.9%(11/19);85.7%(60/70)患者血液D-二聚体升高;所有患儿都存活。结论:HSP发病以学龄前儿童多见,冬春季节好发,感染为主要诱因,该病临床袁现典型,D-二聚体升高对诊断有一定的意义.预后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玉屏风颗粒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门诊收治并接受回访的过敏性紫癜患儿69例,按收治顺序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5mg,口服,每晚1次)及玉屏风颗粒(3~7岁,1,2包;~14岁,1包,口服,3次·d。),3个月为一疗程。2组随访期间有复发者,仍按原治疗方案再次治疗至症状体征消失。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明显优于对照组(61.76%)(P〈O.01);治疗组紫癜消褪、腹痛缓解、关节肿痛缓解及肾脏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O.05或P〈O.01);治疗组紫癜复发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26.47%)(P〈O.05);治疗组肾脏症状复发率(1/13)亦显著低于对照组(5/12)(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与玉屏风颗粒联用可有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对紫癜复发及过敏性紫癜肾脏症状的出现具有一定预防和减轻作用,长期服用无明显不良反应,依从性好,易为患儿及家长接受。  相似文献   

13.
儿童过敏性紫癜19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3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在本院住院的19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 病特点,临床表现,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的进行回顾。结果:(1)1993-2003年,每年的患病率依次为1.03%、0.79%、1.19%、1.01%、0.84%、1.34%,1.27%及1.41%。(2)农村患儿136例,占70.47%,(3)诱因:感染121例,占62.69%,寄生虫史29例,占15.03%,进食特殊食物6例,占3.11%,(4)出现肾脏症状54例,发生率为27.98%,29例皮肤紫癜者,3例出现肾脏损害,占10.34%39例皮肤紫癜加关节症状者,6例出现肾脏损害,占15.38%;59例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者,20例出现肾脏损害,占33.90%,66例皮肤紫癜加关节症状加消化症状者中25例发生肾脏损害,占37.88%(P<0.05)。(5)预后:180例治愈好转,占93.26%,结论:(1)HSP患病率有升高趋势,但并非呈逐年升高。农村患儿发病较多,发病诱因仍以感染占第一位。(2)HSP早期出现较多肾外症状,特别是消化道症状明显者,易发生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4.
小儿过敏性紫癜内镜下改变47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志勇  张国元 《中国内镜杂志》2004,10(6):108-108,110
目的探讨内镜检查在小儿过敏性紫癜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该院47例小儿过敏性紫癜行内镜检查并分析其特征。结果内镜下可见胃和/或肠黏膜损伤33例,占70.21%,胃镜下可见病损的27例,占57.44%。结肠镜下可见病损的30例,占63.83%。病损以黏膜糜烂、出血为主要特征。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半数以上胃肠黏膜损伤,病变多同时累及胃、十二指肠和结肠,内镜检查对诊断小儿过敏性紫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与溶血链球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004-01-2006-07本院儿科住院的5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观察组一,11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为观察组二,28例门诊体检儿童为对照组,进行血抗溶血素O(ASO)检测。结果:观察组一中51例有13例ASO阳性,组二中有2例ASO阳性,对照组中有1例ASO阳性,组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55,P〈0.05),组二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76,P〉0.05)。结论:(1)溶血链球菌感染是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之一,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2)链球菌感染与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发病无相关性,提示链球菌并非是过敏性紫癜肾炎免疫损伤的感染性抗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拟诊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进行内镜检查,确诊后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及综合治疗。结果 早期内镜诊断率达100%,冲击治疗后症状缓解快。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儿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者应早期行内镜检查,尽早确诊,及时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效果好,且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方法针对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瘢患儿出现的症状制定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结果45例治愈出院。结论通过精心细致的护理,有利于过敏性紫瘢患儿的治疗,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陈冯秀  叶红  王世彪  刘光华 《临床荟萃》2020,35(10):931-934
目的 分析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腹型过敏性紫癜共168例,根据是否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分为病例组55例和对照组113例,病例组为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对照组为皮疹先于腹痛出现的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探讨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在168例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中,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占比高达32.7%(55/168),皮疹滞后于腹痛出现的时间范围为1~20天。两组间粪便隐血试验、入院体重、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总蛋白、白蛋白、D二聚体差别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D二聚体是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于腹痛合并D二聚体升高的儿童,需警惕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可能。D二聚体对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对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50例单纯性过敏性紫癜(HSP)患儿、54例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和32例正常儿童(对照组)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免疫球蛋白G(IgG)、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并同期检测尿素氮(BUN)、肌酐(Cr)等指标。【结果】HSP组、HSPN组的尿系列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组与HSPN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三组BUN、C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在过敏性紫癜肾功能早期受损时升高,可作为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型过敏性紫癜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5例急腹症患儿进行腹部肠道超声检查,观察受损肠壁回声、厚度,测量受损肠壁的彩色血流的速度及阻力指数。结果25例超声诊断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患儿经临床、实验室、内镜检查确诊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有2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其受损肠壁声像特点:1.肠壁单发或多发性、节段性增厚;2.增厚肠壁血流丰富;3.增厚肠壁的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RI)均较正常稍有下降。结论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