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诱蚊诱卵器在登革热媒介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诱蚊诱卵器在登革热暴发流行中的监测效果;分析登革热流行与诱蚊诱卵阳性指数的关系.方法按登革热诊断标准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搜索病例,应用诱蚊诱卵器在疫点疫区布放监测蚊虫密度并诱集成蚊,应用TaqMan MGB Real-time PCR检测白纹伊蚊体内登革病毒.结果确认登革热暴发流行后,启动包括应急灭蚊的登革热综合控制措施,成蚊密度即诱蚊诱卵指数控制在4.5~10.3,捕获雌白纹伊蚊未检测出登革病毒;布雷图指数从原来65.2降到10以下,1周后降到5以下.本次流行在应急控制后21d结束,共34例病例.结论登革热暴发流行时,诱蚊诱卵器法可作为应急灭蚊的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尤其在成蚊控制效果评价和捕获成蚊检测带病毒指数上有优势,当诱蚊诱卵阳性指数低于5,是否作为登革热流行控制的域值,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诱蚊诱卵器法与布雷图指数法在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虫监测中的指示效果。方法使用布雷图指数法入户调查农户、居民区、医院和公园4种环境的白纹伊蚊幼虫孳生情况,同时按要求布放诱蚊诱卵器,连续布放4 d,第4天检查。结果入户调查1 658户,发现阳性容器384只,布雷图指数为23.16;有效回收诱蚊诱卵器1 662只,阳性诱蚊诱卵器157只,诱蚊诱卵器指数为9.45,布雷图指数明显高于诱蚊诱卵器指数,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种指数显示城区和农村白纹伊蚊幼虫的季节消长趋势具有一致性。2种指数在白纹伊蚊活动的高峰期间远远大于20,表明当地有登革热区域流行的风险。结论 2种方法均可以用于伊蚊幼虫的监测,但在登革热媒介伊蚊应急处置调查时,必须以布雷图指数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三种常用白纹伊蚊监测方法在登革热风险指示中的适用性。  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7月,在广州市白云区两农村同时用三种监测方法进行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密度监测,并收集同期气象数据和登革热病例情况。  结果  幼虫和成蚊密度消长均受气温影响,各监测指标反映的白纹伊蚊密度消长趋势一致,但幼虫与成蚊密度存在差异。2017年12月-2018年2月,两监测点布雷图指数为5.66~24.53,指示风险为1~3级,诱蚊诱卵指数和成蚊密度指数分别为0~4.00和0~1只/人·h,指示风险均为0级;3月份,布雷图指数反映风险等级为3级,而诱蚊诱卵指数分别为2.13和3.77,风险为0级,成蚊密度指数分别为4只/人·h和6只/人·h,指示风险为1级和2级;4月份之后,各监测指标反映的登革热风险等级趋于一致。  结论  布雷图指数指示的登革热风险总是高于或等于诱蚊诱卵指数和成蚊密度指数指示的风险。诱蚊诱卵指数和成蚊密度指数能较敏感地反映白纹伊蚊的活动情况,指示登革热风险的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白纹伊蚊密度情况及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合理选用杀虫剂,有效防治登革热媒介伊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布雷图指数法、诱蚊诱卵器法、双层叠帐法监测白纹伊蚊密度,成蚊接触筒法进行白纹伊蚊成蚊抗药性监测.结果 2019年5-7月白纹伊蚊布雷图指数在控制登革热传播的阈值内;8月布雷图指数为14.70,有暴发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登革热传播风险,为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蚊密度常规监测用诱蚊灯法,应急监测用布雷图指数法和诱蚊诱卵器法。结果蚊密度为1.70只/h,高峰出现在8月,10月蚊密度较低;布雷图指数为4.7和诱蚊诱卵器指数为0.5。结论输入登革热季节白纹伊蚊密度很低,布雷图指数和诱蚊诱卵器指数均小于5,无登革热传播流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登革热暴发疫情发病病例与蚊媒密度情况,为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海曙区登革热暴发疫情病例资料,通过海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蚊媒密度监测资料和登革热暴发疫情资料,分析发病病例与蚊媒密度的相关性。结果海曙区共15个疫点,报告登革热病例43例。望春街道病例和疫点最多,病例29例占67.44%,疫点5个占33.33%。流行曲线呈多峰分布,8月14日—22日为发病高峰,17例占39.53%。布雷图指数为0~175.00,中位数为5.00;叮咬指数为0~20.00只/(人·h),中位数为2.00只/(人·h)。不同地区的布雷图指数和叮咬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例数与布雷图指数(r=0.743,P=0.002)和叮咬指数(r=0.543,P=0.037)均呈正相关。结论海曙区登革热暴发疫情发病例数与蚊媒密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2002~2003年广西登革热蚊媒监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掌握广西登革热蚊媒种类及密度动态.方法采用幼虫及诱卵器监测的方法,2002年及2003年5~9月分别对防城港市企沙镇、合浦县沙田镇、北海市区、东兴市口岸4处的居民区、企业、外来船只进行登革热蚊媒监测.结果2年在4个监测点均未查到埃及伊蚊,埃及伊蚊布雷图指数为0;白纹伊蚊分布广泛且密度高,2002年4个监测点居民区白纹伊蚊房屋指数为6.3%~48.1%,容器指数为2.9%~100%,布雷图指数为6.3~85.0;2003年4个监测点居民区白纹伊蚊房屋指数为13.5%~38%,容器指数为9.0%~21.9%,布雷图指数为17.3~42.5.结论在广西登革热旧疫点及边境口岸未查到埃及伊蚊,但白纹伊蚊分布广泛并且密度高,由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热具有极高的危险性,白纹伊蚊作为登革热的主要媒介,值得重视,在工作中不能因为长期未查见埃及伊蚊而放松对白纹伊蚊的监测及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州市白云区2002年登革热暴发流行的特征。方法 对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蚊媒孳生地布雷图指数调查。结果 本次疫情共发病168例,发病率为19.41/10万;病例以21~40岁年龄组为主,占43.45%。发病时疫区布雷图指数高达145.0,平均为27.3。采取隔离治疗病人,开展以消除伊蚊孳生地,灭杀成蚊为主的综合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本次疫情证实为登革热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史,通过掌握同期蚊媒监测情况,为进一步加强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基孔肯雅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遵义市新蒲新区2019年蚊媒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描述性分析。结果该病例为1例从缅甸入境的输入性确诊病例,为贵州省遵义市首例基孔肯雅热病例,未造成本土继发流行。2019年蚊媒人诱停落法监测显示成蚊密度为0.19只/h(其中白纹伊蚊构成比为12.68%)。布雷图指数为0~34.55,10月废旧物品处布雷图指数最高,为34.55,5月建筑工地蚊幼路径指数最高,为2.35。结论遵义市新蒲新区存在蚊媒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风险因素,应加强监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预防可能出现的本土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开展登革热主要媒介分布与密度调查,防止登革热暴发流行。方法以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和布雷图指数调查媒介幼虫密度;以人诱法调查媒介成蚊密度;以捞取积水容器内蚊幼调查孳生情况。结果农村、城区老居民区和新居民区的房屋指数分别为60.4、26.8和1.3;容器指数分别为30.5、46.8和20.0;布雷图指数分别为119.4、67.3和1.9;密度高峰为5-6月和9月;雨水缸、小型积水容器白纹伊蚊幼虫分别占所孳生蚊幼的49.7%和63.8%;孳生环境类型16种,缸、罐类,雨水缸和桶、盆类等分别占阳性积水容器数的39.5%、38.7%和9.6%。捕捉到白纹伊蚊雌蚊508只,成蚊密度平均为18.14只/人工小时。结论宁波市白纹伊蚊密度较高,且分布广泛,一旦有传染源输入极易发生登革热的流行传播。  相似文献   

11.
2005年福州市台江区登革热媒介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展媒介密度监测,预防登革热暴发流行。[方法]定人每月监测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密度,以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和容器指数确定媒介种群密度。[结果]4~11月份平均布雷图指数为8.53,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分别为11.18、3.32,最高调查点布雷图指数达46。[结论]通过监测,在有关部门努力下,通过降低蚊媒密度,可以控制登革热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铜陵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幼蚊及成蚊的密度及季节变化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5—2021年5—10月在铜陵市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对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虫进行监测,采用诱蚊灯法监测成蚊密度。结果 平均布雷图指数(BI)为8.67~20.83,BI峰值分布在6—8月,5—10月月平均布雷图指数均高于阈值5。孳生地中废旧轮胎阳性率最高为14.61%,其次闲置容器为13.88%。白纹伊蚊成蚊密度为0.026~0.282只/h,成蚊密度峰值为6—8月,居民区白纹伊蚊密度最高。白纹伊蚊幼蚊布雷图指数和成蚊密度具有相关性(P=0.03),相关系数为0.89。结论 应加强伊蚊密度控制措施,防止登革热输入疫情发生本地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登革热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在河北省西部、北部的分布,为制定控制登革热等蚊媒疾病方案提供基础资料。方法蚊幼虫调查采用容器法,成蚊调查采用诱蚊诱卵器法、灯诱法、人工捕捉法。结果涉县发现白纹伊蚊,其容器指数为34.41,房屋指数为25.27,布雷图指数为4.96。结论河北省北部及西部承德市区、张家口市区未发现白纹伊蚊分布,西南部涉县有该蚊分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布雷图指数为标准建立路径指数和诱蚊诱卵指数的登革热预警风险阈值,作为特定生境登革热风险监测的补充。方法从嘉兴市嘉善县9个镇(街道)随机抽取2个镇和2个街道,再从中各选取1个村(社区);于2018年4—10月同时同地采用布雷图指数法、路径指数法和诱蚊诱卵器法监测伊蚊密度,根据监测结果分别建立路径指数、诱蚊诱卵指数和布雷图指数的线性回归方程,以布雷图指数为标准估算路径指数和诱蚊诱卵指数的登革热风险阈值。结果路径指数(Y)与布雷图指数(X)的线性回归模型为Y=0.145+0.662X (P0.05);诱蚊诱卵指数(Y)与布雷图指数(X)的线性回归模型为Y=3.423+0.524X (P0.05)。布雷图指数为5时有登革热传播风险,对应的路径指数为3.455 (95%CI:1.717~5.198),诱蚊诱卵指数为6.043 (95%CI:-0.327~12.417);当布雷图指数为10时有登革热暴发风险,对应的路径指数为6.765 (95%CI:5.018~8.518),诱蚊诱卵指数为8.663 (95%CI:2.260~15.071);当布雷图指数为20时有登革热区域流行风险,对应的路径指数为13.385 (95%CI:11.326~15.453);诱蚊诱卵指数为13.903(95%CI:6.352~21.461)。结论由布雷图指数的登革热风险阈值估算的路径指数的登革热风险阈值95%CI范围较窄,对评估登革热传播风险有一定应用价值;诱蚊诱卵指数的登革热风险阈值95%CI范围较宽,其应用价值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东莞市虎门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进行分析,以及对蚊虫媒介进行综合治理,为有效控制登革热疫情提供参考。方法针对2014年9月~11月东莞市虎门镇暴发的登革热,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法分析疫情数据、布雷图指数法监测蚊媒密度以及分析可能传播途径来源等。结果东莞市虎门镇发生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本次疫情共报告了57例登革热确诊病例,所有病例均痊愈,没有出现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疫情主要分布在东方社区,共有39例,占68.42%。本次疫情男女性别比为1:1.28。年龄最小3岁,最大90岁,平均50岁。以30~59岁中年病例最多,占54.39%。疫情发生时蚊媒密度的布雷图指数最高达92.38,经采取各项综合防治措施,蚊媒密度下降,疫情得到较好控制。结论本起疫情为由输入性病例或病媒引起的本土暴发疫情,经过清除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有效将蚊媒密度布雷图指数一直保持在5以下水平;使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晋江市白蚊伊蚊密度和季节性消长规律,为有效防控登革热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诱蚊灯法和双层叠帐法监测成蚊密度,通过布雷图指数法开展蚊幼虫密度监测。结果晋江市2017—2020年累计捕获白蚊伊蚊122只,平均密度0.15只/灯·夜;4年来密度高峰均在6~9及11月,2020年6月达高峰(0.8只/灯·夜);4年来帐诱指数平均为1.79,帐诱指数峰值出现在2017年6月;布雷图指数平均12.64。95%的月份布雷图指数5。每年均有布雷图指数高于引起流行的临界值20,高峰出现在2019年9月(布雷图指数为29)。结论晋江市白蚊伊蚊布雷图指数监测及双层叠帐法监测,均提示超过安全限值,应开展综合防蚊灭蚊工作。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对阳春市首起登革热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有效控制登革热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疫情数据、蚊媒调查资料以及可能传播来源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9月5日- 10月3日,阳春市春城街道发生1起登革热暴发疫情,共报告病例19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6例,输入性病例3例,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死亡病例。疫情主要集中在春城街道东门居委会,共报告7例,占36.84%;男女性别比0.73∶1;年龄最大的77岁,最小的6岁,以50岁以上中老年人居多,占47.37%。疫情发生时反映蚊媒密度的布雷图指数最高达56.41,发生登革热传播的风险极高,经采取各项综合防治措施,蚊媒密度快速下降,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症状不典型的输入性病例容易引起本地登革热疫情,人员的流动性易造成疫情的扩散,快速杀灭成蚊、清除蚊虫孳生地并将布雷图指数控制在5以下可以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8.
田波  张松建  马铁铮  全菲  唐超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295-1297
目的对北京市机场口岸蚊媒本底情况以及蚊媒病原体携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北京市是否存在登革热和疟疾传播的蚊媒,为机场口岸蚊媒传播疾病预测预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2灯诱法,对捕获的白纹伊蚊进行登革热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对中华按蚊进行4种疟原虫核酸检测。结果共捕获成蚊22 715只,密度指数为44.54只/(灯.h),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占87.95%;其次是三带喙库蚊,占10.64%;中华按蚊、白纹伊蚊分别占1.11%、0.30%。成蚊密度高峰期为8、9月。蚊媒疟原虫、登革热病原携带状况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北京市机场口岸存在登革热和疟疾传播的蚊媒,北京市存在由输入性病例(境外感染病例及外省感染病例)引起登革热、疟疾本地传播的风险。应继续加强对机场口岸蚊媒密度监测以及蚊媒病原携带状况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阳江市2001-2018年登革热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2001-2018年阳江市登革热病例基本信息、登革热个案调查表、实验室检测和蚊媒密度监测结果,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01-2018年阳江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53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23/10万;全市4个县(市、区)均有登革热病例报告,其中江城区450例,占83.9%;发病年龄2~89岁,其中20~69岁443例,占82.6%;暴发疫情大多集中在8-10月,占81.8%;2014-2018年抽取正常人群血清标本1 000份,检出登革热特异性IgG抗体阳性50份,阳性率为5.0%;2017-2018年3-12月的蚊媒监测哨点平均布雷图指数BI波动在12~36。 结论 阳江市登革热流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每5~10年会发生程度不等的局部暴发或区域流行;暴发疫情大多集中在8-10月,主要原因是该时段传播登革热的媒介伊蚊密度高,易于登革热传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媒介伊蚊种类、密度,为制定登革热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案调查表对2例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对病例血液标本进行IgM、IgG抗体检测,布雷图指数法和双层叠帐法对媒介伊蚊密度进行应急监测;清理蚊媒孳生地,开展蚊媒消杀。结果 2例女性登革热病例,发病前刚从马尔代夫旅游归来,均为登革病毒通用型核酸阳性,确定为输入性病例。经病例主动搜索、清理蚊媒孳生环境、快速杀蚊,未发生二代病例。结论这是一起境外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各部门密切配合,未发生疫情扩散。防控的关键是蚊媒孳生环境的清理和成蚊的快速杀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