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在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乳腺癌Ⅱ、Ⅲ期患者120例接受手术和术后辅助化疗,进行3年随访,定期监测患者CTC数量,分析CTC与患者临床分期、转移、无病生存期(DFS)的关系,评估CTC检测对诊断乳腺癌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乳腺癌患者120例中99例(82.5%)术前检测出CTC,其中Ⅱ期45例,Ⅲ期54例;有4例术前阴性、术后检测出CTC。在各个时间点Ⅲ期患者CTC数量均多于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患者在各时间点CTC数量均明显多于未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C检测评估乳腺癌转移的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91.7%(Kappa=0.814,P<0.001),CTC检测与影像学检查一致性较好。CTC阴性DFS优于CTC阳性患者(P=0.042)。结论:定期监测乳腺癌患者CTC计数,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及时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循环肿瘤细胞(CTC)现象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在肿瘤临床实践中逐渐得到重视,现已成为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的优秀评测指标之一,对临床化疗药物开发和肿瘤疫苗的发明也可以起到推动和加速作用.本文回顾了CTC现象的发现历史,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乳腺癌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与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8例乳腺癌住院患者进行研究,了解患者在治疗全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与特征,采取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心理诊断,采取相应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均积极接受治疗,出院后随访28例效果满意。结论乳腺癌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必须针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特征,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确保疗效。护理干预可提高乳腺癌患者放化疗的依从性,明显降低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悬浮阵列技术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基因预测乳腺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e F  Wu JM  Yao JE  Bai YJ  Guo A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2):2257-2261
目的建立可以同时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多个基因表达水平的悬浮阵列方法,探讨多基因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术后复发早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悬浮阵列技术检测73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癌基因,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寻找影响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成功建立了可以同时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8种循环肿瘤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悬浮阵列方法,基因阳性率从大到小排列的结果为乳腺珠蛋白(hMAM)、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角蛋白19(CK19)、乳腺小黏蛋白(SBEM)、肿瘤相关钙信号转导蛋白1(EPG2)、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和B305D基因,分别为57.5%、57.5%、53.4%、52.1%、31.5%、26.1%、21.9%和15.1%。1个及1个以上基因表达的阳性率为79%,高于血清CA15—3检测(44%,P〈0.05)。SBEM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hMAM、SBEM、HER2、雌激素受体(ER)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建立的悬浮阵列方法在乳腺癌的预后判断方面具有实用价值。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hMAM、SBEM和HER2的表达可以作为分子标记物预测乳腺癌的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前,乳腺癌治疗已逐步进入分子分型治疗时代,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个体化治疗。而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发现更能为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监控指标以及疗效和预后的评价指标。作者就近年来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与乳腺癌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观察循环肿瘤细胞(CTCs)与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不同放化疗模式疗效的关系.方法 纳入放化疗前行CTCs检测的食管癌患者124例,根据同步放化疗前是否接受诱导化疗,分为诱导组和同步组,比较CTCs对两组疗效的影响.结果 CTCs指标与T、N、分期、治疗后复发和远处转移有关.诱导组与同步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2.6%...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放化疗过程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与患者病理特征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20例行放化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放化疗前临床特征,检测患者放化疗前后CTCs和2年生存情况,对CTCs与放疗前临床特征以及2年生存情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CTCs阴性患者与CTCs阳性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位置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Cs阳性患者的T分期、N分期以及临床分期显著高于CTCs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放化疗治疗后CTCs阳性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前后CTCs阳性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CTCs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lan-Meier分析患者死亡情况,发现放化疗前后CTCs阴性患者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CTCs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ox回归分析患者死亡情况发现CTCs阳性是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CTCs能够有效反映局部晚期食管癌病情进展情况,同时也是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化疗及预后与营养状况,为规范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科室的微信群便利抽样法2014年10至2015年3月在协和医院乳甲肿瘤外科的微信群:粉红家园里面对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液学、生化指标、体质指数、消化道症状及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化疗及预后与营养状况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液学、生化指标、体质指数、消化道症状及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有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反应,不但会影响治疗的耐受性,还会影响整个免疫系统,而诱发或加重癌因性疲乏,适当的营养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能有效遏制化疗所致营养不良的加重,有利于机体机能的恢复,减轻对机体免疫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尤其如此。由于不同个体间和个体内部各肿瘤病灶间的异质性,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差异明显。因此,准确、实时、高效地评估肿瘤负荷及相关生物学特性是进行个体化治疗的前提。相对于传统的组织活检手段,基于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的液体活检由于其无创性和便捷性逐渐在精准治疗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CTC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微小残余/复发病灶的检测、预后评价、耐药监测等方面的优势也被众多研究证实。本文主要讨论CTC计数和表型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评估、疗效评价、治疗决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思远  顾佳鑫  周毅 《医学综述》2021,(1):105-109,115
乳腺癌是女性患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复发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产生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CTCs作为一种代表性的"液体活检",能更直观、实时、无创地进行组织学鉴定.随着对CTCs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进行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的检测可为早期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明确治疗方案、判断疗效及预后,对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外周静脉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女性乳腺癌病人60例,在新阶段治疗前采集病人外周静脉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流式细胞术法检测CTCs,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R、HER-2、p53、Ki-67表达.同期选取20名健康女性志愿者作为阴性对照组.结果:观察组CTCs阳性表达率为38.3% (23/60),对照组均未检出CTCs阳性表达,2组CTCs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不同病理类型病人间CTCs阳性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病人CTCs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移性乳腺癌病人CTCs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非转移性病人(P<0.01).不同ER、PR、HER-2、Ki-67表达病人的CTCs阳性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子分型病人间的CTCs阳性表达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Cs与乳腺癌TNM分期及肿瘤细胞转移有关,对指导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谢建栋  熊斌 《济宁医学院学报》2022,45(3):221-224+228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复发转移会增加患者死亡率,研究显示转移的发生发展由早期存在于外周血的循环肿瘤细胞所介导。循环肿瘤细胞是从恶性肿瘤原发部位脱落,通过血管或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的癌细胞,其通常被认为是癌症发生转移的前提,而且会以单一细胞、细胞簇等形式出现于患者机体的血液中,其检测无创、方便、可重复性好,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监测患者辅助化疗的疗效,有助于新辅助化疗及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为实现乳腺癌患者个性化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就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乳腺癌临床应用中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在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后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临床实际,总结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化疗后血瘀证的病因病机和活血化瘀法的作用机制,分析临床治疗乳腺癌血瘀证活血化瘀药物种类、剂量及时机选取原则,并举验案以佐证。[结果]手术、放化疗及肿瘤本身均可引起血液流变学改变,导致乳腺癌患者出现血液高凝状态。体虚邪实是乳腺癌患者血瘀证的主要病因病机;活血化瘀药物能够抗肿瘤、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防治术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转移;临床中治疗乳腺癌血瘀证应遵循辨证选取活血化瘀药物、选择治疗时机及选择适当剂量的原则,以保护正气。所举验案中患者辨证为脾气亏虚、湿热瘀阻,治以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化湿,获得较好的效果。[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化疗后易出现血液瘀滞,辨证运用活血化瘀法,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WHOⅢ~Ⅳ级脑胶质瘤患者5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7例,两组均在手术切除肿瘤后给予放射治疗,B组进行放射治疗,A组在放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替莫唑胺化疗。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有效率为77.8%;高于B组的4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2年生存率为48.1%,高于B组的2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术后联合放化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辅助性化疗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乳腺癌保乳术后多数情况下仍应行放疗,辅助放化疗治疗顺序包括先放疗后化疗、先化疗后放疗及同步化放疗。在不良预后因素较多的患者,应尽早开始放疗,最好行同步放化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化疗的护理干预.方法 120例患者均在术后进行放化疗.放疗前做好心理护理,放疗过程中注意并发症的护理,观察美容效果及放疗后皮肤反应.结果 本组120例中,美容效果较佳89例(74.1%),良24例(20.0%).一般7例(5.8%);皮肤反应:1级97例(80.8%),2级15例(12.5%),3级6例(5.0%):4级2例(1.66%).结论 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化疗的护理干预.能提高乳腺癌病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Ⅱ,Ⅲ期乳腺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Ⅱ,Ⅲ期乳腺癌术后放疗同步与非同步两组患者治疗过程的近期不良反应及耐受性,探讨乳腺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的可行性。方法: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放化疗同步组(36例)和放化疗非同步组(31例),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同步组和非同步组患者均能完成术后辅助性放化疗,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以及Ⅲ度放射性皮炎同步组较非同步组多,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以及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同步进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前后直肠癌病人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临床效果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新辅助放化疗+手术切除的直肠癌病人96例为观察组,同期仅行手术切除的直肠癌病人86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人采用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前采用6 MV X线直线加速器进行常规分割放疗、化疗;新辅助放化疗结束后4~6周进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观察组取未行新辅助放化疗前及行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切除标本进行MVD、PCNA及VEGF表达检测;对照组取手术前病检标本及手术切除标本进行MVD、PCNA及VEGF表达检测。比较2组病人手术前后MVD、PCNA及VEGF表达及临床效果与预后情况。记录3年随访统计复发率。结果手术后,观察组病人MVD、PCNA表达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病人VE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年,对照组复发率为9.3%,观察组复发率为2.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可以降低直肠癌病人MVD及PCNA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