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江苏省南京市12~16岁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3—5月,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对南京市2 339名12~16岁儿童进行调查,应用逻辑回归分析影响儿童行为因素。结果儿童行为问题总体阳性检出率为17.6%,其中男生为18.5%,女生为16.8%;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暴力型家庭教养方式(OR=3.776,95%CI=1.436~9.930)是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而母乳型喂养方式(OR=0.611,95%CI=0.448~0.833)、较同龄儿发育无差别(OR=0.446,95%CI=0.268~0.743)或发育好(OR=0.511,95%CI=0.285~0.917)、学习成绩非常好(OR=0.261,95%CI=0.073~0.935)、民主型教养方式(OR=0.485,95%CI=0.371~0.633)为儿童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结论南京市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多种因素与儿童行为问题有关,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儿童行为问题发生。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上海市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并了解其与父母教养行为等家庭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I)父母问卷攻击行为分量表、父母行为量表和一般情况问卷对上海市10所幼儿园12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根据CBCI量表攻击分量表,12.9%(95%CI:11.0~15.0)的学龄前儿童有攻击性行为,其中男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为13.7%(93/680),女童为11.9%(66/554).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父母敌意/强制的教养行为(OR=2.396,95%CI:1.636~3.510),以及父母与祖父母对儿童不一致的管教态度(OR=1.867,95%CI:1.287~2.710)更能引起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相对于无睡眠困难者,经常存在入睡困难(OR=3.415,95%CI:1.901~6.135)或有时存在入睡困难(OR=2.147,95%CI:1.256~ 3.671)的儿童也具有更多的攻击性行为;此外,儿童看电视时间少于1 h/d(OR=0.252,95%CI:0.136~0.467)、父亲年龄大(OR=0.703,95%CI:0.503~0.983),儿童经常参加户外活动(OR=0.617,95%CI:0.399~0.955)是其攻击性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 学龄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生率较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家庭中应注重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方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以及对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以减少或预防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8—12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辽宁省、上海市、内蒙古自治区、广东省、四川省共计10所幼儿园,采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卷》(CPEBQ)对1057名学龄前儿童看护人进行调查。运用卡方检验和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儿童饮食行为的家庭人口学特征差异。结果发现7种饮食行为中,挑食检出率占比最高为58.0%,情绪性进食最低为1.8%。男孩(OR=1.31,95%CI:1.02~1.68)和独生子女(OR=1.30,95%CI:1.01~1.67)是挑食的危险因素;母亲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OR=1.77,95%CI:1.12~2.78)是食物响应的危险因素;5岁年龄组(OR=0.55,95%CI:0.39~0.77)和家庭共同进餐每周超过6次(OR=0.31,95%CI:0.11~0.93)是不良进食习惯的保护因素;男孩(OR=1.41,95%CI:1.10~1.80)和独生子女(OR=1.45,95%CI:1.11~1.90)是过饱响应的危险因素;5岁年龄组(OR=0.50,95%CI:0.25~0.99)和家庭共同进餐每周4~5次(OR=0.23,95%CI:0.06~0.91)以及家庭共同进餐每周超过6次(OR=0.19,95%CI:0.05~0.76)是没有主动性进食的保护因素。结论家庭人口学特征影响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但不同饮食行为影响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与饮食行为问题,并对该群体中两者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究。方法 2020年8月—2021年4月使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父母版)和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卷(PEBQ)对150例学龄前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及饮食行为问题展开评估,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两者关系。结果 学龄前ASD儿童常见的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同伴交往问题(86.0%)、社会行为问题(72.7%)、多动问题(51.3%)。常见的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主动进食能力不足(83.3%)、挑食(57.3%)、情绪性进食(42.0%)。品行问题是学龄前ASD儿童食物响应问题(OR=3.48, 95%CI:1.04~11.63)和情绪性进食(OR=6.11, 95%CI:1.56~23.86)的危险因素。社会行为问题是学龄前ASD儿童挑食(OR=3.07,95%CI:1.40~6.74)和主动进食不足(OR=5.32,95%CI:1.25~22.70)的危险因素,多动问题是学龄前ASD儿童挑食(OR=3.40,95%CI:1.65~7.00)和不良饮食习惯(OR=4...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教养方式与儿童睡眠问题的相关性,为基于教养方式的睡眠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年12月—2020年1月,采用整群方便取样,在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市抽取6所公办幼儿园与2所公办小学进行调查,由家长通过在线系统填写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教养方式类型,以及社会人口学和家庭情况问卷,通过协方差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教养方式与儿童睡眠问题的关系。结果 共抽取3 861名儿童,平均年龄(5.57±2.28)岁,男、女童分别为2 007名(52.0%)、1 854名(48.0%)。溺爱型、适中型和严格型教养方式分别占4.6%、86.6%和8.8%。溺爱型教养的儿童CSHQ总分(F=44.77,P<0.001)和各维度分均高于严格型和适中型,睡眠问题更严重。相比适中型,溺爱型教养是儿童总体睡眠问题的危险因素(OR=3.62,95%CI:1.88~6.96),尤其是就寝抵抗(OR=3.80,95%CI:2.51~5.75)。结论 教养方式与儿童睡眠问题密切相关,而溺爱型教养是儿童睡眠问题的危险因素,未来应加强教养方式的科普宣教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父亲教养方式对学龄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影响,为学龄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应用自编调查问卷、父母行为量表(PBI)及儿童口腔不良习惯问卷对芜湖市2 201名学龄前儿童的父母或主要监护人进行调查,应用卡方分割法进行不同组别学龄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问题的比较,应用 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父亲不同的教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相关性。结果 芜湖市学龄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总检出率为35.4%,男童的检出率(37.7%)高于女童的检出率(32.9%),差异具有显著性(χ2 = 5.45,P = 0.0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敌意强制程度高的教养方式能显著增加学龄前儿童吸吮手指(OR = 2.73 95%CI = 1.39~533)、喜爱吐舌、伸舌(OR = 4.25 95%CI = 1.54~11.71)、咬嘴唇(OR = 2.45 95%CI = 1.22~4.96)、咬指甲、玩具(OR = 1.75 95%CI = 1.03~2.96)、侧边咀嚼(OR = 3.93 95%CI = 1.57~9.86 )、夜间磨牙(OR = 3.93 95%CI = 1.57~9.86 )、不良姿势(OR = 4.23 95%CI = 1.69~10.63)等口腔不良习惯的发生风险。结论 父亲教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中山市高尿酸血症的流行情况以及其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探讨预测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可能的指标因素。方法 于2016年在广东省中山市应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现况调查,实际抽取7 174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影响因素。结果 中山市总体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1.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OR = 1.783, 95%CI :1.544~2.059)、偶尔饮酒(OR = 1.198, 95%CI :1.030~1.394)、经常饮酒(OR = 1.388, 95%CI:1.186~1.623)、患高胆固醇血症(OR = 1.267, 95%CI :1.054~1.521)、超重/肥胖(OR = 1.901, 95%CI :1.657~2.181)、患中心性肥胖(OR = 1.311, 95%CI :1.139~1.509)、血压高(OR = 1.321, 95%CI :1.170~1.491)、空腹TG含量≥1.7 mmol/L(OR = 2.016, 95%CI:1.772~2.295)、空腹HDL - C含量<1.0mmol/L(OR = 1.439, 95%CI: 1.088 ~1.903)等是中山市常住居民患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山市成年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应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减少中山市高尿酸血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4~5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嘉定区12所小学4~5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表(MHT)》评估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结果发放调查问卷3 788份,回收有效问卷3 100份,回收有效率为81.84%。检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529人,检出率为17.06%,其中冲动倾向、恐怖倾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自责倾向、孤独倾向、对人焦虑和学习焦虑的检出率分别为11.77%、15.55%、12.97%、16.19%、10.10%、4.81%、13.16%和14.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1.617,95%CI:1.325~1.974)、外貌自评差(OR=3.683, 95%CI:2.428~5.586)、朋友人数为1~2人(OR=1.806,95%CI:1.342~2.428)、学习成绩较差(OR=1.626,95%CI:1.167~2.267)、母亲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OR=1.539,95%CI:1.107~2.139)、与母亲关系一般或差(OR=1.785,95%CI:1.303~2.444)及与父亲关系一般或差(OR=1.745,95%CI:1.336~2.280)是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嘉定区4~5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性别、朋友人数、学习成绩、母亲文化程度及与父母关系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儿童饮食运动行为干预对其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并探究家庭支持的中介作用, 以期为有效的儿童肥胖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2018—2019年在北京、长治、乌鲁木齐24所小学共1 392名四年级学生及其家长中开展的儿童饮食运动行为干预项目,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家长的支持情况以及儿童的认知和行为。在学校—家庭—个人3个层面上对干预组儿童开展饮食运动行为干预, 对儿童的饮食运动知识、饮食习惯、运动行为、静坐视屏行为进行评估, 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先分析干预对儿童认知和行为评分的作用, 再探讨家庭支持的中介作用。  结果  干预1年后, 相比对照组, 干预组饮食运动知识评分高(OR=2.34, 95%CI=1.71~3.21)、饮食习惯评分高(OR=2.58, 95%CI=1.75~3.82)和静坐视屏评分高(OR=1.91, 95%CI=1.35~2.68)的儿童比例明显升高(P值均 < 0.01), 干预组儿童存在家庭支持的比例提高(OR=3.45, 95%CI=2.19~5.45), 其中父亲(OR=2.70, 95%CI=1.68~4.35)、母亲(OR=3.71, 95%CI=2.28~6.04)、祖母(OR=1.65, 95%CI=1.00~2.70)和外祖母(OR=2.14, 95%CI=2.12~2.16)支持儿童控制体重的比例提高(P值均 < 0.05)。中介作用分析显示, 家庭支持在综合干预与儿童饮食习惯和静坐视屏评分的关联中存在中介作用。  结论  儿童饮食运动行为干预可促进其认知和行为, 家庭支持是重要的中介因素。将家庭干预纳入儿童肥胖综合防控策略可提高儿童饮食运动行为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3~6岁儿童情绪与行为发生情况及父母教养方式的作用,为早期开展心理行为干预和促进儿童心理发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4-6月从铜陵市城区抽取11所幼儿园,共调查在园儿童2 278名,问卷主要包括父母和儿童基本情况、儿童心理和行为情况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等.结果 2 278名儿童中,情绪症状异常192人(8.43%),品行问题异常214人(9.39%),多动注意不能异常376人(16.50%),同伴交往异常537人(23.57%),困难总分异常233人(10.2%),亲社会行为254人(11.1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儿童出生健康状况、儿童二手烟暴露、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教养方式均是儿童情绪与行为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养方式中父亲支持/参与(OR=0.96,95%CI=0.95~0.98)、母亲支持/参与(OR=0.94,95%CI=0.92~0.95)、母亲敌意强制(OR=1.08,95%CI=1.06~1.10)与3~6岁儿童情绪与行为异常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教养方式中父母亲支持参与、母亲敌意强制与3~6岁儿童情绪与行为异常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宁波市外来儿童溺水高危行为发生现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所城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1~9年级学生共7 600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溺水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3年外来儿童在无成人陪伴时溺水高危行为发生率为27.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2.30,95%CI:1.99~2.65)、高年级(OR=1.23,95%CI:1.18~1.27)、未成年人陪同上下学(OR=1.26,95%CI:1.06~1.51)、会游泳(OR=2.09,95%CI:1.77~2.46)和学校/家周围500 m内有开放性水域(OR=1.75,95%CI:1.52~2.00)是溺水高危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防范溺水知识知晓率高(OR=0.99,95%CI:0.98~0.99)、正向信念持有率高(OR=0.99,95%CI:0.98~0.99)、同学相处融洽(OR=0.69,95%CI:0.51~0.95)和家人相处较好(OR=0.33,95%CI:0.24~0.46)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外来儿童的溺水高危行为发生率高,男生、会游泳可能会增加儿童溺水高危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云南省HIV阳性儿童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儿童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干预策略提供指导。方法对云南省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548名HIV阳性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自制访谈问卷和视觉模拟依从性评估、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48名儿童平均年龄为(13.56±2.90)岁,依从性评分均值为(87.77±16.36)分,其中的依从性评分低于95分的占40.9%(224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474,95%CI:1.023~2.125)儿童服药依从性较高,10~12岁年龄段(OR=1.660,95%CI:1.012~2.724),家庭经济贫困(OR=0.404,95%CI:0.263~0.622),主要照护者为母亲(OR=0.619,95%CI:0.389~0.985)、父亲(OR=0.383,95%CI:0.210~0.697)、其他亲戚(OR=0.496,95%CI:0.306~0.802)的儿童,以及服用二线治疗方案(OR=0.490,95%CI:0.335~0.713)的儿童服药依从性较低。结论需要通过更有针对性的咨询干预服务来提高儿童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特别是针对正在进入青春期的儿童,要加强关注其依从性教育及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环境因素与不同性别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相关关系。方法 2015年选择于天津市血液病医院就诊的179名儿童ALL患者为病例,按照年龄、性别、居住地等匹配条件,纳入136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自行设计问卷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所得的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儿童偏食(OR=6.382,95%CI:3.144~12.955)和出生后居室装修(OR=3.104,95%CI:1.081~8.912)是男童ALL发病环境危害因素;母亲孕期被动吸烟、母亲流产史和儿童偏食是女童ALL发病环境危害因素,OR值分别为2.620(95%CI:1.049~6.543),2.948(95%CI:1.240~7.009),3.727(95%CI:1.685~8.200)。结论环境危害因素对儿童ALL发病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儿童ALL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初中生网络成瘾的现状,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功能、生活事件的关系,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网络成瘾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通过分层二阶段抽样对3021名上海市初中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529名初中生(17.51%)存在网络成瘾。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七年级(OR=1.532,95%CI:1.038~2.261)、八年级(OR=2.560,95%CI:1.789~3.665)、九年级(OR=2.303,95%CI:1.587~3.342)、城区居住地(OR=1.486,95%CI:1.171~1.887)、父母有不良嗜好(OR=1.441,95%CI:1.035~2.007)、父母下班上网(OR=1.331,95%CI:1.046~1.695)、父母干预上网(OR=1.407,95%CI:1.051~1.884)、家庭功能不良(OR=1.054,95%CI:1.030~1.078)、人际关系紧张(OR=1.044,95%CI:1.003~1.088)、学习压力大(OR=1.089,95%CI:1.042~1.138)、受惩罚(OR=0.890,95%CI:0.851~0.930)以及其他因素(OR=1.391,95%CI:1.299~1.489)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功能、生活事件有关,未来应从改善家庭功能和协助青少年积极应对生活事件的综合角度进行指导和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北京市6~8岁小学一年级儿童睡眠现状,探索母亲教养压力与儿童睡眠之间的关系,为减少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北京儿童生长与健康队列(PROC)的参与者开展线上调查。由家长完成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和父母教养压力问卷(PSI-SF),纳入同时完成两份问卷且父母教养压力问卷由母亲回答的1 136对小学一年级学龄儿童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母亲教养压力与儿童睡眠之间的关联。  结果  小学一年级学生睡眠问题发生率为78.52%,有睡眠问题儿童的母亲教养压力问卷得分(86.66±17.31)高于无睡眠问题儿童的母亲(78.59±17.75)(t=6.42,P < 0.01)。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没有教养压力的母亲相比,母亲有教养压力时儿童存在睡眠问题的风险增加(OR=2.52,95%CI=1.55~4.11,P < 0.01);在以PSI-SF中3个维度为自变量进一步分析时,结果显示, 相比母亲在育儿压力、困难儿童2个维度没有压力的小学生,母亲有压力的小学生存在睡眠问题的风险增加(OR值分别为1.66,1.76,P值均 < 0.05)。  结论  小学一年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为母亲提供心理支持以减少母亲教养压力的发生,可以减少儿童睡眠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情况,为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二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徐汇区长桥、康健、天平街道0~3岁婴幼儿,共586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婴幼儿教养人进行调查,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影响育儿素养的相关因素进行探索。结果 早期教养能力得分均数为(63.7±12.9)分,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母亲文化程度的提高(OR=1.66,95%CI:1.35~2.04)和家庭月收入的增加(OR=1.28,95%CI:1.02~1.61),教养得分达到及格水平比例较高;相比于不到1岁的婴幼儿,年龄更大婴幼儿的家长能够有更高的教养得分;相比于业余时间忙于工作的家长,花时间陪婴幼儿的家长教养得分及格比例较高(OR=1.96,95%CI:1.20~3.21)。结论 0~3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本身应提高自身的育儿知识水平和行为意识,为儿童早期生长发育提供更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小学4年级至初中2年级不同户籍学生的吸烟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上海市8所学校的2312名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0%的学生自报曾有尝试吸烟,2. 6%的学生自报现在吸烟。外地农村户籍初中生的尝试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均高于上海户籍初中生(P 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有同学吸烟(OR=3. 624,95%CI:2.218~5. 920)、家庭功能严重障碍(OR=2. 614,95%CI:1.623~4.210)、外地户籍(与上海户籍相比,外地城镇户籍OR=2. 039, 95%CI:1.190~3.493,外地农村户籍OR=2.048, 95%CI:1.338~3. 136)是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有同学吸烟(OR=7. 403,95%CI:3.788~14. 469)、家庭功能中度及严重障碍(与家庭功能良好相比,家庭功能中度障碍OR=2. 179, 95%CI:1.036~4.583,家庭功能严重障碍OR=3.806, 95%CI:1.705-8.500)是现在吸烟的危险因素。结论建议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吸烟行为作为青少年控烟干预的重点人群,并以在学校开展同伴教育作为主要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湖北省武汉市大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期间戴口罩的行为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2月5-9日分层整群抽取武汉市2所大学的学生,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网络电子问卷调查。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χ2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了3 966名大学生,86.94%的大学生能够每次出门戴口罩,其中女生(88.93%)高于男生(83.9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大学生每次出门戴口罩行为的因素是性别、专业、年级、家庭所在地、调查时所在地和调查时对居住地疫情的了解情况。其中,女生(与男生比较,OR=1.597,95%CI:1.264~2.016)、大四及以上年级(与大一比较,OR=1.392,95%CI:1.025~1.890)、居住在城市(与农村比较,OR=3.394,95%CI:2.727~4.225)的学生每次出门戴口罩的比例更高,而医学类专业(与人文社科类比较,OR=0.740,95%CI:0.559~0.981)、填表时未在武汉(与在武汉市比较,湖北省内其他地区OR=0.401,95%CI:0.257~0.627;湖北相邻省OR=0.265,95%CI:0.157~0.447;其他地区OR=0.485,95%CI:0.303~0.777)和对居住地疫情不清楚(与已知居住地有感染患者的学生相比,OR=0.683,95%CI:0.495~0.941)的学生每次出门戴口罩的比例更低。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武汉地区大学生绝大部分能够坚持每次出门戴口罩;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出门戴口罩行为,相关部门和学校可采取积极干预策略,宣传普及科学防护知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山东省高年级小学生的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集体调查的方式,对8211名四~六年级小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问卷由调查对象匿名自填完成。结果山东省高年级小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为59.01%,男生为55.29%,女生为62.79%(χ~2=47.68,P0.05);居住在城市的学生为62.03%,居住在农村的学生为53.92%(χ~2=52.14,P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分别为65.54%、55.13%(χ~2=86.00,P0.05);四、五、六年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53.07%、60.64%和63.08%(χ~2=61.02,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级小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有性别(OR=0.79,95%CI:0.72~0.87)、年级(六年级OR=1.45,95%CI:1.29~1.63)、居住地(OR=1.17,95%CI:1.04~1.32)、自评学习成绩(中等偏上OR=0.68,95%CI:0.59~0.79)、是否为独生子女(OR=1.13,95%CI:1.02~1.26)、地区(青岛OR=3.02,95%CI:2.56~3.58)、父亲职业(未就业OR=0.75,95%CI:0.59~0.95)和父亲文化程度(大专/本科及以上OR=1.30,95%CI:1.05~1.60)。结论不同特征的高年级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存在差异,影响小学生健康素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了解小学生心理虐待发生率及其与家庭教养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开展基于改善父母教养方式为主的儿童虐待干预项目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 方便整群抽取北京市4个区4所小学的850名四至六年级小学生家长,进行儿童心理虐待量表(家长版)和父母教养行为量表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关联.结果 在过去6个月,有79.5%的小学生至少经历过1种形式的轻度心理虐待;小学生重度心理虐待发生率男生(25.4%)高于女生(17.4%)(x2=8.06,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OR=0.62,95%CI=0.42~0.91)、父母敌意教养(OR=1.89,95%CI=1.61~2.21)和过度反应教养行为(OR=1.30,95%CI=1.09~1.54)是儿童重度心理虐待的影响因素.结论 小学生心理虐待发生率较高,父母敌意和过度反应教养行为显著影响小学生心理虐待的发生.应重视未来开展以改善父母教养行为的儿童虐待干预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