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以及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19年6月-2020年1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357例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进行自制问卷调查,并利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357例PD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平均总得分为(37.69± 9.32)分,条目均分为(2.36± 0.76)分,4个维度的高依从率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身体锻炼(45.66%)、锻炼监测(31.37%)、注意事项(22.41%)、寻求建议(17.37%)。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PD患者的主要照顾者(β'=0.215)、康复指导(β'=0.281)、锻炼知识掌握程度(β'=0.307)、Hoehn-Yahr分期(β'=-0.430)、社会支持(β'=0.398)、运动自我效能(β'=0.224)和身体疲劳(β'=-0.253)是其功能锻炼依从性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PD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水平较低,且影响因素众多,临床康复期间应针对性为PD患者提供个性化功能锻炼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负担及生活质量,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照顾者负担问卷(CBI)评估115例PD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同时应用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Hoehn-Yahr分级(H-Y分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PD生活质量量表(PDQ-39)、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量表(MMSE)等评分,对115例原发性PD患者的疾病严重度、情绪、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等进行评估.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同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照顾者负担的主要因素.结果 CBI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患者ADL(β=-0.813,t=-6.26:5,P=0.000)、PDQ-39(β=0.285,t=4.256,P=0.000)及照顾者年龄(β3=0.327,t=3.107,P=0.002).结论 PD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照顾者负担及影响因素,为减轻COPD患者照顾者负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2019年1月攀钢集团总医院呼吸内科住院COPD患者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疲劳评定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一般情况、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情况与COPD患者照顾者负担的相关性。COPD患者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放问卷248份,收回有效问卷236份,问卷有效率为95.16%。COPD患者照顾者ZBI得分(39.76±8.27)分,其中个人负担维度得分(17.54±7.33)分,责任负担维度得分(9.17±3.81)分。COPD患者照顾者的焦虑、抑郁、疲劳和社会支持得分分别为(10.26±3.19)分、(9.03±3.18)分、(96.77±15.91)分和(36.74±6.37)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职业、COPD患者严重程度、日均照顾时间、病程、焦虑、疲劳和社会支持均是COPD患者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OPD患者照顾者负担处于较高水平,有中度以上负担者占51.27%;照顾者负担与学历、职业、COPD患者严重程度、病程、日均照顾时间、焦虑、疲劳和社会支持度均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28例经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及临床相关资料,采用34条目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简明问卷(SCNS-SF34)、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各领域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心理需求(3.15±1.31)分、卫生系统和信息需求(3.08±1.16)分、生理和日常生活需求(2.96±1.44)分、病人照顾和支持需求(2.60±1.09)分、性需求(1.41±0.62)分。分别有37.19%和46.31%的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SAS和SDS平均得分分别为(46.79±9.22)分和(51.49±9.71)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心理需求领域得分与年龄和学历呈负相关;SAS得分与患者心理需求、卫生系统和信息需求及性需求领域得分均呈正相关;女性、SDS得分高的患者生理和日常生活需求领域得分相对较高;病人照顾和支持需求领域得分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结论医护人员应针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的不同需求和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父亲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中学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4所中学24个班级的中学生,利用高翔等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和蒲少华等编制的《父亲在位问卷》调查中学生心理健康和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亲教育的相关性。结果共调查893名中学生,回收有效问卷804份,回收有效率为90.03%。中学生《父亲在位问卷》的感情得分为(3.66±0.79)分,感知得分为(3.50±0.72)分,身体互动得分为(3.43±0.95)分,父母关系得分为(3.67±0.87)分,母亲对父子关系的看法得分为(3.62±0.92)分;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适应维度总分为(3.56±0.56)分,复原力维度总分为(3.72±0.71)分,困扰维度总分为(2.53±0.74)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情(β'=0.174)、身体互动(β'=0.074)、父母关系(β'=0.099)、母亲对父子关系的看法(β'=0.316)和父亲学历(β'=-0.132)是中学生心理健康适应维度的影响因素;感情(β'=0.201)、感知(β'=0.129)、母亲对父子关系的看法(β'=0.211)和父亲学历(β'=0.126)是复原力维度的影响因素;感情(β'=-0.189)、父母关系(β'=-0.206)和父亲学历(β'=0.129)是困扰维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本次调查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和父亲参与教养程度均处于中等水平,父亲学历、父亲参与教养程度、父母关系等可能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烟台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从烟台市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求询的HIV/AIDS病例中抽取调查对象,采用HIV/AIDS病例生存状况调查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病例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HIV/AIDS 188例,回收有效问卷183份,问卷有效率为97.34%。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为:生理领域(13.67±2.25)分,心理领域(12.78±2.68)分,社会关系领域(13.01±2.49)分,环境领域(12.88±2.08)分;前3个领域得分低于全国常模,环境领域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收入(β'=0.184)、最近2个月CD4+T淋巴细胞数(β'=0.172)、确证年限(β'=0.279)、参加社会活动(β'=0.175)是HIV/AIDS病例生理领域的影响因素;年收入(β'=0.161)、最近2个月CD4+T淋巴细胞数(β'=0.171)、确证年限(β'=0.292)、与同事/村民关系(β'=0.243)、参加社会活动(β'=0.146)是心理领域的影响因素;学历(β'=0.167)和烦恼倾诉方式(β'=0.175)是社会关系领域的影响因素;年收入(β'=0.191)、最近2个月CD4+T淋巴细胞数(β'=0.144)、与同事/村民关系(β'=0.231)是环境领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烟台市HIV/AIDS病例的生命质量低于正常人群,收入、学历、CD4+T淋巴细胞数、社会支持状况和确证年限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和分析商丘市冠心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商丘市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面对面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384例冠心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评分为(55.95±11.82)分,其中烹饪及进餐习惯维度评分得分率最高,果蔬类饮食行为维度得分率最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β'=0.122)、年龄(β'=0.131)、BMI(β'=-0.215)、文化程度(β'=0.073)、在职情况(β'=0.081)、家庭可支配收入(β'=0.072)、病情严重程度(β'=0.055)及合并基础性疾病(β'=0.128)是商丘市冠心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商丘市冠心病患者的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较低,受到性别、年龄、BMI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冠心病患者要充分认识到健康饮食对自身疾病的影响,自觉学习掌握饮食知识,自觉调整饮食结构,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提升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探究儿童青春早期心理应激对焦虑及抑郁症状水平的预测作用,为改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对象来自重庆市区4所小学998名男女童组成的青春发育队列,青春早期测量其心理应激水平,并在4年后随访其焦虑及抑郁水平,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青春早期心理应激对焦虑和抑郁水平的影响.结果 被试者青春早期心理应激平均得分为(34.79±24.78)分,4年后焦虑和抑郁平均得分分别为(11.20±10.89) (12.06±6.69)分,检出率分别为14.03%和15.63%.女童焦虑和抑郁得分均高于男童(t值分别为51.58,5.48,P值均<0.05);父母文化程度和自觉父母关系状况不同的儿童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74,7.38,10.49,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女童(β=4.38)、青春早期应激水平越高(β=0.13)、年龄越大(β=0.89),其4年后焦虑水平越高;儿童青春早期应激水平越高(β=0.05)、年龄越大(β=0.57)、自觉父母关系越差(β=1.19)、母亲文化程度越低(β=-1.00),其抑郁水平越高(P值均<0.05).结论 青春早期心理应激水平和年龄对随后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女童更容易焦虑,父母关系不好和母亲文化程度低与儿童抑郁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生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对温州市3家三甲综合医院新生儿科的26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260名新生儿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最低162分,最高234分,平均(190.42±24.82)分,其中认识维度得分为(62.21±20.42)分、勇气维度得分为(68.72±18.46)分、耐心维度得分为(59.74±24.5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741)、受教育程度(β'=0.812)、职称(β'=0.926)、工作年限(β'=0.884)、有无参加人文关怀培训(β'=1.623)、有无子女(β'=0.967)、每月夜班数(β'=-0.748)、月薪(β'=1.023)、对医院管理满意度(β'=1.224)及第三方满意度(β'=0.948)是新生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新生儿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总体较低,与年龄、受教育程度、职称、工作年限、有无参加人文关怀培训、有无子女、每月夜班数、月薪、对医院管理满意度及第三方满意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自杀风险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0月于重庆市某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123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中自杀维度的评分结果分为无自杀意念组(自杀评分=0,n=77)和有自杀意念组(自杀评分>0,n=46)。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病程、起病年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运动及非运动症状、Hoehn-Yahr分期(H-Y分期)、PD药物使用情况、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等,并探讨影响患者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构成、病程、年龄、H-Y分期、左旋多巴等效剂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自杀意念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及左旋多巴冲击后UPDRS-Ⅲ评分中位数分别为18.0,22.0,37.0及22.0,高于无自杀意念组的6.0,10.0,24.0及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自杀意念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中位数为18.0,低于无自杀意念组的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自杀意念组患者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中家务困难、洗澡困难、穿衣困难、扣纽扣系鞋带困难、感到焦虑、替自己的将来担忧、不想让人知道患有PD、尽量避免公众场合进餐、在公众场合感到尴尬、担心别人对自己患病的反应、觉得被忽视等项目评分高于无自杀意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PDQ39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MoCA及UPDRS评分是PD患者自杀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抑郁、认知功能降低及PD患者症状尤其是非运动症状会增加患者自杀风险。因此,推荐临床上使用MoCA或更为全面的认知功能评价量表对PD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同时,临床上应对PD患者开展常规的抑郁、认知功能及非运动症状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包括健康教育、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在内的干预措施,降低患者自杀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18~59岁2型糖尿病(T2DM)患者饮食行为依从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T2DM患者饮食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1—9月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402例18~59岁T2DM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T2DM患者饮食行为依从性量表、中文版低血糖恐惧-忧虑量表(CHFSⅡ-W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T2DM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T2DM患者饮食行为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430份,回收有效问卷402份,回收有效率为93.49%。T2DM患者饮食行为依从性量表得分为(59.03±13.51)分;CHFSⅡ-WS得分为(11.51±5.74)分;SSRS得分为(37.22±9.16)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β=1.068)、接受过糖尿病健康教育(β=4.843)、并发症数量(β:7.953~12.078)、SSRS得分(β=0.230)和CHFSⅡ-WS得分(β=-0.561)是18~59岁T2DM患者饮食行为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18~59岁T2DM患者饮食行为依从性有待提升,主要与性别、接受过糖尿病健康教育、并发症数量、社会支持水平和低血糖恐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护士焦虑抑郁现状及医患关系态度对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6所军队医院护理人员318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医患关系态度问卷进行调查,采取线性回归分析医患关系态度对焦虑抑郁的影响。结果护士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为59.12%和28.30%。职业期望强烈护士焦虑抑郁得分(48.62±5.21,46.13±5.97)显著低于一般护士(52.58±5.56,51.86±5.52)(t=6.518、8.733,均P0.01)。工作强度较高护士焦虑抑郁得分(52.92±5.49,50.10±6.75)显著高于一般护士(48.61±5.19,47.58±6.02)(t=7.082、3.469,均P0.01)。年龄≥30岁护士焦虑抑郁得分(52.21±4.85,50.51±6.41)显著高于25岁护士(46.33±6.54,45.55±5.68)(均P0.01)。主观收入较好护士焦虑抑郁得分(46.27±4.06,44.15±5.05)低于一般护士(50.66±5.31,48.80±5.82)和较差护士(55.80±3.28,54.91±3.31)(均P0.01)。家庭关系融洽护士焦虑抑郁得分(45.98±4.81,44.39±4.87)低于家庭关系一般护士(51.27±4.19,49.44±5.93)和隔阂多护士(54.81±5.59,53.08±5.90)(均P0.01)。对患行为、医患认知和对医信念进入焦虑得分的回归方程(β=0.340、0.105、0.137,均P0.05);对患行为、对患情感、医患认知和对医信念进入抑郁得分的回归方程(β=0.268、0.240、0.281、0.274,均P0.01)。结论军队医院护士焦虑抑郁受多种因素影响,其焦虑抑郁与医患关系态度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柔性管理模式对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家属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3月—10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住院的抑郁障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采用柔性管理模式,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采用自制的治疗依从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家属焦虑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得分小于对照组(8.53±0.93 VS 12.52±0.87 t=22.375,P<0.05);且患儿家属的焦虑自评得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观察组低于对照组(32.5±8.1VS 42.8±6.2 t=7.235,P<0.05);护理满意度水平高于对照组(94.5%VS 74.1%2=7.235,P<0.05)。结论 柔性管理模式可提高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降低家属焦虑水平,同时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PLWHA)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PLWHA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年6—12月,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对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ctive Antiroviral Therapy,ART)定点医院进行CD4+T细胞计数检测的PLWHA进行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估。结果 396人中焦虑症状检出率63.9%,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平均得分为22.12±5.17;抑郁症状检出率60.9%,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平均得分为35.13±11.36;CD4+T细胞计数500个/μL是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30~39岁、CD4+T细胞计数500个/μL是严重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 PLWHA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症状,需加强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对敏感指标的风险感知及其与治疗依从性之间的关系,为制定有效的风险告知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和2016年6-7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武汉市4个区的780例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患病及治疗状况、治疗依从性和高血压风险敏感指标等。采用SAS 9.4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对象治疗依从性总均分为(3.93±0.50)分,治疗依从性量表4个维度的均分分别为:遵医服药行为(3.48±1.41)分、不良管理(4.07±1.15)分、日常管理(3.32±1.18)分和烟酒管理(3.51±1.08)分。重要脏器的严重损伤指标(中风、心肌梗死、肾衰竭或尿毒症等)的风险感知得分最高[(4.00±1.03)分~(4.12±0.94)分],而生活方式指标风险感知得分相对较低[(3.17±1.26)分~(3.29±1.18)分]。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遵医服药行为的敏感指标包括收缩压升高(β=0.106)、冠心病(β=0.086);影响不良管理的敏感指标包括心脏损伤(β=0.299)、冠心病(β=0.191);影响日常管理的敏感指标包括心肌梗死(β=0.222)、中风(β=-0.132)和年龄增长(β=0.099);影响烟酒管理的敏感指标包括舒张压升高(β=0.101)、心肌梗死(β=0.277)和肾脏衰竭或尿毒症(β=0.152);影响治疗依从性总得分的敏感指标包括舒张压升高(β=0.155)、中风(β=-0.150)、冠心病(β=0.160)和缺乏锻炼(β=0.090),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定期开展血压测量,以及对重要脏器损伤进行早期筛查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患者,使其感知到高血压的健康威胁,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河南省农村地区脑卒中患者健康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成人健康自我管理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河南省17地市农村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脑卒中患者健康自我管理得分(97.82±23.71)分,仅为中等水平。社会支持得分为(39.29±6.62)分,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呈正相关关系(r=0.481,P0.001)。患病时长、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对待疾病态度和社会支持对脑卒中患者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有影响(R2=0.372,F=6.002,P0.001)。结论农村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提升空间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基层医疗管理人员应关注重点人群,从提升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引导积极乐观态度对待疾病和增加患者社会支持等方面提高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开展认知干预对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情绪、治疗依从性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河源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认知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得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HAMD、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LOTCA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开展认知干预,能够稳定患者的情绪,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其认知功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疾病所导致的焦虑抑郁情绪更不利于患者预后与康复。本研究调查社区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及其自我管理行为,并分析两者相关性。方法选取贵州省都匀市5所社区(文峰社区、小围寨社区、新华社区、广惠社区和沙包堡社区)居住的220例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SDS)和慢性病自我管理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20例社区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SAS得分为(48.69±6.82)分,高于常模的(37.23±12.59)分,t=24.80,P0.001;SDS得分为(51.22±8.11)分,高于常模的(41.88±10.57)分,t=17.08,P0.001。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26.10±5.45)分,运动锻炼维度得分为(6.60±2.22)分,认知性症状管理维度得分为(12.32±3.66)分,与医生沟通维度得分为(7.18±2.28)分。患者焦虑得分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呈负相关(r=-0.414,P0.05),抑郁得分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呈负相关(r=-0.407,P0.05),但关系偏弱。结论社区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焦虑抑郁与自我管理行为密切相关。今后应重视患者心理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分析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社区高血压疾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0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黄浦区抽取1 296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用药依从性评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采用SPSS软件分析不同人口特征的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社会支持得分及二者的关系,探讨影响社会支持得分的因素。结果 1 121名有效调查对象中用药依从性好450人(40.1%),部分依从566人(50.5%),不依从105人(9.4%);调查对象社会支持总分为(36.33±7.54),客观支持得分(8.23±2.70),主观支持得分(20.80±4.70),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7.30±2.06),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工作状态、家庭平均月收入、居住状况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客观支持得分高于女性(P<0.05),但对支持的利用度低于女性(P<0.05),随年龄增加,调查对象社会支持总分及3个维度呈现递减趋势(P<0.001)。调查对象社会支持总分(r=-0.174)、客观支持(r=-0.205)、主观支持(r=-0.102)、对支持的利用度(r=-0.136)均与高血压用药依从性呈显著负相关(P<0.001);年龄和婚姻状况是调查对象社会支持总分(β=-2.156,P<0.001;β=-2.165,P<0.001)、客观支持(β=-0.557,P<0.001;β=-0.757,P<0.001)、主观支持(β=-1.292,P<0.001;β=-1.216,P<0.001)、对支持的利用度(β=-0.307,P<0.001;β=-0.193,P<0.05)的影响因素。年龄和婚姻状况是调查对象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2015年上海市黄浦区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较低,用药依从性与社会支持存在负相关关系,年龄和婚姻状况是调查对象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成人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切除术后的生活质量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经扁桃体切除术治疗的成人慢性扁桃体炎患者68例,根据患者术后1周SF-36评分得分分为观察组(SF-36得分<50分,n=38)和对照组(SF-36得分>50分,n=30)。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并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成人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切除术后的生活质量预测因素。结果两组术前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等8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得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2周和4周的生活质量评分得分均较术前提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得分均较同期对照组降低(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成人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切除术后的生活质量相关因素为性别、年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等。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为生活质量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成人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切除术后的生活质量独立预测因素包括年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等,通过饮食、运动等提高高年龄患者的抵抗力,调节患者心理状态亦有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