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环孢素A (CsA)急慢性肾毒性副作用明显,虽然其肾毒性呈剂量、浓度依赖性,然而CsA 血药浓度在正常治疗范围时,仍有可能发生肾毒性。其主要的肾毒性就是肾纤维化,病变程度与肾功能恶化及慢性肾脏病的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尚无直接且有效的方法防治。广东省名中医黄春林教授采用现代中医取象比类、审证求因的辨证思维,在中医病机与现代病理相结合的学术思想指导下,本文提出通过判断CsA的中医药物属性及其肾毒性发生机制,临床运用防己黄芪汤合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以增强CsA血药浓度减少其用量,同时亦可防治CsA导致的肾纤维化,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对运用中医“病证结合、机理互参”的精准辨证理念治疗临床疑难肾病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关键词:黄春林 环孢素 肾纤维化 取象比类 审证求因 防己黄芪汤 五子衍宗丸  相似文献   

2.
应用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不良反应明显,中医药防治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从中医角度对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的病因、病机进行论述,并介绍中医药分期防治长效干扰素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994-1997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位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祖国医学中虽无"乳腺癌"之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认为其与中医学"乳岩""乳石痈""乳疳""奶岩"等病症相一致。文章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乳腺癌的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阐述了乳腺癌的中医学认识,包括其乳房的生理特征、乳腺癌额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着重分析了中医药防治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包括中医药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防治术后和放化疗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诸多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效果良好,可不同程度地改善临床症状,有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和皮瓣坏死并发症,明显减轻放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且可降低乳腺癌复发率,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改善预后,为进一步开展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开拓思路,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肠疾病的重要诱因,严重影响居民健康。随着三联、四联疗法的普遍应用,因其不良反应明显,耐药菌株增加,其治疗面临诸多瓶颈。临床研究及药理实验表明,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具备一定的优势。本文拟从中医对幽门螺杆菌的认识入手,分析其感染的病因病机;结合文献研究结果探讨中医药扶正祛邪防治幽门螺杆菌的机理机制,为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学语  何丹  孙金芳 《光明中医》2022,(8):1503-1504,后插1,封3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化疗是治疗晚期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以恶心呕吐为代表的诸多化疗相关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效果、生存质量及预后.中医药治疗恶心呕吐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优势.此文将从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非药物疗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对中医药防治肺癌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CINV)病因病机的认...  相似文献   

6.
随着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中地位的提高,内分泌治疗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文章概述了近10年来中医药对于内分泌治疗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的基础及临床报道,说明中医药在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中的思路及作用。  相似文献   

7.
曹国颖  时正媛  李灵  胡欣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22):1755-1756
 目前,疾病的复杂性以及临床用药的多样性造成药源性肾病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与其他因素造成的肾功能损伤不同,药物引起的肾病在多数情况下可以防治。常见肾损伤的药物有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造影剂及中药制剂。例如抗肿瘤药顺铂,其疗效与剂量正相关,接受大剂量的顺铂化疗除造成听神经损伤外,还会产生较强的近曲小管毒性,主要原因是顺铂直接与细胞结合,造成DNA损伤从而导致细胞坏死和凋亡。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在临床上广泛用于预防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以及治疗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本品可导致肾脏不可逆的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入球小动脉玻璃样病变,CsA的毒性限制了它在慢性排斥反应中的长期应用[1]。因此防治药物造成的肾毒性对于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意义重大。笔者从目前已用于临床或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的防治药物肾毒性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起病隐匿、发病率高,单纯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生存率低。大肠癌化疗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是临床中的治疗难点,其中化疗性呕吐是最常见的症状。中医药临床多从脾胃论治,予以健脾和胃、益气止呕,在提高疗效、降低毒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陈鹏教授从事普通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30余年,尤其擅长胃肠恶性肿瘤等外科疾病的中西医诊疗。他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临床研究等多角度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的病因病机及其防治问题,并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陈鹏教授临床治疗该病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及中医药综合治疗。他提出肝胃同治理论,临床应用加味吴茱萸汤,不仅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提高了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周期,为中医药对肿瘤的防治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体现了导师对该病的创新治疗思想。现将其运用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之法治疗大肠癌化疗性呕吐肝胃不和证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炎重症化倾向期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分别从病因病机研究、实验机制研究、临床观察研究等方面概括了近年来中医药在本病防治中的作用与研究,倡导重视慢性肝炎重症化倾向期的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提出了中医药在本病防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 EGFRIs)作为靶向药物,虽然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但其所致的皮疹尚无理想的防治措施。本文将从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治疗方法方面,就中医药防治EGFRIs相关皮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内经》及相关医家关于阴阳升降的论述,探讨阴阳升降的内容及阴阳升降的不同内涵。从阐述人体生理变化和脏腑特点、阐述疾病的病机、解释治则治法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分析阴阳升降对临床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据此确立五脏补血法:养心补血法、健脾补血法、润肺补血法、滋肝补血法、益肾补血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古本草文献中全蝎、蜂房的有关记载和现代临床对该药对的配伍应用,探讨并阐释该药对祛风攻毒增效的作用机制,认为全蝎配蜂房,药力迅捷,内走脏腑,外达肢节,透骨搜风,既可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攻毒散结消痈.尤其适宜于治疗风湿顽痹、痈疽恶疮、癌肿等.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23-1124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诊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高脂血症诊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高脂血症。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舟 《江苏中医药》2007,39(6):8-10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14组,正常对照组、原方组及各组分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测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采用戊巴比妥钠延长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镇静催眠协同作用实验观察丹栀逍遥散原方及各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结果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均无改变小鼠自主活动的功能,表明均无中枢兴奋性作用;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液高、中剂量具有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P<0.01或P<0.05),石油醚提取液高剂量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小鼠个数(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部位可能为丹栀逍遥散的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20.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