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联合宫颈多重缝扎术预防凶险性前置胎盘产科大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主动脉组(n=41)与髂内动脉组(n=42)。腹主动脉组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髂内动脉采用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两组剖宫产术后均行宫颈多重缝扎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子宫切除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腹主动脉组球囊预置术时间短于髂内动脉组,且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髂内动脉组(P0.05)。两组动脉阻滞时间、术后24 h失血量与剖宫产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腹主动脉组产妇与胎儿透视时间均短于髂内动脉组,且腹主动脉组产妇与胎儿辐射剂量均低于髂内动脉组(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联合宫颈多重缝扎术可更好地预防凶险性前置胎盘产科大出血,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球囊预置术与产妇和胎儿透视时间,降低产妇和胎儿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髂内动脉球囊预置封堵术用于胎盘植入治疗的价值。方法 检索中英文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髂内动脉球囊预置封堵术用于胎盘植入的文献,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文献质量评价均为7分以上。meta分析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剖宫产术中的出血量及输血量及手术时间、产妇术后住院天数均有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子宫切除率、产妇术中术后的并发症、产妇剖宫产前后血红蛋白减少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髂内动脉球囊预置封堵术,可以减少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出血量和输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直接予以行剖宫产,观察组予以剖宫产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两组剖宫产手术时间、子宫切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显著降低(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min及5min Apgar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能够有效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不增加剖宫产手术时间以及子宫切除风险,对新生儿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预置腹主动脉球囊在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4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4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剖宫产,观察组术前预置腹主动脉球囊。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转ICU监护、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术后感染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转ICU监护比例、子宫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预置腹主动脉球囊有助于减少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出血量和输血量,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中暂时阻断腹主动脉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8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例资料.其中,观察组31例,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术中暂时行腹主动脉阻断;对照组55例,剖宫产术前未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比较两组对象术中、术后情况,相关并发症差异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925.81±513.79)mL,输血量为(412.90±557.82)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345.45±841.31)mL,输血量为(786.36±1061.0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手术时间、胎盘植入率、新生儿体质量及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胎盘植入的病例中,两组对象手术时间及子宫切除率分别为(81.57±20.07)min、14.3%和(112.25±25.80)min、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尤其是合并胎盘植入的对象,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减少输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子宫切除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单胎妊娠患者131例,其中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剖宫产术前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的6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胎儿接受的辐射剂量、胎儿介入透视时间、术中子宫切除率、球囊首次充盈阻断血流后子宫创面渗血开始增多所需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行球囊预置术过程中,胎儿接受的辐射剂量及胎儿介入透视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中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球囊首次充盈阻断血流后子宫创面渗血开始增多所需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种球囊预置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术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相较于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在介入透视时间及胎儿接受的辐射剂量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范俊丽 《黑龙江医学》2019,43(6):594-595
目的观察比较髂内动脉栓塞与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在凶险性前置胎盘(PPP)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3年1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90例PP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栓塞组(n=44)和球囊组(n=46),栓塞组采用髂内动脉栓塞治疗,球囊组采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比较两组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X线暴露时间、X线暴露剂量以及子宫切除率等;比较两组术后活动性出血率、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栓塞组患者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X线暴露时间以及X线暴露剂量均显著高于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活动性出血率、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栓塞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4,P=0.038)。结论在PPP剖宫产术中应用髂内动脉栓塞和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均可以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在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时间和剂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9,(9):1197-1199
目的:探究腹主动脉球囊预置对凶险型前置胎盘高危孕妇出血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凶险型前置胎盘高危孕妇49例,根据其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腹主动脉球囊预置组(BO)组与非球囊预置组(NBO);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对比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重量及出生身高,对比两组产妇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子宫切除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最后于6个月及12个月对比两组新生儿体重、身高及智力发育情况。结果:BO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均低于NBO组产妇(P<0.05);BO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NBO组新生儿(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出生身高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O组产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明显低于NBO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NBO组(P<0.05);远期随访示两组新生儿身高、体重及智力发育情况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是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高危孕妇的有效方式,能够减少产妇术中出血量,改善其术后指标,增加子宫保留的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X射线透视时间及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分娩的6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资料。其中,32例剖宫产术前行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的患者作为A组,30例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的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球囊预置时间、透视时间、放射剂量和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体温。结果 B组球囊预置时间、透视时间短于A组,而放射剂量少于A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髂动脉球囊预置术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均能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但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能够显著减少X射线透视时间和放射剂量,其在母胎保护方面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预置球囊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PPP)伴胎盘植入剖宫产产妇应激反应、凝血功能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PPP伴胎盘植入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产妇均行剖宫产术,对照组行髂内动脉预置球囊术,研究组行腹主动脉预置球囊术。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的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相关情况及产妇的子宫切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手术时间、透视耗时、住院时间分别为(111.63±15.59) min、(15.67±3.27) s、(6.04±0.53)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8.75±20.03) min、(28.96±5.11) s、(6.65±0.74) d,放射剂量、术中与术后24 h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分别为(4.21±0....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运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共62例,依据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为剖宫产手术,观察组在剖宫产术中采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其中子宫全切术患者共26例,依据是否进行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分为全切对照组12例及球囊组14例。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输入红细胞(RBC)量、手术及住院时间、子宫切除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对比两个亚组术中出血量、输入RBC量、手术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输入RBC量及子宫切除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术中出血量、输入RBC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进行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可有效减低术中出血量和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12.
王婷婷  史金凤  徐阳峰  方欣  黄昌拼  李和江 《浙江医学》2017,39(23):2152-2153,2157
目的探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例术前均经彩色超声检查或MRI检查明确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患者,在剖宫产术前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术中在进入子宫、娩出胎儿的同时,临时阻断双侧髂内动脉血流,观察出血及新生儿情况,术后4h拔除双侧髂内静脉球囊导管,术后24h拔除动脉鞘管,关注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例双侧髂内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15、22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00、1000ml。术后恢复均良好,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对挽救产妇生命、保留子宫、减少产后出血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我院收治的4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剖宫产术中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者24例,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者18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红细胞悬液量、手术时间、辐射时间、辐射剂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转重症监护室(ICU)率均少于子宫动脉栓塞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子宫切除率、新生儿出生体重、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率及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比较,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具有更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在伴有胎盘植入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9月郑州圣玛妇产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剖宫产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红细胞输入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子宫切除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红细胞输入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子宫切除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有胎盘植入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手术中实施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能够减少出血量和红细胞输入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植入剖宫产术中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苏北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33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伴植入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例孕妇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为观察组,其余18例行传统手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子宫切除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 420.00±852.06) mL vs (2 661.11±2 067.43) mL]、输血量[(786.67±824.51) mL vs (2 225.00±2 601.37) mL]及手术时间[(78.00±37.26) min vs (118.33±67.84) min]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切除子宫1例,对照组4例,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对照组术后出现发热及肠梗阻各2例,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伴植入孕妇采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有利于缩短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但不能降低孕妇子宫切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适时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7月于南通市第一人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分娩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28例。根据产妇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其中14例产妇选择剖宫产术前适时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球囊阻断术组),14例产妇要求直接剖宫产术(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共输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差值、分娩孕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术后D-二聚体水平、子宫切除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球囊阻断术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总共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差值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孕周、术后APTT、术后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阻断术组产妇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子宫切除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适时地在剖宫产术前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可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总共输血量及子宫切除率,改善妊娠结局,但球囊释放后仍有产后出血的风险,需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介入治疗来进一步改善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预置球囊导管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均分原则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48例患者在进行胎盘植入剖宫产手术前双侧髂内动脉预置球囊导管以及系统化临床护理;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常规剖宫产术,因合并胎盘植入者而于术毕加行左右髂内动脉球囊封堵及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以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卧床时间等相关手术情况和两组患者出现球囊导管移位、滑脱、破裂等情况的机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卧床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导管移位,有2例患者出现滑脱.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导管移位,有4例患者出现滑脱,有3例患者还出现破裂.结论: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患者行剖宫产手术治疗前,预置球囊导管,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的风险,对防止产妇出现出血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情况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防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在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作用。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术前彩色B超提示有胎盘植入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例是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对照组),另10例是2015年11月以后我科与介入科合作,开展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前行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观察组),两组进行对照。采用t检验及X2检验比较两组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差异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出血量、输血量、发生产后大出血及凝血功能障碍的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也有所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可有效控制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术中出血及输出量,减少产后大出血及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郭若楠  王英兰 《黑龙江医学》2021,45(21):2269-2271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滞治疗不同类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9年12月期间住院接受治疗的15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资料,其中胎盘植入123例,穿透性胎盘植入33例.根据术中是否进行了腹主动脉球囊阻滞分为球囊组(n=69)和对照组(n=87).统计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胎盘植入球囊组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为1200 ml,较对照组的1500 ml有所减少(P<0.05);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球囊组较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00ml,3500ml,P<0.05).两组患者子宫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休克、膀胱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1分钟、5分钟及新生儿轻度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阻滞术可明显降低两种不同植入程度的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对子宫切除率无影响,对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因术前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而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产科行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实施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球囊组,72例)与未实施此术患者(对照组,45例)在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子宫切除率、新生儿结局等指标的差异,并对主要结局指标按是否合并胎盘植入以及胎盘主体附着部位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在对所有患者的初步分析中,球囊组患者较对照组具有更低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差值(P<0.05);而子宫切除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新生儿结局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是否合并胎盘植入情况的分层分析中,对于合并胎盘植入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球囊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更低(P<0.05);而在未合并胎盘植入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中,两组患者在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对球囊组和对照组患者按胎盘主体不同附着部位的分层分析中发现,前壁型和非前壁型凶险前置胎盘患者的术中出血、输血量、胎盘植入发生率以及子宫切除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球囊组中有5例(6.94%)发生并发症,包括1例穿刺部位血肿和4例动脉血栓。 结论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可以明显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并可能有助于保留子宫,但有发生血栓并发症的风险;对于无胎盘植入证据凶险型前置胎盘,不建议使用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