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描述淄博市2018年高温中暑患者发病特征,分析中暑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制定高温中暑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8年6月1日—9月30日淄博市高温中暑病例报告以及同期淄博市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和湿度等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结果  淄博市2018年共报告高温中暑178例,其中重症中暑104例(占58.4%),死亡5例,病死率为2.8%;男性126例(占70.8%),女性52例(占29.2%);男性平均年龄(59.3±19.5)岁,低于女性的(68.4±19.8)岁(P < 0.01)。60岁以上年龄组高温中暑病例占50.6%。30 ~ 59岁年龄组中,男性在重症中暑中占比更高(P<0.05)。淄博市2018年高温中暑发病率为4.1/10万。患者以临淄区最多,占31.5%。患者以农民和工人较多,分别占38.8%和36.5%。农民在重症患者中占比高(P<0.05)。104例重症中暑患者中,中暑时身处户外的有86例(占82.7%),室内中暑的有18例(占17.3%),户外发病的患者以农田劳作和户外工作较多。户外重症中暑病例分布的工作场所主要包括石化生产、建筑工地、物流企业等。男性在户外中暑的比例高于女性(P < 0.01)。轻症中暑、重症中暑病例数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均呈正相关(P < 0.05)。
  结论  淄博市2018年高温中暑病例多发于7—8月,重症中暑病例较多且主要分布在临淄区,户外工作人群以及老年群体是重点防控人群。建议改善工作环境,减少高温接触时间,加强对气温、气湿等气象数据的监测,进一步推进职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3—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高温中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高温中暑与高温热浪的关系,为制订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高温月期间气温数据和高温中暑个案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年间共监测中暑病例101例,集中分布于6—8月,男性多于女性,其中51.5%(52/101)为重症中暑,40~59岁、≥60岁人群重症中暑发生比例均显著高于40岁人群。重症中暑人数与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均呈显著正相关,轻症中暑人数与日最高气温呈正相关(P0.05)。识别出的15个热浪期间共报告病例86人,占当年病例总数均50%,对于2个可识别风险的热浪段,热浪期间病例发生风险均出现显著增加。【结论】上海市夏季高温形势严峻,男性、老年人群是高温中暑防控的重点对象。中暑主要集中于7—8月,高温日、尤其是热浪期是中暑防控的重点时期。除须关注日最高气温对中暑的影响,日最低气温对重症中暑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合肥市高温中暑的发生情况,分析高温中暑病例的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合肥市2014年高温中暑和气象数据,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Poission广义可加模型分析。结果 2014年合肥市共发生高温中暑160例,男性114例(71.25%),女性46例(28.75%),其中轻症中暑115例(71.88%),重症中暑45例(28.12%)。年龄16~86岁之间,平均(43.79±16.05)岁,其中40岁以上的中老年病例占61.88%。中暑者主要为农民60例(37.50%)和工人77例(48.12%)。其中7月份中暑病例达116例(72.50%),为中暑高发期。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温中暑人数与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均气温成正相关关系,与日最小湿度、日均湿度、日最高气压、日最低气压、日均气压成负相关,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oisson广义可加模型结果显示日均气温是影响高温中暑的主要因素,日均气温与高温中暑呈正相关,随着日均气温的升高,发生高温中暑的风险也增加。结论合肥市高温中暑以轻症中暑为主,多为中老年男性,7月份为高发期,日均气温是影响高温中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某市高温中暑的危害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某市2013至2017年高温中暑报告病例共1 307例,并使用R 3.4.1版本软件对不同类型高温中暑病例的人群及年龄资料进行F检验,对不同性别的不同类型高温中暑病例的构成比资料进行χ^2检验。 结果 2013至2017年该市共发生高温中暑病例1 307例,其中轻症中暑878例(67.18%),重症中暑429例(32.82%),其中死亡15例(病死率1.15%)。男性(947例,72.46%)多于女性(360例,27.54%),不同性别发生高温中暑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1,P<0.05);45~55岁年龄段发生高温中暑人数最多,不同年龄组间发生高温中暑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7,P<0.05)。高温中暑病例成逐年增多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6至9月。 结论 该市高温中暑以轻症中暑为主,且中年男性为高发人群,应加强高温中暑病例监测预警,有效预防和控制高温中暑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铜陵市高温中暑流行特征,分析中暑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相关部门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6年铜陵市间高温中暑病例信息和同期天气逐日气温、湿度数据,采用SPSS 19.0分析高温中暑的流行特征,分析中暑人数与气温、湿度的相关性.结果 2012-2016年铜陵市共报告155例中暑病例,其中,轻症中暑132例(85.16%),重症中暑23例(14.84%),男性121例(78.06%),女性34例(21.94%),<40岁48例(30.97%),≥40~<60岁73例(47.10%),≥60岁34例(21.93%),7月16日至8月15日共发生中暑112例(72.26%),为中暑高发期.轻症中暑人数和重症中暑人数均与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与湿度无明显正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铜陵市高温中暑病例以中年男性、轻症为主,多发生于7月16日至8月15日,中暑人数与气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0-2014年上海市某郊区高温中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并结合气温资料,探讨中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2014年上海市金山区高温中暑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收集金山区有中暑病例当月的逐日气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4年上海市金山区共报告高温中暑病例155例,男女性别比为2.4∶1,平均年龄50岁。有职业和行为等详细信息的103例中暑病例中,男性中暑主要发生在工作场所(67.6%)和住所(17.6%),女性中暑地主要为住所(44.8%)和农田(24.1%);在住所发生中暑的病例中有80.8%年龄≥60岁。5年间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共48 d,高温日和中暑病例均集中在7、8月份,68.8%的高温日发生中暑病例,高温日中暑的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74.8%。中暑人数与高温持续天数、日最大8 h滑动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和日均气温等气温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高温持续天数的相关系数最大(r=0.690)。结论该郊区中暑病例男性多于女性,体力劳动工人、居家老年人和户外劳作的农民是防控的重点对象;中暑主要发生于高温较集中的7、8月,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尤其是持续高温期间是中暑防控的重点时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绍兴市2015—2017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晚发现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促进HIV/AIDS病例检测发现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获取2015—2017年绍兴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资料,分析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及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病例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绍兴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776例,其中晚发现病例202例,晚发现比例为26.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1.530,95%CI:1.074~2.181)、医院就诊发现(OR=2.573,95%CI:1.479~4.447)、检测咨询发现(OR=2.329,95%CI:1.584~3.424)和常住人口(OR=1.491,95%CI:1.061~2.096)是HIV/AIDS病例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论绍兴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为26.03%,年龄35岁、医院就诊和检测咨询发现及常住人口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和气象环境资料,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手足口病发病和气象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上海市浦东新区2010—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可能影响手足口病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周日照时数、降水量和环境因素PM_(2.5)等气象环境因子,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周发病例数和周平均气温(r=0.334,P0.001)、最高气温(r=0.367,P0.001)、最低气温(r=0.327,P0.001)、平均相对湿度(r=0.313,P0.001)及累计降水量(r=0.159,P=0.048)呈正相关,与平均气压(r=-0.444,P0.001)呈负相关,而与最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日照时数以及PM_(2.5)相关性不显著。与气压和最低气温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呈负相关(r0,P0.05),与周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以及累计降水量的线性依存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要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结合社会、个人和气象环境等因素防治手足口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症手足口病儿童预后的影响因素,为降低重症手足口病预后不良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3—2017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开封市、宁陵县和卫辉市4家哨点监测医院的265例重症手足口病儿童病例资料,分析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重症手足口病儿童共265例,男童170例,占64.15%;女童95例,占35.85%;平均年龄(2.24±0.92)岁。预后不良16例,占6.04%,其中后遗症3例,包括语言迟钝1例、小便失禁1例和癫痫1例,无死亡病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OR=0.275,95%CI:0.153~0.493)是重症手足口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农村(OR=4.688,95%CI:1.374~15.998)、发病到诊断时间长(OR=3.706,95%CI:2.348~5.849)、住院时间长(OR=2.259,95%CI:1.767~2.889)、脑脊液细胞数多(OR=1.009,95%CI:1.005~1.013)、脑脊液蛋白含量高(OR=1.010,95%CI:1.005~1.014)和脑电图异常(OR=5.472,95%CI:1.530~19.571)是重症手足口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地区、发病到诊断时间、住院时间、脑脊液细胞数和脑电图检查结果是重症手足口病儿童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建德市手足口病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手足口病防制和预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建德市2012—2016年手足口病发病例数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手足口病周发病数与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平均气压、风速、日照时间和降水量的相关性。结果 2012—2016年建德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 595例,年均发病率为34.02/10万。全年每周均有病例报告,周平均发病14例,第15—29周(4—7月)为建德市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手足口病周发病例数与平均气温(r=0.473, P0.001)、相对湿度(r=0.350, P=0.011)和降水量呈正相关(r=0.444,P=0.001),与平均气压(r=-0.516, P0.001)、风速呈负相关(r=-0.315, P=0.023),与日照未见统计学关联(r=0.040, P=0.778)。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气温(β=0.572)、相对湿度(β=0.801)与手足口病发病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手足口病发病数随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增加,可考虑作为手足口病疫情预测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甘肃省2017-201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疾病负担。  方法  利用甘肃省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乙脑病例数据和随访数据,计算乙脑的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以及潜在减寿年数,比较不同分组的乙脑病例病情转归情况,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甘肃省乙脑患者病情转归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  乙脑发病率、死亡率以及病死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不同年龄(H=61.797, P<0.001)、不同临床分型(H=53.953, P<0.001)、有无意识障碍(H=64.367, P<0.001)以及有无脑膜刺激征(H=5.251, P=0.022)的乙脑病例病情转归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二项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年龄(OR=3.217, P<0.001)、临床分型(OR=1.621, P<0.001)及有无意识障碍(OR=1.969, P=0.002)对甘肃省乙脑病例病情转归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甘肃省2017年和2018年乙脑病例的潜在寿命损失分别为945.84人年和1 056.92人年,0~ < 15岁损失最小,女性损失高于男性。  结论  成人乙脑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儿童,乙脑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也主要以成人为主,影响乙脑病例转归的主要因素为年龄、临床分型以及有无意识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症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危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33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和66例普通手足口病病例,根据患者发病、就诊、既往病史和治疗等资料分析探索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99例手足口病病例病原学检测EV71感染占45.45%(45/99)、Cox A16感染占21.21%(21/99)、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占33.33%(33/99),重症与普通病例组病原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3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到就诊时间≥24h(OR=8.50,95%CI:1.11~64.78)是手足口病重症的危险因素,Cox A16与其他肠道病毒感染较EV71感染为保护性因素(OR=0.05,95%CI:0.01~0.31)、使用抗病毒药物(OR=0.01,95%CI:0.00~0.14)、使用抗生素(OR=0.09,95%CI:0.02~0.52)是保护因素。结论手足口病发病后及时就诊、早期诊断,并给予积极的抗病毒和抗生素综合治疗是遏制患儿重症化,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和气象环境资料,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手足口病发病和气象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上海市浦东新区2010—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可能影响手足口病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周日照时数、降水量和环境因素PM_(2.5)等气象环境因子,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周发病例数和周平均气温(r=0.334,P<0.001)、最高气温(r=0.367,P<0.001)、最低气温(r=0.327,P<0.001)、平均相对湿度(r=0.313,P<0.001)及累计降水量(r=0.159,P=0.048)呈正相关,与平均气压(r=-0.444,P<0.001)呈负相关,而与最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日照时数以及PM_(2.5)相关性不显著。与气压和最低气温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呈负相关(r<0,P<0.05),与周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以及累计降水量的线性依存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要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结合社会、个人和气象环境等因素防治手足口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其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科学防控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钦州市2010—2015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和气象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采用SPSS19.0对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2010—2015年钦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6 944例,年均发病率为130.34/10万。病例平均年龄(2.13±1.95)岁,5岁以下儿童占95.92%。重症635例,占2.36%,重症病例中男性占65.67%,女性占34.33%。男、女性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33.27/10万和90.04/10万(χ2=970.082,P0.01),5岁以下男、女童发病率分别为6.65%和4.10%(χ2=1 487.920,P0.01)。轻症病例中EV71、Cox A16及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所占比例分别为25.10%、24.71%和50.19%,重症病例中EV71、Cox A16及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所占比例分别为80.00%、5.04%和14.96%;轻症病例及重症病例病原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014,P0.01)。手足口病月均发病率(Y)与月均气温(X1)、月均相对湿度(X2)均呈正相关。结论钦州市是手足口病疫情高发地区,发病与气温和湿度等气象因素密切相关,应根据流行特征及气象因素做好疫情预测和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北京市中暑发病人数与关键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提出适用于该地区的中暑等级气象判据。方法分析北京市海淀区3家医院2009—2011年236例中暑病例的分布特征;以同期逐日13个气象要素资料为基础,派生出当日与前1~4 d各要素的累积平均值及发病前1~4 d各要素值,共117个气象因子。采用相关分析探讨影响中暑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中暑高峰期为6月下旬至8月中旬,男女性中暑高峰年龄均为20~49岁。温度是导致中暑的决定性因子,日均气温、日最高和最低气温、累积平均温度、前期温度均与中暑发病人数呈正相关(P0.01),其中累积温度效应大于当日及滞后温度效应。累积4 d平均气温(T4)、连续变温天数(TD)、相对湿度、降水对7月和6、8月日均中暑人数均有影响。以T4、降水日(RD)、TD为指标,建立了中暑等级气象判据,7月和6、8月的预报准确率分别为68.8%和70.5%。结论中暑等级气象判据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可为有关部门及市民提供出行服务指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因高温热浪导致的健康危害已引起广泛关注,综合分析近年来济南市高温月(5—8月)期间气温特征和高温中暑病例分布特征,评估高温热浪期间病例发生风险,为病例监测和预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4年济南市高温月期间气温数据和高温中暑病例个案信息,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定义热浪研究期为1次高温热浪前后出现间隔≤3 d的高温日或高温热浪时间段;选择与研究期季节就近、天数相同、星期匹配、以及期间无高温日的时间段作为参考期。通过计算研究期相对参考期高温中暑病例的相对危险度(RR)评估高温热浪导致的发病风险。结果 2011—2014年间济南市高温月同期日均温、日最高温5月和8月逐年升高显著。4年间205例中暑病例以2013年报告最多(55.1%),病例主要集中于7月。病例以重症报告为主(71.2%),男性病例年龄组分布以60~79岁年龄组(36.0%)和40~59岁年龄组(34.4%)为主,年轻于女性。识别出的5个热浪期间报告病例129例,占本年度病例总数比例均在50%以上,除2个热浪期间病例发生风险无法估计外,另3个热浪病例发生风险均出现显著性增加。结论济南市高温月期间气温呈现出逐年升高趋势,中暑病例以重症为主,男性病例年轻于女性。热浪期间病例的发生风险可出现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科ICU(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为预防控制VAP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PICU2008年1-12月机械通气患儿进行目标性监测,将持续机械通气48 h的患儿纳入研究对象,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确定VAP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病例132例,其中发生VAP 33例,发生率为25.0%;分离到病原菌15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前肺炎(OR=0.07,P0.001)、机械通气持续时间5 d(OR=4.58,P0.05)、重复插管(OR=3.68,P0.05)、外科手术(OR=3.74,P0.05)为VAP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ICU患儿是发生VAP的高危人群,应加强PICU的VAP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西贵港市孕产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情况、流行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1月-2017年9月对贵港市五个县(市、区)371 394例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连续监测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HIV晚检测和新确认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3-2017年贵港市孕产妇HIV检测率为99.99%,其中孕27周末前早期检测占59.14%,孕27周末后晚期检测占40.86%,晚期检测比例逐年下降(Z=-55.91,P<0.001),但孕早期检测比例变化趋势不明显(Z=1.41,P=0.15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产妇HIV晚检测与民族、文化程度和职业3个因素有关联。共533例孕产妇确认HIV阳性,确认阳性率1.44‰,其中既往确认占66.4%,新确认占33.6%,确认阳性率逐年下降(Z=-1.42,P=0.045),但新确认的比例在逐年上升(Z=2.15,P=0.03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确认与年龄、职业、咨询检测史、配偶检测史、传播途径、夫妻长期分居和高危性行为7个因素有关联。结论广西贵港市孕产妇HIV检测率较高,但早期检测的比例有待提高;孕产妇HIV确认阳性率在逐年下降,但新确认的比例在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并探讨其重症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2012年深圳市龙岗区重症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同时收集82例重症和106例普通手足口病的个案调查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深圳市龙岗区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率为0.70/10万,发病高峰为5-7月,散居儿童的重症比例(101/31 394)显著高于其他人群(7/9 391)(x2=16.723,P=0.000);重症病例发病主要集中在1岁(中位数),与普通病例(中位数2.7岁)相比,重症发病年龄显著偏低(t=3.127,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后,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高(OR=1.598,P=0.003)、发热持续时间长(OR=6.186,P=0.035)是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龙岗区重症病例以1岁儿童发病为主,散居儿童居多,夏季高发,白细胞计数上升、发热持续时间长为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在医疗机构中开展相关的早期监测对防止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PR1)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胃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北京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80例为病例组,根据Hp免疫球蛋白(Ig)G抗体检测结果,将其分为Hp阳性组、阴性组;另选同期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LPR1 rs688、rs5925、rs11172113和rs222867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PR1基因多态性与Hp感染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LPR1基因rs688位点CC基因型及C基因频率分布均于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rs688 CC基因型(OR=1.246)、携带rs688 C等位基因(OR=2.337)是影响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在位点rs688,Hp感染阳性组携带CC基因型频率、C基因频率高于Hp阴性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rs688 CC基因型(OR=3.245)、携带rs688 C等位基因(OR=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