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神经认知疗法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2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以Bobath技术治疗为主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认知疗法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及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评定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GMFM、FMFM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MFM、FMFM得分均高于对照组[(19.76±4.45)分vs.(13.29±5.82)分]、[(46.61±10.41)分vs.(37.19±8.59)分](P<0.05).结论 神经认知疗法可提高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及精细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在康复护理中运用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3~6岁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式教育.两组均进行康复护理3个月,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的D区及E区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儿于康复护理3个月后,GMFM站立、行走及跑跳两大功能区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GMFM站立、行走及跑跳两大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康复护理中运用引导式教育,有利于促进脑瘫患儿运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李年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212-213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就诊我院1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引导式教育进行护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引导式教育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瘫患儿生活质量,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按摩督脉和夹脊穴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侧弯反射、肌张力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取按摩督脉和夹脊穴治疗.2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捏脊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科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小儿捏脊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儿核心肌群肌力、核心肌群表面肌电值、粗大...  相似文献   

8.
从入院时一般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家庭护理等几个角度提出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相应康复护理策略,以期有利于该类型脑瘫患儿的康复,使其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引导式教育疗法对脑性瘫痪(CP)患儿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性瘫痪患儿按就诊时间、性别,分为观察组(引导式教育加综合康复治疗)和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连续治疗4个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估。结果:结果:引导式教育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结论:引导式教育能促进脑性瘫痪患儿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联合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03 ~2021-03我院脑瘫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引导式教育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及残...  相似文献   

11.
12.
陈婷婷  张曦  王振芳  王文秀 《安徽医药》2024,28(11):2202-2205
目的观察任务导向训练联合引导式教育对痉挛型脑瘫病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 2021年 10月至 2023年 1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康复科诊治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痉挛型脑瘫病儿 60例,家长签知情同意书后,用密封信封法将入选病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例。对照组病儿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每日 1次,每项治疗 30 min),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任务导向训练联合引导式教育(每日 1次,每次 30 min)两组病儿均住院治疗 12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 12周后采用 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PDMS-GM)姿势、移动测试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GMFM)的 D区、 E区对病儿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干预 12周后观察组病儿的 GMFM的 D区评分( 26.02±3.14)分、 E区评分( 27.97±5.29)分, PDMSGM姿势评分( 57.34±14.83)分、移动评分( 75.14±14.73)分与组内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O5)。结论任务导向训练联合引导式教育可改善痉挛型脑瘫病儿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痉挛型和不随意运动型CP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差异。方法:对232例2~6岁痉挛型CP患儿和32例不随意运动型CP患儿均进行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88)测量,比较各功能区的评分百分比及总分。结果:痉挛型CP与不随意型CP患儿在A区、B区、C区百分比和总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D区和E区得分百分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CP患儿的粗大运动的发育落后程度有所不同,总体观察来看痉挛型CP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比不随意运动型CP患儿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规范化运动处方的制定经验并观察其对学龄前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符合入选标准的学龄前(≤6岁)脑瘫患儿33例,接受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其运动疗法均有规范运动处方指导。在康复治疗前后:采用GMFM量表评分;统计能独坐(坐位平衡≥2级)、独站(站立平衡≥2级)、独走(Holden分级≥3级)者例数;并调查家属对患儿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康复治疗前月龄(12.00±10.41)个月。在院治疗时间(3.58±2.39)个月。家庭治疗时间(8.16±4.17)个月。末次评估时年龄(26.52±11.58)个月。GMFM 5个区治疗前(后)得分:A区20.97±18.79(48.12±8.10),B区17.24±22.41(52.88±13.24),C区5.67±11.96(30.56±11.36),D区3.76±8.51(26.19±10.10),E区2.45±6.68(25.97±13.38)。治疗前(后):能独坐9(32)例、能独站5(32)例,能独走4(30)例。满意度:满意29例(87.9%),较满意3例(9.1%),不满意1例(3%)。结论规范的运动处方能够规范运动疗法行为,同时能显著提高学龄期前脑瘫患儿的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息针灸和按摩疗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按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脑瘫患儿78例,根据入院顺序及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53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全息针灸和按摩结合运动疗法及理疗,对照组则采用运动疗法和理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3月)后2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息针灸、按摩疗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小儿脑瘫是指患儿在母胎中或出生后1个月内由于多种原因致使大脑发育异常而导致脑组织受到实质性伤害~([1])。小儿脑瘫通常分为运动迟缓型、手足徐动型、痉挛型、混合型等类型,患儿主要以运动失调、语言表达能力及认知能力差等障碍为典型症状,甚至无法独立完成日常自理活动,这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目前,临床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较多,其中手术最为常见,但该病病机复杂,加上小儿耐受程度较低,故而治愈率并不高。据相关报道~([2,3]),脑瘫患儿主要以运动障碍为临床特征,若实施针对性的、长期的康复训练可最大程度避免患儿发展成终身残疾,并能减轻患儿的痛  相似文献   

18.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11):1721-1722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患儿采取Vojta疗法治疗效果及其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均为2018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接收,根据入院单号、双号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脊柱推拿疗法,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Vojta疗法,统计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是94.29%,对照组是77.14%,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动发育评分及大运动项目姿势异常评分方面,治疗后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治疗过程中Vojta疗法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同时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及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11月间来院接受康复治疗的60例脑瘫患儿,进行随机分组,30例患儿为对照组,另外30例患儿为试验组.对照组采取相应的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实施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给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应用精细运动能力尺度测定表(FMFM)评定患儿的上肢功能,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定患儿的ADL能力.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FMFM评分明显改善,试验组的FMFM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明显改善,治疗后试验组的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及ADL能力的影响较大,有利于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智力水平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6例脑瘫患儿以双盲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3个月前后临床疗效、运动功能、智力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GMFCS评定结果中Ⅲ级与Ⅳ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GMFM、I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法在脑瘫患儿治疗中具有明显疗效,可以提高患儿运动功能,改善患儿智力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