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头颈部肿瘤是目前世界上第6位常见肿瘤,约占全部肿瘤的6%,其中>90%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1]。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与宫颈癌关系已基本明确,已成为诱发宫颈癌的最主要因素。近年HPV与头颈部肿瘤尤其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关系被日益重视,国内外已有很多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报道,本文就HPV与头颈部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做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肝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系统肿瘤。2020年肝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6位,死亡率位居癌症相关死亡第3位[1]。肝癌早期缺乏典型症状,治疗效果较差,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介入治疗是中晚期肝癌系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2]。国内一项Ⅲ期临床研究显示,索拉非尼联合FOLFOX 4方案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可将合并门静脉癌栓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延长近一倍[3]。我院收治的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经多纳非尼联合抗PD-1单抗、FOLFOX方案HAIC治疗3个月转化成功,现将该病例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胆道恶性肿瘤(biliary tract cancer, BTC)占所有消化系肿瘤的3%[1],在原发性肝胆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占据第二位[2],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A)属于BTC的一种,我国BTC中仅有1.3%至10.0%患者表现为MSI-H,32.3%至42.86%患者表现为PD-L1阳性[3],因此MSI-H、PD-L1阳性的ICCA患者极具讨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感染情况及其与p53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5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组织(鳞癌组)和24名健康者正常食管组织(对照组)中HPV l6/18 E6、E7基因的表达,并根据其判断HPV感染情况;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鳞癌组HPV感染率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44.6% vs 12.5%,χ2=7.630,P=0.006;41.1% vs 4.2%,χ2=10.896,P<0.00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HPV 16/18感染与病理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HPV16/18感染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65,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PV感染阳性、p53表达阳性患者中位OS均小于HPV感染阴性、p53表达阴性者(21个月 vs 39个月,χ2=4.306,P=0.038;17个月 vs 41个月,χ2=5.868, P=0.015)。控制相关的潜在混杂因素后,Cox回归模型显示HPV感染(HR=1.834,95%CI:1.010~3.330,P=0.046)和p53阳性表达(HR=2.189,95%CI:1.182~4.054, P=0.013)均可增加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死亡风险。结论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HPV感染和p53阳性表达均较高,可能共同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并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5.
胃癌是全球位列第四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胃癌患者占世界全部胃癌的40%[1]。根据 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数据,其发病率居全部恶性肿瘤第2位,死亡率居第3位[2]。我国为发展中国家,人民群众定期体检意识薄弱,癌症普查率低,再加上胃癌患者初始症状多不典型,因此,约50%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或者局部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通常这样的患者预后很差,中位生存期仅 8~13个月[3-6]。自美国INT 0116研究结果发表以后[7-8],胃癌术后辅助治疗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术后同期放化疗被认为是接受根治性手术(R0)及2淋巴结清扫术的局部晚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法[9];如果是D2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同期放化疗有待商榷。但对胃癌术前同期放化疗的价值,目前还不明确。如何通过适宜的术前新辅助治疗模式,把不可手术胃癌转化为可手术切除,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就局部晚期胃癌术前同期放化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6.
胃癌是全世界第四大恶性肿瘤,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数据,胃癌发病率居全部恶性肿瘤第2位,死亡率居第3位[1]。我国病患有“进展期胃癌比例高”的特点,约50%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或局部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通常这样的患者预后很差,中位生存期仅8~13个月[2-5]。但即使患者接受了根治性手术,因国内绝大多数医院都无法做到标准的D2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仍较高,可达20%~60%[6-8]。因此,新辅助或辅助放化疗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s,PNS)是由免疫介导的一组与肿瘤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功能统紊乱通常先与癌症确诊数月甚至数年[1]。PNS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平均每334例肿瘤患者中就有1例PNS[2-4]。在神经系统典型的PNS中最常见的是副肿瘤性小脑变性(paraneoplastic cerebellar degeneration,PCD)、感觉神经病和边缘脑炎[5]。PCD是一种罕见的非转移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可与任何癌症相关,最常见的是妇科肿瘤、小细胞肺癌和霍奇金淋巴瘤[6]。临床上特异性抗体和肿瘤的检出有利于疾病的诊断,某些抗体的检出也暗示了肿瘤所在的位置,如有小脑症状的妇女血清中抗Yo抗体的存在被认为是患有PCD和妇科肿瘤(通常是卵巢癌)的确凿证据[1]。  相似文献   

8.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而因卵巢癌致死者,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卵巢癌早期一般无症状,大多数发现就已经是Ⅲ~Ⅳ期,一般以直接蔓延、淋巴转移为主要转移途径,血行转移较少见,而初诊即诊断出卵巢癌转移到胃内仅见国外报道一例[2],国内至今未见报道,2012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治疗一例卵巢癌胃转移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具独特的病因学、流行病学、病理学和生物学特点,其治疗原则、失败模式及预后不同于其他部位头颈部鳞癌[1]。初治鼻咽癌中早期病例约占20%,单纯放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2];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多个随机研究证实同期放化疗能提高局部控制、延长生存[3-4],诱导和辅助化疗作用暂不明确。综合治疗模式下,远处转移成为鼻咽癌治疗的主要失败模式,占总失败 50% ~60%[5-6]。放疗联合以铂类为主的化疗虽为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但因严重不良反应使治疗获益受到限制,因此需寻求新的与放疗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女性发生宫颈癌的常见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 60 例 HIV/AIDS 合并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匹配年龄相同或相近、同期住院的 HIV 感染的非肿瘤女性患者 60 例,分析宫颈癌组的临床特点,比较两组常见的临床指标差异。根据是否人乳头瘤病毒( HPV) 感染,将合并 HIV 感染的宫颈癌患者分为 HPV 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两组的年龄、肿瘤病理类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肿瘤分期,分析 HPV 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合并 HIV 感染的宫颈癌以鳞癌居多,Ⅰ期占 45. 0%,Ⅱ期占 41. 7%,HPV 感染率为 50. 0%,感染的基因型主要为高危 16 型,占 53. 3%。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HIV/AIDS 组与宫颈癌组在 HIV 感染时间、HIV-RNA 阳性率、抗病毒治疗、传播途径、CD3+、CD4+和 CD4+/ CD8+比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CD4...  相似文献   

11.
<正>0引言根据2020年全球癌症报告数据,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高发恶性肿瘤,其中全球18.4%乳腺癌新发病例在中国[1]。HER2阳性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它侵袭性更高,更容易发生肝、肺等内脏转移,预后更差[2-3]。肝转移是乳腺癌常见的远处转移之一,约占所有转移患者的30%[4]。寡转移被定义为转移数量和转移器官部位有限的、处于局限期和广泛性转移癌症之间的状态[4]。本文通过回顾一例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肝寡转移患者的诊治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1]。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不仅提高了患者的保肛率、降低了局部复发率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2]。MRI是目前直肠癌术前分期的重要影像学手段,DWMRI是功能学成像技术之一,可间接反映物质微观水平的病理变化,研究表明常规MR序列结合DWMRI可以显著提高直肠癌术前诊断的准确率[3]。  相似文献   

13.
<正>副肿瘤性神经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s,PNS)是指由肿瘤引发并且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或者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一种免疫性炎症[1],是一种恶性肿瘤非转移性并发症[2]。副肿瘤性小脑变性(paraneoplastic cerebellar degeneration,PCD)属于PNS中的一种。肿瘤会产生与小脑共同的抗原并引起神经反应[3],在众多的报道中,抗浦肯野细胞抗体(抗Yo抗体)阳性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极其罕见。在这里我们报道一例诊断为PCD且抗Yo抗体阳性的肺腺癌患者,并且经过抗肿瘤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中晚期患者首选根治性放疗,部分患者还需术前或术后放疗,然后导致疗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放射抵抗[1],因此提高放射敏感性是目前宫颈癌放疗研究重点。miRNA是一类小的长度约20~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在生物转化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2]。miRNA作用广泛,不仅参与细胞分化增殖和细胞凋亡,有防御病毒的功能,还可能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3]。发现miR-124在多形性胶质瘤[4]、口腔鳞状细胞癌[5]、乳腺癌、宫颈癌[6]等中表达下降,扮演着癌基因的角色。目前研究表明miR-124过表达可以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7-8],但miR-124过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尚罕见文献报道。本研究以宫颈癌HeLa细胞为对象,研究miR-124过表达能否增强宫颈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及其作用机制,为以miR-124为靶点联合放疗的宫颈癌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口咽鳞癌HPV感染与p16表达及放疗预后相关性,以及p16是否有预测放疗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1999—2008年间本院42例初治口咽鳞癌组织标本采用PCR检测HPV-D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16表达情况。对HPV、p16不同状态肿瘤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区域CR及HPV感染与p16表达相关性比较行χ2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OS并Logrank法检验。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 检测头颈部鳞癌组织标本人乳头瘤病毒(HPV)DNA、E6/E7 mRNA感染情况,并分析HPV感染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2018年头颈部鳞癌手术标本121例,采用MassARRAY?誖HPV基因分型技术和RT-qPCR方法分别进行HPV DNA和HPV E6/E7 mRNA检测,比较不同肿瘤部位检出率差异。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PV E6/E7 mRNA对头颈部鳞癌预后的影响,计算HR值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121例头颈部鳞癌患者HPV阳性率为66.94%(81/121),其中口腔癌阳性率为70.37%(19/27),喉癌为65.79%(50/76),口咽癌为66.67%(12/18),HPV DNA阳性率在不同肿瘤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HPV16阳性率为4.13%(5/121),HPV18阳性率为6.61%(8/121)。头颈部鳞癌HPV E6/E7 mRNA阳性率为28.93%(35/121),HPV E6/E7 mRNA阳性率在不同肿瘤部位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HPV E6/E7 mRNA阴性组相比,HPV E6/E7 mRNA阳性组预后较好(HR=0.13,95%CI:0.04~0.46)。[结论] 头颈部鳞癌患者HPV DNA阳性率高,但HPV E6/E7 mRNA阳性率明显降低。HPV感染为头颈部鳞癌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7.
同期放化疗是目前部分腹盆腔肿瘤的标准治疗,比如大肿块宫颈癌[1]、Ⅱ期和Ⅲ期直肠癌[2]、肛管癌[3-4]、局部晚期胃癌[5-6]。但是,在增加疗效的同时急性血液毒性(hematologic toxicity,HT)也显著增加[7-9],并进而增加了感染、输血、使用集落刺激因子机会和延长住院时间。更主要的是,严重的骨髓(bone marrow,BM)抑制还会延迟或中断化疗和放疗的实施[7-9],有可能降低疗效。此外,局部晚期患者的疗效仍不乐观,可能需要加强治疗强度。因此,如果能降低血液毒性,可能会使患者接受更强的同期放化疗,以期进一步改善疗效。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在提高靶区剂量和降低正常组织剂量方面相对于常规放疗具有绝对优势[10,11]。既往研究显示盆腔肿瘤接受IMRT时,骨盆BM和腰骶椎BM接受10、20 Gy照射体积(V10、V20)与发生急性HT明显相关[3,12-14]。因此,减少BM受量体积可减少HT发生和严重程度。因此,运用IMRT剂量学优势,定量研究BM保护IMRT(BM-sparing IMRT,BMS-IMRT)以减轻同期放化疗不良反应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正>胸腺瘤是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常见纵隔肿瘤,具有与未成熟淋巴细胞混合生长、伴发重症肌无力的特点[1]。据2019年中国肿瘤年报数据显示,中国胸腺瘤发病率约为0.41/10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手术治疗是胸腺瘤的主要方式,晚期或复发患者常需术后辅助放化疗[3]。但胸腺癌和复发性胸腺瘤放化疗不敏感依然是临床上的难点;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的指南性研究成果至今也依然缺乏。胸腺瘤的预后和辅助治疗选择与其病理分型相关,  相似文献   

19.
胃癌是世界第4大常见恶性肿瘤,居全球癌症死亡原因的第2位,每年约100万新发病例及80万死亡病例[1]。近年西方国家远端胃癌发生率已经下降,胃食管结合部癌及近端胃癌发生率却持续增长[2],而亚洲国家仍以非近端胃癌为主。手术是可能治愈胃癌的唯一手段,早期胃癌根治术后OS率达90%[3]。但大部分病例发现较晚,初诊时难以治愈性切除,其5年OS率在美国仅29%[4]。全球范围内胃癌根治术后的5年OS率为20%~50%,在日韩总体术后5年OS率达60%~70%[5],我国经多年手术方法改进目前可使5年OS率提高到50%[6]。  相似文献   

20.
新近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6位和第4位[1]。大部分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放疗成为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而部分研究显示同期放化疗使食管癌局控率和生存率有了一定提高,可能成为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模式[2-4],但总体治疗效果仍不令人满意,亟需探索新的治疗手段来提高疗效。分子靶向治疗是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分子生物学差异,通过封闭受体、抑制血管生成、阻断信号传导等机制作用于肿瘤细胞特定靶点,进而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分子靶向药物选择性高,抗肿瘤活性强,已成为肿瘤治疗新的发展方向。已有研究表明同期放化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可提高食管癌近期缓解率,有效改善患者生存[5]。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食管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为食管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笔者就目前食管癌靶向治疗分子基础及其临床转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