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效果。方法:自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收治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损伤患者20例,采用带线锚钉骨膜与腓骨长短肌腱鞘进行缝合加固手术,术后石膏托固定固定踝关节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同时利用AOFAS评分。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全部一期愈合。随访6~18个月,根据AOFAS评分显示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踝关节不稳发生。结论:利用锚钉进行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损伤的修复,具有手术创伤小,同时可以最大限度保证腓骨短肌的功能,从而达到恢复踝关节正常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带线骨锚钉缝合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于腓骨远端置入2枚不可吸收带线骨锚钉,缝合外侧副韧带残端,观察手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0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19.6±6.7)个月。术后12个月时AOFAS评分82~100分,平均(90.23±14.62)分较术前(45.87±12.32)分有明显改善(P<0.05);优19例,良8例,优良率90%。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获得较好恢复。结论采用带线骨锚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有助于恢复踝关节的功能及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外踝撕脱骨折合并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符合病例纳入标准患者36例,对外踝骨折AO分型,均为A1型陈旧性骨折,采用带线锚钉修复外踝陈旧撕脱骨折同时修复外侧副韧带。术后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价足的功能。术前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踝部疼痛。 结果36例术后均获随访10~25个月,平均14.8个月。AOFAS由术前(62.5±14.4)分改善至术后(94.6±5.2)分(P<0.05)。末次随访AOFAS评分优24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94.4%;改良Baird-Jackson 评分:优26例,良9例, 可1例,优良率为97.2%。踝部疼痛VAS评分术前(7.2±0.6)分改善至术后(3.7±0.6)分(P<0.05),末次随访评分优25例,良10例,可1例。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基本恢复,疼痛缓解。 结论采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外踝撕脱骨折,重建外侧解剖结构,可恢复踝关节的功能及稳定性,手术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带线锚钉修复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踝关节骨折并三角韧带断裂病人72例资料,均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36例术中采用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观察组);另36例术中未修复三角韧带(对照组)。2组病人术后均获随访6~16个月,对其进行相关指标的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全部病人均手术顺利,骨折复位良好。2组踝穴内侧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术后6例发生踝关节内侧不稳,3例踝关节跖屈活动明显受限,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踝关节内侧不稳和螺钉脱出等并发症。观察组的踝关节跖屈和背伸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总优良率为86.1%,对照组为75.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带线锚钉修复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能够提高踝关节稳定性,有助于恢复踝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在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24.8±6.5)岁;均实施带线锚钉手术解剖重建外侧韧带,术后随访3-12个月,采用改良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足踝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改良AOFAS足踝评分优6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1.82%。术后3个月改良AOFAS足踝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或P〈0.01);术后距骨倾斜角度、距骨移位距离、踝关节内侧间隙均小于术前(P〈0.01)。结论带线锚钉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能恢复韧带稳定性,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适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带线锚钉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30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以带线锚钉行距腓前韧带缝合,外侧骨膜和腓骨长短肌腱鞘性缝合及伸肌下支持带部分转位加固手术,并在其术后以石膏托固定踝关节,观察患者伤口恢复情况以及其近远期疗效变化。结果患者术后活动度VAS、触觉痛VAS评分及其关节活动度评价指标和术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患者均完成随访,无失访,随访1年后发现,患者术后踝部内翻、距骨倾斜角度、距骨移动距离和AOF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踝部外翻低于正常参考值(P0.05),恢复负重平均时间为(4.2±0.4)个月。结论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治疗中应用带线锚钉具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讨论三角韧带修复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合并内侧三角韧带断裂的踝关节骨折25例,采用带线锚钉联合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恢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无伤口感染,骨折愈合良好。随访24~52个月,平均随访37.5个月,无关节不稳定,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标准,优18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8%。结论:采用带线锚钉修复断裂的三角韧带联合钢板螺钉固定踝关节骨折能有效维持踝关节稳定性,促进三角韧带愈合,踝关节远期功能更满意。  相似文献   

8.
李亢 《重庆医学》2013,42(20):2394-2396
目的探讨MINI带线锚钉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修复和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7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INI带线锚钉修复和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术后患者踝关节用石膏托固定于伸屈中立位并保证轻度外翻,观察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 27例患者术后切口均未感染且愈合良好,前抽屉试验显阴性患者25例,阴性率为92.6%;术后触压痛和活动痛的视觉疼痛评价法(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指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术前X线片下应力位置的距骨倾斜角度平均值为(12.2±2.7)°,术后为(3.6±0.5)°,术前前抽屉试验距骨的移动平均值为(7.6±2.1)mm,术后为(3.4±1.3)mm,术前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为(42.9±3.1)分,术后为(87.2±2.4)分,以上指标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NI带线锚钉能显著提高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修复和重建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期韧带修复联合拉力螺钉固定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所致踝关节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致踝关节不稳病人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观察组采用一期带线铆钉原位修补联合拉力螺钉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石膏或支具外固定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uc=2.059,P<0.05)。观察组术后1、2、3个月AOF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28~4.29,P<0.05)。术后观察组病人距骨倾斜角度及距骨前移距离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t=4.213、3.672,P<0.05)。结论一期韧带修复联合拉力螺钉固定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所致踝关节不稳临床效果较好,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较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踝关节旋前-外展型Ⅱ度损伤中对三角韧带断裂手术修复、重建的必要性及效果。方法分析应用带线锚钉固定三角韧带治疗踝旋前-外展型不伴有内踝骨折的Ⅱ度损伤9例。结果本组年龄18~57岁,左踝4例,右踝5例,三角韧带深、浅层全部断裂。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石膏固定4~6周。患者全部骨愈合,无行走疼痛等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等症。根据Mazur[1]评分标准:优7例,良2例。结论旋前-外展型踝关节损伤中,对于内侧结构的三角韧带断裂的手术内固定极有必要,尤其对仅出现外踝骨折的旋前-外展型踝关节损伤的三角韧带损伤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用腓骨钩钢板治疗Danis—WeberA/B型踝关节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对30例伴有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踝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为8h~18d。手术顺序为外踝、内踝和后踝。外踝骨折使用腓骨钩状钢板固定,内踝骨折使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后踝骨折根据骨折块大小及形态使用螺钉或钢板固定。术后石膏托外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0-36个月,平均23.45个月。术后4~6周x线片均可见骨折线模糊;30例患者于术后12周达到临床愈合,伤口均I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局部不良反应及踝关节不稳。AOFAS踝与后足评分平均为90分(65~95分),优14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结论使用腓骨钩钢板治疗Danis—WeberA/B型踝关节不稳定骨折内固定的牢靠度高,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能维持关节稳定性,可早期、大范围地活动踝关节,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带线锚钉结合改良Gould-BrostrÖm术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的疗效。方法:选取81例CLA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行带线锚钉+改良Gould-BrostrÖm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改良Gould-BrostrÖm...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前内侧入路拉力钉固定并自体骨植骨治疗陈旧性内踝骨折的疗效,为此类临床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陈旧性内踝骨折患者9例,均为扭伤所致,术前曾行时间不等的非手术治疗,病程为43~128(83.0±34.6)d。采用前内侧入路切开复位拉力螺钉固定并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3例伴三角韧带损伤者加用带线锚钉修复。术后观测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测量并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内踝间隙宽度及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评价其疗效。结果 9例患者随访12~36(24.7±7.6)个月,术后3~5(3.8±0.7)个月骨折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踝关节不稳或创伤性关节炎。末次随访时,内踝间隙宽度由(4.4±0.9)mm缩小至(2.4±0.3)mm, AOFAS评分由(47.3±6.2)分升高至(93.4±9.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依据AOFAS评分,优6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88.9%。结论 前内侧入路拉力钉固定并自体骨植骨治疗陈旧性内踝骨折,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足踝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对Danis-Weber B型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对15例Danis-Weber B型骨折脱位患者先予切开复位和钛板内固定外踝骨折,然后修复重建三角韧带,恢复踝关节稳定性.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8个月,平均15.6个月.均无感染、皮瓣坏死、螺钉松动、创伤性关节炎等术后并发症.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功能评分系统(AOFAS)评分为79~97分,平均87.6分.15例疗效评定为优12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对于伴三角韧带损伤的Danis-Weber B型骨折,治疗上除使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外,还需对断裂的三角韧带进行修复重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腓骨远端骨折使用腓骨钩锁定钢板的治疗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4月~2010年4月,对24例伴有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踝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所有病例均得到完整随访,男15例,女9例;年龄20~74岁,平均38岁;单纯外踝骨折6例,双踝骨折11例,三踝骨折7例。按Danis-Weber分类,A型11例,B型13例,均为腓骨远端不稳定粉碎性骨折。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为8小时~18天。手术顺序为外踝、内踝和后踝。外踝骨折使用腓骨钩状锁定钢板固定,内踝骨折使用松质骨螺钉,后踝骨折根据骨折块大小及形态使用螺钉或钢板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0~38个月,平均20.6个月。术后4~6周X线片均可见骨折线模糊;20例患者于术后12周达到临床临床愈合,4例于术后24周达到临床愈合。伤口均1期愈合,无1例发生感染、局部不良反应及踝关节不稳。Mazur评分为69~93分,平均87.2分,其中优14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3%。结论:腓骨远端骨折使用腓骨钩锁定钢板治疗能更好恢复外踝正常外翻及长度等解剖结构,并有效固定,为早期活动提供稳定性,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王枰稀  黄焱星  张廷玖  庾明  王进 《四川医学》2013,(11):1663-1665
目的 评价经外踝截骨philos钢板固定行踝关节融合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3例踝关节炎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伤口延迟愈合,经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获平均15个月随访.所有随访患者X片证实踝关节术后平均16周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患者关节疼痛完全缓解,无内固定失败、融合失败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踝-后足评分为(82.4±7.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21,P〈0.01).结论 采用经外踝截骨philos钢板固定行踝关节融台术显露充分,融合率高,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融合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黄玲 《现代实用医学》2022,(11):1464-1466
目的 探讨距腓前韧带重建结合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外侧中关节面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 28例距骨外侧中关节面软骨损伤患者予距腓前韧带重建结合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术前及末次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肢疼痛,根据美国足踝医师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和踝关节活动度评价足踝功能,根据患者主观满意度调查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60~75 min,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62个月,平均(26.1±5.4)个月。术中发现伴有滑轨样软骨损伤4例,9例(32.1%)距腓前韧带完整,而在腓骨前缘止点切断距腓前韧带显露距骨软骨损伤病灶。VAS评分、AOFAS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均在术后改善(均P<0.05)。末次随访手术效果调查中,特别满意24例,比较满意2例,一般满意2例。结论 距腓前韧带重建结合自体骨软骨移植可以有效缓解距骨外侧中关节面软骨损伤,距腓前韧带切断再重建可以充分显露损伤病灶,并且不会残留踝关节不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带线锚钉修复在恢复足踝关节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接治的30例足踝关节不稳定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带线锚钉修复手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患者足踝关节稳定性变化状况,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AOFAS评分测定,治疗后30例患者中共计17例评分为优,占56.7%,12例评分为良,占比40%,总的评分优良率达到96.7%。结论:带线锚钉修复手术能够有效提高足踝关节稳定性,改善患者病情,使之趋于正常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用腓骨钩钢板治疗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2月~2013年12月对24例骨折伴有腓骨远端骨折的踝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随访10~18个月,其中优12例,良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腓骨钩钢板治疗外踝骨折,可获得骨折的坚强固定,有利于恢复踝关节稳定性,保证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是较理想的外踝骨折端手术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在膝关节韧带/肌腱附着点损伤修复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带线锚钉一期修复膝关节韧带/肌腱附着点损伤36例,术后指导康复训练,至完全康复。结果 36例患者术后随访5~24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创口一期愈合,膝关节稳定性好,关节活动范围及运动功能恢复良好,工作生活恢复满意,X线显示锚钉在骨内无移位。结论选用锚钉治疗膝关节韧带/肌腱附着点损伤具有创伤小、操作便捷、固定可靠、康复迅速、并发症少、无需二次手术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