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和手术切除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262例AWE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HIFU组(n=64)和手术组(n=198),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病灶大小、疼痛程度、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HIFU组中位手术时间[34.5(22.3,47.3)min]明显短于手术组[40.0(30.0,60.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12,P=0.002);HIFU组中位住院时间[2.0(2.0,3.0)d]明显短于手术组[7.0(6.0,8.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982,P=0.000)。HIFU组与手术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7,P=0.227)。HIFU组治疗后1、3、6个月行超声随访,病灶消融率分别为(88.25±13.09)%、(92.33±... 相似文献
2.
丁琨;康彦君;赵蕾;桑昌美;程菡莹;赵淑萍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4,(3)
目的分析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行FUAS治疗的AWE患者共34例,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FUAS治疗的相关情况及治疗后不良反应, 并随访其症状改善及复发再干预情况。结果 (1)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34例AWE患者的年龄为(32.8±3.8)岁, 病灶最大径的中位数为24 mm(最小值为15 mm, 最大值为48 mm);治疗前腹壁病灶周期性疼痛为中、重度者30例(88%, 30/34);治疗前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显示浅表型19例(56%, 19/34), 中间型8例(24%, 8/34), 深部型7例(21%, 7/34)。(2)FUAS治疗参数:手术时间为(64±18)min, 辐照时间为(385±108)s, 治疗功率为(103±11)W, 治疗总能量为(38 819±16 309)J, 治疗区域体积为(3.11±1.42)cm3, 治疗强度为(377.79±106.34)s/h。(3)有效性结果:FUAS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疼痛较治疗前明显缓解, 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Z=-4.66、-5.13、-5.11、-4.91, P均<0.01)。随访至FUAS治疗后1年, 疼痛基本缓解及有效缓解者的占比为74%(25/34), 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5%(29/34)。随访至治疗后1年, 共5例患者复发, 其中3例复发后行经腹AWE病灶切除术, 2例予药物治疗。FUAS治疗后1个月病灶最大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 但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病灶最大径较治疗前显著缩小(Z=-2.15、-2.67、-3.41, P均<0.05)。不同分型的AWE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无差异(P>0.05), 病灶最大径的缩小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均<0.01)。(4)安全性结果:FUAS治疗中34例患者均诉皮肤热烫感, 19例(56%, 19/34)患者出现术后治疗区疼痛, 2例(6%, 2/34)患者术后即刻血尿, 经相应处理后均好转或症状消失。结论 FUAS治疗AWE是有效、安全的, 初步验证了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1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剖宫产术后AWE 119例的临床资料,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病症状和时间,手术情况,药物治疗,随访和复发。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2.40±4.25岁,24~39岁占91.6%,94.12%表现为腹壁肿块,86.55%出现疼痛,剖宫产术与出现腹壁肿块平均间隔29.46±24.29月,病灶直径平均3.14±1.14cm,平均1.15±0.465个,横切口单个病灶右侧占46.15%,左侧占34.07%,病灶深部累及部位依次为:腹直肌前筋膜61.34%,腹膜15.97%,肌层12.61%,皮下脂肪层10.08%。106例行单纯病灶切除,合并其他手术13例,手术时间34.54±12.81min,术中出血31.37±25.58ml,切口均一期愈合。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占腹腔探查32例的15.63%。5例术前药物治疗,停药后症状复发。119例术后5例复发,复发率4.20%。结论:AWE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AWE好发于切口的两侧角部,采取预防措施可防止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国剖宫产术后继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现状.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首页,进入总库检索,在主题中输入“剖宫产”并含“子宫内膜异位症”,选择“精确”,点击“检索文献”,逐条学习关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的文章,按“作者单位”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发表时间”所在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检索CNKI中,关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的文献427篇,共计5 169例患者,“作者单位”所涉及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29个,占85.29% (29/34);前5位省份是江苏、浙江、河南、山东和四川等省,最后5位是宁夏、福建、江西、甘肃和青海等省.②CNKI中,关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的文章,最早发表于1984年,前20年共有70篇,占16.39%;而在2004年之后,其构成比呈逐年增加趋势,至2010年达到18.03%.结论:①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因素支持子宫内膜“种植学说”.②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可能与其剖宫产“模式”密切相关.③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呈逐年增长趋势.④提高对“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控制剖宫产率,提高手术质量,是降低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键举措,也可能是未来减少或杜绝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切口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Cesarean section scar endometriosis,CSE)是指具有分泌功能子宫内膜腺体或间质异位到剖宫产切口瘢痕处。CSE发生率为0.2%~0.45%,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超声及MRI是常用的诊断方法。CSE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尚有争议。 相似文献
6.
496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相关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因AWE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496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手术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496例AWE患者的平均年龄(31.4±4)岁。既往剖宫产史495例,子宫肌瘤手术史1例。病灶浸润深度至筋膜层(49.6%),至肌层、腹膜及脂肪层分别占21.2%、14.5%及14.3%。94.6%的AWE患者有切口处疼痛,90.7%可触及包块。术前均行B超检查,均发现包块,包块直径(26.06±12.2)mm。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0.1%行补片修补;147例患者术后辅助药物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7年,421随访患者中,21例复发,总体复发率4.9%;多个病灶患者的复发率(11.6%)明显高于单个病灶患者(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的平均年龄小于未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包块大小及其浸润深度对复发无显著影响。术后辅助药物治疗患者的复发率[3.6%(5/138)]低于未药物治疗者[5.7%(16/28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WE的主要原因是剖宫产,属于医源性疾病。发病年龄早及多个病灶的患者术后较易复发。手术治疗为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术后辅助药物治疗有助于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7.
8.
靳凤 《中外妇儿身心保健》2014,(4X):113-113
目的:对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诊治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全部得到确诊,其中腹壁肿块位于皮下脂肪层者36例,位于腹直肌鞘内者14例,直径在1.5cm-5.6cm之间。结论: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总结剖宫产术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发病时间为4个月-5年。其中,病灶处于皮下者3例,肌层者2例,侵入腹膜1例,侵入筋膜者1例。手术切除后,经随访未见复发。结论:手术操作熟练细致是减少剖宫产并发症的关键,术中通过不断清洗腹盆腔和切口,使腹壁切口得到有效的保护,则能减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出现。而最佳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0.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5,(8)
目的:分析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和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结果:94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时间为剖宫产术后1月至13年,病灶大小(2.87±0.13)cm,位于皮下69例、肌层16例,侵犯腹膜9例。年龄35岁与≥35岁患者相比,潜伏期更短(P0.05);哺乳期6个月与≥6个月的患者相比,潜伏期更短(P0.05)。手术切除病灶后,18例采用药物治疗3~6个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76例未接受药物治疗,局部均无复发。结论:近年剖宫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增多,年龄和哺乳期与发病潜伏期相关,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选择,剖宫产术中应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与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sation,UAE)联合吸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0例CSP患...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腹壁切口内异症是较常见的盆腔外内异症.2000年1月至2009年3月,我院共收治刮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发病因素及治疗方式,降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年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1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资料。结果:2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时间3个月~6年,病灶位于皮下14例,肌层5例,1例侵入筋膜,1例侵入腹膜,手术切除后复发少。结论:剖宫产手术操作要精细,保护腹壁切口,术中清洗切口及腹盆腔,可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手术切除是其最佳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病灶多见于盆腔脏器和腹膜,盆腔外较少见,其中以剖宫产切口最常见。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WE)是剖宫产的一种远期并发症,可引起腹部切口疼痛和肿块,甚至有癌变可能,严重影响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极其重要。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彻底切除病灶是治疗该病的关键;药物治疗的疗效尚存在争议。剖宫产术中采取预防措施能减少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术是产科学中最重要的手术干预措施,但术后可能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远期并发症,且有报道部分病例发生癌变、预后较差;目前国内外对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尚无专项指南及专家共识,文章针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个临床关注点,探讨剖宫产术中无瘤防御问题。 相似文献
16.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是一种罕见类型的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大多继发于剖宫产等盆腹腔手术,少数为自发性。AWE可以引起周期性腹痛、腹壁包块、肿胀出血等不适,发生机制主要有种植、内分泌、免疫、遗传和炎症等学说。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在AWE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目前皮肤镜在AWE诊断中的应用较少,均匀红色色素沉着、活动性出血、红棕色球状结构等是镜下的典型特征。病灶切除术是AWE的标准治疗方案,包括开腹、腹腔镜(多孔或单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等术式,根据病灶的浸润深度推荐不同入路。新型的高强度聚焦超声、经皮冷冻或微波消融等技术用于AWE保守性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初步证实,未来值得进一步的探索。AWE的整体复发率低,病灶完全切除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术后联合使用激素的预防价值存在争议。关于AWE的管理,国内外尚无明确的专家共识和指南,临床上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和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表现、分型及其对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AWE 1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根据超声检查结节浸润位置的深浅分型为:皮下脂肪型(F1)、前鞘肌肉型(F2)、皮下脂肪+前鞘肌肉型(F3)、前鞘肌肉+腹膜型(F4)、皮下脂肪+前鞘肌肉+腹膜型(F5)。结果:174例中118例以腹壁切口包块为首发表现,56例经期腹壁切口包块疼痛为首发表现。剖宫产手术横切口左右两侧包块占81.61%,166例为单发,8例多发。所有患者腹壁超声检查,见下腹壁切口处低回声结节。174例中F1型19例,F2型18例,F3型112例,F4型9例,F5型16例,全部采用手术切除病灶。AWE各临床分型组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直径包块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AWE以腹壁切口包块为主要表现,单发包块占绝大多数。术前超声检查可提供重要的诊断及分型依据。均行手术切除病灶,手术时间、出血量与包块直径有一定关系,其AWE临床分型对于麻醉方式的选择、手术时间的掌握及术中出血量的估计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石昭学 《中外妇儿身心保健》2011,(8X):121-121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升高,该症的好发部位卵巢、子宫肌壁、盆腔腹膜、子宫直肠陷凹,偶也可发生于阑尾、阴道会阴腹壁切口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剖宫产率上升,腹壁切口异位症的发生率有所增加。我院自2004年8月~2011年8月共收治了13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3例,其中12例为下腹部横形切口,1例为腹部纵形切口,均系足月剖宫产术后,其中2例在外院手术,11例为本院手术;发病年龄为20-35岁,平均27.5岁。以上13例中9例在门诊予局部麻醉下病灶切除,4例住院在持硬麻醉下行病灶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9.
剖宫产腹壁切口瘢痕内膜异位症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03%~1.07%.随着剖宫产率上升,其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因其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不同于盆腔内异症,现将我院5年来诊治的9例剖宫产切口腹壁瘢痕内膜异位症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虽然形态多样、病变广泛,但以盆腔EM居多,发生在腹壁切口瘢痕处者少见。为提高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现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壁内膜异位症14例的高频超声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