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是抽象的哲学概念.阴阳学说是运用阴阳之间的相对制约、互根作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观点,来解释宇宙间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规律的学说,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和预防,至今仍指导中医临床实践.中医治疗疾病在于调理阴阳,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2.
“察同”就是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相通之处,考察不同事物背后的根源、义理的相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中医的“察同”有很多方面,如人体各组成部分的“同源”、疾病病因病机的“同”、治疗方法的“同”、内外疾病的“同”等.“察同”是中医思维方式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医执简御繁的基础,也为中医诊疗提供很...  相似文献   

3.
中医体质与证之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医体质与传统的中医证之间的差别的简要分析,指出二者在历史起源、研究方法及命名方式方面存在相同之处,在构成要素、形成原因、变化速度、调治难易及分型繁简方面有相异之处,同时阐明体质类型对于证型具有决定性影响,认为正确认识中医体质与证将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体与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探讨中医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辨病思路,运用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结合传统医学典籍以及现代中医对其认识,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对本病提出以"分三期,抓主证,辨兼证,察变证"进行系统诊断的思路,完善中医传统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规范中医对其疗效观察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中医文化包括人们对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现象的认识,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以及对防治疾病的规律的认识。研究中医文化,当依其起源和发展的文化土壤、文化环境及其它自身演变的轨迹未确定其特征。这有助于对中医学术的发展进行全面审视和认真的思考,并提供方法论和认识论。如果跨越医学这门同疾病作斗争的具体科学技术的视野,在知识经验、操作技能之外探喷索微,顺着医学的形成、发展、完善与文化的关系这个主视角察看,人们可以发现,这里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研究领域,而且完全可以条分缕析地认定,医学就是人类学意义上…  相似文献   

6.
阴阳五行 ,是中医运用的重要的理论 ,采用阴阳之间的矛盾对立的关系 ,来解释事物的一般状态 ,对人体的基本状况加以描述。对事物内部发展变化的每一个环节加以分析。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 ,有助于解决关键问题。但如果要做为反映机体内部事物发展变化的指标 ,使之成为衡量脏腑功能特点的一般尺度 ,则有必要对其在中医理论中的特殊性加以明确。中医理论强调机体的功能活动与物质转化之间阴阳对立关系 ,如把功能概括为阳 ,把物质归纳于阴。二者之间体现着对立统一关系。至于其统一的标准 ,物质所包括的基本内容等 ,却疏于描述。阴阳协调统一 ,应…  相似文献   

7.
刘平 《世界中医药》2009,4(6):301-303
中医病因病机学是在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中,通过对人体健康与疾病过程的细致观察,基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取类比象,立象表意,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生命活动与疾病现象进行类比,总结和概括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的规律性认识。其特点是整体宏观性、临床实践性及其概念的抽象性。它是中医认识疾病、整体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融汇贯通的理论基础,是提高自身诊疗水平的源头。  相似文献   

8.
方法是为解决理论的、认识的、实践的、日常生活的等特定任务所采用的一定途径、手段和办法。中医认识方法是以中医揭示与疾病有关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手段和办法。它是中医获取并总结经验事实和发现新知识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中医体质研究从宏观角度反映人体特质,对认识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冠心病患者存在体质差异,易患体质主要以瘀血质、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不同体质间分子生物指标具有一定差异,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从遗传学角度对体质进行研究,揭示体质的内在本质,更具有客观性。证候与体质具有密切相关性,但二者并不完全线性对应,不同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不同,从体质角度治疗疾病,体现了中医"治未病"和"治病求本"的思想,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医理论现代化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突破性的成果不多。为此,笔者结合中医理论的特点,谈谈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中医理论的概括性 概括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即把对某些事物所具有的共同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推广到对整个这类事物的认识。中医理论也是以类似方式产生的。中医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认识,来源于古人长期对自然界和人体的观察,并随着认识的积累和深入,发现了许多规律性的东西,这些规律被逐渐总结为理论。如脾胃是后天之本的理论,就是古人观察了饮食对人…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医学,取象比类法是中医学主要的认知方法之一,贯穿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维之中,在中医思维中起到"黏合剂"的作用,是物质与意识的结合部,同时也是中医学讲求"悟性"的关键。它在中医学对人体生理学的认识、病因病机方面的认识、疾病的诊断、疾病的治疗、中医学方药运用等方面发挥着指导性作用。从方法学上剖析中医,有助于从逻辑上梳理和把握中医,从而使中医更易被理解和接受,进而对中医学的学习和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体质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对此祖国医学早有认识。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原则,“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是机体调节失常的综合表现。那么中医的“证”与体质的关系究竟如何呢?本文拟就以下几点探讨: 一、“证”因体质而成  相似文献   

13.
正中医对免疫疾病的认识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巨著《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的论述。自身免疫病是指以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组织器官和相应功能障碍为主要发病机制的一类疾病,其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有其相同之处。中医对自身免疫病有其独特的理论认识,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  相似文献   

14.
概括流行性出血热现代知识的要点,以及目前中医临床对该病的基本认识与辨治。回顾历史上对伤寒认识的变化,探讨从现代疾病角度如何认识伤寒。将现实中的流行性出血热与历史上的伤寒病对照,思考临床诊疗中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5.
肾脏是人体重要器官,无论是古老的中医学,还是现代生理学,对其都做了深入的研究,中医“肾学”理论和现代生理学在对肾功能的认识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悖之点,正确认识中医“肾学”理论的实质,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某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1 现代生理学与中医“肾学说”的统一性和矛盾性中医理论认为,肾为五脏之首,为先天之本,人的生长发育衰老等均与其有关,肾的功能主要包括“藏精,主骨,生髓,主水,主纳气,开窍于耳,其华在发”[1]。现代生理学研究揭示,肾脏为人体主要排泄器官,其生理功能大致可归纳为两点:即泌尿和分泌一些活性物质。肾通…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中医气化的理论内容,以气机升降为认识角度,对人体的中医认知方法略加分析,浅析寒温之论的升降认识,药物气味和组方用量的应用原则,以及治疗的时效性问题,从而助于灵活运用中医辨识人体与辨治疾病的不同方法,利于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中医气化的理论与运用,以期挖掘中医经典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中医临床辨治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证是中医对疾病的本质认识。而中医对证的认识历来都是采用不打开人体黑箱的方法来认识的 ,导致中医证实质研究停滞不前。分子生物学引入中医证实质研究 ,将使人们从微观层面 ,即打开了人体黑箱的方法来认识证的本质 ,为中医证实质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l、人体脏腑、经络的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组成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协调平衡状态遭到破坏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2、中医认为人的发病与体质相关。体质是先天察赋(遗传性)和后天调养(获得性)的体现,是中医学对人体素质的认识。 3、先天察赋强盛,后天调养得法,体质就强盛;先天察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体质多虚弱,抗病能力差,容易生病。 4、体质不同,其易患的疾病各异。肥胖的人多为痰湿体质,易患中风等心、脑血管病;消瘦的人多为内火体质,易患劳伤、咳嗽等疾病。 5、饮食偏嗜,使体内某些物质缺乏或某些物质过多,也会影响人的正常生理功能而生…  相似文献   

19.
五行学说是古代自然哲学,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而生成的,用以概括说明人体生命系统复杂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的辨证施治,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出了系统联系的多体关系、多级关系、分支与交叉,反馈关系和有机联系的非线性特征,显示了其合理的科学内涵.对五行学说的这些特征进行探讨,将有助于对五行学说的认识和运用.  相似文献   

20.
分子生物学—证实质研究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衡  黎杏群 《中医药学刊》2002,20(4):475-476
证是中医对疾病的本质认识。而中医对证的认识历来都是采用不打开人体黑箱的方法来认识的,导致中医证实质研究停滞不前。分子生物学引入中医证实质研究,将使人们从微观层面,即打开了人体黑箱的方法来认识证的本质,为中医证实质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