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2):132-136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人肾上腺皮质细胞(H295R细胞)维生素D系统及睾酮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维生素D组、黄芪多糖25μg/mL、50μg/mL、100μg/mL组,四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和维生素D对H295R细胞增殖率的影响,ELISA法检测睾酮分泌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维生素D受体(VDR)、25-羟基维生素D3-1α-羟化酶(CYP27B)、维生素D3-24-羟化酶(CYP24A)、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7β-HSD)、19α-羟化酶(CYP19A1)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VDR、CYP27B、CYP24A蛋白表达。结果:黄芪多糖12.5μg/mL浓度,维生素D在0.25×10~(-11) mol/L和0.5×10~(-11) mol/L浓度,对H295R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黄芪多糖200μg/mL,维生素D在2×10~(-11) mol/L和4×10~(-11) mol/L浓度时对H295R细胞增殖存在一定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维生素D组与黄芪多糖100μg/mL组睾酮分泌水平显著升高,VDR、CYP24A、17β-HSD mRNA表达显著上调,CYP27B蛋白及mRNA、CYP19A1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P<0.01)。结论:离体条件下,黄芪多糖可能通过调节H295R细胞维生素D系统促进睾酮合成分泌。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403-1404
肾虚证的现代机制可能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变化,而维生素D已经被证实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具有较大关联,并且维生素D与肾上腺皮质的类固醇化合物合成相关,维生素D可能通过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产生作用来对肾虚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脓毒血症肾上腺损伤大鼠血清皮质醇、25(OH)D3水平及肾上腺皮质维生素D受体(VDR)、类固醇急性调节蛋白(STAR)、21α-羟化酶(CYP21)、17α-羟化酶(CYP17A1)mRNA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7 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多糖高(200 mg/kg)、中(100 mg/kg)、低(50 mg/kg)剂量组及维生素D(3×10-5 mg/kg)组。分别对每组大鼠以相应剂量进行为时7 d的灌胃给药,并在造模前15 min和后6 h腹腔注射给药,12 h后取样。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皮质醇和25(OH)D3水平,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肾上腺皮质组织病理学改变,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肾上腺皮质VDR、STAR、CYP21、CYP17A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相较对照组,模型组血清皮质醇和25(OH)D3水平显著下降(P<0.05),肾上腺组织皮质区出现较明显的炎症反应,VDR、STAR、CYP21、CYP1...  相似文献   

4.
随着肾上腺皮质功能与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之间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病理变化、临床表现方面与肾虚证有一定的相似,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维生素D功能与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合成功能有密切联系,维生素D缺乏出现的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表现出典型中医肾虚症状,有其共同的病理变化。通过补肾药物的作用可以明显改善肾上腺皮质功能。为此,从类固醇激素生成探讨维生素D与肾虚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作用机制,为肾虚证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用现代医学理论进一步发展中医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维生素D受体(VDR)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黄芪多糖对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维生素D受体(VDR)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实验分为5组,正常组、维生素D组(10-5mmol·L-1)、10μg·ml-1黄芪多糖组、1μg·ml-1L黄芪多糖组、0.1μg·ml-1黄芪多糖组。结果 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均可上调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VDR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且在黄芪多糖剂量为1μg·ml-1时其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结论黄芪多糖治疗骨质疏松症重要机制之一可能与上调VD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黄芪多糖对成骨细胞增殖及1α羟化酶(CYP27B),24-羟基化酶(CYP24A)基因与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对其治疗骨质疏松症(OP)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以MC-3T3-E1成骨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维生素D组(1×10-5mmol·L-1),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10,1,0.1 mg·L~(-1))。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在不同时间(24,36,48 h)对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黄芪多糖对MC-3T3-E1成骨细胞CYP24A,CYP27B mRNA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黄芪多糖对MC-3T3-E1成骨细胞CYP24A,CYP27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TT比色法显示黄芪多糖的质量浓度在0.1,1,10 mg·L~(-1)时可以提高MC-3T3-E1成骨细胞的增殖率,且在48 h促增殖作用最佳。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维生素D组MC-3T3-E1成骨细胞CYP27B mRNA表达量、蛋白表达量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与维生素D组比较,黄芪多糖在质量浓度为10,1,0.1 mg·L~(-1)时对MC-3T3-E1成骨细胞CYP24A mRNA表达量、蛋白表达量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治疗骨质疏松症其机制与提高成骨细胞活性及调节MC-3T3-E1成骨细胞CYP24A,CYP27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肥大心肌细胞表面积及维生素D轴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黄芪甲苷保护心脏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大鼠的H9C2心肌细胞进行常规培养,使用异丙肾上腺素(ISO)干预24h造模。待心肌肥大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维生素D组(10-8mmol·L~(-1))、模型组+黄芪甲苷10μmol·L~(-1)组,模型组+黄芪甲苷30μmol·L~(-1)组,模型组+黄芪甲苷60μmo l·L~(-1)组。MTT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通过软件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表面积,RT-PCR法检测与维生素D轴相关基因(CYP24A、CYP27B、VDR)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MTT检测结果表明,ISO会导致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大大下降,而加入了维生素D和黄芪甲苷后存活率则明显上升。通过对细胞表面积的检测表明,黄芪甲苷和维生素D能够不同程度的减轻由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RT-PCR检测结果表明,维生素D和黄芪甲苷能够提高维生素D轴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而ISO则会导致其表达量降低。结论黄芪甲苷能够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保护心肌细胞,而其机制可能与黄芪甲苷对维生素D轴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6,(8):1780-1783
近年黄芪多糖作为有效的中药单体成为研究热点,其具有调节免疫、抗炎、抗肿瘤、改善心肌,调节血糖等多重作用。文章基于黄芪多糖在免疫调节、抗炎、改善气道重塑,抗氧化及抗病毒的药理学研究,探讨黄芪多糖在哮喘缓解期的作用,从而为复方研究,临床用药及相关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H295R细胞损伤的维生素D系统关键酶(CYP27B、CYP24A)及皮质酮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LPS溶液建立H295R细胞损伤模型.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对H295R细胞增值率的影响.分组:对照组,模型组,模型+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维生素D组.ELISA法检...  相似文献   

10.
谢静  龚易昕悦  丁立生  罗培  青琳森 《中草药》2021,52(8):2502-2510
脓毒症是临床危重病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中药黄芪由于具有补气升阳、托毒排脓的功效,近年来,临床上使用黄芪及其制剂用于脓毒症治疗的报道越来越多,同时黄芪及其活性成分对脓毒症模型动物的干预效果及其机制研究也成为热点。主要从调节免疫功能、改善炎症反应和微循环障碍、改善多器官损伤等角度,综述了黄芪药材及其活性成分在脓毒症的临床治疗和作用机制研究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7.
百年以来《伤寒论》理论研究述评(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从中医角度探讨“软系”疗法的科学性,探求“软系”疗法疗效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探讨肝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各方面压力的增加会引起人们的情志变化,本文利用中医的基本观点和肝的特性,探讨肝气郁结所导致的多种脏器疾病发生的机理,详细探讨肝郁的各种影响提出治疗要兼顾情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