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交通任督法闪罐配合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交通任督法闪罐配合常规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5次后,改为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采用Cohen Al bert面肌痉挛强度分级标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面肌痉挛强度的变化和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面肌痉挛强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交通任督法闪罐配合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周围性面神经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我科于2008年以来采用针刺为主配合闪罐法治疗该病68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毛刺闪罐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取百会、四神聪、翳风、下关、攒竹、阳白、太阳、颧髎、颊车、地仓、合谷、外关等穴位,治疗组采用毛刺闪罐法,对照组施以平补平泻针刺手法。7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5.0%,对照组痊愈率为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刺闪罐法治疗面肌痉挛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手法。  相似文献   

4.
针刺配合按摩治疗面肌痉挛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肌痉挛为面部肌肉呈阵发性不规则的抽搐 ,局限于眼睑、口角、颊部 ,亦有的牵拉整侧面部。自1992年至 1995年 3月 ,采用针刺加按摩法治疗 18例 ,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8例中 ,男 6例 ,女 12例 ;年龄 19岁~ 51岁之间 ,病程最短 7天 ,最长 4年。2 治疗方法取穴 :印堂、阳白、瞳子、四白、经验穴 (鼻翼外缘中点至地仓穴连线之中点 )、翳风、颊车。配穴 :风池、神门、内关、足三里、列缺、百会。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或坐位 ,直刺得气即可 ,轻巧捻转面部针穴。心烦者针足三里、神门 ;脑枕顶痛针百会、脑穴 ,抽搐频繁者针列缺、太冲用泻…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面肌痉挛是以半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的、无痛性的抽搐为特征的疾病,多为一侧面部发病,偶见两侧,开始多起于眼轮匝肌,逐渐向面颊部发展,可因疲劳、紧张加剧,讲话、微笑时更加明显。大部分迁延难愈,甚至使面部挛缩变形而毁容,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工作。笔者于2007年3月~2010年3月采用针刺加按摩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32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针刺治疗的2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Bell's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患侧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变大,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虹膜。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偏向健侧,患侧鼓  相似文献   

7.
面瘫作为临床常见病,15%~20%的患者经过常规处理后仍会有各种不同的遗留症状。面瘫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仍会留下如眼睑下垂、面肌痉挛、口角歪斜等后遗症,称为顽固性面瘫或难治性面瘫、重症面瘫。对于那些长期治疗无效,或由于外伤、炎症、肿瘤等手术后所造成的不可逆性面神经麻痹,称之为永久性面肌瘫痪(permanent facial muscle paralysis).现对1例外伤半年的面瘫病例治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面瘫属中医学"口眼歪斜"范畴。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本病常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侵脉络,使该侧气血痹阻,脉络失于濡养,导致该侧肌肉弛缓无力,  相似文献   

9.
2002年1月-2009年1月,笔者采用针刺配合闪罐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5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针刺配合穴位封闭治疗面肌痉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肌痉挛是以面部阵发性抽搐为表现的疾患。它以单侧为主 ,多发于中老年女性。作者自1 986年来对 32例患者用针刺配合穴位封闭治疗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 ,其女性 2 5例 ,男性7例 ,首次来针灸科就诊者 2 1例 ,由其它科转来1 1例。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针刺主穴 :太阳、阳白、下关、地仓、颊车、合谷 ,以上穴位均取患侧 ,肝气郁滞加太冲 ,气血双虚加气海 ,肝肾两虚加太溪 ,痰湿阻滞加丰隆。  穴位注射取穴 :翳风、下关。2 .2 方法  操作 :( 1 )针刺 :患侧穴位常规消毒 ,用 30号1 - 1…  相似文献   

11.
面肌痉挛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尤其是疲劳、紧张、激动时更为明显,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现代医学对此缺乏特效治法,属于临床疑难病之一。笔者近10年来,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此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针刺配合耳压治疗面肌痉挛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门诊,其中男9例,女27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75岁;发病1年以内28例,1年以上8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5年;眼周抽动20例,面部和口角抽动16例;其中经西药、中药等治疗无效者25例。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取穴 主穴:百会、双合谷、双太冲、双三阴交。配穴:眼角抽动配攒竹;面部和口角抽动配地仓;受惊吓者配内关;肝气不疏者配期门;风痰阻络者配丰隆;夜寐不安者配神门。 2.2 耳压取穴 主穴:神门、肝、脾、面颊、枕。配穴:眼角抽动配眼;口角抽动配口;受惊吓者配心;肝气不疏者配肝阳;风痰阻络者配三焦;夜…  相似文献   

13.
面肌痉挛属于面神经的疑难病之一,少数病例晚期可出现轻度面肌瘫痪,我科通过典型病例分析,治疗方法总结,采用体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此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在临床上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刺配合揿针治疗面肌痉挛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媛  王鹏 《新中医》2001,33(2):45-45
针刺配合揿针、梅花针治疗面肌痉挛26例,结果临床治愈12例,好转11例,无效3例。  相似文献   

15.
半刺配合闪罐治疗面神经炎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 1997年以来 ,采用半刺加闪罐治疗面神经炎 32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 ,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18例 ,年龄最小 5岁 ,最大的 6 7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3个月。2 治疗方法取患例攒竹 ,阳白 ,鱼腰 ,丝竹空 ,下关 ,四白 ,颧  ,迎香 ,地仓 ,颊车 ,  相似文献   

16.
赵宁 《陕西中医》2009,30(10):1382-138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西药治疗Bell's面瘫的疗效。方法:针刺颊车、地苍、翳风等穴。服用强的松,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结果:总有效率96.2%。结论:针刺所选穴位,具有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兴奋神经,改善局部营养代谢,起到良好的调整作用,有利于恢复面部的肌肉及神经功能。早期应用激素可减轻急性期面神经水肿,缓解面神经受压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肌注B族维生素及口服ATP可改善神经营养,促进神经髓鞘恢复。  相似文献   

17.
针刺配合药物治疗Hunt面瘫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维华  李梅 《河北中医》2010,32(6):896-896
<正>Hunt面瘫是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面神经所致,病情较重,属重型面瘫,常遗留后遗症。2008-12—2009-12,我们采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Hunt面瘫78例,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参照《面神经麻痹》诊断标准确诊[1]。1.2一般资料本组78例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患者,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闪罐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服用卡马西平片(0.1g,tid),治疗组则予热敏灸联合闪罐法治疗(1次/天,5次/周),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面部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量表评分和Portmann简易评分,分析两组面肌痉挛强度和频度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面部神经功能H-B评分、Portmann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面肌痉挛强度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8%(P0.05);治疗组面肌痉挛频度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3%(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闪罐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针刺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面肌痉挛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颤动,为阵发性不规则的一侧面神经支配的肌肉不自主的无痛性收缩。以中年妇女多见。颈源性面肌痉挛则是由于颈椎病变引起的面肌痉挛。笔者自2004年—2006年临床工作中,以针刺配合手法治疗面肌痉挛3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6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30~50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6年。1.2纳入标准(1)有上颈椎不适,面肌痉挛表现。(2)触诊第1~2颈椎横突不对称,压痛,肩胛内上角有压痛。(3)头部前屈、后伸及颈左右旋转受限。(4)X线检查开口位片示环椎位于口腔中央,环齿间隙及环枢关节间隙左右不对…  相似文献   

20.
王某,男, 45岁, 1997年 5月 12日凌晨 3时就诊。主诉:右侧面肌阵发性抽动 10d,加重 4h。患者 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肌阵发性抽动,每次持续时间 2~ 3s,约 10min抽动 1次,精神紧张时加重,睡眠时停止,无其他不适。 5月 11晚因家事生气后饮酒约 150ml,晚 23时左右,患者右侧面肌抽动突然加重,每次持续 10min左右,间歇 30s,并逐渐加重。患者感到呼吸困难,伴口角流涎,遂至我院急诊科就诊。当时患者右侧面肌抽动每次持续约 15min,间歇约 10s,间歇期患者精神倦怠,舌紫暗,苔薄白,脉弦数。诊断:阵发性面肌痉挛。取穴四白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