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瓜蒌子的TLC鉴别和HPLC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常用中药瓜蒌子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以栝楼仁二醇和α-菠菜甾醇为对照品,建立瓜蒌子的薄层色谱( TLC)鉴别技术;以栝楼仁二醇为对照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PAD)检测的含量测定技术.结果:12份瓜蒌子的不皂化物,均可显示栝楼仁二醇和α-菠菜甾醇的薄层斑点;瓜蒌子中栝楼仁二醇的含量介于0.056 88% ~0.087 28%.结论:栝楼仁二醇作为瓜蒌子的有效成分,可以作为瓜蒌子质量标准的一个重要指标.建议中药瓜蒌子中栝楼仁二醇的含量不得低于0.05%.  相似文献   

2.
不同瓜蒌子饮片的成分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HPLC测定方法,以选择质量较佳的瓜蒌子饮片。方法以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为指标,建立了HPLC法测定条件,色谱柱为Polaris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3∶7),检测波长为230nm,体积流量为1.0mL/min,并对瓜蒌子、炒瓜蒌子、麸炒瓜蒌子、蛤粉炒瓜蒌子、蜜炙瓜蒌子、瓜蒌子霜、瓜蒌仁、炒瓜蒌仁、瓜蒌子壳中该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在0.0484~2.420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06%。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质量分数大小依次为:瓜蒌仁>炒瓜蒌仁>瓜蒌子>炒瓜蒌子>麸炒瓜蒌子>蛤粉炒瓜蒌子>蜜炙瓜蒌子>瓜蒌子霜>瓜蒌子壳。结论瓜蒌子和炒瓜蒌子是较佳的瓜蒌子饮片,这与瓜蒌子临床应用现状是相符合的。  相似文献   

3.
川栝楼瓤中次生代谢物组成及相对含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栝楼生产基地将栝楼瓤作为废弃物丢弃,既浪费药用植物资源,又污染当地环境。本文通过研究栝楼瓤次生代谢产物,以为综合利用栝楼资源及栝楼瓤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测定指标性成分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含量,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测定次生代谢产物,得到的样品数据导入Waters Masslynx 4.1软件中编辑,然后用Simca-P软件(13.0版本)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找出不同部位间差异代谢物,并采用峰面积比确定其相对含量。结果:栝楼瓤中的主成分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平均质量分数最高为0.39%,栝楼全果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30%,栝楼皮和栝楼仁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接近0.29%和0.28%,即栝楼瓤>栝楼>栝楼皮>栝楼仁;栝楼瓤中含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并初步鉴定了部分代谢产物。结论:栝楼瓤与皮和仁中的次生代谢物相似,峰容量较丰富,只是相对含量高低不同,特别明显的是在高极性部分,色谱峰较多,显示栝楼瓤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特别是作为化妆品开发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山东仁瓜蒌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粒度5μm),以甲醇-水(95∶5)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20μL。结果:建立了山东仁瓜蒌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确立了9个共有峰,其中1个共有峰得到确认,10批仁瓜蒌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95。结论:该方法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建立的指纹图谱可为山东仁瓜蒌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栝楼种子中不皂化类脂的化学成分 ,为制定中药瓜萎和瓜蒌子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 :乙醚提取脂肪油 ,氢氧化钾进行皂化反应 ,对不皂化类脂进行硅胶柱层色谱分离和纯化 ,用IR ,MS ,1 H NMR ,1 3C NMR等光谱技术和标准品对照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鉴定了 7个化合物 ,即 :10α 葫芦二烯醇 (Ⅰ )、栝楼仁二醇 (Ⅱ )、异栝楼仁二醇 (Ⅲ )、7 氧代二氢栝楼仁二醇 (Ⅳ )、豆甾 7 烯 3β 醇 (Ⅴ )、豆甾 7,2 2 二烯 3β 醇 (Ⅵ )、豆甾 7,2 2 二烯 3 O β D 葡萄糖苷 (Ⅶ )。 结论 :前 4个化合物均为国内首次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双边栝楼种子中不皂化类脂的化学成分 ,为制定中药瓜蒌和瓜蒌子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 :乙醚提取脂肪油 ,氢氧化钾进行皂化反应 ,对不皂化类脂进行硅胶柱层色谱分离和纯化 ,用IR ,MS ,1 H NMR ,1 3C NMR等光谱技术和对照品对照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鉴定了 6个化合物 ,分别为栝楼仁二醇 (Ⅰ ) ,7 氧化二氢栝楼仁二醇 (Ⅱ ) ,10α 葫芦二烯醇 (Ⅲ ) ,豆甾 7 烯 3β 醇 (Ⅳ ) ,豆甾 7,2 2 二烯 3β 醇 (Ⅴ )和豆甾 7,2 2 二烯 3 O β D 葡萄糖苷 (Ⅵ )。 结论 :前 3个化合物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夜仁合有效部位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HPLC法,以峰5(槲皮苷)为参照峰,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0批夜仁合有效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经混合对照品标定并指认共有峰。分别采用SPSS 26.0软件和SIMCA 1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10批夜仁合有效部位的指纹图谱进行质量评价,筛选影响其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结果 10批夜仁合有效部位指纹图谱共确认17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并指认了峰3(斯皮诺素)、峰4(阿魏酸)、峰5(槲皮苷)、峰13(五味子醇甲)、峰16(五味子甲素)、峰17(五味子乙素)共6个色谱峰。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一致,均将10批夜仁合有效部位分为2类,表明10批夜仁合有效部位的质量存在一定差异;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出导致批次间质量差异的13个差异性标志物(阿魏酸、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等)。结论 基于化学模式识别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准确、简便、稳定,可用于夜仁合有效部位的...  相似文献   

8.
栝楼种子中不皂化类脂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1.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2.日本大学理工学部) 目的 研究栝楼种子中不皂化类脂的化学成分,为制定中药瓜蒌和瓜蒌子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 乙醚提取脂肪油,氢氧化钾进行皂化反应,对不皂化类脂进行硅胶柱层色谱分离和纯化,用IR,MS,1H-NMR13C-NMR等光谱技术和标准品对照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鉴定了7个化合物,即:10α-葫芦二烯醇(Ⅰ)、栝楼仁二醇(Ⅱ)、异栝楼仁二醇(Ⅲ)、7-氧代二氢栝楼仁二醇(Ⅳ)、豆甾-7-烯-3-β-醇(Ⅴ)、豆甾-7,22-二烯-3-β-醇(Ⅵ)、豆甾-7,22-二烯-3-O-β-D-葡萄糖苷(Ⅶ)。结论 前4个化合物均为国内首次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9.
杜仲盐制前后质量变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杜仲盐制前后质量的变化。方法:通过杜仲盐制前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醇溶性浸出物以及指纹图谱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杜仲盐制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醇溶性浸出物因产地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杜仲指纹图谱共标出指纹峰11个,盐杜仲则标示出8个。结论:杜仲经盐制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下降,醇溶性浸出物也发生改变,杜仲盐制后HPLC色谱指纹图谱指纹峰减少,且大部分成分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黄瓜子的脂肪油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石油醚加热回流提取脂肪油。氢氧化钾-甲醇溶液进行皂化反应,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不皂化物质,采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的解析进行结构鉴定。皂化获得的脂肪酸部分进行甲酯化后,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脂肪酸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结果:从不皂化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24-乙基胆甾-7,22,25-三烯醇(1),24-乙基胆甾-7,25-二烯醇(2),燕麦甾醇(3),菠菜甾醇(4),栝楼仁二醇(5),异栝楼仁二醇(6);脂肪油中鉴定了9种脂肪酸:肉豆蔻酸(7,0.12%),棕榈酸(8,12.04%),棕榈油酸(9,0.09%),十七碳酸(10,0.06%),硬脂酸(11,5.64%),油酸(12,6.95%),亚油酸(13,74.40%),花生酸(14,0.19%),α-亚麻酸(15,0.51%)。结论:化合物5,6,9,10,14,15系黄瓜中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石斛药材的演变。结果:196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石斛来源为兰科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的新鲜或干燥茎;1977—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或铁皮石斛;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或马鞭石斛;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的来源为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铁皮石斛也从石斛项下都单列出来。讨论:石斛药材基源的变化、铁皮石斛的单列体现出石斛用药的科学性。但铁皮石斛与石斛的性味、功效一致,值得商榷;DNA条形码、分子标记技术等新方法可以应用到石斛药材的鉴别中。  相似文献   

16.
股骨颈骨折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骨科病,以女性多见。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有机质少,应变力差,所以只需较小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血供差,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大,加之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恰当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姜黄根茎不同部位外在物理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姜黄药材的等级划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在姜黄道地产区收集样品,每份样品按母姜、子姜一级、子姜二级进行分类,分别测定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颜色值[明亮度(L*)、红绿度(a*)和黄蓝度(b*)]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挥发油含量。结果:不同部位姜黄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折干率差异较大,其中宽度、厚度、质量在鲜品和干品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子姜二级的折干率显著低于母姜与子姜一级。姜黄不同部位颜色值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姜黄鲜品断面颜色值a*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b*次之,颜色值L*最小,姜黄干品粉末颜色值b*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L*、a*变异系数较小。姜黄不同部位的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子姜一级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含量均高于母姜和子姜二级。结论:综合以上指标,姜黄子姜一级的理化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0.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