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评估登革热传播风险,为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蚊密度常规监测用诱蚊灯法,应急监测用布雷图指数法和诱蚊诱卵器法。结果蚊密度为1.70只/h,高峰出现在8月,10月蚊密度较低;布雷图指数为4.7和诱蚊诱卵器指数为0.5。结论输入登革热季节白纹伊蚊密度很低,布雷图指数和诱蚊诱卵器指数均小于5,无登革热传播流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诱蚊诱卵器法与布雷图指数法在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监测中的相关性,为合理选择监测方法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2020年4—12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选择农村自然村、城区小区各一个,用布雷图指数法和诱蚊诱卵器法监测蚊密度。结果 监测点总体布雷图指数(BI)和诱蚊诱卵指数(MOI)均值分别为8与6.51;城区和农村2种不同生境布雷图指数(B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04,P=0.133),2种生境诱蚊诱卵指数(MOI)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Z=-0.410,P=0.682);2种监测指标间存在相关性(rs=0.915,P=0.001)。结论 布雷图指数法与诱蚊诱卵器法均可用于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海市青浦区诱蚊诱卵器指数与布雷图指数指标值之间的关系,为合理使用及评价这两种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青浦区辖区内4个不同类型的环境,检查室内外所有积水容器中蚊虫孳生情况,并对其进行收集和鉴定;同时在调查区域周边每隔20~25 m布放1个诱蚊诱卵器,加入10~15 m L的脱氯水及圆形滤纸,4 d后收集检查蚊卵。结果有效回收诱蚊诱卵器1 405个,阳性诱蚊诱卵器91个,诱蚊诱卵器指数为6.48。共调查了1 560户,阳性容器共151个,布雷图指数为9.68,布雷图指数高于诱蚊诱卵器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P0.05)。布雷图指数6月达最高峰,为23.57,与同月的诱蚊诱卵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8,P0.001)。不同环境农户布雷图指数与诱蚊诱卵器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8,P0.05)。练塘地区布雷图指数最高,为13.82,香花地区诱蚊诱卵器指数最高,为10.98,两监测点布雷图指数与诱蚊诱卵器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66,P0.001;χ~2=13.35,P0.001)。结论伊蚊高峰期农户及环境卫生相对差的地区更适用布雷图指数开展白纹伊蚊密度调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白纹伊蚊密度情况及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合理选用杀虫剂,有效防治登革热媒介伊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布雷图指数法、诱蚊诱卵器法、双层叠帐法监测白纹伊蚊密度,成蚊接触筒法进行白纹伊蚊成蚊抗药性监测.结果 2019年5-7月白纹伊蚊布雷图指数在控制登革热传播的阈值内;8月布雷图指数为14.70,有暴发风险;...  相似文献   

5.
诱蚊诱卵器在登革热媒介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诱蚊诱卵器在登革热暴发流行中的监测效果;分析登革热流行与诱蚊诱卵阳性指数的关系.方法按登革热诊断标准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搜索病例,应用诱蚊诱卵器在疫点疫区布放监测蚊虫密度并诱集成蚊,应用TaqMan MGB Real-time PCR检测白纹伊蚊体内登革病毒.结果确认登革热暴发流行后,启动包括应急灭蚊的登革热综合控制措施,成蚊密度即诱蚊诱卵指数控制在4.5~10.3,捕获雌白纹伊蚊未检测出登革病毒;布雷图指数从原来65.2降到10以下,1周后降到5以下.本次流行在应急控制后21d结束,共34例病例.结论登革热暴发流行时,诱蚊诱卵器法可作为应急灭蚊的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尤其在成蚊控制效果评价和捕获成蚊检测带病毒指数上有优势,当诱蚊诱卵阳性指数低于5,是否作为登革热流行控制的域值,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新型登革热媒介监测诱蚊诱卵器的设计及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目的建立登革热监测预警系统,研制灵敏、高效、易行的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在室内外环境的监测器械。方法根据白纹伊蚊的生态特点和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诱卵器监测方法,结合捕蝇笼结构特点,设计具有引诱伊蚊产卵的器械,并在实验室及现场进行验证。结果在模拟现场,新型诱蚊诱卵器诱蚊阳性指数和诱卵阳性指数为100,每个诱蚊诱卵器平均诱捕成蚊12.25只,诱到虫卵1369.2个;居民家庭诱蚊阳性指数达26.2,诱卵阳性指数达27.1,高于相同环境的容器指数,与布雷图指数相近;野外环境现场诱蚊诱卵阳性指数达18.6。结论新型诱蚊诱卵器具有良好的诱蚊诱卵效果,可作为登革热传播媒介室内外环境监测器械。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诱蚊诱卵器法与布雷图指数法在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虫监测中的指示效果。方法使用布雷图指数法入户调查农户、居民区、医院和公园4种环境的白纹伊蚊幼虫孳生情况,同时按要求布放诱蚊诱卵器,连续布放4 d,第4天检查。结果入户调查1 658户,发现阳性容器384只,布雷图指数为23.16;有效回收诱蚊诱卵器1 662只,阳性诱蚊诱卵器157只,诱蚊诱卵器指数为9.45,布雷图指数明显高于诱蚊诱卵器指数,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种指数显示城区和农村白纹伊蚊幼虫的季节消长趋势具有一致性。2种指数在白纹伊蚊活动的高峰期间远远大于20,表明当地有登革热区域流行的风险。结论 2种方法均可以用于伊蚊幼虫的监测,但在登革热媒介伊蚊应急处置调查时,必须以布雷图指数为主。  相似文献   

8.
现场比较诱蚊诱卵器与传统幼虫监测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比较诱蚊诱卵器与传统幼虫指数监测结果,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04年3月至2005年11月在广东省佛山和揭阳市,在选定的试验现场随机从每5户家庭中选择1户布放1个诱蚊诱卵器,在医院、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工厂和公园花圃的环境,按每25~50m距离布放1个诱蚊诱卵器。同时调查室内及室外或诱蚊诱卵器周围5m的积水容器和蚊虫孳生容器数。结果在居民住户、医院、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工厂和公园花圃共布放14902个诱蚊诱卵器,有效回收14648个,捕获白纹伊蚊962只,致乏库蚊5只,白纹伊蚊占99.5%;诱蚊诱卵器阳性932个,诱蚊诱卵指数为6.36;诱蚊密度指数为1.03±0.89,每个诱蚊诱卵器捕获蚊虫数0~10只。同时调查14902个住户或单位(以诱蚊诱卵器为中心周围5m范围环境)的积水容器8537个,蚊虫阳性容器844个,布雷图指数为5.66,房屋指数为3.87,容器指数为9.89,可见相同环境开展调查,诱蚊诱卵指数是布雷图指数的1.12倍,是房屋指数的1.64倍,是容器指数的0.64倍。结论在社区登革热媒介监测中诱蚊诱卵指数和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及容器指数存在正相关关系,且诱蚊诱卵指数与布雷图指数相接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登革热风险指数及应对体系,为深圳市登革热疫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结合深圳市2005—2015年登革热媒介监测、病例监测数据,分析有关登革热和风险评估资料,确定风险评估指标及指标评判的内容与依据。结果根据深圳市登革热监测网络的监测数据,在布雷图指数、诱蚊诱卵指数及登革热新发病例数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深圳市Ⅰ~Ⅳ级登革热风险指数等级,登革热风险指数分级预警信息划分为4个等级:感染风险非常高(Ⅰ级)、感染风险高(Ⅱ级)、感染风险中等(Ⅲ级)和感染风险低(Ⅳ级)。结论深圳市登革热风险指数及应对体系在预防控制登革热疫情暴发流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三种常用白纹伊蚊监测方法在登革热风险指示中的适用性。  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7月,在广州市白云区两农村同时用三种监测方法进行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密度监测,并收集同期气象数据和登革热病例情况。  结果  幼虫和成蚊密度消长均受气温影响,各监测指标反映的白纹伊蚊密度消长趋势一致,但幼虫与成蚊密度存在差异。2017年12月-2018年2月,两监测点布雷图指数为5.66~24.53,指示风险为1~3级,诱蚊诱卵指数和成蚊密度指数分别为0~4.00和0~1只/人·h,指示风险均为0级;3月份,布雷图指数反映风险等级为3级,而诱蚊诱卵指数分别为2.13和3.77,风险为0级,成蚊密度指数分别为4只/人·h和6只/人·h,指示风险为1级和2级;4月份之后,各监测指标反映的登革热风险等级趋于一致。  结论  布雷图指数指示的登革热风险总是高于或等于诱蚊诱卵指数和成蚊密度指数指示的风险。诱蚊诱卵指数和成蚊密度指数能较敏感地反映白纹伊蚊的活动情况,指示登革热风险的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晋江市白蚊伊蚊密度和季节性消长规律,为有效防控登革热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诱蚊灯法和双层叠帐法监测成蚊密度,通过布雷图指数法开展蚊幼虫密度监测。结果晋江市2017—2020年累计捕获白蚊伊蚊122只,平均密度0.15只/灯·夜;4年来密度高峰均在6~9及11月,2020年6月达高峰(0.8只/灯·夜);4年来帐诱指数平均为1.79,帐诱指数峰值出现在2017年6月;布雷图指数平均12.64。95%的月份布雷图指数5。每年均有布雷图指数高于引起流行的临界值20,高峰出现在2019年9月(布雷图指数为29)。结论晋江市白蚊伊蚊布雷图指数监测及双层叠帐法监测,均提示超过安全限值,应开展综合防蚊灭蚊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某花园2016年3—11月诱蚊诱卵器监测情况,并探讨诱蚊诱卵器监测法在白纹伊蚊密度监测中的适用性。方法于2016年3—11月在花园内布放诱蚊诱卵器,每个监测点诱卵器之间的距离在25m以上,并与传统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布放1 800个诱蚊诱卵器,回收1 663个,有效1 643个,阳性314个,诱蚊诱卵器指数为19.11。其中5月最高,10月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88,V=8,P0.05)。诱蚊诱卵器指数与成蚊密度具有相关性(R=0.63,P=0.020.05);与标准间指数无相关性(R=0.03,P=0.920.05)。结论诱蚊诱卵器监测法在花园的伊蚊密度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登革热应急监测中不容忽视的一种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诱蚊诱卵器法与人诱停落法在同一环境伊蚊监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5—10月每月中旬选择上海市崇明区4个乡镇,采用诱蚊诱卵器法监测一次,于布放诱蚊诱卵器的第4天(回收诱蚊诱卵器当日)及布放诱蚊诱卵器的第14天分别进行一次人诱停落法监测。【结果】经Pearson相关分析,诱蚊诱卵指数(MOI)和停落指数(布放诱蚊诱卵器第4天)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为0.908(P<0.05);MOI和停落指数(布放诱蚊诱卵器第14天)的相关性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为0.981(P<0.05)。【结论】在白纹伊蚊密度较低的情况下,诱蚊诱卵器法与人诱停落法有较好的相互替代性,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诱蚊诱卵器法可以反映白纹伊蚊成蚊的密度,这种反映可对应监测当日和监测后10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铜陵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幼蚊及成蚊的密度及季节变化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5—2021年5—10月在铜陵市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对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虫进行监测,采用诱蚊灯法监测成蚊密度。结果 平均布雷图指数(BI)为8.67~20.83,BI峰值分布在6—8月,5—10月月平均布雷图指数均高于阈值5。孳生地中废旧轮胎阳性率最高为14.61%,其次闲置容器为13.88%。白纹伊蚊成蚊密度为0.026~0.282只/h,成蚊密度峰值为6—8月,居民区白纹伊蚊密度最高。白纹伊蚊幼蚊布雷图指数和成蚊密度具有相关性(P=0.03),相关系数为0.89。结论 应加强伊蚊密度控制措施,防止登革热输入疫情发生本地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诱蚊诱卵器在伊蚊密度较高的沿海地区监测效果,为合理使用及评价诱蚊诱卵器提供依据。方法在选定的现场随机每5户家庭中选择1户布放3~4个诱蚊诱卵器,同时调查住户室内外的积水容器蚊虫孳生情况。结果共布放1027个诱蚊诱卵器,有效回收939个,诱蚊诱卵器阳性43个,诱蚊诱卵指数(MOI)为4.6;同时调查住户324户,阳性积水数217个,布雷图指数(BI)为67.0,MOI远低于BI,且与BI无相关性(r=0.449,P〉0.05)。结论环境卫生条件对诱蚊诱卵器监测结果影响较大,如何提高诱蚊诱卵器对蚊虫的诱捕能力,应用于高蚊虫密度地区的监测,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预防登革热的流行,建立基于伊蚊监测诱蚊诱卵法的登革热可能流行分级预警指标体系。方法根据伊蚊的生态特点建立诱蚊诱卵法,比较诱蚊诱卵指数(MOI)与传统的登革热媒介监测的布雷图指数(BI)和诱卵指数的关系,并结合此法在登革热流行监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参照国内外的登革热可能流行分级控制体系和其他相关的虫媒疾病分级控制体系,初步建立基于诱蚊诱卵法的登革热可能流行的分级预警指标。结果将M01分为4个层次:〈5、5—20、20-40和〉40,并结合登革热流行的季节特点、蚊虫携带病毒以及疫情监测结果,分成4个登革热流行预警级别,提出相应的媒介控制措施。结论MOI〈5可作为登革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指标。分级预警与应对指标仍有待实际应用的进一步检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监测方法,分析上海市松江区白蚊伊蚊的时空分布,为蚊媒传染病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2020年,每年5—10月使用诱蚊诱卵器法监测白蚊伊蚊密度,以街道(镇)为监测单位,比较不同季节、年份和不同生境的白蚊伊蚊诱蚊诱卵器指数(MOI)的差异并分析原因.[结果]2018—2020年诱...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湖南省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群、季节消长规律及抗药性情况,为本省登革热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在全省设立6个监测点,4—10月份每月监测媒介伊蚊幼虫和成蚊种群、密度,采集伊蚊幼虫进行抗药性测定。幼虫密度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和诱蚊诱卵器法,成蚊采用双层叠帐法,抗药性监测幼虫采用浸渍法,成蚊采用接触筒法。结果布雷图指数法共调查25200户,布雷图指数为10.08,其中城镇居民区为11.06,农村居民区为9.10。7月份到达高峰为19.42,10月份最低为3.22。全年共布放25100个诱蚊诱卵器,诱蚊诱卵指数为6.31,其中城镇居民区为7.98,农村居民区为4.67。7月份到达高峰,诱蚊诱卵指数为15.56,4月份最低为0.16。成蚊监测共布放1008帐次,捕获白纹伊蚊590只,总帐诱指数为1.17只/顶·h。其中公园/竹林帐诱指数最高为1.60只/顶·h,城镇居民区次之为1.49只/顶·h。全年密度高峰在7月份为2.39只/顶·h,最低在4月份0.03只/顶·h。抗药性监测显示,六个监测点的成蚊对所提供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对两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均敏感。各监测点幼虫对所提供的三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主要为敏感或低抗。结论本省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为白纹伊蚊,在全省广泛分布且夏秋季节密度较高。一旦有输入性病例,可造成本地暴发和流行的风险。采取以孳生地治理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科学防蚊灭蚊,是防控登革热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嘉定区登革热蚊媒白纹伊蚊成幼蚊虫分布及季节消长,为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白纹伊蚊幼虫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和诱蚊诱卵器法,成蚊监测采用二氧化碳法和双层叠帐法,观察不同季节白纹伊蚊分布特点及密度。【结果】嘉定区布雷图指数6—7月达峰值,以废品回收站指数最高。诱蚊诱卵器法7月、9月达到峰值。诱蚊诱卵器指数高于布雷图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68,P0.01),两种方法 7月、9月的监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39,15.84,均P0.01)。二氧化碳法监测白纹伊蚊季节消长为单峰趋势,7月达最高峰,与总体蚊虫季节消长一致,以农户密度最高。双层叠帐法6—8月为密度高峰期,8月达到峰值。以居民区捕获率最高。【结论】应加强对白纹伊蚊密度监测,在流行季节,采用客观、敏感的监测方法,及时发现白纹伊蚊密度升高,多种途径控制蚊虫密度,有效防控输入性病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上海市青浦区不同街镇、不同生境白纹伊蚊诱蚊诱卵指数在高峰期的分布,为白纹伊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诱蚊诱卵器法开展白纹伊蚊密度监测。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ArcGIS 10.8软件进行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 试验期间,7月29日周平均诱蚊诱卵指数最高,为14.72,不同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77,P<0.01);街镇5平均诱蚊诱卵指数最高,为8.99,不同街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5,P=0.31);不同生境中,其他外环境平均诱蚊诱卵指数最高,为11.57,不同生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85,P<0.01);各街镇平均诱蚊诱卵指数全局Moran’s I指数为0.065(P=0.789)。结论 应持续加强科学灭蚊工作,以降低白纹伊蚊密度及传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